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祛瘀止痛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张宇;解永利;张清涛;马涛;李林军

关键词:祛瘀止痛膏, 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玻璃酸钠注射
摘要:目的:观察祛瘀止痛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对10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采用中药膏外敷,对照组22例采用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结果: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治疗组80例,总有效率93.7%;对照组22例,总有效率77.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外用祛瘀止痛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使药力直达病所,以达到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而且它具有简便易行、经济实用、副作用小等优点,值得推广.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微波治疗鼻出血145例疗效观察与分析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鼻出血的疗效.方法:对145例鼻出血患者进行鼻内镜下出血点微波热凝止血.结果:145例患者随访1年有效率97.24%.结论:微波治疗鼻出血安全有效.

    作者:冷成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电话回访冠心病出院患者的体会

    随着护理模式不断改变,新的护理理念,越来越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为了实现人性化服务的工作宗旨,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我科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冠心病208例,进行电话回访20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听芹;撒志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对腰椎间盘患者的手术治疗分析

    本文搜集的是本科室2008~2010年间所接收的19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把传统手术方式治疗作为对照组,把微创治疗作为观察组.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67.65%,而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9.23%,且术后康复时间较短.结论:腰椎间盘的微创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韩应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肝胆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

    目的:探讨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先查阅学习有关疼痛的资料,了解疼痛护理的知识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再针对本科室100例手术患者,在进行正常护理的同时,专门加强对疼痛的专项护理,后做分析总结.结果:经手术前后对疼痛的护理,可以适当介绍患者的疼痛,终康复出院.结论:重视对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秋云;梁淑贞;陈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发生于青壮年,临床上以腰痛伴或不伴有下肢放射痛为主要症状[1].临床上多采用非手术治疗,以牵引、手法按摩为主.

    作者:齐海玲;姜芸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螺旋CT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及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的我院23例,上级医院16例肠套叠患儿临床资料,并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把征样改变31例,检测率79.49%(31/39),肾型肿块或不规则型肿块8例,检测率20.51%(8/39),CT在小儿肠套叠诊断的正确率为100%.结论:螺旋CT可准确、及时、可靠诊断小儿肠套叠,为临床选择治疗的小儿肠套叠方案提供依靠依据.

    作者:赵世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68例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并发症分析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并发症;方法: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确诊的68例黄斑水肿患者行曲安奈德40mg/ml玻璃体腔注射,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68只眼中眼压升高11只眼,2只眼出现眼内炎,8只眼出现并发性白内障,1只眼出现视网膜脱离;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效果良好,但仍存在各种并发症,仍需谨慎处理.

    作者:徐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温针灸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46例

    目的:温针灸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与单独采用关节松动术治疗进行疗效比较.方法:将92例肩周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温针灸配合关节松动术的方法治疗,对照组只单独采用关节松动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每疗程10天)治疗组治愈46例,愈显率为96.67%;对照组治愈46例,愈显效率为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能够有效地改善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促进其临床痊愈.

    作者:李永凤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老年人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0年3月~2011年2月收治的126例老年人肺部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老年肺部感染的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基础疾病和合并症多,病原菌复杂,易产生耐药菌.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命健康,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结论:早期诊断尤为重要;在积极抗感染的同时综合治疗是关键.

    作者:刘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对于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85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及30例健康儿童进行血清IgG、IgA和IgM水平测定,并将两者作时比分析.结果: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组(观察组)IgG、IgA和IgM均明显低于健康儿童组(对照组),两组比较三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免疫球蛋白活性明显降低,免疫球蛋白检测对判断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和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实用价值.

    作者:张明红;蒲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牙隐裂临床特点分析

    牙隐裂是临床常见牙损伤疾病,因就诊时间及医生诊断问题,常发生在很晚才治疗,导致病牙终被拔除.通过掌握其临床特点,对患牙做出早起诊断,保存活髓及患牙有很重要的意义.笔者自2000年至2010年共收集压裂患者432名,就该组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断分析如下.

    作者:周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硝普钠静脉泵入的护理

    硝普钠化学名称为亚硝基铁氰化钠二水合物,为一种速效和短时作用的血管扩张药,它主要是扩张静脉和小动脉,使周围血管阻力降低而达到降压作用,并使心脏前、后负荷均减低而改善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

    作者:乔金瑞;梁月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浅谈糖尿病的护理

    1糖尿病概述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由于体内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在靶细胞内发生异常的生理作用,导致葡萄糖、蛋白质及脂质代谢紊乱的一种综合征.

    作者:孙桂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药保留灌肠配合针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配合针刺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76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给予中药保留灌肠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接受中药保留灌肠.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在临床症状、肠镜检查、溃疡面的改善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显著.结论:中药保留灌肠配合针灸治疗可有效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

    作者:余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非语言沟通在喉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喉癌术后患者暂时性言语沟通障碍阶段,采用非语言沟通方式的临床应用.方法:对68例择期手术的喉癌患者术前进行非语言沟通训练,借助简单的手势语、图片卡、文字、信息交流卡等方法进行护患沟通.结果:患者需求满足度达到98.5%.护理工作满意度达到97.05%.结论:运用非语言沟通方式进行护患沟通可克服言语障碍,增进护患关系,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社区中老年人群异常心电图的检出分析

    目的:分析与中老年人群异常心电图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682例社区居民健康体检异常心电图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心电图异常检出率35.26%(593例),ST-T改变居首,占66.58%(395例),女性高于男性.心电图异常改变随年龄呈增长趋势,年龄分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心电图总胆固醇(TC)升高率51.86%,甘油三酯(TG)升高率35.93%,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率51.97%,空腹血糖(FPG)升高率20.66%,高血压病28.32%,脂肪肝18.27%,较正常心电图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异常改变与年龄、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脂肪肝密切相关,尽早干预上述多重危险因素非常有必要.

    作者:赵俊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12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避免、减少清宫术对稽留流产产妇的不良结局的有效方法.方法:对120例妊娠7周~16周的孕妇,均经B超确诊为稽留流产实施清宫手术前,予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结论:120例病人手术中痛苦明显减轻,手术顺利,宫颈扩张充分,粘连组织容易刮出,出血少,术时短,术后阴道出血时间短,发生官腔残留率低,月经按期恢复.

    作者:来凤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吐鲁番地区护理人员对科研认知的调查

    目的:了解吐鲁番地区护理人员对护理科研的认知情况,以便能够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护理科研能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210名护士进行无记名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护理人员对科研的认同性高,但是缺乏专业知识和相应技能.结论:采取各种措施为护理人员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韩华;杜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浅谈中药的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问题,在当今医药卫生工作中已日益突出.据WHO估计,我国每年约有250万人因ADR住院,19万人因此死亡.

    作者:邓中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32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的佳护理措施,促进手足口病患儿的康复.方法:在治疗期间,利用合理的心理护理、有效的基础护理、同时做好呼吸及消化道消毒隔离,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我院32例患儿经3~11天的治疗护理,皮疹全部消退,未留任何痕迹,患儿未出现病毒性心肌炎、脑炎、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无院内感染的发生.结论:对手足口病态儿加强隔离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诊治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常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