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效果分析

景瑞军;李勇强

关键词:老年肺癌, 外科治疗, 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手术切除57例,其中全肺切除10例,肺叶切除46例,楔形切除1例.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8%.5年生存率为29.8%.结论:严格手术适应症及加强围术期处理,老年肺癌患者外科治疗就能取得较好效果.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对2009年-2010年我院出院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我院抗生素应用情况,评价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查2009年、2010年全年出院患者病历,统计出使用抗生素情况.结果:通过2009年与2010年抗生素使用调查对比,2010年抗生素使用率明显降低,但抗生素的联合使用不够合理,菌检率偏低,经验性无指征使用偏高.结论:我院要加强抗生素临床应用管理,尤其是加强用药指征和联合应用等方面的管理.

    作者:董建军;刘亚玲;米建荣;郭玉兰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1415例剖宫产手术指征分析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共住院分娩3424例,剖宫产1415例;2008年住院分娩940例,剖宫产329例,率35%;2009年住院分娩1070例,剖宫产453例,率42%;2010年住院分娩1116例,剖宫产504例,率45%;2011年1月—3月住院分娩298例,剖宫产129例,率43%;年龄19-42岁;初产妇920例;经产妇495例.1.2产前检查情况:本组无产前检查25例,占1.7%,有产前检查1390例,平均产前检查4次,提前住院待产者849例,占60%;临产后急诊手术420例,占29.7%;基层医院转入者146例,占10.3%.

    作者:程小玲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CT增强扫描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CT增强时对静脉选择及对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并制定出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2009年2月~2010年1月间,对129例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根据检查部位、病情、体质、年龄,调节注射量及速度、选择不同的注射部位及不同造影剂,并及时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做好心理护理.结果:静脉穿刺成功率达98%,对1例重度碘过敏患者的抢救及时,处置恰当.结论:做好CT增强扫描的观察及护理工作,是保证增强扫描顺利进行并获得满意结果的必要条件.CT增强扫描是用数控注射器通过静脉快速注入造影剂后,按所需要的时间再行扫描.增强扫描利用了病变组织与相邻正常组织间的吸收差别,从而更清楚地显示病变,增强检查不仅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而且对定性诊断颇有帮助.

    作者:陈丽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刺血疗法对临床常见病的研究与探讨

    应用刺血疗法以皮肤针、三棱针等工具在人体体表特定的静脉中放出一定量的血液而治疗疾病的方法,是针灸的传统方法之一.剌血疗法操作简单方便、副作用少、疗效奇特、成本低廉,使许多病情危重、久治无效、痛苦不堪的病员获得新生,有长远的发展前景.现将刺络放血疗法的临床研究叙述如下.79

    作者:张勇;宣少俊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甘草的合理使用

    中药的应用日趋广泛,人们普通认为中药的药性平和,副作用小,安全有效.但近年来,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逐渐增多,其对人体造成的损害不容忽视.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常遇到对甘草不合理应用的现象,现就其合理使用综述如下.86

    作者:侯敏;李刚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血清IL-10、IL -4及IgE检测在小儿支气管哮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 10)、白细胞介素4(IL-4及免疫球蛋白E(IgE)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01月-2011年06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IL- 10、IL-4及IgE检测结果,并与健康儿童血清IL- 10、IL-4及IgE检测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组血清IL- 10水平显著低于缓解组和对照组(P<0.05),IL-4和Ig E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0.0 5),缓解组IL-4、Ig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不同时期检测血清IL- 10、IL-4及IgE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廖其元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我县汽车修理店职业卫生调查报告

    目的:通过对汽车修理过程中产生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浓度(强度)的测定,了解汽修工人的健康状况,有效的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方法:对全县12家汽车修理店有毒有害作业点进行现场检测,对接触苯的同系物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所调查的汽修车间中低低于国家短时间接触允许浓度(PC-STEL);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接触苯及同系物的汽修工作白细胞降低,并且随着接触苯作业工龄的增加,发生白细胞降低的百分率也有所增加.结论:所调查的12家汽车修理店中苯、甲苯、二甲苯的农度均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之内;接触苯及其同系物能造成作业工人白细胞降低,且危害程度与工龄有关.

    作者:霍晓利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普通针刺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自2006年10月到2010年6月,我们应用普通针刺加中药熏蒸疗法对86例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选取住院病人86例,男49例,37例;年龄18~72岁;病程1天~10年.有腰部外伤史者42例.均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及疗效标准》确诊.

    作者:康建录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几组不同种类药物组合综合治疗慢性单纯型鼻、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慢性鼻、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多发病,也是耳鼻喉科临床医师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仅保守治疗方法就层出不穷,不胜枚举.我们有意前瞻性的观察,比较几种不同种类药物组合综合治疗方案,试就疗效作一简单评估,供同道参考.1材料与方法

    作者:周玉林;闫济民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中药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是肝脏对各种原因所致肝损伤的修复反应,特征性表现为肝内细胞外基质过度合成、沉积,是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中间过程.由于肝纤维化早期是可逆的,而肝硬化是不可逆的,抑制或逆转肝纤维化是治疗慢性肝病的重要手段之一[1-2].近20多年来,中药基于长期的肝病临床治疗经验及其优势,从复方、单味药、有效组分等层面,积极开展了中药抗肝纤维化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取得了良好的进展.笔者就近几年来中药抗肝纤维化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杨政腾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浅谈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和中医治疗体会

    随着现代医学的高度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已不能满足于以病人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而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目前许多人仍将癌症视为绝症,癌症病人不但承受着自己身体上的折磨,而且心理压力极大.心理状态复杂,恐惧、焦虑、绝望等对手术和治疗带来不利,因此,心理护理对稳定病人的情绪,更好地配合手术及其它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在同样治疗条件下,影响疗效和疾病转归的重要因素.本人就癌症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谈谈自己的体会.

    作者:王秀枝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微侵袭手术治疗第Ⅳ脑室内积血并脑积水

    目的:探讨微侵袭手术治疗第Ⅳ脑室内积血并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双侧侧脑室额角引流加脑蛛网膜下腔置管引流.结果:本组32例,均在38-92h出现脑眷液循环途径通畅现象;拔管时间为6-9天.经2-8月随访,24例无脑积水发生,占75%.结论:微侵袭手术能降低第Ⅳ脑室内积血后脑积水的发病率,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抢救措施.

    作者:谢利民;胡彦军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脑卒中患者留置胃管的护理

    目前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已高居世界首位.脑卒中病人虽然消化吸收功能正常,但常因意识障碍、延髓性麻痹等原因而存在吞咽功能障碍.因此,为维系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减少误吸及导致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常需要留置胃管.

    作者:周丽;杨燕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门诊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

    在药剂科工作近20年,近年来患者在门诊药房的退药现象经常出现.作为药房工作人员,发出的药品退还是不退的同题,经常困扰着大家.药房发药是门诊患者就医的一个关键性环节,也是后一个环节,为保证发出药品的质量,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处理和解决好门诊药房的退药问题至关重要.本文结合西安市两所医院门诊药房的退药现象,全面分析患者退药的原因,退药对医院带来的不利因素以及减少退药的对策等,以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医院医疗安全.

    作者:左晓春;唐娟妮;祁仰海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不同疗法对面神经麻痹预后的影响

    目的:寻找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有效方法.方法:将364例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组(A组)、电针组(B组)、中药组(C组)、针刺加中药组(D组)、电针加中药组(E组),治疗30次后统计疗效.结果:各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83%、82.19%、61.11%、86.30%、96.00%.E组疗效好,且与其他备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B组与A组、C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电针针刺与中药结合是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有效方法,且电针治疗好于单纯针刺及单纯中药治疗.

    作者:卢红庆;易奇燕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两种包扎方法的比较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术(SCA)的包扎方法.方法:将150名实施SCA的患者术后分别采用环形包扎法(为对照组)和“8”字形包扎法(为观察组),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后24小时内出血率分别为2.7%和4.0%,差别无显著性.皮肤破损率分别为4.00%和82.67%,差别极显著.结论:采用“8”字形包扎法有助于减少皮肤破损率.

    作者:曾燕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浅谈炮制对中药毒性的影响与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炮制对中药毒性的影响及有毒中药的临床应用.方法:复习文献并结合自己的体会做条理性分析.结果:炮制可破坏或改变有毒成分的化学结构,或消减有毒成分的含量,方法有净制、制霜、浸泡、加热、加辅料等,临床应用要严格掌握剂量、合理配伍、正确煎服等.结论:针对中药之“毒”,炮制要科学严格,辩证要准确,应用要合理,如此可借毒性治大病,起沉疴.

    作者:屈善鹏;王陕旬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动态定量检测hS- cTnT的临床应用

    目的:hs - cTnT作为AMI的新一代高敏感检测方法,应用后部分正常人和其他疾病患者血液中的肌钙蛋白浓度超出参考范围,为临床排除假阳性患者.方法:57AMI患者组和39非AMI患者组均在入院0小时和6小时抽血检测hs- cTnT,动态比较大于20%人数与单点检测异常人数进行比较.结果:AMI患者组中动态比较大于20%的人数与入院0h异常人数和入院6h异常人数比较,P> 0.05无统计学意义;非AMI患者组动态比较大于20%的人数与入院0h异常人数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动态比较大于20%的人数与入院6h异常人数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s- cTnT动态定量检测为临床排除假阳性患者提供一个解决简单易行的方案,为基层医院不能开展冠状动脉造影和心电图无动态变化的患者提供诊断依据,对患者下一步的治疗方法有直接的指导意义.hs - cTnT;动态定量检测;AMI

    作者:李新霞;马恺;董静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医学学术期刊的体制改制与定位发展

    探索在出版业体制改制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医学学术期刊的改革出路.通过分析医学学术期刊的总体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医学学术期刊在体制改革中的优势与面临的难题.认为体制改革是医学学术期刊积极发展的必然选择,并对医学学术期刊的体制改革发展提出了思路与途径.

    作者:王雪岭;夏周青;罗启香;伍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42例手术分析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患者采用保留Oddi括约肌自体组织修复技术的治疗及其预后.结果:经过治疗后,有4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经T管造影检查,37例患者无结石残余,5例患者有残余结石,其中残余结石位于左肝2例,位于右肝3例.本文所有患者在治疗前肝功能检查都比较异常,但治疗后,ALT、AST、GGT、ALP水平复查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对比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保留Oddi括约肌的自体组织修复技术方法治疗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能有效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残余结石率,同时改善肝功能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宗岐 刊期: 2011年第15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