笪敏;莫绪明;扈元利;钱波
目的 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对血脂异常人群体型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168例年龄50-69岁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生活方式干预组(干预周期为1年,78例)和不干预组(对照组,90例),比较两组体型和血脂的变化.结果 经过1年的生活方式干预后,干预组体重指数(BMI)、腰围身高比(WHtR)、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干预组WHtR、TG和T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饮食和运动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对社区中老年血脂异常人群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
作者:徐冬连;马向华;杨涛;李群;曾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α1肾上腺素受体在调控快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Ikr)中的作用.方法 制 备豚鼠心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心肌细胞Ikr.心肌细胞采用α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苯肾上腺素0.1 μmol/L处理后分为五组:A组作为对照;B1、B2、B3和B4组分别以α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哌唑嗪1 μmol/L、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亚型阻滞剂5-甲基乌拉地尔1 μmol/L、α1肾上腺素受体α1B亚型阻滞剂氯乙基可乐定10 μmol/L和α1肾上腺素受体α1D亚型阻滞剂BMY-7378 1 nmol/L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心肌细胞Ikr的变化.结果 B1组和B2组心肌细胞Ikr降为干预前的0.92±0.07和0.97±0.04,高于A组的0.67±0.03(P<0.01),而B3和B4组心肌细胞Ikr降为干预前的0.64±0.06和0.73±0.07,与A组相仿(P>0.05).结论 α1肾上腺素受体激活可降低心肌细胞Ikr;该作用主要通过α1肾上腺素受体和α1A亚型介导.
作者:王森;吴婷婷;郭妍;许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与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老年男性T2DM患者61例(A组)和非糖尿病老年男性患者57例(B组)血清内脂素水平,同时测定两组血压、空腹血糖、血脂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体重指数和腰臀比.结果 A组内脂素水平高于B组[(21.3±5.4)μg/L vs.(14.7±5.2)μg/L](P<0.05),内脂素水平与腰臀比和体重指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男性T2DM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增高;内脂素可能参与老年男性T2DM肥胖、胰岛功能受损的发生发展.
作者:杨立;王惠;常翔;张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体外循环术后心源性休克(PCS)是指心脏术中不能脱离体外循环或术后出现的心力衰竭,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为PCS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救治方法[1].出血为ECMO常见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2].经过体外循环的患者,凝血时间延长,血小板功能及数量下降,使用肝素常会加重出血.为保证循环的稳定,我们对4例PCS的患者实施了无肝素化的ECMO治疗,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管玉珍;曾智慧;杨洁;魏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住院肿瘤患者营养状况与肿瘤发生部位、临床分期及营养支持治疗的相关性.方法 新入院肿瘤患者102例,分别用“主观综合评价法(SGA)”和“营养风险筛查2002 (NRS-2002)”进行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评估.结果 住院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分别为36.8%和50.5%,两法评价结果显著相关(P<0.01).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的发生率高于非消化系统肿瘤患者(P<0.01).恶性肿瘤晚期患者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的发生率高于中期患者(P<0.01).临床营养支持应用率为45.3%,肠外和肠内营养治疗的应用比例为6.2∶1.结论 住院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较高,与肿瘤发生部位、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应根据肿瘤患者病情及时给予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
作者:王卉;冯晴;李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CD44v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病理诊断胃癌(A组,98例)和良性胃病变黏膜组织(B组,20例)患者的CD44v6和MMP-7的表达.结果 A组CD44v6阳性表达率高于B组(59.2%vs.15.o%)(P<0.01);A组MMP-7阳性表达率为69.4%,B组MMP-7的表达均为阴性.A组D44v6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的肿瘤浸润深度、大体分型、临床肿瘤分期有关(P<0.05),MMP-7的阻性表达率与胃癌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分化程度、大体分型、临床肿瘤分期有关(P<0.05).CD44v6与MMP-7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01,P<0.01).结论 CD44v6和MMP-7蛋白表达与胃癌的浸润和转移有关,可作为胃癌浸润和转移的重要判定指标.
作者:谭玉林;孙亚伟;王一波;薛文波;奚诚;张清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Girdin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Girdin、E-钙黏素(E-cadherin)和微血管密度(MVD)在12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38例导管内癌、30例单纯性导管上皮增生和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Girdin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及其与E-cadherin和MVD的相关性.结果 Girdin在正常乳腺组织、单纯性导管上皮增生、导管内癌及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23.3%、42.1%及51.6% (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Girdin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E-cadherin低表达、MVD计数均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 Girdin在乳腺癌的发生、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预测乳腺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丁耘峰;平金良;周余人;马志红;王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对食管癌手术应激反应的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食管癌根治术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营养支持,治疗组再加乌司他丁静脉滴注,对照组用相应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手术前,术后1、3、7d分别抽取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进行丙二醛(MDA)、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浆内毒素(ETX)、肿瘤坏死因子α(TNF-P)和IL-6测定.结果 术后3d治疗组MDA、ETX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7d治疗组SOD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TNF-P及IL-6有上升趋势,但治疗组上升较缓和.术后3d治疗组TNF-P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d治疗组IL-6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减少手术氧自由基的释放、抑制过度炎症反应,保护食管、胃肠黏膜的愈合和再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史敏科;张青海;陈宝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患者,男,75岁.因“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1个月”入院,无其他症状.血、尿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正常,尿细胞学检查阴性.彩色B超示:左侧肾脏肾窦回声分离2.2cm.彩色多普勒显示:左侧输尿管上段扩张,其内可见絮状稍强回声,大小约1.5 cm×0.8cm,中下段显示不清.CT示:左输尿管上段占位,考虑恶性肿瘤可能;左肾见直径2,5 cm占位性病变.行左输尿管癌根治术+左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标本所见:肾脏大小10.0 cm×7.5 cm,见一肿瘤大小2 cm×2 cm,切面桔黄色伴出血.输尿管上段管腔扩张,其内可见息肉样隆起大小2.0 cm×1.8 cm.
作者:弓鹏峰;徐仁芳;陈一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老年脑梗死患者110例中,合并有肺部感染者31例,非肺部感染组79例.分析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是否有球麻痹、是否有意识障碍、是否有心脏病病史和是否有肺部疾病病史是老年脑梗死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球麻痹、意识障碍、心脏病病史和肺部疾病病史是其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球麻痹、意识障碍、心脏病病史、肺部疾病病史是老年脑梗死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邢娟;张保朝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调强放疗(IMRT)与传统放疗(BOX)在胸段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2例食管癌患者分别采用IMRT与BOX进行放射治疗,比较IMRT和BOX在胸段食管癌放疗中应用时在靶区适形度以及危及器官受照射剂量方面的疗效.结果 IMRT和BOX的靶区覆盖分别为(95.61±0.60)%和(95.49±0.42)%.IMRT的适形指数为0.85±0.04,高于BOX的0.78±0.03(P<0.01);而IMRT均匀指数为0.89±0.01,低于BOX的0.91±0.01 (P<0.01).IMRT减少了20 Gy剂量所覆盖的肺体积(V20)和肺平均剂量,却增加了5 Gy剂量所覆盖的肺体积(V5);IMRT同时减少了心脏和脊髓的受照射剂量.结论 IMRT在获得较高靶区适形度的同时能很好地保护心脏、肺、脊髓等危及器官,但应注意肺低剂量受照射区域的增加.
作者:钱建军;孙彦泽;周钢;陆雪官;田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对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升高的恶性淋巴瘤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0月于我院血液科治疗的HBV DNA升高的恶性淋巴瘤病例,予其抗病毒药物治疗,其中3例因病情进展,不能等待HBV DNA降至正常范围内再加用利妥昔单抗的化疗方案进行化疗,对此3例进行随访,观察其临床表现、病毒增殖情况及肝功能.结果 3例均无明显的肝功能损害发生,淋巴瘤治疗有效.结论 在淋巴瘤患者病情进展迅速、不能够等待HBV DNA降至正常范围内再行化疗时,可以考虑化疗与抗病毒治疗同时进行,用药过程中注意监测肝功能及病毒增殖情况,随时调整用药.
作者:高冲;吴雪;陈宝安;程坚;赵刚;张孝平;宋慧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牙折裂原因以及相关有效的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牙折裂患者350例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350例中,年龄30-60岁的患者269例,占76.86%;发生在上颌第一磨牙的110例,占31.43%实施银汞充填后发生折裂时间介于3-5年的患者58例,占30.53%.结论 导致后牙折裂发生的原因与年龄和是否进行了充填修复等因素相关.临床上需要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和开展相关的治疗和有效的预防方法.
作者:杨志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Encor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良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乳腺良性病变行微创治疗的5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50例患者共1381个病灶,均准确、完全切除.术后病理诊断:良性病灶1379个(纤维腺瘤1159个,乳腺腺病122个,导管内乳头状瘤21个,乳房囊肿77个);恶性病灶2个(导管内癌1个,小叶原位癌1个).术后27例出现局部血肿,未出现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B超引导下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旋切手术的疗效肯定,是乳腺多发肿块患者的首选手术方式,同时对乳腺恶性病变也有一定的活检确诊价值.
作者:黄华兴;王磊;姜红双;夏甘树;王珏;赵佳;查小明;肇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食管平滑肌瘤是常见的食管良性肿瘤,大约占食管良性肿瘤的70%-80%[1],起源于食管肌层,多为单发,一经诊断,均应手术切除[2].本文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和常规开胸手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疗效.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我科2008年9月-2013年4月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患者15例(胸腔镜组),男11例,女4例,年龄38-59(50.87±6.52)岁,其中食管上段平滑肌瘤2例,中段8例,下段5例.同期行常规开胸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17例(开胸组),男10例,女7例,年龄30-67(49.76±11.37)岁,其中食管上段平滑肌瘤2例,中段6例,下段9例.
作者:陈少慕;陈晓春;朱枫;黄海涛;马海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转染高表达neuritin基因的雪旺细胞在高糖情况下对背根神经细胞的影响.方法 构建neuritin基因的高表达系统,包装出含有目的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转染雪旺细胞.流式细胞计数法(FACS)检测雪旺细胞的转染率.分离纯化SD大鼠的背根神经细胞,与转染高表达neuritin基因的雪旺细胞或正常雪旺细胞共培养.高糖情况下分别观察其对背根神经细胞生长的影响.细胞免疫荧光化学分析背根神经元突起的生长情况.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euritin的浓度.结果 高糖情况下,与非转染雪旺细胞/背根神经细胞共培养相比,转染高表达neuritin基因雪旺细胞/背根神经细胞共培养的培养液中neuritin的含量增高,并且促进背根神经细胞突起的生长(P<0.05).结论 在高糖情况下,转染neuritin基因的雪旺细胞能高分泌neuritin蛋白,并促进背根神经节的生长.
作者:颜莓;李剑波;张莹端;解敏;晏玲飞;陈恒;许馨予;徐宽枫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缺氧条件下人脐静脉内皮ECV304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ECV304细胞,分为正常氧对照组(A组)、缺氧处理组(B组)、缺氧处理十无关对照siRNA(NS-siRNA)组(C组)和缺氧处理+HIF-1α特异性小干扰RNA(HIF-1α-siRNA)组(D组).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HIF-1α和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A组相比,B组缺氧8h内的细胞活力、HIF-1α和VEGF表达水平均呈时间依赖性增加(P<0.05).B组与C组HIF-1α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D组HIF-1α和VEGF表达均较C组显著下调(P<0.05).结论 敲低HIF-1α的表达可抑制缺氧对血管内皮细胞VEGF表达的促进作用.
作者:吴胜春;石晓明;唐雷;吕柏楠;杨永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切除术前应用血管收缩药预防复发的效果.方法 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初发性翼状胬肉患者200例(200眼),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术前5 min内应用2次10%去氧肾上腺素0.1ml;B组术前不用血管收缩药.术后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需要电灼止血例数及术后复发率.结果 A组术中需要电灼止血11例(11.0%)少于B组的42例(42.0%)(P<0.05).术后随访24个月.两组均无失访病例.两组术后1周内均有不同程度球结膜充血水肿,局部刺激症状明显.随访期间,A组复发1例(1%)少于B组的8例(8%)(P<0.05).结论 术前应用血管收缩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复发率.
作者:郭华;夏国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是造口术后并发症之一[1].多发生在术后1-2周左右.主要表现为肠造口黏膜皮肤缝合处组织愈合不良而造成皮下感染,使皮肤与肠造口黏膜部分或整圈分离并留下一个开放性的创面[2,3],尤其在血糖控制不良时可加重创面的感染和延长伤口愈合的时间.远期常并发造口回缩、狭窄及造口袋粘贴困难进而出现造口周围粪水性皮炎.因此,对糖尿病患者正确处理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控制血糖,使伤口良好愈合尤为重要.我院普外科2010年5月-2012年9月对11例直肠癌根治术后乙状结肠造口发生的皮肤黏膜分离的糖尿病患者,采用适当的湿性敷料和综合处理方法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汤云;程孝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急性主动脉夹层96例,其中Stanford A型34例,Stanford B型62例,均经主动脉CT血管造影确诊.Stanford A型急诊或亚急诊手术,Stanford B型入院2-14 d后手术或介入治疗.结果 Stanford A型31例治愈出院,其中二次开胸止血2例,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4例.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脑功能障碍,转康复治疗后好转.Stanford B型61例治愈出院,1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应以急诊手术治疗为原则,并加强围手术期脑、肾等脏器功能维护.Stanford 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应尽早行腔内修复术,并注意保护重要分支血管.
作者:黄浩岳;沈振亚;余云生;叶文学;华菲;陈一欢;陈柯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