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和中医治疗体会

王秀枝

关键词:癌症病人, 心理护理, 中医治疗体会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的高度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已不能满足于以病人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而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目前许多人仍将癌症视为绝症,癌症病人不但承受着自己身体上的折磨,而且心理压力极大.心理状态复杂,恐惧、焦虑、绝望等对手术和治疗带来不利,因此,心理护理对稳定病人的情绪,更好地配合手术及其它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在同样治疗条件下,影响疗效和疾病转归的重要因素.本人就癌症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谈谈自己的体会.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和中医治疗体会

    随着现代医学的高度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已不能满足于以病人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而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目前许多人仍将癌症视为绝症,癌症病人不但承受着自己身体上的折磨,而且心理压力极大.心理状态复杂,恐惧、焦虑、绝望等对手术和治疗带来不利,因此,心理护理对稳定病人的情绪,更好地配合手术及其它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在同样治疗条件下,影响疗效和疾病转归的重要因素.本人就癌症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谈谈自己的体会.

    作者:王秀枝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阿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择阿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带状疱疹32例,并与单用阿昔洛韦治疗进行对比.结果:联合用药组在止痛、止疱、缩短疗程方面均优于单用阿昔洛韦组(P<0.0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阿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好,无论临床症状,体征消除及病程缩短均优于对照组.

    作者:沈旭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白芨止血汤治疗阴道残端出血40例

    2001年以来,笔者用白芨止血汤治疗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出血4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0例,年龄大者60岁,小者46岁,术后出血短者7天,长者20天.2治疗方法本组病例均用白芨汤,方药组成:白芨15g、贯仲炭10g、茜草10g、阿胶10g、三七粉4.5g(水煎后冲服),一日一剂,早晚各服药汤1次.

    作者:李喜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电针治疗创伤性面瘫25例疗效观察

    创伤性面瘫是临床脑外科常见病症之一.笔者近年采用电针治疗创伤性面瘫患者2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全部为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共25例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大60岁,小8岁.左侧11例,右侧14例.

    作者:吴永江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气管切开长期带管患者的社区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长期带管患者的社区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气管切开长期带管患者的社区护理资料.结果:5例患者未发现护理并发症,其中2例患者已拔管,其余3例虽不能拔管但生活能够自理.结论:社区护士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家庭护理教育、培训,使其能正确掌握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及康复等保健知识是促进患者疾病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李燕玲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电离子手术治疗眼睑及颜面部血管瘤的探讨

    目的:探讨电离子手术治疗机对眼睑及颜面部血管瘤的治效果.方法:我科门诊对126例128只眼及颜面部血管瘤局麻后无菌操作用CX-Ⅱ电离子手术治疗机短火电灼血管瘤,术后随访12个月以上.结果:1次治疗痊愈84例86只眼(67.2%);二次治疗痊愈者21例(16.4%);三次治疗者21例(16.4%),术后感染3例(2.3%).

    作者:杨永贵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新思路

    自2008年6月份我院从瑞典洁定公司引进了一批先进清洗灭菌设备,建成了西北五省乃至全国一流的消毒供应中心.开始承担全院及临近医院的消毒灭菌工作,为各科室、手术室提供无菌器材、敷料等医疗用品,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和安全,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171

    作者:高金凤;周绘勤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中药房窗口服务工作的探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及医药、卫生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加之电脑技术的普及,使人们有更多兴趣了解祖国医学精髓,并更加信任中医中药在防病、治病及保健方面的作用.而中药房是医院为病人和临床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药品的疗效和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如何做好中药房的窗口服务工作,是摆在中药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和艰巨任务.现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看法:94

    作者:李齐玉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4例汗腺螺旋瘤临床病理分析

    小汗腺螺旋腺瘤是一种罕见的向小汗腺内导管和腺体低度分化的良性肿瘤,本又对其临床病理特点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加深对此病的认识.1材料与方法收集2001-2010年我院诊治的4例汗腺螺旋腺瘤,复阅全部病理切片对所有临床资料及部分随访资料进行性回顾.2结果

    作者:王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的护理体会

    浅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具有减少血管损伤,利于定时给药和抢救等,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减少液体外渗,同时保证合理用药时间,为输血和输液提供方便,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本文对3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史梁英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萎缩性胆囊炎并结石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萎缩性胆囊炎并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患者平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开度手术,治疗组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结果: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治疗组分别为65.23±12.25分钟和8.62±2.36天,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分别为106.85±13.25分钟和16.92±3.16天,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都短于对照组.经过积极的治疗后,两组都治疗出院,无死亡病例.术后都无出血、感染等情况发生,两组预后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量切除术治疗萎缩性胆囊炎并结石能降低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同时预后好,值得推广.

    作者:贾丰产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25例急性乳腺炎的辩证外治及护理

    急性乳腺炎是产后容易发生的一种乳腺病,发病后如不及时治疗,极易发展成化脓性乳腺炎,甚至并发全身感染,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还影响到婴儿的正常哺乳.因此本文针对急性乳腺炎早、中、晚期辩证外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5例中21例痊愈,3例疮口愈合,乳腺局部组织有肿块少许,1例因漏乳形成传囊乳痈.结论:急性乳腺炎中医辩证外治疗效满意.疮口愈合好,但产妇如能在产前产后掌握病因及相应预防护理措施,则是防止本病发生的关键.

    作者:胡映红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体会

    根据卫生部关于深化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活动,我院开展以“病人为中心”,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一年来通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扎实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得到了广大医护人员的认可和病人的肯定,终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154

    作者:关刘芹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肱骨干骨折术后桡神经损伤的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肱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发生桡神经损伤的病因特点及治疗分析.方法:对我科自2003 - 2008年间收治的15例肱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发生桡神经损伤病例的致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治方法及预后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6-18个月,所有病例自觉症状消失,伸腕、伸指肌力恢复至V级,肌电图复查神经传导速度和潜伏期恢复正常范围.结论:过度牵拉、粗暴操作和钢板卡压是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的三大主要原因.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松解可使神经功能完全恢复.

    作者:常玉文;艾则孜;高臻兵;刘益滔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益气化瘀法治疗妇科术后腹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法治疗术后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用益气化瘀法治疗妇科术后腹痛患者40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愈3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占95%.结论:益气化瘀法治疗妇科术后腹痛有效,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刘志辉;殷秀娥;曹玉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交流在整体护理中的重要性

    交流是一门既复杂又深奥的科学,它既有独特性,又有艺术性,这就需要护士具备较高的素质,来选择比较合适的交流方式,与患者建立彼此相互信任的关系,让患者畅言自己的要求及想法.通过交流,使患者建立起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很好接受治疗、手术和护理,使患者心身得到健康,早日康复.

    作者:栗慧娟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中医药和心理护理治疗肝胃不和

    许多慢性胃病患者兼有躯体和精神神经症状,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而中医药辨证治疗配合心理疏导,则效果满意.现对2007~2010年间的52例门诊病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52例病人中均为慢性胃病兼有精神神经症状者.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25例,萎缩性胃炎13例,残胃炎5例,胃神经官能症9例.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32例.年龄大的80岁,小的18岁.经中医药辨证配合心理护理治疗的30例,单纯接受中医药治疗的22例.

    作者:仇英萍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探讨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提高住院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通过对我院30个科室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调查120名住院、出院患者及家属.结果:取得了被调查所有对象的一致好评.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对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青雯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防治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76例观察

    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防治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疗效.方法:76例确诊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漱口、抗炎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治疗组放疗开始后第8天使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1.2g静点每日一次,联合常规漱口、抗炎治疗,根据疼痛的VAS分级及RGOT急性放射性黏膜损伤分级标准进行临床评价,观察两组急性放射性黏膜反应程度、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口腔疼痛的时间,疼痛的分级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急性放射性黏膜反应;两组间急性黏膜反应的分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治疗组以Ⅰ、Ⅱ级口咽黏膜损伤为主,对照组以Ⅲ、Ⅳ级的损伤为主;治疗组以轻度疼痛为主,对照组以中度疼痛为主,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3);治疗组中位疼痛时间为15.0天对照组为21.5天.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可减轻放射性黏膜反应和疼痛的程度,缩短疼痛时间.

    作者:谭遥;王若峥;牛文翠;王多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加味天麻钩藤饮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34例分析

    中医对于中风病的认识较早,在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自2009年以来,笔者应用加味天麻钩藤饮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34例,并设对照组34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68例为2009年1月- 2010年12月在南宁市中医院脑病科住院的中风病证属肝阳上亢型住院患者,按诊断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平均年龄(56.6±8.8)岁,病程(30.2±20.1)天;对照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龄(58.7±8.2)岁,病程(28.5±18.9)天.

    作者:兰鹏 刊期: 2011年第15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