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宁;冯文;花茂方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因素.方法 搜集GDM患者109例的相关资料,包括孕妇年龄、身高、孕产次、孕期能量摄入、孕期摄入食物的血糖负荷值、孕24-28周及分娩前空腹血糖、孕晚期血清瘦素水平、孕晚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等,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孕期增长体重、分娩孕周、孕晚期IGF-1为新生儿体重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孕期增长体重、分娩孕周、孕晚期IGF-1是影响GDM新生儿体重的主要因素,需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沈美云;徐旭娟;秦玲;顾宏梅;黄海燕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评估右美托咪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中的镇静效果.方法 选择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的患者52例,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治疗组和咪达唑仑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呼吸相关生理指标及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镇静效果相似(P>0.05).治疗组拔管时患者无明显不适,且生命体征较平稳;对照组拔管时患者出现烦躁不安,且HR、MAP、RR均较拔管前有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谵妄发生率、48 h内再插管率低于对照组,且平均插管时间、ICU留住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镇静效果确切,不良反应低,ICU留住时间短.
作者:陆宝荣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麻醉机呼吸回路消毒与人工鼻滤器联合应用对呼吸回路中细菌阳性率的影响.方法 8台麻醉机随机分成四组:A组麻醉机的呼吸回路使用前没有消毒,使用中没用人工鼻滤器;B组麻醉机的呼吸回路使用前没有消毒,使用中采用人工鼻滤器;C组麻醉机的呼吸回路使用前消毒,使用中没用人工鼻滤器;D组麻醉机的呼吸回路使用前消毒,使用中采用人工鼻滤器.使用前和使用后在每组麻醉机的吸气端口各取样100次做细菌培养,观察每组样本的细菌培养阳性检出率.结果 四组中,A组细菌阳性检出率高(P<0.05),D组检出率低(P<0.05).A组和C组麻醉机使用前后细菌阳性检出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和D组麻醉机使用前后细菌阳性检出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和B组相比,C组和D组麻醉机消毒后使用前细菌阳性检出率降低(P<0.05).与A组和C组相比,B组和D组使用后的细菌阳性率未明显增加(P>0.05).结论 麻醉机呼吸回路消毒与人工鼻滤器联合应用更有效降低使用后呼吸回路中的细菌阳性检出率.
作者:刘向荣;钱燕宁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宫颈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第二大恶性肿瘤,而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对于宫颈癌的外科治疗国内外均采用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由于宫颈癌根治术必须游离输尿管、分离下推膀胱并广泛剥离膀胱,使膀胱壁神经节及其血供受损,引起术后膀胱逼尿肌功能减弱,影响膀胱功能.广泛子宫切除后,丧失了其对膀胱颈的支撑作用,随着子宫主韧带和膀胱宫颈韧带的切除,膀胱失去支持而后倾,造成排尿障碍[1].本文总结预见性护理在宫颈癌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期的积极作用.
作者:杨凯艳;邵萍 刊期: 2014年第22期
老年女性发生宫腔积液的主要原因有子宫内膜炎症、子宫内膜增生(包括不典型增生及内膜息肉)、出血和恶性肿瘤[1].诊刮加病理学检查是诊治宫腔积液的有效方法.由于老年女性卵巢功能衰竭,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子宫体、宫颈萎缩,组织弹性降低,给手术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软化和扩张宫颈,减少疼痛反应,术前卡孕栓阴道给药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夏红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职业倦怠又称为过度疲劳综合征,情绪耗竭、性格解体、缺乏个人成就感、自我意义和价值感降低是职业倦怠的主要特征[1].护理人员作为一种高危职业,要经常面临疾病威胁、急症抢救、生死离别等场面,在职业倦怠方面可能存在更大的风险.我们采用自编问卷对本院268名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状况进行了详细调查,本文分析其结果.
作者:戎琳晔;王卫东;周惠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宫内节育器(ICD)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可逆的避孕工具,为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目前约70%的妇女选用ICD作为避孕方法,占世界ICD避孕总人数的80%[1].我国有大批绝经期妇女要行取环术;但很多人由于恐惧取环痛苦或缺乏医学知识于绝经后未能及时取出.因此,探讨一种行之有效的绝经取环方法很有必要.我院采用卡孕栓配以多功能取环钳用于绝经期取环,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赵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是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之一,若处理不当,将会因大出血或子宫破裂而切除子宫,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该类疾病发生率日渐增高,国内报道为4.4%[1].因此,探索CSP的有效治疗方法已越来越重要,我们分析了目前各种治疗方法的利弊,提出了将B超引导下吸宫+选择性宫腔水囊压迫用于CSP的治疗.
作者:马文琴;赵丹梅;李咏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改良序贯疗法和四联疗法补救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经标准三联疗法根除Hp失败患者98例随机均分为改良序贯疗法组(A组)和四联疗法组(B组).A组前7d服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00 mg+胶体果胶铋150mg,后7d服奥美拉唑20 mg+左氧氟沙星500 mg+克拉霉素500 mg+胶体果胶铋150mg.B组服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00mg+克拉霉素500mg+胶体果胶铋150mg,共14d.治疗结束后4周复查13C-呼气试验.结果 共90例患者完成试验.按意向治疗和方案分析,A组总体Hp根除率高于B组(81.6% vs.67.3%和85.1% vs.76.7%)(P<0.05);按方案分析,A组在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Hp根除率均高于B组(85.2% vs.78.3%和85.0% vs.75.0%)(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10.2%vs.16.3%)(P>0.05).结论 对Hp根除失败的患者,改良序贯疗法可作为安全、有效的补救治疗方案.
作者:李慧;田耀洲;魏兰福;张伟;夏军权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是受精卵着床于剖宫产瘢痕处的异位妊娠.由于超声及MRI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临床医生对CSP认识的逐渐加强,从而CSP能够得到早期诊断.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0例内生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用垂体后叶素联合甲氨蝶呤于宫腔镜下治疗18例,临床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陈秀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比较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A组,48例)和同期单纯行剖宫产术(B组,48例)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恶露干净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48±15)min vs.(35±12) min](P<0.05);两组其余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只要适应证选择适当,剖宫产术同时剔除直径<8 cm的肌瘤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李宁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妊娠晚期肝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分娩妊娠晚期(孕28周以上)HBsAg阳性孕妇90例(A组)和同期住院的HBsAg阴性妊娠晚期孕妇171例(B组)肝功能变化及妊娠结局资料.结果 两组肝功能指标异常发生率相仿(P>0.05);两组间剖宫产率及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感染对妊娠晚期影响程度较轻,对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
作者:孙鸿展;杨莉莉;唐璟;肖丽;沈美龙;咸建春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在肺癌伴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7例CT或PET-CT影像学检查提示肺部占位病变伴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患者行EBUS-TBNA,标本送病理学检查.结果 共穿刺32个部位淋巴结;1例因纵隔淋巴结小未能穿刺活检外,其余均成功活检,无并发症发生.活检标本获明确病理学诊断,仅有1例诊断高度异型小细胞,后经手术淋巴结活检病理证实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结论 EBUS-TBNA检查用于肺癌伴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活检安全、准确.
作者:丁令池;陆俊国;张晓东;陈冬梅;朱建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食管及食管胃结合部双源癌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食管及食管胃结合部双源癌患者的临床资料.2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经颈、右胸、腹三切口根治术7例,经右胸、腹二切口根治术9例,经左胸一切口根治术7例.结果 23例患者术中出血100-300ml.术后并发喉返神经损伤1例,乳糜胸1例,胃排空障碍1例,经对症处理后治愈.23例患者平均住院(21.6±3.5)d,均治愈出院.随访3-45个月,死亡6例.结论 食管及食管胃结合部双源癌虽病情较为复杂,应积极手术治疗.管状胃能有效替代食管,术后肠内营养的应用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蒋志华;李峰;郁珲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高度恶性的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atypical teratoid/rhabdoid tumor,AT/RT)极具侵袭性,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多发生在2岁以下的幼儿,且组织病理学和影像学与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NET)、髓母细胞瘤很相似.以往由于对此病认识不够,加之发病率很低,常常误诊.我们收集4例AT/RT,回顾性分析其MR平扫及增强表现,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王东;徐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CT测量指导跟骨载距突锁定钢板置钉的价值.方法 通过CT测量40例正常跟骨外侧壁与载距突各螺钉固定点的空间位置,确定由载距突向外侧壁置钉的角度及长度,在跟骨标本上置钉,评价螺钉固定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跟骨外侧壁底部长度(62.28±4.98) mm,外侧壁前方高度(24.70±2.56) mm,外侧壁距下关节面长度(23.83±2.11) mm.载距突基底部长度、高度和斜度分别为(22.05±1.84) mm、(9.51±0.93) mm和(49.28±4.61)度.载距突锁定钢板由内向外置钉后,前螺钉前斜角(16.30±3.17)度、上斜角(7.96±3.23)度、长度(42.59±2.91) mm;中螺钉后斜角(0.03±3.28)度、下斜角(8.11±2.68)度、长度(40.90±2.72) mm;后螺钉后斜角(9.22±2.74)度、下斜角(4.78±3.34)度、长度(41.17±2.80) mm.在10例跟骨标本置钉均未穿透关节面,X射线摄片位置满意.结论 跟骨载距突可向外侧壁安全置钉.CT测量跟骨载距突与外侧壁空间关系可为载距突锁定钢板的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作者:吴卫东;桂鉴超;倪建坤;徐浩;朱立帆;张晓剑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占脑卒中的0.5%-1.0%[1],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极易被误诊和漏诊,病死率较高.早期明确诊断和进行合理的治疗、护理,对预后有很大影响,本文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CVST患者预后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莉;傅蔚;程虹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颅内压监测联合偏侧性冠状开颅治疗非对称性双额叶脑挫裂伤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符合纳入条件的非对称性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术前或术中置入颅内压探头,采用偏侧性冠状开颅,术中序贯清除主侧额颞部、对侧额部挫伤脑组织及血肿,并大骨瓣减压.结果 术后脑肿胀死亡4例,存活74例.根据伤后3个月GOS评分评估预后,恢复良好45例(60.8%),中残16例(21.6%),重残8例(10.8%),植物生存4例(5.4%),死亡1例(1.4%).结论 颅内压监测联合偏侧性冠状开颅可以个体化设计手术入路,减压充分、暴露良好,对颅内压的控制更精确.
作者:祝海平;孔刚;陈进;朱业余;徐宏;程恺远;殷昊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强直性脊柱炎(AS)后路矫形术中唤醒试验的影响.方法 28例行AS后路矫形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麻醉诱导前10 min,D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8μg/kg,以0.2 μg· kg-1·-1维持至唤醒试验开始前10 min;R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唤醒试验开始前两组均停用所有麻醉用药.记录术前(T0)、唤醒试验开始时(T1)和唤醒时(T2)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脑电双频指数(BIS);记录唤醒时间和唤醒质量评级.结果 T1时两组MAP和HR相仿,T2时D组MAP和HR低于R组(P<0.05).与R组比较,D组唤醒时间短,唤醒质量高(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AS后路矫形术中,唤醒试验的唤醒时间短、唤醒质量高,唤醒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蒋明;董媛媛;马正良;顾小萍;周路阳;张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人工流产术、感染性流产后清宫术、子宫内膜去除术等宫腔操作是引起宫腔粘连的主要高危因素,其临床表现为经量减少、不孕、复发性流产、闭经、胎盘剥离不全等[1].目前,宫腔镜下分离宫腔粘连,同时放置宫内节育器是治疗宫腔粘连的首选方案.本研究中,我们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佳乐联合黄体酮治疗宫腔粘连,探讨雌激素对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的影响.
作者:夏亚芳;高娟 刊期: 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