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椎病发病特征与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

谢兴文;王春晓;李宁

关键词:颈椎病, 发病率, 流行病学
摘要:目的:调查颈椎病患者的发病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对575例颈椎病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职业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颈椎病患者中,工人占32.35%,干部占22.61%,退休人员占12.52%;高血压患者约占9.57%,高血脂患者约占1.91%,高血糖患者约占1.74%,冠心病患者约占1.39%.结论:通过对颈椎痛流行病调查研究,认为注重对颈椎病的宣传与指导,对于预防颈椎痛有重要意义.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相关文献
  •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低分子肝素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total hip replacement,THR)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deep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将60例拟进行THR的患者随机分为结合组和肝素组,肝素组采取围手术期常规治疗护理方法并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结合组在肝素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静脉点滴.比较2组DVT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前和术后14d血小板含量.结果:结合组2例DVT阳性,DVT发生率6.67%;肝素组8例DVT阳性,DVT发生率2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结合组对THR术后DVT的形成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且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及术后血小板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可显著降低THR后DVT发生率,且在该作用剂量下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黎惠金;肖智青;谢延华;张雄辉;朱锦忠;刘文常;张学全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孙氏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孙氏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配,将60例患者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孙氏旋转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颈部牵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评定2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结果: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自身差值比较:治疗组在颈肩部的疼痛与不适、上肢疼痛与麻木、远端感觉、肌力、spurlnig试验自身积分差值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工作和生活能力受影响、上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孙氏旋转手法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优于牵引疗法.

    作者:秦毅;李振宇;鲁尧;秦杰;江建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活血散配合弹性绷带外固定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56例临床观察

    由于解剖结果的特殊性,踝关节在运动中很容易扭伤,是骨伤科门诊的常见病.早期有效的治疗,可避免出现踝关节疼痛迁延不愈、关节不稳、习惯性扭伤及延迟性关节炎等后遗症.笔者自2010年6月-2011年5月,采用我院传统方活血散外敷配合弹性绷带加压外固定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扭伤56例,疗效满意,观察分析如下.

    作者:胡永林;陈兴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着痹膏治疗膝关节滑膜炎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外敷着痹膏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着痹膏外敷,对照组采用扶他林软膏外敷,两组均给予石膏外固定,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疗效达优例数高于对照组,单项症状评分与时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着痹膏治疗见效快,达优率高,总有效率高于扶他林组.

    作者:胡翔;郜锋;陆刚锋;白莹;李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锁定钢板有限内固定结合中药外洗治疗Ⅲ型pilon骨折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有限内固定结合中药外洗治疗Ⅲ型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2009年6月-2011年5月,共收治41例Ⅲ型Pilon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1例采用锁定钢板有限内固定结合中药外洗,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的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比较2组在手术时间、术后骨折复位影像学评价、早期并发症、远期并发症、踝关节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41例患者全部获得骨性愈合,随访时间10~20个月,平均15.6个月.手术时间治疗组平均67min,对照组平均95min;术后骨折复位影像学评价治疗组关节面解剖复位率为85.71%,对照组关节解剖复位率为65.00%;早期并发症治疗组9.52%,对照组30.00%;远期术后畸形愈合、延迟愈合、创伤性关节炎及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治疗组14.21%,对照组35.00%.据Mazur标准,本组治疗组优良率为90.48%,对照组优良率为70.00%.结论:锁定钢板有限内固定结合中药外洗较单纯的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Ⅲ型Pilon骨折手术时间短,早、远期并发症少,踝关节功能恢复好.

    作者:胡仕其;盛敏;曾玮;朱广平;方俊武;吴振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并发症的防治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交通事故及高空作业坠落引发的高能量损伤日益增多,跟骨骨折是临床上较常见的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2%[1],大部分的跟骨骨折需要手术治疗,而切口并发症是目前跟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主要并发症[2],如何大限度地降低切口并发症是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围手术期必需考虑的问题,回顾我科自2007年2月-2011年5月共138例、152足的跟骨骨折临床资料,探讨对切口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连水;郭志民;余爱玉;徐伟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藤黄健骨片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肾虚血瘀证的多中心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藤黄健骨片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原则,将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本病患者2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治疗组予藤黄健骨片口服,对照组采用西乐葆胶囊口服,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1个疗程后膝骨关节炎WOMAC评分,并评价疗效,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两组治疗1疗程后膝关节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在疼痛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其余各项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有5例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包括腹痛1例,腹泻1例,消化不良2例,胀气1例.结论:藤黄健骨片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肾虚血瘀证安全有效.

    作者:卢敏;张波;邹震;徐无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自拟肉桂天花粉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54例

    踝关节是人体为重要的关节之一.踝关节周围韧带扭伤发病率在全身各关节韧带扭伤中占首位[1].临床上常因失治、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而遗留踝关节长时间肿胀、疼痛或关节不稳、反复扭伤、创伤性关节炎等后遗症.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有效治疗是避免出现踝关节失稳及后期持续性疼痛的重要手段.笔者采用自拟肉桂天花粉湿敷治疗本病54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金萍;陆志颍;刘海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两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解剖钢板和Liss钢板对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7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8例)行解剖钢板固定,对照组(37例)行Liss钢板固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负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解剖钢板与Liss钢板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疗效相当,但解剖钢板治疗费用较少、技术要求不高,更容易在基层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永光;王炯;胡玄;张鹤亭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两种术式治疗不稳定型腕舟骨骨折17例

    腕舟骨骨折(fracture of scaphoid bone)是临床腕部常见的骨折,占腕骨骨折的71.2%[1],占人全身骨折的0.5%[2].好发于15~40岁的男性,男性与女性之比为6:1[3].腕舟骨通过韧带与腕部月骨、头状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并与桡骨远端共同构成关节,是连接近排腕骨与远排腕骨的杠杆.腕舟骨骨折后常出现腕背伸不稳定,慢性疼痛,如治疗不当,延迟愈合,骨不连、骨缺血性坏死、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很高,所以腕舟骨骨折的治疗对医生的诊治要求很高,只有通过及时诊断、正确治疗和正确的功能指导锻炼才能达到佳疗效[4 ].

    作者:阳晟;张志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甲下血管球瘤5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甲下血管球瘤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2000年1月-2011年12月,对51例甲下血管球瘤进行诊断和治疗,术前51例均以局部慢性自发性疼痛为主要表现,Love氏试验均为阳性,48例Hildreth氏试验阳性,43例冷敏感试验阳性,23例X线拍片可见甲床下指骨有弧形压迹,全部病例均采用手术切除肿瘤.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至11年,术后疼痛症状全部消失,1例于术后半年复发,除术前即有指甲畸形的2例外,其余指甲生长良好,无明显畸形.结论:提高对甲下血管球瘤的认识,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完整、彻底切除肿瘤是提高临床疗效、预防复发的关键.

    作者:胡克立;胡海清;周少怀;时宏富;金捷;王度;王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研究进展

    1概述齿状突骨折是颈椎常见骨折,占脊柱骨折的1%~2%,占颈椎骨折的10%~14%.近年来,随着交通业、建筑业等的发展,年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齿状突骨折分类方法较多,目前多采用Anderson和D,alonzo分型,分为三型:I型是齿状突尖部斜形骨折,属于稳定性骨折,极少见,约占4%;Ⅱ型是齿状突和枢椎椎体结合部骨折,属于不稳定性骨折,此型多见,约占65%;Ⅲ型是经枢椎椎体的骨折,约占31%.由于Anderson和D' alonzo分型法与骨折愈合有关,并能指导治疗,且可作为判定预后的重要依据,因此目前为大多数学者所采用.

    作者:李盛华;梁雄勇;周明旺;李亚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综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组后,治疗组采用综合治疗(下肢力线牵引、中药熥蒸、展筋膏外敷、透明质酸钠凝胶关节腔内注射、关节灌注、手法理筋),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二乙胺膏(扶他林)外用、透明质酸钠凝胶关节腔内注射,治疗1疗程后,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关节功能改善等方面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33%,对照组有效率8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有效缓解疼痛等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刘肖瑜;王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三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并发症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和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总结我院2004年1月~2010年9月17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病例,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原因.结果:145例获得随访,13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97%.术后并发症包括单纯髋内翻8例,股骨头颈钉切割穿入髋臼合并髋内翻3例,螺钉断裂1例,股骨颈短缩1例.结论:髋部生物力学的特殊性及老年人骨质疏松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概率.复位欠佳、内固定物选择不当、手术操作技术欠佳和不恰当的康复锻练是发生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作者:靖光武;赵鸿声;黄吉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去势对兔关节假体外周OPG/RANKL系统的影响

    目的:观察去势后兔关节假体周围界膜组织中OPG/RANKL的变化情况,探讨性激素骤减对人工关节松动的影响.方法:将30只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分成3组,实验组动物去势、假体及磨屑植入造模;实验对照组不去势而行假体、磨屑植入;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在第12周处死动物,取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假体外周界膜组织,制成组织匀浆,离心后取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定OPG及RANKL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OPG的表达明显降低,RANKL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OPG/ANKL变化差异更显著(P<0.01).结论:假体磨屑植入可促使兔关节假体周围破骨细胞形成活跃,成骨活动受抑制,而因去势导致的性激素骤减可明显加剧这一过程.

    作者:杨仁轩;胡年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保守治疗难点与对策

    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越来越高,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绝大部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获得康复,但是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却存在很多治疗的瓶颈限制了保守治疗疗效的发挥,使得疾病迁延不愈,甚至部分患者不得不采用手术治疗.

    作者:宁飞鹏;林定坤;苏国义;张琥;陈博来;许鸿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药熏洗联合双柏散膏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骨科临床常见的关节病,表现为关节及其组成部分退变和修复过程失调的病理状态,伴有继发的炎症改变,特别是滑膜的炎症改变,其中膝关节发病率高[1].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膝骨性关节炎在世界范围内逐年上升,是中老年人关节肿痛、致残的主要原因[2],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3].我科自2008年1月-2011年3月采用中药熏洗联合双柏散膏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80例96膝,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广聪;潘俊宇;黄敬恩;韦荣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将126例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取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T型解剖接骨板内固定、半环式外固定支架固定三种方法治疗.结果:126例随访3个月至2年,按Dienst功能评定标准,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92例,优良率67.4%,患者满意度93.4% ;T型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治疗18例,优良率77.8%,患者满意度83.3%;半环式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16例,优良率87.5%,患者满意度87.5%.经统计学处理,患者对3种治疗方法均满意,但在疗效上,半环式外固定支架组疗效优于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型解剖接骨板内固定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型解剖接骨板内固定组平均医疗费为5326元,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组平均为864.32元.结论: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骨折3种方法治疗各有优势,只有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骨质疏松程度,手术耐受程度,老年人对腕关节功能恢复的期望值及治疗费用合理选择治疗方式,切忌使手术治疗扩大化.

    作者:李东禄;史建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高屈曲度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应用进展

    随着手术技术和人工假体设计的不断进步,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主观及客观疗效,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重症膝关节疾病来说,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然而其功能仍不能与正常的膝关节相媲美[1].

    作者:杨清毅;胡珂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朱氏穴位注射法生物力学机制解析

    我院自1970年由武汉大学医学部前身湖北医科大学创始人朱裕壁教授首创当归穴位注射至今40余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LIDP)患者逾万人次,取得良好效果.并有多篇论文和专著发表,但对朱氏LIDP穴位精确靶点注射法机理的生物力学平衡机制研究较少.本文将主要从腰部生物力学平衡角度,解析朱氏穴位精确靶点注射治疗LIDP作用机制.

    作者:田峻;刘若兰;蔡少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