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肌钙蛋白T(cTnT)检测结果分析

王永平

关键词:肌钙蛋白T检测, 心肌梗死, 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AMI组(68例)、心绞痛组(41例)、健康对照组(40例)3个组,分别测定3组血清中的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MI组68例患者中有64例cTnT检测为阳性,阳性率为94.1%.心绞痛组41例患者中有15例阳性,阳性率为25.0%.健康对照组无1例阳性.AMI组与心绞痛组、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发病后24小时内检测cTnT、CK- MB和CK,68例AMI患者中,cTnT阳性51例,阳性率75.0%;CK- MB阳性30例,阳性率44.1%;CK阳性32例,阳性率47.0%.在41例CHF中,cTnT阳性4例,阳性率9.8%;CK- MB未检出阳性;CK阳性2例,阳性率4.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肌钙蛋白T灵敏检测法操作简单、快速,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MS4000U在高血钾医学实验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医学教育和医疗实践中的应用已愈来愈广泛[1].准确性、实用性、科学性的医学实验软件成为提高医学高校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之一[2].而MS4000U生物信号定量记录分析系统作为一套较新的用于生物信号的分析与处理的计算机系统,相对于其他生物信号分析与处理系统无论在软件操作环境、操作的可定制性、信号采集质量、采集到数据的存储方式及对数据的分析能力上都有了本质的提高.我们利用MS4000U系统[3]来替代传统MS302和BL - 420系统[4]记录和分析家兔在实验中心电图的变化,并以图形形式直观描记出来,从而发现该软件相对于传统软件在此实验中的优势.

    作者:何志鹏;沈建军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门诊小儿血标本凝血原因分析与对策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基本内容之一[1].临床上采集小儿血常规标本,常发生肉眼不易察觉的血凝块或血标本凝固,使得检验结果不准确需重新抽血,既延误诊断和治疗,又给患儿造成痛苦.对本院门诊2010年小儿血常规标本凝血进行调查分析,现将影响因素及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杜兰芳;马玲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的探讨

    在护理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手段,不仅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效果,同时还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许宁侠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血清IL-10、IL -4及IgE检测在小儿支气管哮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 10)、白细胞介素4(IL-4及免疫球蛋白E(IgE)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01月-2011年06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IL- 10、IL-4及IgE检测结果,并与健康儿童血清IL- 10、IL-4及IgE检测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组血清IL- 10水平显著低于缓解组和对照组(P<0.05),IL-4和Ig E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0.0 5),缓解组IL-4、Ig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不同时期检测血清IL- 10、IL-4及IgE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廖其元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加味二仙汤治疗绝经综合征6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方加味二仙汤对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性激素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加味二仙汤对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观察患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临床疗效.结果:加味二仙汤能提高雌二醇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加味二仙汤有提高雌激素的作用,可能为加味二仙汤治疗绝经后综合征的机理之一.

    作者:宋玉玲;马宁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25例急性乳腺炎的辩证外治及护理

    急性乳腺炎是产后容易发生的一种乳腺病,发病后如不及时治疗,极易发展成化脓性乳腺炎,甚至并发全身感染,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还影响到婴儿的正常哺乳.因此本文针对急性乳腺炎早、中、晚期辩证外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5例中21例痊愈,3例疮口愈合,乳腺局部组织有肿块少许,1例因漏乳形成传囊乳痈.结论:急性乳腺炎中医辩证外治疗效满意.疮口愈合好,但产妇如能在产前产后掌握病因及相应预防护理措施,则是防止本病发生的关键.

    作者:胡映红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刺血疗法对临床常见病的研究与探讨

    应用刺血疗法以皮肤针、三棱针等工具在人体体表特定的静脉中放出一定量的血液而治疗疾病的方法,是针灸的传统方法之一.剌血疗法操作简单方便、副作用少、疗效奇特、成本低廉,使许多病情危重、久治无效、痛苦不堪的病员获得新生,有长远的发展前景.现将刺络放血疗法的临床研究叙述如下.79

    作者:张勇;宣少俊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的护理体会

    本文探讨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认为护理要点包括:日常生活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运动疗法护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经过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患者精神症状缓解,血糖控制满意出院.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作者:赵敬梅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医学学术期刊的体制改制与定位发展

    探索在出版业体制改制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医学学术期刊的改革出路.通过分析医学学术期刊的总体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医学学术期刊在体制改革中的优势与面临的难题.认为体制改革是医学学术期刊积极发展的必然选择,并对医学学术期刊的体制改革发展提出了思路与途径.

    作者:王雪岭;夏周青;罗启香;伍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防治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76例观察

    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防治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疗效.方法:76例确诊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漱口、抗炎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治疗组放疗开始后第8天使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1.2g静点每日一次,联合常规漱口、抗炎治疗,根据疼痛的VAS分级及RGOT急性放射性黏膜损伤分级标准进行临床评价,观察两组急性放射性黏膜反应程度、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口腔疼痛的时间,疼痛的分级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急性放射性黏膜反应;两组间急性黏膜反应的分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治疗组以Ⅰ、Ⅱ级口咽黏膜损伤为主,对照组以Ⅲ、Ⅳ级的损伤为主;治疗组以轻度疼痛为主,对照组以中度疼痛为主,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3);治疗组中位疼痛时间为15.0天对照组为21.5天.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可减轻放射性黏膜反应和疼痛的程度,缩短疼痛时间.

    作者:谭遥;王若峥;牛文翠;王多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脑卒中患者留置胃管的护理

    目前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已高居世界首位.脑卒中病人虽然消化吸收功能正常,但常因意识障碍、延髓性麻痹等原因而存在吞咽功能障碍.因此,为维系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减少误吸及导致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常需要留置胃管.

    作者:周丽;杨燕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斑块5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临床效果.方法:颈动脉粥样斑块50例平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治疗,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结果:治疗组明显可改善颈动脉粥样软斑分级,而对照组则随访前后比较斑块分级无明显差异.同时随访期间均未见有明显严重不良反应情况发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斑块疗效好,且阿托伐他汀治疗剂量20mg/d较10mg/d疗效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郝晓勇;强三海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肌钙蛋白T(cTnT)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AMI组(68例)、心绞痛组(41例)、健康对照组(40例)3个组,分别测定3组血清中的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MI组68例患者中有64例cTnT检测为阳性,阳性率为94.1%.心绞痛组41例患者中有15例阳性,阳性率为25.0%.健康对照组无1例阳性.AMI组与心绞痛组、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发病后24小时内检测cTnT、CK- MB和CK,68例AMI患者中,cTnT阳性51例,阳性率75.0%;CK- MB阳性30例,阳性率44.1%;CK阳性32例,阳性率47.0%.在41例CHF中,cTnT阳性4例,阳性率9.8%;CK- MB未检出阳性;CK阳性2例,阳性率4.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肌钙蛋白T灵敏检测法操作简单、快速,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永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针刺配合艾灸治疗产后尿潴留16例

    目的:探讨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针刺配合艾灸治疗产后尿潴留16例.结果:16例患者经1-5次治愈15例,占93.38%,5次以上治疗无效1例,占6.62%,总有效率93.38%.结论:针刺配合艾灸治疗产后尿潴留具有疗效显著、见效快、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

    作者:杨泽建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进展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主要侵犯中轴关节,以骶髂关节炎和脊柱强直为主要特点的风湿性疾病,为自身免疫病,属中医学“大偻”、“龟背风”等范畴.近年,国内外运用抗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对改善AS的症状有显著的作用[1,24],但并没有使AS的疗效根本性改观.中医药治疗具有辨证灵活、副作用小等优势,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凤珍;钟丽雁;梁艳;陈术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组织因子和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组织因子(TF)和D-二聚体(D - D)在急性胰腺炎(AP)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01月-2011年06月我院收治的36例AP患者(其中重症AP 16例/sAP组,轻症AP20例/MAP组)TF和D-D检测结果,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CG组)TF和D-D检测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SAP组TF和D-D水平均明显高于MAP组及CG组(P<0.05);TF、D-D在MAP组与CG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T和D-D在急性胰腺炎(AP)诊治中有早期判断价值.

    作者:童涛;朱洪学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1例成人血液透析患者癫痫反复大发作的护理体会

    尿毒症常伴有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可能由代谢紊乱或内环境紊乱引起,癫痫为其中一种.血液透析患者癫痫发作比其他并发症少见,但是在血液透析时癫痫发作则危险性提高70%,尤其以癫痫大发作的危险性高.针对我科1例癫痫反复发作患者,我们做了长期临床观察,总结出一系列现场抢救,预防透析时发作,保证病人透析安全的措施.

    作者:张冰茹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CPM机功能锻炼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采用下肢关节康复器(CPM)辅助膝关节功能锻炼的疗效.方法:评价38例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辅助持续被动活动治疗的实施效果.结果:CPM可提高膝关节活动度、痛苦小、患者易于接受.结论:采用CPM机辅助持续被动活动,同时配合主动活动,可减轻患者负性情绪、降低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身体状态和功能.

    作者:喻安敏;张群霞;王昭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选取4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与非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40例分别进行血清NSE值及NBNA评分检测与分析.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NSE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表现越重,血清NSE值越高.观察组与对照组NBNA评分比较,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组NBNA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临床表现越重,NBNA评分越低.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与临床特征中的NBNA评分、血清中NSE水平有很大的相关性,值得探讨研究.

    作者:赵向洋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体会

    根据卫生部关于深化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活动,我院开展以“病人为中心”,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一年来通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扎实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得到了广大医护人员的认可和病人的肯定,终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154

    作者:关刘芹 刊期: 2011年第15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