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克氏针和拉力螺钉治疗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疗效比较

宫伟;李炳钻;王建嗣;钟黎娟;蔡秀英

关键词:肱骨内上髁骨折, 拉力螺钉固定, 克氏针固定, 功能锻炼
摘要:目的:比较克氏针和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6月-2009年12月手术治疗的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78例,克氏针组38例,均采用切开复位两枚克氏针内固定,3~4周去石膏托后开始肘关节功能锻炼;拉力螺钉组40例,均采用切开复位1枚拉力螺钉内固定,2周去石膏托后开始肘关节功能锻炼.结果:参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术后3个月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克氏针组:优23例,良7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为78.9%;拉力螺钉组:优30例,良8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拉力螺钉组疗效明显优于克氏针组.结论:切开复位、拉力螺钉内固定结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能在较短时间内使患儿肘关节功能得到大程度的恢复.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相关文献
  • 骨络通胶囊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根据中医辨证施治方法,应用骨络通胶囊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程的干预治疗的影响.方法:观察6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髋关节活动度、行走距离及生活能力等方面变化并进行分级评定.结果:该组患者疼痛程度、髋关节活动度、行走距离及生活能力在治疗前、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骨络通胶囊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肯定的疗效.

    作者:王国栋;建文章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消髓化核汤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附23例临床小结

    目的: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消髓化核汤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的转归趋势.方法:以2009年7月~20011年10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消髓化核汤治疗,资料完整的23例为研究对象,按JOA下腰痛评分标准(29分法)和MRI吸收率对病人转归进行分析评定.结果:JOA评分治疗前、后平均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RI前后对比测量发现.13.04%(3/23)发生缩小,发生明显缩小的1例为巨大型游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另2例突出物中等程度缩小的1例为后纵韧带后型突出,1例为巨大型游离型的突出.结论:大部分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消髓化核汤治疗后临床症状均能得到显著改善,小部分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突出物重吸收现象.

    作者:韩松;姜宏;俞鹏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骨伤宁方治疗儿童骨折后发热44例

    儿童骨折后发热在临床上是很常见的症状,处理发热有很多的方法,但一般只是对症处理,我院自2004年6月-2007年12月使用自拟骨伤宁方治疗骨折后非感染性发热44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元平;刘兰芝;何继洲;周肃陵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腰骶角与股骨外侧疼痛关系探讨

    股骨外侧疼痛是老年人常见的临床症状,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老年人腰骶角多有变化,现探讨老年人股骨外侧疼痛与腰骶角之间的关系.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250例,女性222例,男性28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3岁.病史平均10年,短6个月,长20年.

    作者:王光涛;刘学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俯卧位脊柱手术头颈部并发症的防护

    俯卧位是脊柱外科手术中常用的体位,良好的体位摆放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术中的安全度.脊柱手术相对时间较长,操作时会对身体施加一定的压力,容易使头颈部的着力点移位.如果头颈部摆放不当,会对颈椎及面部造成伤害,使病人术后颈部不适疼痛,甚至会使有颈椎病的患者病情加重;会使颜面部皮肤压伤;眼部受压或致视网膜脱落,严重的使眼睛失明[1].为避免此类并发症的发生,我院对2011年1月-2011年11月120例脊柱后路手术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取得了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玉凤;高洁;刘立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金天格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临床常见的关节炎之一.据统计在美国有症状的膝关节OA患者中,55~64岁占13%,65~74岁达17%以上[1].另据我国学者2005年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城区老年女性膝关节炎患病率明显高于美国同龄妇女的OA患病率[2].目前,膝关节OA的各种治疗方法多数只能做到减轻关节疼痛,部分改善关节功能[3].

    作者:车涛;陈永强;戴琪萍;陈朝蔚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并膝内翻畸形的研究进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以老年女性多见,早期表现为内侧股胫间隙变窄,由此导致了膝内侧间室局部高应力负荷,从而出现疼痛症状.早期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膝内翻畸形,其手术方式主要包括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 HTO)和关节镜清理术,由于关节镜清理术不能矫正下肢力线,效果局限,而胫骨高位截骨对早期膝骨性关节炎并膝内翻有特殊的优势,其通过将下肢力学轴线转移到中央或外侧,确能减轻膝痛症状,恢复关节活动度.

    作者:李国盛;王承祥;柴喜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关节腔内注射用于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评价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内注射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的镇痛效果及其安全性,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择期腰麻下行膝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手术病人9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n=30):生理盐水组(S组)、罗哌卡因组(R组)、罗哌卡因加舒芬太尼组(RS组).手术结束时分别向关节腔内注射生理盐水20mL(S组),0.45%罗哌卡因20mL(R组),0.45%罗哌卡因与10μg舒芬太尼混合液20mL(RS组).记录术前、术后的VAS评分以及额外镇痛剂的需要量,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与S组比较,在安静和运动状态下,R组和RS组的VAS评分和额外镇痛剂的需要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R组比较,在运动状态下,RS组的VAS评分和额外镇痛剂的需要量均显著降低(P<0.05);各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膝关节镜术后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关节腔内注射能够增强术后镇痛效果,减少额外镇痛剂的需要量.

    作者:秦丹;刘永芳;张力;丰新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61例

    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是由骶髂关节髂骨部下1/3~2/3骨密度增高所引起的慢性腰腿痛,好发于20~35岁青年女性,尤以经产妇为多.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妊娠、机械性劳损、病灶性炎症有关.笔者总结了2008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的女性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患者治疗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丕琪;余海;谢晶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平乐推按法与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互补作用

    目的:观察平乐推按法与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互补作用.方法:选择120例经CT、MRI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采用平乐推按组(推按组)、射频靶点热凝术组(射频组)和平乐推按组与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组(联合组),每组40例,推按组采用平乐推按法治疗1周,射频组采用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组采用平乐推按法治疗1周后再行射频靶点热凝术.比较各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疼痛强度评分和临床体征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从疼痛数字评分值的变化来看,治疗后1个月推按组、射频组、联合组与治疗前相比均有降低,而联合组更为明显(P<0.01).治疗后3个月,各组病例的疼痛症状大多数获得控制,以联合组更为明显(P<0.01).其中推按组、联合组与射频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各组临床体征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中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率,联合组与射频组、联合组与推按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按组与射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推按组、射频组、联合组的有效率分别是72.5%、75%、87.5%,联合组疗效明显优于推拿组、射频组.结论:平乐推按法具有解除肌肉痉挛,松解神经根粘连;射频靶点热凝术则有消除椎管内外软组织无菌性炎症、改善血供和松解肌肉的作用.两种疗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互补作用.

    作者:刘丽明;尚鸿生;陈岚筠;户红卿;原晓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中药配合心理干预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焦虑抑郁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心理干预治疗AS临床疗效及对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8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舒肝强脊汤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SASP)口服,疗程为4周.治疗前后观察BASDAI、BASFI、ASAS20、BASDAI50、SAS、SDS.结果:治疗后2组BASDAI、BASFI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BASDAI、BASFI评分差值比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ASAS20、BASDAI50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配合心理干预的临床疗效优于SASP,不仅改善AS患者临床症状,而且显著减轻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

    作者:许凤全;张莹;张琳园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电针加TDP配合推拿整复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69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好发于青壮年,且易反复发作.笔者自2009年3月~2011年9月采用电针加TDP配合推拿整复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69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日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理筋按揉配合整脊治疗颈性眩晕152例

    颈性眩晕是因颈椎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病变,压迫刺激椎动脉、颈交感神经,引起椎动脉收缩、管腔变窄而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终导致前庭迷路缺血,产生眩晕为主的症候群,是神经内科、骨伤科临床常见多发病.笔者在长期临床工作中发现,寰枢椎错位、钩椎关节错位是引发本病的重要因素,纠正错位的寰枢关节、钩椎关节对本病的治疗立竿见影.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们对152例颈性眩晕患者采取项枕部、颈部理筋按揉配合整脊治疗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恒斌;冯前;梁恒晔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撬拨复位联合何氏正骨手法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48例

    跟骨骨折是跗骨骨折中的常见损伤,其中约70%是关节内骨折[1].2008年9月-2010年9月,我科采用撬拨复位联合何氏正骨手法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4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春玲;安建原;王彬;周肃陵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中医骨伤练功术》读评

    王永渝编撰的《中医骨伤练功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该书介绍了中医骨伤科治疗损伤性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练功疗法.此书让我们重温了既是医学家,也是武术家传统骨伤科的技术水平及学术潮流.然有关该书学术价值文章一直未见报道,笔者不揣浅陋,撰文评述如下.

    作者:张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针灸配合整脊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173例

    急性腰扭伤是骨伤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它表现为腰部肌肉、筋膜、韧带、后关节突关节、腰骶关节的急性损伤,可单独发生,亦常合并存在,多为突然遭受间接外力所致,临床表现为急性腰肌筋膜扭伤、急性腰部韧带损伤和急性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等,笔者自2007年11月-2011年5月采用针灸配合整脊手法治疗17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恒晔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有领与无领股骨柄假体周围早期骨丢失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抗骨质疏松药及有领与无领股骨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侧假体周围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随机对80例行非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患者,分成有领治疗组(1组)、对照组(2组);无领治疗组(3组)、对照组(4组),每组20例.1、3组均给予福善美十钙尔奇D3+仙灵骨葆胶囊口服,2、4组仅给口服钙尔奇D3片;各组分别于术后12d、3月、6月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量THA术后股骨柄假体周围的大转子(测1区)、离远端股骨柄0.5~1.0cm处股骨干(测2区)骨密度,同时测量健侧相同部位骨密度.结果:在12d和3月,1、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1).在术后6月时,1、2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健侧更明显一些,说明用药能显著减少骨量流失.3、4组不论是患侧还是健侧,在术后6月时,测1区和测2区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 1、3组在术后3m及6m时,不论是患侧还是健侧,各测量区骨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使用有领柄还是无领柄对假体周围骨密度变化影响不大.2.福善美十钙尔奇D3+仙灵骨葆胶囊可预防假体周围早期骨丢失.

    作者:季卫平;王小玲;麻妙群;兰俊;李浩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的Hoffa骨折的手术治疗

    Hoffa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为股骨下端单髁或双髁后方的冠状位骨折.1904年由Hoffa首先描述了这种骨折,故又称Hoffa骨折.Hoffa骨折在AO分型上属于B3型.临床上少见,而合并股骨干骨折更为少见.2005年5月-2011年12月,我院共收治Hoffa骨折28例,其中合并股骨干骨折5例,全部手术行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章;吴文元;魏金栋;陈著学;吴新涛;武永东;石晶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克氏针和拉力螺钉治疗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克氏针和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6月-2009年12月手术治疗的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78例,克氏针组38例,均采用切开复位两枚克氏针内固定,3~4周去石膏托后开始肘关节功能锻炼;拉力螺钉组40例,均采用切开复位1枚拉力螺钉内固定,2周去石膏托后开始肘关节功能锻炼.结果:参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术后3个月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克氏针组:优23例,良7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为78.9%;拉力螺钉组:优30例,良8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拉力螺钉组疗效明显优于克氏针组.结论:切开复位、拉力螺钉内固定结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能在较短时间内使患儿肘关节功能得到大程度的恢复.

    作者:宫伟;李炳钻;王建嗣;钟黎娟;蔡秀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骨一方对胫骨平台骨折早期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从血液流变学角度观察骨一方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方法.将60例胫骨平台骨折早期病例按照分层随机化的方法以1∶1比例分成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在予以相同的常规基础治疗上,治疗组予骨一方每日1剂,连续7d.分别观察两组受试对象治疗前、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计分与气滞血瘀证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结果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Schatzker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体征计分与气滞血瘀证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一方能降低胫骨平台骨折早期临床症状体征计分与气滞血瘀证证候积分,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早期十分有效的方剂之一.

    作者:涂泽松;李逸群;包杭生;朱永展;陈海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