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张春雷;李中连;张春阳;沈海琦
目的:比较解剖钢板和Liss钢板对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7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8例)行解剖钢板固定,对照组(37例)行Liss钢板固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负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解剖钢板与Liss钢板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疗效相当,但解剖钢板治疗费用较少、技术要求不高,更容易在基层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永光;王炯;胡玄;张鹤亭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损伤在运动损伤中较为常见.MCL断裂可发生在不同层次和不同部位,一般只有Ⅲ度损伤才需要手术治疗.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采用缝合锚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患者2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皓;涂峰;姜新;宋建治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因病程长,易复发而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我科对多例腰突症患者采用双动护理法,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前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在配合医生治疗同时给患者创造自我护理的能力,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艳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甲下血管球瘤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2000年1月-2011年12月,对51例甲下血管球瘤进行诊断和治疗,术前51例均以局部慢性自发性疼痛为主要表现,Love氏试验均为阳性,48例Hildreth氏试验阳性,43例冷敏感试验阳性,23例X线拍片可见甲床下指骨有弧形压迹,全部病例均采用手术切除肿瘤.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至11年,术后疼痛症状全部消失,1例于术后半年复发,除术前即有指甲畸形的2例外,其余指甲生长良好,无明显畸形.结论:提高对甲下血管球瘤的认识,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完整、彻底切除肿瘤是提高临床疗效、预防复发的关键.
作者:胡克立;胡海清;周少怀;时宏富;金捷;王度;王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调查颈椎病患者的发病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对575例颈椎病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职业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颈椎病患者中,工人占32.35%,干部占22.61%,退休人员占12.52%;高血压患者约占9.57%,高血脂患者约占1.91%,高血糖患者约占1.74%,冠心病患者约占1.39%.结论:通过对颈椎痛流行病调查研究,认为注重对颈椎病的宣传与指导,对于预防颈椎痛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兴文;王春晓;李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的常见病因,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之间,而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少见.Wahren于1945年首次描述,其发病率国内文献为0.65%~3.71%[1],国外文献为0.4%~6%[2].据统计临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成年患者中只有10%~20%需要手术治疗,其余患者都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得到缓解[3],而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许多学者认为该疾病宜尽量采取非手术治疗,在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才考虑于术治疗[4].
作者:韩松;姜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total hip replacement,THR)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deep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将60例拟进行THR的患者随机分为结合组和肝素组,肝素组采取围手术期常规治疗护理方法并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结合组在肝素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静脉点滴.比较2组DVT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前和术后14d血小板含量.结果:结合组2例DVT阳性,DVT发生率6.67%;肝素组8例DVT阳性,DVT发生率2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结合组对THR术后DVT的形成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且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及术后血小板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可显著降低THR后DVT发生率,且在该作用剂量下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黎惠金;肖智青;谢延华;张雄辉;朱锦忠;刘文常;张学全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急、慢性损伤,或退行性变致局部产生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为主症的一种疾病.我科门诊2011年8月-2011年12月对50例肩周炎患者采用推拿、护理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高淑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骨科临床常见的关节病,表现为关节及其组成部分退变和修复过程失调的病理状态,伴有继发的炎症改变,特别是滑膜的炎症改变,其中膝关节发病率高[1].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膝骨性关节炎在世界范围内逐年上升,是中老年人关节肿痛、致残的主要原因[2],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3].我科自2008年1月-2011年3月采用中药熏洗联合双柏散膏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80例96膝,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广聪;潘俊宇;黄敬恩;韦荣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和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总结我院2004年1月~2010年9月17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病例,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原因.结果:145例获得随访,13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97%.术后并发症包括单纯髋内翻8例,股骨头颈钉切割穿入髋臼合并髋内翻3例,螺钉断裂1例,股骨颈短缩1例.结论:髋部生物力学的特殊性及老年人骨质疏松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概率.复位欠佳、内固定物选择不当、手术操作技术欠佳和不恰当的康复锻练是发生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作者:靖光武;赵鸿声;黄吉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我院自1970年由武汉大学医学部前身湖北医科大学创始人朱裕壁教授首创当归穴位注射至今40余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LIDP)患者逾万人次,取得良好效果.并有多篇论文和专著发表,但对朱氏LIDP穴位精确靶点注射法机理的生物力学平衡机制研究较少.本文将主要从腰部生物力学平衡角度,解析朱氏穴位精确靶点注射治疗LIDP作用机制.
作者:田峻;刘若兰;蔡少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组后,治疗组采用综合治疗(下肢力线牵引、中药熥蒸、展筋膏外敷、透明质酸钠凝胶关节腔内注射、关节灌注、手法理筋),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二乙胺膏(扶他林)外用、透明质酸钠凝胶关节腔内注射,治疗1疗程后,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关节功能改善等方面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33%,对照组有效率8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有效缓解疼痛等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刘肖瑜;王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踝关节是人体为重要的关节之一.踝关节周围韧带扭伤发病率在全身各关节韧带扭伤中占首位[1].临床上常因失治、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而遗留踝关节长时间肿胀、疼痛或关节不稳、反复扭伤、创伤性关节炎等后遗症.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有效治疗是避免出现踝关节失稳及后期持续性疼痛的重要手段.笔者采用自拟肉桂天花粉湿敷治疗本病54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金萍;陆志颍;刘海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成人股骨头坏死(avascu lar necro sis of femo ralhead,ANFH)是一种严重危害髋关节功能的破坏性疾病,多因创伤或药物、酒精等原因导致股骨头血供障碍,使股骨头出现缺血性坏死所引起的综合病症.早期症状、体征比较隐匿,误诊、漏诊率相当高.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是保留髋关节功能的关键.笔者自2007年1月-2011年12月接诊股骨头坏死(ANFH)曾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3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彦新;梁恒晔;冯前;郑杰松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外敷着痹膏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着痹膏外敷,对照组采用扶他林软膏外敷,两组均给予石膏外固定,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疗效达优例数高于对照组,单项症状评分与时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着痹膏治疗见效快,达优率高,总有效率高于扶他林组.
作者:胡翔;郜锋;陆刚锋;白莹;李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随着人民健康意识的增加,私家车的普及,运动、交通损伤造成的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的患者日益增多.MRI具有高软组织对比、高分辨率、无创伤性和多切面成像的特点,已成为膝关节ACL急性损伤的主要诊断手段[1],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我们通过对74例膝关节急性损伤符合关节镜手术指征的病例,MRI检查结果与关节镜检查进行对比,评价MRI检查对ACL急性损伤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勇;吴昭克;徐福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阶段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Pilon骨折49例.采用分阶段闭合复位微创内固定26例,早期切开钢板螺钉内固定23例,49例患者术后随访,随访采用门诊电话定期预约随访.主要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皮肤切口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及踝关节功能,并根据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平均手术时间、失血量、踝关节功能、切口感染、骨外露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阶段闭合复位微创内固定,明显优于早期切开钢板螺钉内固定.结论:分阶段闭合复位微创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是治疗pilon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史建民;翟睿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越来越高,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绝大部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获得康复,但是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却存在很多治疗的瓶颈限制了保守治疗疗效的发挥,使得疾病迁延不愈,甚至部分患者不得不采用手术治疗.
作者:宁飞鹏;林定坤;苏国义;张琥;陈博来;许鸿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孙氏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配,将60例患者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孙氏旋转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颈部牵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评定2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结果: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自身差值比较:治疗组在颈肩部的疼痛与不适、上肢疼痛与麻木、远端感觉、肌力、spurlnig试验自身积分差值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工作和生活能力受影响、上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孙氏旋转手法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优于牵引疗法.
作者:秦毅;李振宇;鲁尧;秦杰;江建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四动”、“五步法”治疗上肢闭合性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将545例早期上肢闭合性骨折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手术组(263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治疗组(282例)采取“四动”、“五步法”治疗,疗程均为6月.结果:近期疗效(6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8.2%和95.4%,优良率分别为87.6%和77.6%;2组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明显下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远期疗效(随访1年~4年1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和优良率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动”、“五步法”具有费用低廉、疗程短、功能好等优点,可以作为上肢闭合性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袁普卫;昝强;董博;余宏超;袁海光;刘德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