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峻;刘若兰;蔡少康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急、慢性损伤,或退行性变致局部产生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为主症的一种疾病.我科门诊2011年8月-2011年12月对50例肩周炎患者采用推拿、护理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高淑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我院自1970年由武汉大学医学部前身湖北医科大学创始人朱裕壁教授首创当归穴位注射至今40余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LIDP)患者逾万人次,取得良好效果.并有多篇论文和专著发表,但对朱氏LIDP穴位精确靶点注射法机理的生物力学平衡机制研究较少.本文将主要从腰部生物力学平衡角度,解析朱氏穴位精确靶点注射治疗LIDP作用机制.
作者:田峻;刘若兰;蔡少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损伤在运动损伤中较为常见.MCL断裂可发生在不同层次和不同部位,一般只有Ⅲ度损伤才需要手术治疗.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采用缝合锚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患者2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皓;涂峰;姜新;宋建治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四动”、“五步法”治疗上肢闭合性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将545例早期上肢闭合性骨折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手术组(263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治疗组(282例)采取“四动”、“五步法”治疗,疗程均为6月.结果:近期疗效(6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8.2%和95.4%,优良率分别为87.6%和77.6%;2组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明显下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远期疗效(随访1年~4年1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和优良率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动”、“五步法”具有费用低廉、疗程短、功能好等优点,可以作为上肢闭合性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袁普卫;昝强;董博;余宏超;袁海光;刘德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越来越高,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绝大部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获得康复,但是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却存在很多治疗的瓶颈限制了保守治疗疗效的发挥,使得疾病迁延不愈,甚至部分患者不得不采用手术治疗.
作者:宁飞鹏;林定坤;苏国义;张琥;陈博来;许鸿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组后,治疗组采用综合治疗(下肢力线牵引、中药熥蒸、展筋膏外敷、透明质酸钠凝胶关节腔内注射、关节灌注、手法理筋),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二乙胺膏(扶他林)外用、透明质酸钠凝胶关节腔内注射,治疗1疗程后,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关节功能改善等方面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33%,对照组有效率8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有效缓解疼痛等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刘肖瑜;王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颈椎病是一种慢性的颈椎退行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变化,长期伏案工作及不良的高枕睡眠习惯,使得颈椎间盘处于长期受压状态,影响了颈椎间盘的正常代谢,加快了其退变过程,是颈椎病发生的重要致病原因和诱因.近年来,颈椎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并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根据其症状和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临床常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1].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常见的类型,自2009年以来笔者采用间断性颈椎牵引配合补肾壮骨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召民;段华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跟痛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很多:如肥胖、老年性骨质疏松、长途跋涉、长久站立、受冷受湿、外伤、类风湿性跟骨炎、骨骺炎、足跟脂肪垫炎、足跟滑囊炎、跟骨刺等约有20多种.多数患者晨起后足跟痛不敢着地,步履艰难,多有休息痛.重症患者需扶拐行走,严重影响日常工作与生活.我们于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对72例跟痛症患者进行了治疗和随访,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讨论,旨在探讨跟痛症的病因及有效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戚广秀;王立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由于解剖结果的特殊性,踝关节在运动中很容易扭伤,是骨伤科门诊的常见病.早期有效的治疗,可避免出现踝关节疼痛迁延不愈、关节不稳、习惯性扭伤及延迟性关节炎等后遗症.笔者自2010年6月-2011年5月,采用我院传统方活血散外敷配合弹性绷带加压外固定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扭伤56例,疗效满意,观察分析如下.
作者:胡永林;陈兴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调查颈椎病患者的发病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对575例颈椎病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职业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颈椎病患者中,工人占32.35%,干部占22.61%,退休人员占12.52%;高血压患者约占9.57%,高血脂患者约占1.91%,高血糖患者约占1.74%,冠心病患者约占1.39%.结论:通过对颈椎痛流行病调查研究,认为注重对颈椎病的宣传与指导,对于预防颈椎痛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兴文;王春晓;李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随着手术技术和人工假体设计的不断进步,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主观及客观疗效,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重症膝关节疾病来说,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然而其功能仍不能与正常的膝关节相媲美[1].
作者:杨清毅;胡珂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推拿加温针灸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IL-1β、TNF-α表达的影响及临床疗效,阐明其作用及机理,为临床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加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TDP灯照射加普通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Lequesne指数评分等多维效应指标,评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L-1β、TNF-α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痊愈率和愈显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起效时间及平均治疗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并且安全;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IL-Iβ、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和P<0.05),而治疗组下降尤为明显(P<0.01).结论:推拿加温针灸是一种起效快、疗程短、效好且安全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IL-1β、TNF-α水平有关.
作者:林远方;朱其广;曹亚飞;余瑞涛;李成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踝关节是人体为重要的关节之一.踝关节周围韧带扭伤发病率在全身各关节韧带扭伤中占首位[1].临床上常因失治、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而遗留踝关节长时间肿胀、疼痛或关节不稳、反复扭伤、创伤性关节炎等后遗症.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有效治疗是避免出现踝关节失稳及后期持续性疼痛的重要手段.笔者采用自拟肉桂天花粉湿敷治疗本病54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金萍;陆志颍;刘海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肩锁关节脱位多为直接暴力引起,如肩关节处于外展内旋位时,暴力冲击于肩的顶部或跌倒时肩部着地,均可引起肩锁关节脱位.肩锁关节的稳定性靠关节囊、肩锁韧带及喙锁韧带的维持作用[1].单纯关节囊及肩锁韧带损伤或撕裂,仅引起关节轻度脱位或半脱位(即肩锁关节I度、Ⅱ度脱位)[2],若同时伴有喙锁韧带断裂,可造成肩锁关节全脱位(即Ⅲ度脱位).Ⅰ、Ⅱ度脱位可采用保守治疗,Ⅲ度脱位复位容易,但维持对位困难,同时喙锁韧带愈合不良,远期并发肩部畸形、疼痛、活动受限等不良后果.手术治疗采用单纯肩关节切开复位,关节囊修复、克氏针或螺钉固定以及钩状钢板固定术,若未修复或重建喙锁韧带,仍会出现脱位复发.我院于2004年1月-2008年1月应用喙肩韧带转位、喙锁韧带修复加克氏针固定治疗肩锁关节Ⅲ度脱位2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代宏洲;张丰萍;金向有;张明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1概述齿状突骨折是颈椎常见骨折,占脊柱骨折的1%~2%,占颈椎骨折的10%~14%.近年来,随着交通业、建筑业等的发展,年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齿状突骨折分类方法较多,目前多采用Anderson和D,alonzo分型,分为三型:I型是齿状突尖部斜形骨折,属于稳定性骨折,极少见,约占4%;Ⅱ型是齿状突和枢椎椎体结合部骨折,属于不稳定性骨折,此型多见,约占65%;Ⅲ型是经枢椎椎体的骨折,约占31%.由于Anderson和D' alonzo分型法与骨折愈合有关,并能指导治疗,且可作为判定预后的重要依据,因此目前为大多数学者所采用.
作者:李盛华;梁雄勇;周明旺;李亚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去势后兔关节假体周围界膜组织中OPG/RANKL的变化情况,探讨性激素骤减对人工关节松动的影响.方法:将30只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分成3组,实验组动物去势、假体及磨屑植入造模;实验对照组不去势而行假体、磨屑植入;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在第12周处死动物,取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假体外周界膜组织,制成组织匀浆,离心后取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定OPG及RANKL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OPG的表达明显降低,RANKL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OPG/ANKL变化差异更显著(P<0.01).结论:假体磨屑植入可促使兔关节假体周围破骨细胞形成活跃,成骨活动受抑制,而因去势导致的性激素骤减可明显加剧这一过程.
作者:杨仁轩;胡年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由于近75%的跟骨骨折累及距下关节,因此追求解剖复位并固定是治疗的目的[1].我院自2007年9月-2011年3月收治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39例(46足),均予切开复位异形钛板内固定术,手术前后配合中西医护理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起到关键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连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的常见病因,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之间,而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少见.Wahren于1945年首次描述,其发病率国内文献为0.65%~3.71%[1],国外文献为0.4%~6%[2].据统计临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成年患者中只有10%~20%需要手术治疗,其余患者都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得到缓解[3],而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许多学者认为该疾病宜尽量采取非手术治疗,在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才考虑于术治疗[4].
作者:韩松;姜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距骨骨折通常由高能量损伤所致,临床并不多见,占足部骨折的3%~6%.由于距骨传导全身体重至足部,其关节面占距骨表面60%~70%,血液供应较差,处理不当容易出现骨不连、缺血性坏死、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2006年6月-2011年6月,我科共手术治疗距骨骨折2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斌;张春雷;李中连;张春阳;沈海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比较解剖钢板和Liss钢板对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7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8例)行解剖钢板固定,对照组(37例)行Liss钢板固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负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解剖钢板与Liss钢板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疗效相当,但解剖钢板治疗费用较少、技术要求不高,更容易在基层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永光;王炯;胡玄;张鹤亭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