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熏洗在痔疮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陈丽纯;思丽春;王玉琴

关键词:中药熏洗, 痔疮,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熏洗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痔疮患者的不同临床治疗方法进行观察,治疗组43人,用中药药液熏洗;对照组43人抗菌药物治疗加马应龙痔疮膏外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7%;对照组总有效率69.8%,两者有显著差异.结论:治疗痔疮时,配合应用中药熏洗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患者.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选取4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与非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40例分别进行血清NSE值及NBNA评分检测与分析.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NSE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表现越重,血清NSE值越高.观察组与对照组NBNA评分比较,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组NBNA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临床表现越重,NBNA评分越低.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与临床特征中的NBNA评分、血清中NSE水平有很大的相关性,值得探讨研究.

    作者:赵向洋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细胞学结合阴道镜检查应用于宫颈癌诊断的评价分析

    目的:评估细胞学结合阴道镜检查应用于宫颈癌诊断意义.方法:对宫颈疾病患者行细胞学检查,结果异常者行阴道镜检查.结果:125例受检者中正常或炎症100例,ASCUS+ AGUS 6例,LSIL 8例,HSIL 2例,SCC和腺癌9例.LSIL以上病变的检出率为15.2%.对细胞学异常病人(LSIL以上病变)19例进行阴道镜检查,见慢性炎症2例,CIN17例,CIN3例,CIN3或原位癌7例.结论:细胞学结合阴道镜检查应用于宫颈癌诊断能提高诊断符合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曹蕾;王燕;杨淑梅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不同疗法对面神经麻痹预后的影响

    目的:寻找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有效方法.方法:将364例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组(A组)、电针组(B组)、中药组(C组)、针刺加中药组(D组)、电针加中药组(E组),治疗30次后统计疗效.结果:各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83%、82.19%、61.11%、86.30%、96.00%.E组疗效好,且与其他备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B组与A组、C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电针针刺与中药结合是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有效方法,且电针治疗好于单纯针刺及单纯中药治疗.

    作者:卢红庆;易奇燕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医学学术期刊的体制改制与定位发展

    探索在出版业体制改制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医学学术期刊的改革出路.通过分析医学学术期刊的总体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医学学术期刊在体制改革中的优势与面临的难题.认为体制改革是医学学术期刊积极发展的必然选择,并对医学学术期刊的体制改革发展提出了思路与途径.

    作者:王雪岭;夏周青;罗启香;伍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小儿感染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白细胞计数作为观察炎症的指标常用于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C反应蛋白(CRP)是炎症标志物中主要和敏感的非特异性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急性感染时CRP浓度可升高,随着炎症的好转又可恢复正常.而CRP和白细胞计数的组合对临床评价明显感染和炎症症状的病人有效.我们对患感染性疾病儿童同时进行CRP、WBC检测,旨在探讨细菌感染时CRP、WBC检测的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勇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的探讨

    在护理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手段,不仅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效果,同时还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许宁侠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30例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和康复指导.结论:系统康复护理,患者积极配合,是提高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的有效措施.

    作者:胡小艾;王会玲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CT仿真结肠镜与电子结肠镜诊断结肠癌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T仿真结肠镜与电子结肠镜诊断结肠癌的优缺点,提高临床检出率.方法:61例手术证实的结肠癌患者,手术前分别进行电子结肠镜及16层螺旋CT检查,CT扫描后进行图像后处理获得结肠的仿真内窥镜及立体剖面等3D图像,并与电子结肠镜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仿真肠镜对结肠癌总确诊率为88.5%,电子结肠镜对结肠癌总确诊率90.2%,CT仿真结肠镜可良好显示肿瘤腔外情况.结论:CT仿真结肠镜是诊断结肠癌的有效方法,能较好判断肿瘤局部浸润范围.

    作者:刘建军;姜文婷;占波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病人的康复护理.方法:将DVT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由责任护士负责进行健康评估,实施康复护理计划,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病人了解疾病知识,正确掌握功能锻炼方法,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DVT病人实施相关护理康复计划,减轻了痛苦,促进了康复,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海兰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两种包扎方法的比较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术(SCA)的包扎方法.方法:将150名实施SCA的患者术后分别采用环形包扎法(为对照组)和“8”字形包扎法(为观察组),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后24小时内出血率分别为2.7%和4.0%,差别无显著性.皮肤破损率分别为4.00%和82.67%,差别极显著.结论:采用“8”字形包扎法有助于减少皮肤破损率.

    作者:曾燕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腹腔镜胆囊出院患者电话回访方式改进的体会

    目的:探讨通过改进电话回访的方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进行康复指导的效果.方法:将5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电话回访方式,观察组在电话回访方式上改进了回访次数、回访护士资质,病人信息登记等内容.结果:改进后电话的有效回访率明显提高(P<0.05),患者对术后健康知识的掌握以及对科室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改进电话回访方式能有效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对康复知识的掌握,从而提高满意度.

    作者:蒋敏锋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4例汗腺螺旋瘤临床病理分析

    小汗腺螺旋腺瘤是一种罕见的向小汗腺内导管和腺体低度分化的良性肿瘤,本又对其临床病理特点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加深对此病的认识.1材料与方法收集2001-2010年我院诊治的4例汗腺螺旋腺瘤,复阅全部病理切片对所有临床资料及部分随访资料进行性回顾.2结果

    作者:王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再谈单味中药胶囊的开发

    目的:开发推广单味中药胶囊,促进中药现代化,加速中医药走向世界.方法:从单味中药胶囊的制备、使用,临床疗效等方面与中药配方颗粒等剂型比较,显示出单味中药胶囊的突出优势.结论:单味中药胶囊是中药的佳发展方向.

    作者:江彬;张晓红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我县汽车修理店职业卫生调查报告

    目的:通过对汽车修理过程中产生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浓度(强度)的测定,了解汽修工人的健康状况,有效的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方法:对全县12家汽车修理店有毒有害作业点进行现场检测,对接触苯的同系物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所调查的汽修车间中低低于国家短时间接触允许浓度(PC-STEL);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接触苯及同系物的汽修工作白细胞降低,并且随着接触苯作业工龄的增加,发生白细胞降低的百分率也有所增加.结论:所调查的12家汽车修理店中苯、甲苯、二甲苯的农度均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之内;接触苯及其同系物能造成作业工人白细胞降低,且危害程度与工龄有关.

    作者:霍晓利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中医药发展危机的问题和体会

    随着慢性病及恶性疾病的增多,中医药在国际上日益受到重视,许多国家正大力推广中医药,或设专门学校来培养中医人才,外国来华学习中医针灸的络绎不绝,不少国家也将中医列入医疗管理,使得这股热潮盛况空前.但大家只看到中医药过度膨胀的成就,未意识到危机[1],现谈谈笔者的体会.

    作者:沈时谋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陈定潜从冲任论治月经失调经验总结

    陈定潜副主任医师是成都市名老中医,成都市第二批中医学术继承工作导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学验俱丰.擅长治疗各种妇科杂症、消化系疾病、肺系疾病及时疫流行传染病.对中医药治疗妇科诸证,尤其是各种月经失调的治疗,有着独特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钟家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中药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是肝脏对各种原因所致肝损伤的修复反应,特征性表现为肝内细胞外基质过度合成、沉积,是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中间过程.由于肝纤维化早期是可逆的,而肝硬化是不可逆的,抑制或逆转肝纤维化是治疗慢性肝病的重要手段之一[1-2].近20多年来,中药基于长期的肝病临床治疗经验及其优势,从复方、单味药、有效组分等层面,积极开展了中药抗肝纤维化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取得了良好的进展.笔者就近几年来中药抗肝纤维化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杨政腾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防治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76例观察

    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防治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疗效.方法:76例确诊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漱口、抗炎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治疗组放疗开始后第8天使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1.2g静点每日一次,联合常规漱口、抗炎治疗,根据疼痛的VAS分级及RGOT急性放射性黏膜损伤分级标准进行临床评价,观察两组急性放射性黏膜反应程度、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口腔疼痛的时间,疼痛的分级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急性放射性黏膜反应;两组间急性黏膜反应的分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治疗组以Ⅰ、Ⅱ级口咽黏膜损伤为主,对照组以Ⅲ、Ⅳ级的损伤为主;治疗组以轻度疼痛为主,对照组以中度疼痛为主,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3);治疗组中位疼痛时间为15.0天对照组为21.5天.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可减轻放射性黏膜反应和疼痛的程度,缩短疼痛时间.

    作者:谭遥;王若峥;牛文翠;王多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门诊小儿血标本凝血原因分析与对策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基本内容之一[1].临床上采集小儿血常规标本,常发生肉眼不易察觉的血凝块或血标本凝固,使得检验结果不准确需重新抽血,既延误诊断和治疗,又给患儿造成痛苦.对本院门诊2010年小儿血常规标本凝血进行调查分析,现将影响因素及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杜兰芳;马玲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刺血疗法对临床常见病的研究与探讨

    应用刺血疗法以皮肤针、三棱针等工具在人体体表特定的静脉中放出一定量的血液而治疗疾病的方法,是针灸的传统方法之一.剌血疗法操作简单方便、副作用少、疗效奇特、成本低廉,使许多病情危重、久治无效、痛苦不堪的病员获得新生,有长远的发展前景.现将刺络放血疗法的临床研究叙述如下.79

    作者:张勇;宣少俊 刊期: 2011年第15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