学术投稿

中医药对高脂血症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研究进展

宁静;戴婷婷;尹刚;卞海

关键词:中医药, 高脂血症, 血管内皮功能
摘要:高脂血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目前多数降脂西药存在着停药反跳、横纹肌溶解、肝肾损害等副作用,而近年来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有独到之处,副作用小,疗效确切,且有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温针灸配合火罐治疗20例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温针灸配合火罐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共有40例退性膝关节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温针灸与火罐联合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3个疗程之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两组数据存在明显的差距, 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火罐对退性膝关节炎治疗有十分显著的疗效,获得广大群众的认可。

    作者:赖展少;王洁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非特异性下腰痛病因与治疗方案分析

    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该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案进行了概述。

    作者:刘伟;江蓉星;陈子锴;梅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63例确诊为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32例)、B组(31例)。A组患者采取温针灸联合药物治疗。B组患者采取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疼痛评分、僵硬评分、日常活动难度、总分变化情况,比较患者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A组、B组患者疼痛评分、僵硬评分、日常活动难度、总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疼痛评分、僵硬评分、日常活动难度、总分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药物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近期疗效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僵硬情况。

    作者:张晓茹;陆伟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从气论治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认为从调畅气机论治本病,分别为清肺降气启上焦气机、疏肝调理中焦气机,达到调畅膀胱气化功能的目的。

    作者:夏良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药雾化干预对胸外科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雾化吸入对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作用。方法:将60例开胸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药雾化,并给予心理护理及雾吸指导。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雾化药物及一般护理。结果:治疗组肺炎、肺不张等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中药雾化吸入和正确的护理可显著减少开胸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

    作者:陶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医分期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思路

    目的:对中医分期辨证治疗脑梗死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13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5例患者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65例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中医分期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3.0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6.1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梗死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期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孙启栋;王仁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中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慢性盆腔炎患者依据具体的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结果:对照组患者接受西药抗生素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中药治疗。临床疗效显示,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过程中,使用中药治疗的效果优于使用西药抗生素治疗,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优先选择。

    作者:王晓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踝关节骨折中医综合治疗与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进一步探讨中医综合治疗与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实际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与手术治疗方法,并对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中医综合治疗组患者的院内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手术治疗组,且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中医综合治疗组患者的优良率略高于手术治疗组,但数据统计资料显示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综合治疗与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整体效果均好,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临床治疗方法进行选择。

    作者:魏绍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慢性牙周炎患者采用六味地黄汤冲剂结合派丽奥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慢性牙周炎患者采用六味地黄汤冲剂结合派丽奥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89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行派丽奥治疗,研究组46例在其基础上行六味地黄汤冲剂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牙周的临床指数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显著低于研究组的95.7%,且牙龈指数、菌斑指数及牙周袋的探诊深度均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采用六味地黄汤冲剂结合派丽奥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万庆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自拟祛风散寒通络组方治疗风寒型面神经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祛风散寒通络组方治疗急性风寒型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15日-2015年1月15日在我院口腔科就诊并确诊的风寒型面神经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治疗组给予祛风散寒通络组方+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30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7.7%,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散寒通络组方可明显提高治疗风寒型面神经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于立;马忠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侯江红治疗小儿久咳致淋的经验

    导师侯江红教授是河南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擅长用调和肺脾法治疗小儿久咳导致的尿频,注重从调和脾胃、宣肺温阳利水法入手,每获良效。

    作者:周梦;司凯隆;侯江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研究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助针灸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并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36%,对照组为70.5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Fugl-Meyer和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助早期针灸康复治疗能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简析临床合理应用中药及药学监护

    当前对于临床药学的运用相对而言是比较广泛的,因此如何开展中药及药学监护在临床中的有效运用,对于提高疗效和提升医学价值是相对重要的。在我国的医药宝库中,中成药以及中草药一并称为中药,相对于其他药品来说,如果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由于医师的疏忽大意或者其他原因造成中成药的应用没有按照国家的标准严格执行,那么不仅不会给患者带来有利的疗效,还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又因为中成药应用比较普及,出现差池所造成的影响也比较明显。本文分析我国临床运用中药及药学监护的现状,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结合西药的PC方法来促进和优化当前中药的临床应用合理性。

    作者:慕英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三廉泉配合醒脑开窍疗法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三廉泉配合醒脑开窍疗法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5例采用三廉泉配合醒脑开窍疗法治疗;对照组55例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连续治疗14d,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76.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三廉泉配合醒脑开窍疗法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疗效显著。

    作者:刘向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冠心病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中医药防治进展

    冠心病冠脉介入术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但术后再狭窄的问题一直制约着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发展。而中医药对防治冠心病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有很大的意义,现做一简单介绍。

    作者:张根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胸腺肽联合中药外洗治疗扁平疣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胸腺肽联合中药外洗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扁平疣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胸腺肽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外洗,疗程均为4周,停药后电话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复发的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胸腺肽联合中药外洗应用于扁平疣的临床治疗,不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能够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路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清宫祛瘀汤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清宫祛瘀汤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疗效,为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药物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服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清宫祛瘀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药物流产后的出血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药物流产后多量出血的例数明显减少,少量出血的例数明显增多(P<0.05),且观察组患者药物流产后的平均出血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清宫祛瘀汤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路莉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当归芍药散加味妇科临床应用举隅

    当归芍药散是一张经典方剂,具有调和肝脾、活血利水的功用,应用于临床治疗痛经、卵巢囊肿、阴痛、盆腔炎等妇科疾病方面,多获良效。

    作者:闫亚杰;康志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清肺祛瘀汤与利巴韦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患儿治疗效果的对比分析

    目的:清肺祛瘀汤与利巴韦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患儿治疗效果的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应用清肺祛瘀汤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的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患儿采用清肺祛瘀汤与利巴韦林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文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桂枝加附子汤玉屏风散治疗慢性鼻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桂枝加附子汤、玉屏风散治疗慢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4例慢性鼻炎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中医桂枝加附子汤玉屏风散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48%)大于对照组的52.38%,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为2.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加附子汤玉屏风散治疗慢性鼻炎效果良好,具有改善症状迅速显著、复发率低等优点。

    作者:孙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