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推拿加温针灸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IL-1β、TNF-α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

林远方;朱其广;曹亚飞;余瑞涛;李成日

关键词:IL-1β, 血清, TNF-α,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推拿、温针灸, 中医疗法,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推拿加温针灸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IL-1β、TNF-α表达的影响及临床疗效,阐明其作用及机理,为临床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加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TDP灯照射加普通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Lequesne指数评分等多维效应指标,评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L-1β、TNF-α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痊愈率和愈显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起效时间及平均治疗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并且安全;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IL-Iβ、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和P<0.05),而治疗组下降尤为明显(P<0.01).结论:推拿加温针灸是一种起效快、疗程短、效好且安全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IL-1β、TNF-α水平有关.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相关文献
  • 三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并发症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和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总结我院2004年1月~2010年9月17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病例,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原因.结果:145例获得随访,13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97%.术后并发症包括单纯髋内翻8例,股骨头颈钉切割穿入髋臼合并髋内翻3例,螺钉断裂1例,股骨颈短缩1例.结论:髋部生物力学的特殊性及老年人骨质疏松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概率.复位欠佳、内固定物选择不当、手术操作技术欠佳和不恰当的康复锻练是发生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作者:靖光武;赵鸿声;黄吉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将126例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取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T型解剖接骨板内固定、半环式外固定支架固定三种方法治疗.结果:126例随访3个月至2年,按Dienst功能评定标准,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92例,优良率67.4%,患者满意度93.4% ;T型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治疗18例,优良率77.8%,患者满意度83.3%;半环式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16例,优良率87.5%,患者满意度87.5%.经统计学处理,患者对3种治疗方法均满意,但在疗效上,半环式外固定支架组疗效优于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型解剖接骨板内固定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型解剖接骨板内固定组平均医疗费为5326元,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组平均为864.32元.结论: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骨折3种方法治疗各有优势,只有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骨质疏松程度,手术耐受程度,老年人对腕关节功能恢复的期望值及治疗费用合理选择治疗方式,切忌使手术治疗扩大化.

    作者:李东禄;史建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低分子肝素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total hip replacement,THR)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deep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将60例拟进行THR的患者随机分为结合组和肝素组,肝素组采取围手术期常规治疗护理方法并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结合组在肝素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静脉点滴.比较2组DVT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前和术后14d血小板含量.结果:结合组2例DVT阳性,DVT发生率6.67%;肝素组8例DVT阳性,DVT发生率2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结合组对THR术后DVT的形成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且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及术后血小板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可显著降低THR后DVT发生率,且在该作用剂量下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黎惠金;肖智青;谢延华;张雄辉;朱锦忠;刘文常;张学全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并发症的防治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交通事故及高空作业坠落引发的高能量损伤日益增多,跟骨骨折是临床上较常见的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2%[1],大部分的跟骨骨折需要手术治疗,而切口并发症是目前跟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主要并发症[2],如何大限度地降低切口并发症是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围手术期必需考虑的问题,回顾我科自2007年2月-2011年5月共138例、152足的跟骨骨折临床资料,探讨对切口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连水;郭志民;余爱玉;徐伟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活血散配合弹性绷带外固定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56例临床观察

    由于解剖结果的特殊性,踝关节在运动中很容易扭伤,是骨伤科门诊的常见病.早期有效的治疗,可避免出现踝关节疼痛迁延不愈、关节不稳、习惯性扭伤及延迟性关节炎等后遗症.笔者自2010年6月-2011年5月,采用我院传统方活血散外敷配合弹性绷带加压外固定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扭伤56例,疗效满意,观察分析如下.

    作者:胡永林;陈兴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两种术式治疗不稳定型腕舟骨骨折17例

    腕舟骨骨折(fracture of scaphoid bone)是临床腕部常见的骨折,占腕骨骨折的71.2%[1],占人全身骨折的0.5%[2].好发于15~40岁的男性,男性与女性之比为6:1[3].腕舟骨通过韧带与腕部月骨、头状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并与桡骨远端共同构成关节,是连接近排腕骨与远排腕骨的杠杆.腕舟骨骨折后常出现腕背伸不稳定,慢性疼痛,如治疗不当,延迟愈合,骨不连、骨缺血性坏死、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很高,所以腕舟骨骨折的治疗对医生的诊治要求很高,只有通过及时诊断、正确治疗和正确的功能指导锻炼才能达到佳疗效[4 ].

    作者:阳晟;张志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39例Sanders Ⅱ~Ⅳ型跟骨骨折围手术期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由于近75%的跟骨骨折累及距下关节,因此追求解剖复位并固定是治疗的目的[1].我院自2007年9月-2011年3月收治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39例(46足),均予切开复位异形钛板内固定术,手术前后配合中西医护理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起到关键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连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牵引松解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32例

    肩关节脱位是临床上常见关节脱位之一,好发于20~50岁男性,以前脱位多见,其复位手法较多,常见的手牵足蹬法、牵引回旋法、椅背复位法等等,因复位失败而选用改用其他方法的病例颇为多见.我科是国家卫生部重点临床专科,在秉承吴门医派传统复位手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创立牵引松解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具有简单易学,成功率高的特点.2009年6月至今,采用此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3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桢;朱利民;姜宏;俞鹏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锁定钢板有限内固定结合中药外洗治疗Ⅲ型pilon骨折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有限内固定结合中药外洗治疗Ⅲ型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2009年6月-2011年5月,共收治41例Ⅲ型Pilon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1例采用锁定钢板有限内固定结合中药外洗,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的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比较2组在手术时间、术后骨折复位影像学评价、早期并发症、远期并发症、踝关节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41例患者全部获得骨性愈合,随访时间10~20个月,平均15.6个月.手术时间治疗组平均67min,对照组平均95min;术后骨折复位影像学评价治疗组关节面解剖复位率为85.71%,对照组关节解剖复位率为65.00%;早期并发症治疗组9.52%,对照组30.00%;远期术后畸形愈合、延迟愈合、创伤性关节炎及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治疗组14.21%,对照组35.00%.据Mazur标准,本组治疗组优良率为90.48%,对照组优良率为70.00%.结论:锁定钢板有限内固定结合中药外洗较单纯的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Ⅲ型Pilon骨折手术时间短,早、远期并发症少,踝关节功能恢复好.

    作者:胡仕其;盛敏;曾玮;朱广平;方俊武;吴振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综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组后,治疗组采用综合治疗(下肢力线牵引、中药熥蒸、展筋膏外敷、透明质酸钠凝胶关节腔内注射、关节灌注、手法理筋),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二乙胺膏(扶他林)外用、透明质酸钠凝胶关节腔内注射,治疗1疗程后,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关节功能改善等方面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33%,对照组有效率8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有效缓解疼痛等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刘肖瑜;王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急性ACL损伤的MRI诊断与关节镜下对比

    随着人民健康意识的增加,私家车的普及,运动、交通损伤造成的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的患者日益增多.MRI具有高软组织对比、高分辨率、无创伤性和多切面成像的特点,已成为膝关节ACL急性损伤的主要诊断手段[1],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我们通过对74例膝关节急性损伤符合关节镜手术指征的病例,MRI检查结果与关节镜检查进行对比,评价MRI检查对ACL急性损伤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勇;吴昭克;徐福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保守治疗难点与对策

    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越来越高,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绝大部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获得康复,但是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却存在很多治疗的瓶颈限制了保守治疗疗效的发挥,使得疾病迁延不愈,甚至部分患者不得不采用手术治疗.

    作者:宁飞鹏;林定坤;苏国义;张琥;陈博来;许鸿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金乌骨通胶囊配合局部封闭治疗跟痛症72例

    跟痛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很多:如肥胖、老年性骨质疏松、长途跋涉、长久站立、受冷受湿、外伤、类风湿性跟骨炎、骨骺炎、足跟脂肪垫炎、足跟滑囊炎、跟骨刺等约有20多种.多数患者晨起后足跟痛不敢着地,步履艰难,多有休息痛.重症患者需扶拐行走,严重影响日常工作与生活.我们于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对72例跟痛症患者进行了治疗和随访,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讨论,旨在探讨跟痛症的病因及有效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戚广秀;王立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去势对兔关节假体外周OPG/RANKL系统的影响

    目的:观察去势后兔关节假体周围界膜组织中OPG/RANKL的变化情况,探讨性激素骤减对人工关节松动的影响.方法:将30只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分成3组,实验组动物去势、假体及磨屑植入造模;实验对照组不去势而行假体、磨屑植入;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在第12周处死动物,取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假体外周界膜组织,制成组织匀浆,离心后取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定OPG及RANKL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OPG的表达明显降低,RANKL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OPG/ANKL变化差异更显著(P<0.01).结论:假体磨屑植入可促使兔关节假体周围破骨细胞形成活跃,成骨活动受抑制,而因去势导致的性激素骤减可明显加剧这一过程.

    作者:杨仁轩;胡年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间断性颈椎牵引配合补肾壮骨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4例

    颈椎病是一种慢性的颈椎退行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变化,长期伏案工作及不良的高枕睡眠习惯,使得颈椎间盘处于长期受压状态,影响了颈椎间盘的正常代谢,加快了其退变过程,是颈椎病发生的重要致病原因和诱因.近年来,颈椎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并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根据其症状和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临床常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1].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常见的类型,自2009年以来笔者采用间断性颈椎牵引配合补肾壮骨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召民;段华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的常见病因,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之间,而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少见.Wahren于1945年首次描述,其发病率国内文献为0.65%~3.71%[1],国外文献为0.4%~6%[2].据统计临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成年患者中只有10%~20%需要手术治疗,其余患者都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得到缓解[3],而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许多学者认为该疾病宜尽量采取非手术治疗,在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才考虑于术治疗[4].

    作者:韩松;姜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推拿加温针灸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IL-1β、TNF-α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加温针灸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IL-1β、TNF-α表达的影响及临床疗效,阐明其作用及机理,为临床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加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TDP灯照射加普通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Lequesne指数评分等多维效应指标,评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L-1β、TNF-α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痊愈率和愈显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起效时间及平均治疗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并且安全;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IL-Iβ、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和P<0.05),而治疗组下降尤为明显(P<0.01).结论:推拿加温针灸是一种起效快、疗程短、效好且安全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IL-1β、TNF-α水平有关.

    作者:林远方;朱其广;曹亚飞;余瑞涛;李成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金天格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和评价应用金天格胶囊对于膝骨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病人,均经过临床X线和骨密度检查确诊,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口服金天格胶囊,对照组口服扶他林缓释片,4周后,通过对疼痛缓解时间、功能恢复情况及WOMAC评分进行疗效评估,并经1年门诊随访,总结其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时照组的疼痛缓解时间和功能恢复情况与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金天格胶囊对膝骨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可以缓解疼痛,提高活动度和改善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提高疗效上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孙剑;裘敏蕾;何永淮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藤黄健骨片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肾虚血瘀证的多中心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藤黄健骨片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原则,将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本病患者2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治疗组予藤黄健骨片口服,对照组采用西乐葆胶囊口服,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1个疗程后膝骨关节炎WOMAC评分,并评价疗效,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两组治疗1疗程后膝关节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在疼痛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其余各项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有5例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包括腹痛1例,腹泻1例,消化不良2例,胀气1例.结论:藤黄健骨片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肾虚血瘀证安全有效.

    作者:卢敏;张波;邹震;徐无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颈椎病发病特征与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调查颈椎病患者的发病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对575例颈椎病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职业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颈椎病患者中,工人占32.35%,干部占22.61%,退休人员占12.52%;高血压患者约占9.57%,高血脂患者约占1.91%,高血糖患者约占1.74%,冠心病患者约占1.39%.结论:通过对颈椎痛流行病调查研究,认为注重对颈椎病的宣传与指导,对于预防颈椎痛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兴文;王春晓;李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