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静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问题,在当今医药卫生工作中已日益突出.据WHO估计,我国每年约有250万人因ADR住院,19万人因此死亡.
作者:邓中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近年来性早熟发病率呈逐年上升态势,已成为儿童内分泌科的常见病之一.性早熟严重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采危害,已成为公共卫生问题,提高本病的防治水平已成为儿科学界的重要课题.现代医学认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拟似剂(简称GnRHa)是目前治疗中枢性性早熟的佳药物,但远期疗效尚不明确.祖国医学对小儿性早熟的治疗有独特的整体调节优势.
作者:赖蓉蓉;陈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分析与中老年人群异常心电图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682例社区居民健康体检异常心电图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心电图异常检出率35.26%(593例),ST-T改变居首,占66.58%(395例),女性高于男性.心电图异常改变随年龄呈增长趋势,年龄分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心电图总胆固醇(TC)升高率51.86%,甘油三酯(TG)升高率35.93%,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率51.97%,空腹血糖(FPG)升高率20.66%,高血压病28.32%,脂肪肝18.27%,较正常心电图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异常改变与年龄、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脂肪肝密切相关,尽早干预上述多重危险因素非常有必要.
作者:赵俊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随着微创外科的崛起,胆囊疾病的治疗已部分由腹腔镜切除胆囊替代了经腹切除胆囊的方法.因此,术前行造影检查了解胆囊管的变异情况对患者的治疗方案、手术步骤及愈后均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近几年来内窥镜逆行胆囊造影(以下简称ERCP)时胆囊管显影良好的84例就其正常胆囊管及其变异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牛仙玲;张普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分析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临床治疗效果,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1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对患者采取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相关临床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治疗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等临床疗效指标较对照组相比,显著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率为16.7%,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疲病其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创伤小,值得在临床胆囊切除术中应用推广.
作者:张玉;李文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分析探讨股骨髁上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与疗效,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对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局麻下早期复位,移动床板上置布朗氏架,股骨髁上牵引治疗,及功能锻炼就护理后,并对治疗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经治疗后,除2例轻度髋内翻外,其余均获骨性愈合.2例并发坠积性肺炎,1例尿路感染外,无其他并发症.结论:采用牵引及中药并结合功能锻炼是治疗粗隆间骨折的良好方法,避免了手术风险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易被家属与患者接受,尤其适用在基层医院应用推广.
作者:王鸣谞;杨王李;王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PPH在治疗重度痔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1年2月我院采用吻合器治疗48例临床治疗,结果:48例患者均一次吻合成功,1例术后3天发生术后吻合口出血(2.1%),9例肛门坠胀(19%).结论:PPH治疗重度痔疗效确切,痛苦少,恢复快,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李茂新;徐全宏;蒋家斌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膝关节滑膜炎包括创伤性滑膜炎和退行性滑膜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由于关节积液而影响患者蹲起及行走,严重者伴有疼痛、憋胀,以至于影响生活自理.
作者:杜力群;胡新继;沈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避免、减少清宫术对稽留流产产妇的不良结局的有效方法.方法:对120例妊娠7周~16周的孕妇,均经B超确诊为稽留流产实施清宫手术前,予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结论:120例病人手术中痛苦明显减轻,手术顺利,宫颈扩张充分,粘连组织容易刮出,出血少,术时短,术后阴道出血时间短,发生官腔残留率低,月经按期恢复.
作者:来凤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千金子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可用于抗肿瘤,目前它的药效成分仍不完全清楚.本文拟采用化学分离与抗肿瘤活性筛选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千金子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抗肿瘤活性部位.
作者:张建业;李悦山;张超;周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动脉栓子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急性动脉梗阻的原因,发病急骤,如果不及时治疗,易致肢体坏死.因此,应争取在栓塞后10余个小时内手术取出栓子,效果较好.
作者:庄宏芬;杨真;杨淑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先查阅学习有关疼痛的资料,了解疼痛护理的知识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再针对本科室100例手术患者,在进行正常护理的同时,专门加强对疼痛的专项护理,后做分析总结.结果:经手术前后对疼痛的护理,可以适当介绍患者的疼痛,终康复出院.结论:重视对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秋云;梁淑贞;陈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也是老年人致残、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老年人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有所偏差.
作者:白玲;刘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是临床上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而且越来越广泛.其优点是操作简单,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同时保证合理用药时间,为输血和输液提供方便;保留了一条开放的静脉通路,便于抢救工作;而且很大程度了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作者:潘阳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引起胫腓膏开放性骨折支架外固定术后骨不连的影响因素,以期提高术后治愈率,减少再次手术几率.方法:对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支架外固定术后发生骨不连患者共计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支架外固定术后发生骨不连的主要原因为患者自身原因小腿本身解剖的生理特点所致,其次是骨缺损、感染及外固定支架本身性能局限及术者操作水平.结论:骨不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时要注意操作及固定方式,手术后要注意跟踪治疗,引起重视,避免骨不连的发生.
作者:吴声忠;郑文林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并发症;方法: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确诊的68例黄斑水肿患者行曲安奈德40mg/ml玻璃体腔注射,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68只眼中眼压升高11只眼,2只眼出现眼内炎,8只眼出现并发性白内障,1只眼出现视网膜脱离;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效果良好,但仍存在各种并发症,仍需谨慎处理.
作者:徐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同时给予常规治疗,其中治疗组加用盐酸氨溴索,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7.10%,对照组有效率为71.67%,两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切实有效.
作者:陈志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儿脐带绕颈中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8例产前1周诊断为脐带绕颈的孕妇,测定UA-S/D值、UA-RI值、UV速度等.并将检出结果与产后临床资料对比.结果:随着UA-S/D值、UA-RI值增大,羊水污染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呈同步上升.结论:彩超对胎儿脐带绕颈不仅诊断准确率高,而且可测定脐动脉血流参数,具有安全、精确的独特的地方,可为临床预先推测胎儿宫内窘迫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得当的分娩方式.
作者:徐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草药的使用是中医与其他医学的标志性区别,采用各种药材相配伍制成的方剂治疗各类疾病是中医的主要治疗手段,因此中草药的管理与调剂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中医疗效是否安全、可靠.做好中草药的管理和调剂,首要注重中草药的购存,特别是特殊药材,还有处方的审查和调配的规范性,另外还应做好复核和发药工作,这样必能使中草药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作者:杨松针;蒋维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祛瘀止痛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对10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采用中药膏外敷,对照组22例采用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结果: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治疗组80例,总有效率93.7%;对照组22例,总有效率77.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外用祛瘀止痛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使药力直达病所,以达到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而且它具有简便易行、经济实用、副作用小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张宇;解永利;张清涛;马涛;李林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