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凤娟;付杨;王秀霞
目的:探讨胃溃疡采用加味左金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Hp四联用药治疗40例为对照组,中医加味左金汤治疗40例为治疗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占97.50%,共计39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仅75.60%,共计30例,且治疗组91.40%的Hp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故两组间差异显著。结论:中医加味左金汤治疗胃溃疡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普及推广应用。
作者:孙洪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药颗粒剂外洗治疗新生儿脓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新生儿脓疱疹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60例常规温水洗澡后予外涂莫匹罗星软膏治疗。治疗组60例用中药颗粒剂外洗后联合莫匹罗星软膏外涂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颗粒剂外洗联合莫匹罗星软膏外涂治疗新生儿脓疱疮效果好,优于常规温水洗澡后外涂莫匹罗星软膏治疗。
作者:林晓燕;徐佳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在复杂性阑尾炎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3例复杂性阑尾炎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抗感染、对症止痛等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配合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缩短,住院总费用减少。结论:复杂性阑尾炎术后中医综合治疗更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作者:石传科;郭丰满;王静;李伟;李建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四逆散为调和肝脾的基础方,疏肝之祖方,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导师胡兰贵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医内科疾病、疑难病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本文就导师临床运用四逆散的体会做如下介绍。
作者:侯旭东;周波波;胡兰贵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及心绞痛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6.1±0.5) mmol/L∶(7.3±0.6)mmol/L;(8.1±0.6)mmol/L∶(9.4±0.5)mmol/L,P<0.05]。研究组冠心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96.00%∶72.00%,P<0.05)。结论: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冠心病治疗效果,较常规方法具有更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春玲;查彩琴;骆清照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在肺癌的治疗中,张晓春主任认为应分时论治,以健运脾胃、顾护胃气为首要。张主任擅长运用中医外治法,并重视中医药在肿瘤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作者:徐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踝关节扭伤的机理及其治疗方法。方法:从踝关节损伤的原因、原理、临床分期与水肿、痛风的鉴别诊断及踝关节损伤的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进行分析。结果:中医针灸推拿的方法治疗踝关节扭伤具有确切的疗效及科学性。结论:应先明确踝关节损伤的临床分期,不同分期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方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谢冬明;黎颖贤;贺振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通过总结82例老年风热犯肺型肺气肿患者的中医治疗效果,探讨桑菊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老年肺气肿的疗效及中医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本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共收治82例老年风热犯肺型肺气肿患者,给予稳定期患者辨证施治、防治结合,冬病夏治、调整阴阳,综合调养、增强疗效;急性加重期除常规西医治疗外,根据患者证型给予桑菊合麻杏石甘汤加减中药治疗,同时给予患者中医护理。结果:82例患者经过治疗有效率达95.1%,患者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显著改善(P<0.05)。结论:老年风热犯肺型肺气肿稳定期注意标本兼治、辨证施治,急性发作期采取桑菊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辅以中医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
作者:孙桂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究中医滋肾固精凉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接收的12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随机分配方法将这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滋肾固精凉血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5.0%,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滋肾固精凉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且无不良反应产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胡顺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运用葛根温胆颗粒联合颈部穴位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组给予葛根温胆颗粒联合颈部穴位推拿治疗。通过多普勒检查,记录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椎-基底动脉收缩期Vpeak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为77.8%,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葛根温胆颗粒联合颈部穴位推拿能显著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作者:徐祖旺;周重刚;吕隋本;余学文;李昌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脾气虚证患者的牙垢及胃黏膜Hp定性检测,分析不同中医证型在口腔及胃内Hp感染的差异性。方法:搜集脾胃湿热证和脾气虚证的慢性胃炎患者共84例,两组各42例,对所有患者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和牙垢Hp定性检测。结果:脾胃湿热证组和脾气虚证组的口腔Hp感染率分别为76.2%和6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证组和脾气虚证组的胃黏膜Hp感染率分别为73.8%和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胃黏膜Hp感染密切相关。
作者:李贺元;何志良;张雁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非溃疡性消化不良采用中西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钱土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脑血管病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脑血管疾病患者60例,均行DSA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分析临床结果。结果:造影显示异常者42例,阳性率达到70.0%,无异常者18例,为30.0%。结论: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诊断可以明确病变部位、形态、性质及侧肢循环情况,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娄雪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和胃汤对肝胃郁热证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患者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肝胃郁热证胃食管反流病患者78例,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兰索拉唑肠溶片。观察组患者给予疏肝健脾和胃汤。观察两组治疗8周后及随访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1)。治疗8周后,对照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总积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P<0.01)。随访6个月,观察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西药控制GSRD病情近期疗效优于中药疏肝健脾和胃汤,而中医药治疗GSRD远期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西药。
作者:叶文平;刘云雅;张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返流误吸是全身麻醉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导致呼吸道的阻塞和痉挛,甚至Mendelson综合征,通常发生于禁食时间<8h的饱胃患者。本文详细阐述了一例患者在不遵医嘱饱胃情况下全身麻醉导致反流误吸,之后紧急处理,终取消手术的情况。因此麻醉患者应有足够的风险意识,谨遵医嘱,切忌存有侥幸心理。
作者:邓靖单;曾志文;刘炯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8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西医组(n=45)与中医组(n=40)。西医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医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用药前后症状与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西医组恶寒改善不明显,咳嗽、咳痰、发热改善明显;中医组症状、体征改善明显,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中医组症状、体征明显优于西医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实施中医治疗的疗效非常确切,能够显著改善的各项症状、体征,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曹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自拟稳心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UA)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76例U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对照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自拟稳心汤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用药不良反应,记录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素-1(ET-1)、血清一氧化氮(NO)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68%,心电图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95%,较对照组的55.26%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EF-1为(82.19±14.20)pg/mL,较对照组低,NO为(63.87±11.52)μmol/L,较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稳心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够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王向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治脾三法辨证治疗糖尿病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0例社区糖尿病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予以糖尿病饮食、运动锻炼、糖尿病教育、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治脾三法辨证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3%,两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脾三法辨证治疗糖尿病前期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改善糖尿病前期临床症状,减少或延迟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柳平霞;周向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是导致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李京枝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辨证施治,补肾温阳,活血化瘀,配合HCG肌注促排治疗,收效显著。
作者:姚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退热合剂直肠给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诊断为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儿采用小儿退热栓塞肛进行退热,观察组100例患儿应用退热合剂直肠给药进行退热,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两组退热时间、主要症状,并分析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76%),且主要症状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退热时间比对照组短(P<0.01),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治疗前血常规异常,经治疗明显改善(P<0.01);而肝肾功能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并未发现毒副作用。结论:退热合剂直肠给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其退热效果快,改善血常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道海;智国防;王俊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