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不良反应的成因及防治探讨

陆麟;王琳;华璇洁

关键词:中药, 不良反应, 防治措施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药的认识水平越来越高,中药在临床中的使用率也越来越高,由此而引发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多,严重时会导致患者中毒、死亡。因此,对中药不良反应的成因以及防治方式进行讨论是非常有必要的。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脑血管病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脑血管疾病患者60例,均行DSA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分析临床结果。结果:造影显示异常者42例,阳性率达到70.0%,无异常者18例,为30.0%。结论: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诊断可以明确病变部位、形态、性质及侧肢循环情况,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娄雪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护理方法,避免内瘘闭塞,促进内瘘的成熟,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方法:对6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58例患者内瘘功能良好,3例内瘘闭塞,行内瘘重建术后功能良好;2例内瘘手术失败,更换带隧道和涤纶套的导管。结论:给予积极正确有效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取得满意的效果,提高了内瘘成熟率,从而保证了有效的血液透析,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娟;郑海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张晓春治疗肺癌临证经验

    在肺癌的治疗中,张晓春主任认为应分时论治,以健运脾胃、顾护胃气为首要。张主任擅长运用中医外治法,并重视中医药在肿瘤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作者:徐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口服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口服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用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口服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对照组用传统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口服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9.09%,总有效率为97.27%;对照组治愈率为58.18%,总有效率为76.36%。结论: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口服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治愈率及总有效率较高(P<0.05),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吴玲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乳腺癌类围绝经期综合征辨治体会

    乳腺癌类围绝经综合征会降低乳腺癌患者规范化治疗的完成率。笔者根据乳腺癌类围绝经综合征“阴虚内热”的病机,运用青蒿鳖甲汤加减辨治,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红;曾恩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医滋肾固精凉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中医滋肾固精凉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接收的12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随机分配方法将这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滋肾固精凉血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5.0%,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滋肾固精凉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且无不良反应产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胡顺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综合治疗在复杂性阑尾炎术后快速康复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在复杂性阑尾炎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3例复杂性阑尾炎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抗感染、对症止痛等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配合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缩短,住院总费用减少。结论:复杂性阑尾炎术后中医综合治疗更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作者:石传科;郭丰满;王静;李伟;李建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半夏与其伪品水半夏的的鉴别与临床应用

    目的:阐述半夏与其伪品水半夏的鉴别方法与临床应用,促进临床合理规范使用。方法:从来源、形状、成分、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功效、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对半夏与水半夏进行阐述。结果:半夏与水半夏的来源、外观、成分、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功用、药理作用、药理研究存在明显差异。结论:临床医师应注意辨别使用半夏与水半夏,以保证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张丹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基于中医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中医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3年5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8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有患者42例,实施临床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有患者4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法进行治疗。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19%,两组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常规疗法治疗脑梗死患者不如中医疗法疗效好。中医疗法具有显效快、疗效可靠等优点。

    作者:王爱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讨中药阿胶的临床应用和药理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阿胶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宽广。目前阿胶已经广泛应用于许多疾病的辅助治疗,其含有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成分,例如阿胶具有养胎、补血以及养肺的功效,可以有效地治疗部分疾病,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为了可以更好地使用阿胶,需要对阿胶的药性进行探究,找出其可以应用的区域,同时也要对阿胶的药理进行分析,展示其治疗疾病的原因,促进中药阿胶的功效的发挥。

    作者:樊庆利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自拟稳心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拟稳心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UA)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76例U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对照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自拟稳心汤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用药不良反应,记录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素-1(ET-1)、血清一氧化氮(NO)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68%,心电图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95%,较对照组的55.26%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EF-1为(82.19±14.20)pg/mL,较对照组低,NO为(63.87±11.52)μmol/L,较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稳心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够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王向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临床针灸诊治思路探讨

    临床针灸诊治不仅要辨病、辨经、辨证,还要辨辅助检查。辨证论治既是中医学临床的基石,也是针灸临床诊治的基础,临床针灸将脏腑、经络、八纲等辨证方法紧密结合,借助现代辅助检查,使理、法、方、穴、术紧紧相扣,一线贯穿,做到如《灵枢·官能》中言:“得邪所在,万刺不殆”。

    作者:唐年亚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山楂消脂胶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胰岛素抵抗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山楂消脂胶囊对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PCOS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治疗组患者连续口服山楂消脂胶囊加二甲双胍片3个月,对照组则单纯连续口服二甲双胍片3个月进行治疗,然后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两组的体重指数(BMI)、体脂分布指数(PBF)及腰臀比(WHR)均分别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的BMI及WHR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血糖、餐后2h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仅有FPG、Fins及HOMA-I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楂消脂胶囊能改善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对PCOS患者的糖代谢异常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余璟玮;欧志聪;李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葛根温胆颗粒联合穴位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目的:观察运用葛根温胆颗粒联合颈部穴位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组给予葛根温胆颗粒联合颈部穴位推拿治疗。通过多普勒检查,记录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椎-基底动脉收缩期Vpeak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为77.8%,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葛根温胆颗粒联合颈部穴位推拿能显著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作者:徐祖旺;周重刚;吕隋本;余学文;李昌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电针配合运动康复治疗膝过伸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并探讨电针配合运动康复治疗膝过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膝过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运动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运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电针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行走功能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8%,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8%,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且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行走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采用电针配合运动康复治疗膝过伸,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行走功能,可被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后膝过伸的临床治疗中。

    作者:张爱红;侯晓辉;陈改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浅析王秀霞教授治疗复发性流产的辨证及遣方用药特点

    浅析王秀霞教授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中医辨证思想以及其遣方用药的特色。王老认为肾虚是导致复发性流产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治疗上多以补肾助阳之药为主,提倡对于反复流产的患者应在孕前即开始对症治疗;患者再次妊娠后也应积极保胎,直至无胎漏、胎动不安征象的出现。

    作者:韩凤娟;付杨;王秀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复方臭灵丹合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制备用以治疗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的合剂,以满足临床的需求。方法:将处方药材以水煎煮成合剂。结果:本制剂制备工艺可行,性质稳定,质量控制方法可靠。结论:本制剂丰富了临床之制剂品种,使用方便,疗程确切,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连红兵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运用桂枝汤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案1则分析

    桂枝汤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效,主治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低热、妊娠呕吐、冻疮、过敏性鼻炎等证属营卫不和者。

    作者:李昀骏;秦丽;李伊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荆防败毒散加减治疗老年人群春季风寒外感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荆防败毒散对老年人群春季风寒外感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荆防败毒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日夜百服宁对症治疗,治疗期间若合并细菌感染,两组均可给予抗生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d,7d后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及退热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72%,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愈显率为44%,总有效率为5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愈显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对照组的退热时间明显短于治疗组;治疗组症状的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荆防败毒散对老年人群春季外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朱盈盈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医药配合腹腔镜治疗不孕症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药配合腹腔镜治疗输卵管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8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口服及保留灌肠治疗,观察比较患者术后3个月输卵管通畅情况,术后随访1年观察患者妊娠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输卵管通畅率达95.00%,远高于对照组的76.32%;随访1年后,观察组患者宫内妊娠率达47.50%,远高于对照组的21.05%(P<0.05)。结论:用中药配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输卵管畅通率及正常妊娠机率均显著提高。

    作者:李晓彤;孙红丽;张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