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志洁
许多慢性胃病患者兼有躯体和精神神经症状,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而中医药辨证治疗配合心理疏导,则效果满意.现对2007~2010年间的52例门诊病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52例病人中均为慢性胃病兼有精神神经症状者.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25例,萎缩性胃炎13例,残胃炎5例,胃神经官能症9例.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32例.年龄大的80岁,小的18岁.经中医药辨证配合心理护理治疗的30例,单纯接受中医药治疗的22例.
作者:仇英萍 刊期: 2011年第15期
建立硝酸咪康唑栓的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分别采用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低速离心法、低速离心加培养基稀释法、薄膜过滤法对样品进行方法验证.结果表明,薄膜过滤法回收率明显高于常规法等其它方法,可用于硝酸咪康唑检的微生物限度检验.
作者:王熙平;钟文;农小兰 刊期: 2011年第15期
消化道溃疡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而且容易复发.采用losec和含抗菌药物四联疗法联合应用,按治疗的疗程连续足量用药,在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合理饮食,注意休息相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辛艳红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炮制对中药毒性的影响及有毒中药的临床应用.方法:复习文献并结合自己的体会做条理性分析.结果:炮制可破坏或改变有毒成分的化学结构,或消减有毒成分的含量,方法有净制、制霜、浸泡、加热、加辅料等,临床应用要严格掌握剂量、合理配伍、正确煎服等.结论:针对中药之“毒”,炮制要科学严格,辩证要准确,应用要合理,如此可借毒性治大病,起沉疴.
作者:屈善鹏;王陕旬 刊期: 2011年第15期
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开展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例行健康体检工作的6年中,共引发两例纠纷,现分述如下:1案例简介案例1:体检者李某,女性,65岁,系本镇农民,于2006年4月20日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健康体检,体检结果:胸透示左侧肋膈角变钝,其余检查项目正常,体检结果书面告知单于2006年5月5日送达本人.同年5月28日检查者因出现咳嗽、气促、低热、胸痛等症状,去浙江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被诊断为肺癌(左侧胸腔大量积液).李某及其家属认为,2006年4月20日在健康体检胸透检查中发现左侧肋膈角变钝,应该在体检结果告知单中建议拍胸片等进一步检查.李某及其家属以此为由,向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出索赔,引发纠纷.
作者:傅国松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手术切除57例,其中全肺切除10例,肺叶切除46例,楔形切除1例.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8%.5年生存率为29.8%.结论:严格手术适应症及加强围术期处理,老年肺癌患者外科治疗就能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景瑞军;李勇强 刊期: 2011年第15期
在护理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手段,不仅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效果,同时还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许宁侠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痔疮患者的不同临床治疗方法进行观察,治疗组43人,用中药药液熏洗;对照组43人抗菌药物治疗加马应龙痔疮膏外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7%;对照组总有效率69.8%,两者有显著差异.结论:治疗痔疮时,配合应用中药熏洗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患者.
作者:陈丽纯;思丽春;王玉琴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讨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临床特征,总结诊治经验.方法:对我院于2008年6月-2011年4月期间收治的25例TOBS患者的所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OBS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波动性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及瞳孔异常.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基底动脉尖供血区的2个或2个以上部位的梗死.结论:TOBS具有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较特异,大多病情凶险,治疗效果差,预后不良,应引起广大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尽早明确诊断、积极治疗.
作者:井润婷;孙晓雯 刊期: 2011年第15期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由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严重者可伴有癫痫、智力低下、行为异常及感知觉障碍等表现.脑瘫是小儿致畸的主要病种,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占1‰-4%.,我国为2%.左右,目前我国约有脑瘫患者600万人,随着高龄产妇的增加,小儿脑瘫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作者:徐周社 刊期: 2011年第15期
分析儿科临床带教中存在的各种不利因素,并进行具体分析,针对各种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严格带教管理,规范带教行为,认真做好带教工作安排,强化带教老师的职业认同,使儿科护理带教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作者:腾小凤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青光眼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对46例青光眼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果:45例患者不同程度掌握了青光眼知识.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增加了对青光眼的正确认识及重视,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
作者:冯华玉 刊期: 2011年第15期
在药剂科工作近20年,近年来患者在门诊药房的退药现象经常出现.作为药房工作人员,发出的药品退还是不退的同题,经常困扰着大家.药房发药是门诊患者就医的一个关键性环节,也是后一个环节,为保证发出药品的质量,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处理和解决好门诊药房的退药问题至关重要.本文结合西安市两所医院门诊药房的退药现象,全面分析患者退药的原因,退药对医院带来的不利因素以及减少退药的对策等,以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医院医疗安全.
作者:左晓春;唐娟妮;祁仰海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梅花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03例进行了梅花髓内针内固定治疗的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2年的随访,了解骨折愈合、肢体功能及内固定材料的情况.结果:103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在随访的2年内均良好愈合,并拔除了髓内针,骨折愈合时间3~ 10个月(平均5.5个月),术后骨折愈合率97.09%,并发症少,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步态正常,无跛行.结论:梅花髓内针内固定治疗损伤小,痛苦小,费用少,疗效好,是治疗股骨干上、中1/3横及短斜、蝶形骨折首选内固定方法.
作者:杨翔;余资江;谭明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通过对献血员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测结果弱反应性的处理和分析,探讨输血安全.方法:用两种ELISA试剂对15 486名献血员HBsAg进行定性检测,对结果均为弱反应性的标本,进行HBV DNA定量、化学发光法HBsAg定量和乙肝五项系列检测.结果:在15 486名献血员中,弱反应性样本有172例,对所有弱反应性的标本进行相关检测后,HBV DNA结果为阳性的有26例、化学发光法HBsAg阳性为89例、乙肝五项系列结果有六种模式出现.结论:对于献血员HBsAg弱阳性的标本,必须进行严格复检,并进行HBV DNA定量和乙肝系列或其他方法进行确认,确保供血安全.
作者:涂世全;朱武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分析电动气压止血带导致皮肤损伤的原因,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回顾两例电动气压止血带导致皮肤损伤的临床资料,总结引起皮肤损伤的原因.结果:皮肤损伤多为操作者处置不当所致.结论:预防护理是防止气囊止血带发生不良反应的关键措施,而且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手段.
作者:李俊;张雁群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对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例患者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例患者经药物治疗后行清宫术,1例患者行急诊子宫修补术.病理检查证实6例患者清出组织内均检出绒毛组织.结论:经阴超声接近病灶、清晰显示子宫瘢痕处肌层的厚度及回声,其血流显象可清晰观察病变处血流分布及频谱形态,可明确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
作者:贾强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经手术治疗的肠梗阻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外科手术治疗75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明确病因45例,术中、术后明确病因30例.根据不同病因和术中情况采用多种手术方式治疗.67例治愈,出现术后并发症6例,2例死亡.结论:肠梗阻的病因复杂多样,本组病例共有10种病因,其中粘连、肿瘤、嵌顿疝、粪石为前4位病因.
作者:孙多振;杜斌 刊期: 2011年第15期
自2006年10月到2010年6月,我们应用普通针刺加中药熏蒸疗法对86例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选取住院病人86例,男49例,37例;年龄18~72岁;病程1天~10年.有腰部外伤史者42例.均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及疗效标准》确诊.
作者:康建录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神经衰弱是指大脑由于长期的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从而产生精神活动能力的减退,以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乏为主要特征,常伴有心情紧张、烦恼和易激惹等情绪症状,以及肌肉紧张性疼痛和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种综合症[1],属中医学“心悸”、“健忘”、“怔忡”、“不寐”、“郁证”、“脏躁”等范畴.张正元教授为湖南省岳阳市名老中医,从事神经衰弱的临床与研究工作3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作者:周建军 刊期: 2011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