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绍锋;黄莉吉;刘超
目的 比较螺旋CT与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对矽肺病灶诊断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矽肺患者螺旋CT和数字化X线摄影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螺旋CT检查与常规数字X线摄影检出结果在对小结节、大阴影病灶发现率,判断肺间质改变、肺气肿、并发症、淋巴结肿大及钙化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旋CT矽肺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数字化X线摄影,在正确判断矽肺部病变程度、范围及并发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整体形态显示等方面,螺旋CT稍逊;两者结合有助于矽肺的正确诊断.
作者:包天宇;钱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大鼠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45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A组不予处理;B组肌注生理盐水;C组用肌注rhGH 1.25 U· kg-1·d-1治疗.1周后测量各组大鼠小肠绒毛高度、肠腺隐窝深度、黏膜厚度以及绒毛表面积和小肠黏膜CD3+、CD4+、CD8+和IgA+细胞数.结果 C组的小肠绒毛高度、肠腺隐窝深度、黏膜厚度以及绒毛表面积等形态学相关参数明显好于A组和B组(P<0.05);C组小肠黏膜CD3+、CD4+、CD8+和IgA+细胞数高于A组和B组(P<0.05);A组与B组上述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hGH可以增强小肠黏膜屏障功能及免疫屏障功能.
作者:邹华新;张宏伟;曹慧;殷易钰;张翔;王冬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地佐辛用于增强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经腹子宫全切术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基本资料相仿的三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术后行0.125%布比卡因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EA).Ⅰ组术前静注地佐辛0.15 mg/kg;Ⅱ组术毕将地佐辛0.15mg/kg加入0.125%布比卡因镇痛药液中;Ⅲ组不用地佐辛.记录术后3 h(T1)、6 h(T2)、12 h(T3)、24 h(T4)、48 h(T5) VAS疼痛评分、BCS舒适度评级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 三组术后镇痛效果均良好,术后48 h的VAS均<3分.Ⅰ、Ⅱ两组的VAS评分均低于Ⅲ组(P<0.05),且Ⅰ组低于Ⅱ组(P<0.05);Ⅰ、Ⅱ两组的BCS评级和R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Ⅲ组(P<0.05),且Ⅰ组高于Ⅱ组(P<0.05);Ⅰ、Ⅱ组的自控按压次数明显少于Ⅲ组(P<0.05).结论 地佐辛能明显增强子宫全切术患者布比卡因PCEA作用,改善术后舒适度,有良好镇静效果;术前应用地佐辛效果更好.
作者:赵保建;刘功俭;王红军;齐敦益;申文;曹俊平;孟晶;丁月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1996年Ordó(n)ez等[1]首先报道了1例伴不寻常分化的肾细胞癌,随后陆续有相似病例报道[2],2004年WHO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中将此类肿瘤确定为一种新的低级别的多形性肾上皮性肿瘤,并命名为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TSCC).以往此类肿瘤常诊断为未分化或肉瘤样癌,为了加深临床与病理医师对该肿瘤的认识,回顾性分析2000年-2012年肾脏肿瘤病例,筛选出5例MTSCC,并结合文献对该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总结如下.
作者:赵可;钱建忠;徐洪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多系统萎缩(MSA)患者临床表现的早期识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6年苏州市立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MSA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 确诊MSA的患者,均至少有3年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病史;美多巴治疗2年后失效的帕金森病患者,早期均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而后期表现出多系统累及的症状,从而被确诊MSA.结论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以作为识别MSA的早期临床症状,同时需要重视美多巴治疗效果差的帕金森病患者.
作者:邱晨红;赵中;程庆璋;裴少芳;沈明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丙泊酚-雷米芬太尼复合麻醉-喉罩(LMA)通气在小儿先心病(CHD)介入封堵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CHD患儿40例接受封堵术.入室后静注东莨菪碱0.01mg/kg.麻醉诱导用氯胺酮1.5 mg/kg、维库溴铵0.04mg/kg、雷米芬太尼2μg/kg、丙泊酚1mg/kg,LMA通气;继以丙泊酚4mg·kg1·h-1和雷米芬太尼8μg·kg1·h-1持续泵入维持.连续监测无创血压、心率、心电图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 麻醉诱导和术中的血压和心率均比麻醉前明显下降(P<0.01).插入喉罩及术毕时心率和血压比麻醉诱导后略有增快和升高.结论 丙泊酚-雷米芬太尼麻醉-LMA通气应用于小儿CHD介入封堵术安全有效.
作者:夏舒萌;薛晓东;薛满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1.5TMRI肝脏三维容积快速扫描(LAVA)技术在肝脏良、恶性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5例肝脏病变患者分别进行平扫和LAVA扫描,观察LAVA各期的影像表现,分析病灶的强化规律及血供关系.结果 17例MRI拟诊为恶性肿瘤,与手术、穿刺病理结果比较,诊断符合率为94.1%(16/17);8例MRI拟诊良性肿瘤,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7.5% (7/8).结论 LAVA技术能够清楚显示肝实质病变的动态增强特点,清楚显示肝动脉、门脉的分支及其与病灶的关系.
作者:汪桦;张威江;吴文娟;陶晶晶;于向荣;李薇;杨金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在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月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1例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影像表现.结果 17例为单发病灶,4例为多发病灶,平扫多表现为低密度影,平均CT值37.0 HU,增强扫描动脉期均有强化,强化区平均CT值52.9 HU,静脉期进一步强化,强化区平均CT值75.8HU;81%可见病灶肝叶萎缩或局部肝包膜内陷,71.4%可见肝内胆管扩张,33.3%可见胆囊炎或胆囊结石.结论 肝动脉期轻度强化及门脉期进一步强化是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特征.肝内胆管扩张及病灶肝叶萎缩和(或)局部肝包膜内陷回缩而形成“边缘凹陷”征是肝内胆管细胞癌极其重要的间接征象.
作者:朱昆喜;洪汛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高龄患者机体各脏器功能减退,手术耐受力下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因此全胃切除后选择一种安全、便捷的重建术式显得十分重要.本文比较全胃切除后行Orr式Roux-en-Y吻合术和Moynihan式吻合术重建消化道的效果.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确诊为进展期胃癌患者93例,男50例,女43例,年龄75-84岁.病变部位:贲门胃底部癌47例,胃体癌28例,胃窦部癌13例,残胃癌5例.病理类型:高中分化腺癌29例,低分化腺癌37例,黏液腺癌16例,印戒细胞癌11例.临床病理分期:Ⅰ期17例,Ⅱ期23例,Ⅲ期47例,Ⅳ期6例.均行全胃切除术.按入院日期的单、双数分成Orr式Roux-en-Y吻合术(A组)和Moynihan式吻合术(B组).
作者:顾纪明;曹华祥;邱明远;蒋晖;费伯健;高其忠;杜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膝关节原发性骨坏死由Ahlb(a)ck等[1]首次报道,在临床上相对少见,但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患病率可以高达9.4%[2].由于其临床表现和骨性关节炎、半月板撕裂等疾病相似,因此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容易引起误诊误治,甚至导致不必要的手术操作[3].我们利用MRI帮助诊断膝关节原发性骨坏死,以提高膝关节原发性骨坏死诊断的精确性,总结如下.
作者:沈卫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中介体19亚基(Med19)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用RT-PCR检测Med19基因在6株人乳腺癌细胞ZR-75-30、MDA-MB-231、SK-BR-3、T-47D、HCC-1937及MCF-7中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ed19蛋白在150例临床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Med19基因在人乳腺癌细胞株ZR-75-30、MDA-MB-231、SK-BR-3、T-47D、HCC-1937及MCF-7中均有较高丰度的阳性表达.乳腺癌组织中Med19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2.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9.3%(P<0.01).Med19蛋白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病理高分级相关(P<0.01),未发现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组织类型、TNM分期、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53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P>0.05).结论 Med19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作者:戴桂萍;李莉华;郭子健;王晓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精氨酸酶1(Arg-1)在乙型肝炎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炎症和纤维化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HBsAg阳性肝穿刺及手术标本118例,按肝炎修正HAI记分法分为G0-G4级和S0-S4期,用Western blot检测Arg-1蛋白在G0,G4,S0,S4组中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rg-1在G0,G1,G2,G3,G4及S0,S1,S2,S3,S4各组中的表达.结果 Arg-1在G0、S0组高表达,在G4、S4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Arg-1弥漫表达于G0、S0组肝细胞胞浆和部分肝细胞胞核,门管区肝细胞表达更为明显;随着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增加,Arg-1表达强度逐渐降低,且表达强度与炎症和纤维化分级呈负相关(P<0.01).结论 Arg-1与乙型肝炎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可以作为乙型肝炎组织学分级的一项参考指标.
作者:肖锋;顾春燕;钱铮;肖旭;朱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雷公藤甲素诱导人肝细胞L-02凋亡的机制.方法 将L-02细胞分为对照组和雷公藤甲素50 nM实验组,处理48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活性氧(ROS)的荧光强度,试剂盒检测细胞色素C的浓度以及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性,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Bcl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存活率下降,细胞凋亡率上升,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细胞色素C浓度、ROS荧光强度、Caspase-9和Caspase-3活性均明显上调(P<0.05或P<0.01).结论 雷公藤甲素可以抑制L-02细胞的存活,通过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促进L-02细胞凋亡,下调Bcl-2与Bax比率,促进细胞色素C释放,诱导ROS生成,进一步破坏线粒体膜,增加细胞色素C的释放,激活Caspase-9和Caspase-3介导的细胞凋亡通路,终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马嘉;吴新安;都兴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核因子kappa B(NF-κB) p65的小干扰RNA (siRNA)对延迟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血管内皮细胞(EOMA)分为7组:A组(空白对照),B组(阴性对照),C组(TNF-α处理),D组(siRNA处理),E组(scramble siRNA处理),F组(TNF-α+ siRNA处理),G组(TNF-α+scramble siRNA处理).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作为转染试剂将化学合成的小鼠NF-κB p65 siRNA转染入相应的EOMA细胞,24 h后在C组、F组和G组中加入TNF-α(终浓度为20 ng/ml).于TNF-α加入后的6h提取各组细胞总RNA,RT-PCR法测定EOMA细胞内E选择素(E-selectin)、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1α(IL-1α)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结果 F组EOMA细胞内E-selectin、ICAM-1、IL-1α和VCAM-1表达明显高于A组,的明显低于C组和G组(P<0.01).结论 特异性siRNA抑制NF-κB p65表达可以有效抑制延迟性排斥反应.
作者:周晓彤;沈振亚;余云生;叶文学;黄浩岳;滕小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微导管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肾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肾出血患者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30例中,医源性肾出血16例,外伤性肾出血2例,自发性肾出血12例.栓塞材料包括微弹簧圈、明胶海绵、聚乙烯醇(PVA)颗粒、无水酒精.所有病例随访3个月以上.结果 30例患者栓塞后出血停止,2例患者1个月内复发,复发率6.7%(2/30).患者栓塞术后肾区疼痛9例、发烧20例、恶心、呕吐2例.所有患者栓塞术后均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微导管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的方法.
作者:赵保成;冯耀良;施海彬;杨正强;刘圣;王杰;祖庆泉;叶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钼靶X线摄影与MRI联合应用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有病理结果的乳腺疾病60例,均行X线钼靶检查,MRI平扫、动态增强及弥散加权成像扫描,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MRI强化特征、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大小.结果 X线钼靶42例诊断与病理一致,准确率70%;MRI 54例诊断与病理相符,准确率90%.钼靶X线与MRI联合应用58例诊断与病理一致,准确率96.7%.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钼靶X线摄影与MRI联合应用提高了乳腺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周静;刘红霞;崔延安;董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一种类型,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脏疾病.其病理改变主要以肝内细小胆管的慢性非化脓性破坏、汇管区炎症、慢性胆汁淤积、肝纤维化为特征,终发展为肝硬化和肝衰竭[1].故我们对54例PBC患者及48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自身免疫性肝病谱线、抗核抗体检测,来观察其阳性率并加以分析,以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
作者:陆俊忠;张迎梅;陈莹;杨玉芹;王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用膜表面标志CD4+ CD25+ CD127low/-作为检测调节性T(Treg)细胞标记的可行性,并探讨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LE组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4+ CD25+ CD127low/-Treg细胞及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的比例,并分析两组CD4+ CD25+ CD127low/-Treg细胞与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比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SLE组外周血CD4+ CD25+ CD127low/-Treg细胞比例为(3.31±0.82)%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比例为(2.28±0.47)%,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的(6.07±1.59)%和(5.01±1.09)%(P<0.01).SLE组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4+ CD25+ CD127low/-Treg细胞比例与CD4+ CD25+FoxP3+ Treg细胞比例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713、r=0.709,P<0.01).结论 膜表面标志CD4+ CD25+ CD127low/-可以用来鉴定Treg细胞;SLE患者外周血CD4+ CD25+ CD127low/-Treg细胞的显著减少可能与SLE的发病有关.
作者:韦月梅;邹洪才;崔俊;孔建忠;田安国;葛建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正常灌注压突破综合征(NPPB)是脑血管疾病术中或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巨大型脑动脉畸形(AVM)(直径≥6 cm)者术后发生NPPB达12%-21%[1].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月共手术治疗巨大型AVM患者16例,发生NPPB 2例,发生率12.5%,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16例巨大型AVM患者中,男12例,女4例;发病年龄36-48岁,中位年龄42.5岁.首发症状为AVM出血11例,癫痫发作5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为巨大型AVM.2.方法16例均行AVM切除术,在术中适度控制性降压,术后扩容脱水降颅压,及时降低头部温度,控制烦躁不安,预防癫痫发作等.
作者:张秋芳;沈梅芬;凌芳;徐颖;毛幼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miR-375在胰腺癌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RT-PCR方法定量检测44例胰腺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miR-375.结果 胰腺癌组织中miR-375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miR-375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均无相关性(P>0.05),而与T分期、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P<0.01).结论 miR-375在胰腺癌中表达下调,可能与胰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有关.
作者:宋世铎;周健;朱东明;赵华;张子祥;李德春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