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滋肾固精凉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观察

胡顺喜

关键词:中医滋肾固精凉血法, 早期糖尿病肾病, 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滋肾固精凉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接收的12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随机分配方法将这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滋肾固精凉血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5.0%,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滋肾固精凉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且无不良反应产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电针配合运动康复治疗膝过伸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并探讨电针配合运动康复治疗膝过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膝过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运动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运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电针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行走功能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8%,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8%,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且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行走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采用电针配合运动康复治疗膝过伸,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行走功能,可被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后膝过伸的临床治疗中。

    作者:张爱红;侯晓辉;陈改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李京枝教授治疗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所致不孕的经验点滴

    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是导致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李京枝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辨证施治,补肾温阳,活血化瘀,配合HCG肌注促排治疗,收效显著。

    作者:姚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论《金匮要略》中薏苡仁的运用及证候分析

    薏苡仁是我国的传统中药,本文就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使用薏苡仁的原因及其所对应的证候进行分析,以期对薏苡仁的临床运用作一归纳,深化对经方的理解和思考。

    作者:龚轩;付小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浅析王秀霞教授治疗复发性流产的辨证及遣方用药特点

    浅析王秀霞教授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中医辨证思想以及其遣方用药的特色。王老认为肾虚是导致复发性流产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治疗上多以补肾助阳之药为主,提倡对于反复流产的患者应在孕前即开始对症治疗;患者再次妊娠后也应积极保胎,直至无胎漏、胎动不安征象的出现。

    作者:韩凤娟;付杨;王秀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中医辨证用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照组术后予以一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口服,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骨痂形成评分和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弃拐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术后中医辨证用药,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膝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李晓华;廖劲松;汤飞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独活寄生汤联合股四头肌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独活寄生汤联合股四头肌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独活寄生汤治疗,实验组采用独活寄生汤联合股四头肌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骨关节炎系数、骨关节炎严重程度均低于治疗前,并且实验组的骨关节炎系数、骨关节炎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范围水平均强于治疗前,并且实验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范围水平强于对照组。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股四头肌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明显。

    作者:赵维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医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40例临床回顾报道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8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西医组(n=45)与中医组(n=40)。西医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医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用药前后症状与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西医组恶寒改善不明显,咳嗽、咳痰、发热改善明显;中医组症状、体征改善明显,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中医组症状、体征明显优于西医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实施中医治疗的疗效非常确切,能够显著改善的各项症状、体征,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曹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胡兰贵教授运用四逆散临床经验

    四逆散为调和肝脾的基础方,疏肝之祖方,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导师胡兰贵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医内科疾病、疑难病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本文就导师临床运用四逆散的体会做如下介绍。

    作者:侯旭东;周波波;胡兰贵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透骨针刺疗法配合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透骨针刺疗法配合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其中治疗组采用透骨针刺疗法配合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法,对照组采用夹脊电针疗法配合常规推拿按摩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32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治愈21例,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骨针刺疗法配合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明显优于夹脊电针疗法配合常规推拿按摩。

    作者:刘向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治脾三法辨证治疗糖尿病前期15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治脾三法辨证治疗糖尿病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0例社区糖尿病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予以糖尿病饮食、运动锻炼、糖尿病教育、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治脾三法辨证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3%,两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脾三法辨证治疗糖尿病前期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改善糖尿病前期临床症状,减少或延迟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柳平霞;周向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护理方法,避免内瘘闭塞,促进内瘘的成熟,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方法:对6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58例患者内瘘功能良好,3例内瘘闭塞,行内瘘重建术后功能良好;2例内瘘手术失败,更换带隧道和涤纶套的导管。结论:给予积极正确有效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取得满意的效果,提高了内瘘成熟率,从而保证了有效的血液透析,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娟;郑海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单硝酸异山梨酯与硝酸甘油治疗心衰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记录并分析单硝酸异山梨酯与硝酸甘油联合治疗心衰在临床上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集到的160例心衰患者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分成A、B、C三组,A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B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使用硝酸甘油,C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硝酸甘油,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心功能检测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结果:三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血压都有所降低,其中C组优于A和B两组(P<0.05),A与B两组之间相差不大。三组心率都有所好转,C组明显优于A和B两组(P<0.05),A组稍微优于B组(P<0.05)。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和硝酸甘油联合应用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小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浅析踝关节扭伤的诊断及针灸推拿对其的治疗

    目的:探究踝关节扭伤的机理及其治疗方法。方法:从踝关节损伤的原因、原理、临床分期与水肿、痛风的鉴别诊断及踝关节损伤的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进行分析。结果:中医针灸推拿的方法治疗踝关节扭伤具有确切的疗效及科学性。结论:应先明确踝关节损伤的临床分期,不同分期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方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谢冬明;黎颖贤;贺振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疏肝健脾法治疗中青年晨起腹泻的临床观察

    晨起腹泻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病症,部分医生概以阳虚立论,本文认为脾虚运化无力、肝气横逆犯脾亦可致泄。文中介绍了34例晨起腹泻(肝郁脾虚型)患者的治疗过程,疗效显著。

    作者:李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研究鼠神经生长因子(苏肽生)肌内注射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的机制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视神经病变患者242眼随机分为鼠神经生长因子组(A组)58眼,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组(B组)58眼,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组(C组)62眼以及对照组(D组)64眼。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控制血糖、视网膜光凝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方案上,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肌肉注射,B组使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静滴治疗,C组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和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应用,连续21d为一个疗程。通过观察FFA、VEPF等指标对各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A、B、C组有效率分别为82.8%、86.2%、9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疗效好,早期应用效果更明显。

    作者:王超;张素红;韩义;朱秀英;贾延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退热合剂直肠给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退热合剂直肠给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诊断为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儿采用小儿退热栓塞肛进行退热,观察组100例患儿应用退热合剂直肠给药进行退热,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两组退热时间、主要症状,并分析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76%),且主要症状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退热时间比对照组短(P<0.01),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治疗前血常规异常,经治疗明显改善(P<0.01);而肝肾功能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并未发现毒副作用。结论:退热合剂直肠给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其退热效果快,改善血常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道海;智国防;王俊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对无骨折脱位颈髓挫伤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探讨

    目的:研究总结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无骨折脱位颈髓挫伤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骨科2010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无骨折脱位颈髓挫伤120患者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进行手术治疗,研究组在手术治疗基础上应用中药、针灸治疗。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无骨折脱位颈髓挫伤,临床治疗显著有效,促进患者功能康复,改善患者预后和活动能力,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孟丽娟;吴永磊;王艳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西医联合治疗在急性肠胃炎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急性肠胃炎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12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中西医联合治疗,记录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王守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脑血管病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脑血管疾病患者60例,均行DSA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分析临床结果。结果:造影显示异常者42例,阳性率达到70.0%,无异常者18例,为30.0%。结论: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诊断可以明确病变部位、形态、性质及侧肢循环情况,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娄雪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金匮》泽泻汤不同提取方式对膜迷路积水模型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泽泻汤不同提取方式对膜迷路积水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醋酸去氨加压素复制膜迷路积水模型,以豚鼠颞骨切片耳蜗蜗管面积和蜗管加前庭阶面积之和的比值为药效学的主要指标,研究泽泻汤不同提取方式的作用。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模型组与泽泻汤超临界萃取液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泽泻汤水煎液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泽泻汤超临界萃取液组与泽泻汤水煎液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泽泻汤采用超临界萃取方式进行提取对膜迷路积水模型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马少丹;阮时宝;宿廷敏;苑述刚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