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艳红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选取4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与非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40例分别进行血清NSE值及NBNA评分检测与分析.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NSE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表现越重,血清NSE值越高.观察组与对照组NBNA评分比较,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组NBNA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临床表现越重,NBNA评分越低.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与临床特征中的NBNA评分、血清中NSE水平有很大的相关性,值得探讨研究.
作者:赵向洋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方式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2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着胎龄增加,新生儿窒息率及新生儿死亡率逐渐降低,剖宫产组及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率及新生儿死亡率有差异性.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全民对重度子痫前期危害的认识,适时适式终止妊娠至关重要,剖宫产可有效减少母儿并发症及死亡率.
作者:陆志洁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总结水囊控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通过对36例应用水囊控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一系列治疗,对孕产妇进行产后出血的预防教育,分析临床疗效.结果:36例产后出血患者全部治愈,无死亡患者.结论:对孕产妇进行产前教育和严密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可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准确估计出血量,及时止血和补充血容量,积极配合抢救,有利于产后出血患者的恢复,应用水囊控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权梅;邓柏萍 刊期: 2011年第15期
肌肉痉挛为血液透析中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20%,多出现在透析中、后期,主要症状有寒战、高热、肌痛、恶心呕吐、痉挛和低血压.发作时患者肌肉剧烈疼痛难以忍受,一般持续1Omin,症状严重者需提前回血,达不到治疗效果.1肌肉痛性痉挛的原因分析1.1低血压:肌肉痉挛的发生常与低血压有关,但极少数患者痉挛时,先前无低血压倾向.
作者:赵娟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患者采用保留Oddi括约肌自体组织修复技术的治疗及其预后.结果:经过治疗后,有4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经T管造影检查,37例患者无结石残余,5例患者有残余结石,其中残余结石位于左肝2例,位于右肝3例.本文所有患者在治疗前肝功能检查都比较异常,但治疗后,ALT、AST、GGT、ALP水平复查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对比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保留Oddi括约肌的自体组织修复技术方法治疗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能有效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残余结石率,同时改善肝功能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宗岐 刊期: 2011年第15期
中医对于中风病的认识较早,在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自2009年以来,笔者应用加味天麻钩藤饮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34例,并设对照组34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68例为2009年1月- 2010年12月在南宁市中医院脑病科住院的中风病证属肝阳上亢型住院患者,按诊断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平均年龄(56.6±8.8)岁,病程(30.2±20.1)天;对照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龄(58.7±8.2)岁,病程(28.5±18.9)天.
作者:兰鹏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研究滋肾潜阳活血法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高血压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和治疗组1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以后,两组动脉血压、血尿素氮(BUN)和肌苷(SCr)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红蛋白明显升高(P<0.05),SCr下降显著(P<0.05),尿微量白蛋白及血尿β2-MG减少(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基础上结合中药滋肾潜阳活血汤治疗高血压肾病疗效显著.
作者:赵荣;梁丰;王站旗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通过改进电话回访的方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进行康复指导的效果.方法:将5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电话回访方式,观察组在电话回访方式上改进了回访次数、回访护士资质,病人信息登记等内容.结果:改进后电话的有效回访率明显提高(P<0.05),患者对术后健康知识的掌握以及对科室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改进电话回访方式能有效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对康复知识的掌握,从而提高满意度.
作者:蒋敏锋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52例护患纠纷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因包括医疗收费、服务态度、业务素质、法律意识、沟通障碍.结论: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操作技能,转变服务观念,加强护患沟通是减少纠纷的关键.
作者:王变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观察CT增强时对静脉选择及对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并制定出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2009年2月~2010年1月间,对129例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根据检查部位、病情、体质、年龄,调节注射量及速度、选择不同的注射部位及不同造影剂,并及时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做好心理护理.结果:静脉穿刺成功率达98%,对1例重度碘过敏患者的抢救及时,处置恰当.结论:做好CT增强扫描的观察及护理工作,是保证增强扫描顺利进行并获得满意结果的必要条件.CT增强扫描是用数控注射器通过静脉快速注入造影剂后,按所需要的时间再行扫描.增强扫描利用了病变组织与相邻正常组织间的吸收差别,从而更清楚地显示病变,增强检查不仅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而且对定性诊断颇有帮助.
作者:陈丽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组织因子(TF)和D-二聚体(D - D)在急性胰腺炎(AP)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01月-2011年06月我院收治的36例AP患者(其中重症AP 16例/sAP组,轻症AP20例/MAP组)TF和D-D检测结果,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CG组)TF和D-D检测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SAP组TF和D-D水平均明显高于MAP组及CG组(P<0.05);TF、D-D在MAP组与CG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T和D-D在急性胰腺炎(AP)诊治中有早期判断价值.
作者:童涛;朱洪学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防治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疗效.方法:76例确诊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漱口、抗炎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治疗组放疗开始后第8天使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1.2g静点每日一次,联合常规漱口、抗炎治疗,根据疼痛的VAS分级及RGOT急性放射性黏膜损伤分级标准进行临床评价,观察两组急性放射性黏膜反应程度、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口腔疼痛的时间,疼痛的分级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急性放射性黏膜反应;两组间急性黏膜反应的分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治疗组以Ⅰ、Ⅱ级口咽黏膜损伤为主,对照组以Ⅲ、Ⅳ级的损伤为主;治疗组以轻度疼痛为主,对照组以中度疼痛为主,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3);治疗组中位疼痛时间为15.0天对照组为21.5天.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可减轻放射性黏膜反应和疼痛的程度,缩短疼痛时间.
作者:谭遥;王若峥;牛文翠;王多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 10)、白细胞介素4(IL-4及免疫球蛋白E(IgE)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01月-2011年06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IL- 10、IL-4及IgE检测结果,并与健康儿童血清IL- 10、IL-4及IgE检测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组血清IL- 10水平显著低于缓解组和对照组(P<0.05),IL-4和Ig E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0.0 5),缓解组IL-4、Ig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不同时期检测血清IL- 10、IL-4及IgE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廖其元 刊期: 2011年第15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或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约40%~60%,约0.5%~2.0%的患者发生致命性肺栓塞(PE).我科2004年1月- 2009年6月共收治THA及TKA患者62例,发生DVT30例,经早期护理干预,疗效满意.
作者:贾彩萍;王翠萍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分析西安地区婴幼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率的季节性变化及不同年龄段的检出情况.方法:采用生物微矩阵分析系统对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患有呼吸道感染的儿童进行流感病毒、合胞病毒、腺病毒进行IgG检测.结果:流感病毒阳性率占总检出率的51.94%,合胞病毒阳性率为27.69%,腺病毒为18.06%,秋冬两季流感病毒的发病率较其它季节高.结论: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首要病毒为流感病毒,其次为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高发与冬、春季.
作者:夏玉静;杨维娜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择阿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带状疱疹32例,并与单用阿昔洛韦治疗进行对比.结果:联合用药组在止痛、止疱、缩短疗程方面均优于单用阿昔洛韦组(P<0.0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阿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好,无论临床症状,体征消除及病程缩短均优于对照组.
作者:沈旭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对照组30例,单纯西医常规强心扩管利尿治疗,口服地高辛片、卡托普利片、双氢克尿噻片、螺内酯片、速尿、西地兰等,治疗组60例,除上述治疗外,加用黄芪注射液20-40ml+ 5%葡萄糖250 ml静滴,1次/日.10天为1个疗程,观察1~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呼雪梅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辩证治疗梅核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梅核气辩证分为肝郁气滞型和脾虚痰阻型两类,采用针刺配合道遥散或半夏厚朴汤进行治疗.结果:临床按此方法治疗梅核气,效果明显,大大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结论:针药结合的方法辩证治疗梅核气,疗效良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作者:王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尿毒症常伴有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可能由代谢紊乱或内环境紊乱引起,癫痫为其中一种.血液透析患者癫痫发作比其他并发症少见,但是在血液透析时癫痫发作则危险性提高70%,尤其以癫痫大发作的危险性高.针对我科1例癫痫反复发作患者,我们做了长期临床观察,总结出一系列现场抢救,预防透析时发作,保证病人透析安全的措施.
作者:张冰茹 刊期: 2011年第15期
自体脂肪隆胸整形手术,是临床被称为绿色环保的安全丰胸整形塑身方法.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隆乳术适合于乳房较小、乳房轻度萎缩、对乳房体积增加要求不大的患者,且自身其它部位必须有多余的脂肪以供采用.手术通过脂肪抽吸的方法获取脂肪颗粒,再经漂洗、过滤,注入乳房后的组织中.其优点是采用自体组织,无异物排斥反应,同时进行了吸脂减肥,一举两得.本文重点介绍对求美者自体颗粒脂肪注射隆乳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前、术中、术后对求美者各期心理及生理的护理.
作者:王琨 刊期: 2011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