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针配合运动康复治疗膝过伸的临床观察

张爱红;侯晓辉;陈改娟

关键词:膝过伸, 脑卒中, 电针, 运动康复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电针配合运动康复治疗膝过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膝过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运动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运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电针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行走功能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8%,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8%,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且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行走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采用电针配合运动康复治疗膝过伸,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行走功能,可被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后膝过伸的临床治疗中。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金匮》泽泻汤不同提取方式对膜迷路积水模型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泽泻汤不同提取方式对膜迷路积水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醋酸去氨加压素复制膜迷路积水模型,以豚鼠颞骨切片耳蜗蜗管面积和蜗管加前庭阶面积之和的比值为药效学的主要指标,研究泽泻汤不同提取方式的作用。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模型组与泽泻汤超临界萃取液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泽泻汤水煎液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泽泻汤超临界萃取液组与泽泻汤水煎液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泽泻汤采用超临界萃取方式进行提取对膜迷路积水模型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马少丹;阮时宝;宿廷敏;苑述刚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讨中药阿胶的临床应用和药理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阿胶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宽广。目前阿胶已经广泛应用于许多疾病的辅助治疗,其含有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成分,例如阿胶具有养胎、补血以及养肺的功效,可以有效地治疗部分疾病,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为了可以更好地使用阿胶,需要对阿胶的药性进行探究,找出其可以应用的区域,同时也要对阿胶的药理进行分析,展示其治疗疾病的原因,促进中药阿胶的功效的发挥。

    作者:樊庆利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临床价值评述

    目的:探讨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及心绞痛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6.1±0.5) mmol/L∶(7.3±0.6)mmol/L;(8.1±0.6)mmol/L∶(9.4±0.5)mmol/L,P<0.05]。研究组冠心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96.00%∶72.00%,P<0.05)。结论: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冠心病治疗效果,较常规方法具有更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春玲;查彩琴;骆清照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3月住院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联合丹参多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用药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症状缓解和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88.1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安全有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周诗晶;梅娟娟;邹本勤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山楂消脂胶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胰岛素抵抗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山楂消脂胶囊对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PCOS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治疗组患者连续口服山楂消脂胶囊加二甲双胍片3个月,对照组则单纯连续口服二甲双胍片3个月进行治疗,然后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两组的体重指数(BMI)、体脂分布指数(PBF)及腰臀比(WHR)均分别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的BMI及WHR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血糖、餐后2h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仅有FPG、Fins及HOMA-I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楂消脂胶囊能改善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对PCOS患者的糖代谢异常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余璟玮;欧志聪;李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参附注射液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与多巴胺联合应用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和低血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我院106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诱因控制、钠摄入限量、利尿剂、洋地黄制剂、醛固酮拮抗剂及多巴胺泵入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心功能指标及治疗前后血压。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23%)显著高于对照组(77.36%),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心搏出量、每分钟排血量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舒张压和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与多巴胺联合使用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和低血压能够有效稳定病情,为后续治疗提供良好条件。

    作者:孙学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西医联合治疗在急性肠胃炎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急性肠胃炎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12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中西医联合治疗,记录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王守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胃食管反流病应用莫沙必利辅以半夏泻心汤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析胃食管反流病应用半夏泻心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参照就诊顺序将其分别划入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3例。研究组在对照组单纯采用莫沙必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治疗,以1个月为1个疗程。用药3个疗程后,比照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胃镜疗效、各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与胃镜下总有效率分别为90.3%、87.1%,相较于对照组的70.9%、67.7%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烧灼感、反酸、反食及胸骨后疼痛等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4周,研究组有7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1.3%,对照组有2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35.5%,相比之下研究组的复发率明显更低(P<0.05);两组只有5例患者出现轻微恶心、腹胀,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半夏泻心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确切,有助于临床症状迅速改善,促进其病变的食道黏膜恢复,适合在基层医疗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良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社区综合干预方案对乳腺癌患者Cost/Beneift、PSSS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方案对乳腺癌患者经济负担评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的影响。方法:将112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综合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6例。观察比较乳腺癌患者在干预前、干预后6、12、18个月Cost/Beneift、PSSS评分变化。结果:两组在乳腺癌经济负担评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方面有明显差异。结论:社区综合干预方案可以减轻乳腺癌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社会支持度。

    作者:徐力;鹿竞文;周长萍;马源;曹松华;熊超;吕航;李国春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研究鼠神经生长因子(苏肽生)肌内注射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的机制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视神经病变患者242眼随机分为鼠神经生长因子组(A组)58眼,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组(B组)58眼,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组(C组)62眼以及对照组(D组)64眼。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控制血糖、视网膜光凝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方案上,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肌肉注射,B组使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静滴治疗,C组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和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应用,连续21d为一个疗程。通过观察FFA、VEPF等指标对各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A、B、C组有效率分别为82.8%、86.2%、9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疗效好,早期应用效果更明显。

    作者:王超;张素红;韩义;朱秀英;贾延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放血疗法结合温针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放血疗法结合温针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针刺加电针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放血疗法结合温针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上肢简化Fugl-Meyer量表、ROM测量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放血疗法结合温针对改善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詹桂玉;赵明华;于海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疏肝健脾法治疗中青年晨起腹泻的临床观察

    晨起腹泻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病症,部分医生概以阳虚立论,本文认为脾虚运化无力、肝气横逆犯脾亦可致泄。文中介绍了34例晨起腹泻(肝郁脾虚型)患者的治疗过程,疗效显著。

    作者:李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自拟稳心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拟稳心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UA)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76例U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对照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自拟稳心汤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用药不良反应,记录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素-1(ET-1)、血清一氧化氮(NO)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68%,心电图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95%,较对照组的55.26%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EF-1为(82.19±14.20)pg/mL,较对照组低,NO为(63.87±11.52)μmol/L,较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稳心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够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王向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李京枝教授治疗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所致不孕的经验点滴

    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是导致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李京枝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辨证施治,补肾温阳,活血化瘀,配合HCG肌注促排治疗,收效显著。

    作者:姚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论《金匮要略》中薏苡仁的运用及证候分析

    薏苡仁是我国的传统中药,本文就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使用薏苡仁的原因及其所对应的证候进行分析,以期对薏苡仁的临床运用作一归纳,深化对经方的理解和思考。

    作者:龚轩;付小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临床针灸诊治思路探讨

    临床针灸诊治不仅要辨病、辨经、辨证,还要辨辅助检查。辨证论治既是中医学临床的基石,也是针灸临床诊治的基础,临床针灸将脏腑、经络、八纲等辨证方法紧密结合,借助现代辅助检查,使理、法、方、穴、术紧紧相扣,一线贯穿,做到如《灵枢·官能》中言:“得邪所在,万刺不殆”。

    作者:唐年亚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口服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口服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用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口服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对照组用传统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口服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9.09%,总有效率为97.27%;对照组治愈率为58.18%,总有效率为76.36%。结论: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口服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治愈率及总有效率较高(P<0.05),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吴玲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药不良反应的成因及防治探讨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药的认识水平越来越高,中药在临床中的使用率也越来越高,由此而引发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多,严重时会导致患者中毒、死亡。因此,对中药不良反应的成因以及防治方式进行讨论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陆麟;王琳;华璇洁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半夏与其伪品水半夏的的鉴别与临床应用

    目的:阐述半夏与其伪品水半夏的鉴别方法与临床应用,促进临床合理规范使用。方法:从来源、形状、成分、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功效、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对半夏与水半夏进行阐述。结果:半夏与水半夏的来源、外观、成分、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功用、药理作用、药理研究存在明显差异。结论:临床医师应注意辨别使用半夏与水半夏,以保证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张丹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中医辨证用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照组术后予以一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口服,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骨痂形成评分和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弃拐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术后中医辨证用药,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膝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李晓华;廖劲松;汤飞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