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视网膜脱离复位的术前术后护理

张彩霞;汤学敏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 术前术后, 护理
摘要: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本身组织中的神经上皮和色素上皮层分离,是临床上致盲率很高的疾病之一,预后不良,复发率较高,且复发后治疗困难.其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为主,治疗目的在于封闭裂孔,一般患者采用视网膜加巩膜外加压辅以视网膜光凝活冷凝术,复杂病例选择玻璃体切割、气体或硅油玻璃体腔内填充手术,使视网膜复位,术后护理十分重要.为总结视网膜脱离复位术的护理经验,现将我科30例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护士长在管理中如何预防护理差错的发生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科学知识和法制观念的普及,患者的法律意识及经济意识不断增强,对涉及自身利益的医疗护理过程特别关注.因此,给我们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我们所从事的工作纷繁复杂,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失误,引起不良后果,不但给病人造成痛苦,给家属造成损失,给医务人员带来巨大的心里压力,医院的信誉度也会降低.怎样避免护理差错,把失误降低到零点,是摆在每个护士长面前的一个课题.现将实际工作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学燕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青光眼患者24小时眼压波动情况观察

    目的:观察青光眼患者24h内眼压波动情况,以指导用药.方法:用goldmann眼压计测量25例(50只眼)青光眼患者,观察昼夜眼压波动的特点.结果:从2pm到loam,眼压平均值分别为13.04±3.21mmHg,14.40±3.15mmHg,15.54±3.28mmHg,16.76±3.14mmHg,13.54±3.18mmHg,13.32±2.85mmHg.结论:青光眼患者昼夜眼压有明显波动,夜间眼压会升高,高于白昼眼压.

    作者:汪益周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精神病患者剖宫产的麻醉

    精神病患者近年来由逐年增加的趋势,而精神病患者好发于青壮年.有报道称精神分裂症50%患者发病年龄在20-30岁[1].由于农村对遗传方面知识的欠缺和传统传宗接代的思想影响让很多的患有精神病的妇女怀孕,故在孕产妇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对于这些产妇很难沟通无法顺利的平产,大多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我院于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此类患者行剖宫产20例,现将麻醉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延丽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中反跳现象的分析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好转后,部分病人会发生反跳现象其原因为:1:残毒继续吸收中毒.2:阿托品化判断不正确.3:大量输注葡萄糖液或能量合剂使阿托品浓度及活性胆碱酯酶被稀释致乙酰胆碱生成过多.4:高热用氯丙嗪、异丙嗓冬眠抑制了胆碱酯酶的活性.

    作者:辛春林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高位肛瘘一次性持续张力紧线术对创面轻脯氨酸的影响

    高位肛瘘持续性张力紧线法在我院已有多年应用历史,临床观察发现其疗效显著.本课题选取2010年3月-2010年12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肛肠二科住院行高位肛瘘切挂术患者60例,通过对比一次性持续张力紧线术与分次紧线术术后不同时间点创面中羟脯氨酸含量、微血管密度和创面愈合时间等研究,寻找一次性持续张力紧线术式愈合时间短于分次紧线术式的理论基础.

    作者:蔡而玮;吴燕燕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官腔类器械清洗方法的讨论

    医疗器械精密程度的提高,加大了器械清洗消毒的难度.因此,新的清洗消毒技术和理念,先进的清洗消毒供应中心逐步推广使用.但管腔类器械必须手工处理后再用超声波清洗器清洗,方可完全清洗干净.超声波清洗器的作用原理是将高频率的超声波转变成机械的振动,使附着在器械上的污染物松动分离,达到对物品的除污清洁作用.如测脑压管、气管套管、妇科吸引器,脑科器械、鼻中隔器械、间盘器械等中的吸引器头等管腔类器械比较容易藏污纳垢,所以要求医务工作者在使用这些管腔类器械时,使用后必须马上预洗,消除血迹、痰垢.

    作者:高金风;李梅玲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73例的护理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临床急症,它可以引发全身器官组织的中毒和缺血损害,一部分患者在初期痊愈后的一定时间内,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表现为神经和精神障碍,病情严重,治疗困难.对我科2009年9月-2010年8月73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患者行高压氧治疗的护理观察如下.

    作者:刘玉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PACS在数字化医院发展中的分析及应用

    目的:探讨PACS在教学医院发展中的分析及应用.方法:通过PACS在临床教学、科研、质量管理方面的应用和以前没有实施PACS的比较分析.结果:在医院实际应用中PACS不仅能提高医院的医疗综合服务水平,同时也能满足和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工作、教学及科研需求.结论:实施PACS,能充分展示数字医学的优势,对现代医疗技术发展和医院信息系统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作者:王渭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对胰岛素过敏的分析

    目的:胰岛素过敏原因包括以下几点:①动物胰岛素由于其氨基酸组成与人胰岛素有差异,故可产生抗原性;②对动物或人胰岛素分子本身过敏;③对商品制剂中的添加成分(如鱼精蛋白等)过敏.早期认为胰岛素制剂产生抗原性的原因是使用的动物胰岛素与人胰岛素之间氨基酸组成的差异所造成.基因重组人胰岛素的一级结构与人自身分泌的胰岛素完全相同,故应用以来发生过敏反应的明显减少,但典型病例却提出,对重组人胰岛素过敏者,不一定对动物胰岛素过敏.

    作者:杨小翠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手足口病是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组(COX-A16)和肠道病毒EV71感染所致的近儿年常见的传染性疾病.近年来笔者试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手足口病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茹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乳腺叶状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乳腺叶状肿瘤是乳腺少见的双向性病变,其发生率不到所有乳腺原发性肿瘤的1%[1].术前诊断较为困难,确诊主要靠病理学检查,对可疑病变应行术中快速病理检查,送检标本应作多处切片.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决定恰当术式,一般采取广泛的局部切除术或全乳房切除术,对复发病例不应放弃再次手术机会.腋窝淋巴结一般不予清除,放疗和化疗作用不确定.影响本病预后的因素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肿瘤的组织学分型与预后有密切关系.

    作者:孟尚文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带状疱疹的护理体会

    随着生活模式现代及社会老龄化,带状疱疹的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神经皮肤病,发病急骤.以局部集簇性疱疹伴疼痛为特点.此病经治疗后往往有后遗神经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精心的治疗护理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带状疱疹的治愈率,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童.

    作者:杨惠;刘芸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产前产后抑郁的根源及预防

    产前,产后抑郁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孕产期心理疾病,已成为一种社会化得问题.特别是80后的职场女性,更是面临着高比例的产前、产后抑郁.出现这么多抑郁的准妈妈,主要是以下的三方面的压力造成的.

    作者:华凤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老年痴呆的护理

    老年痴呆是一种疾病,指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多种因素作用下,本已发育健全的大脑出现记忆、智能的严重衰退,而不是正常老化所应有的.老年期痴呆的患病率与年龄的增长成正比,部分患者有家族遗传史,文化程度较低者发病率较高.较常见的有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其他如外伤、中枢感染、中毒、肿瘤等也可引起痴呆.痴呆的发病多缓慢而渐进,主要表现包括记忆、智能的减退,定向力障碍,分析、判断力减退,情感障碍及姿势、步态改变等.

    作者:顾娜妍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6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3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微创组66例;B组:内科保守治疗组65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有效率,死亡率.结果:内科保守治疗组有效率73.84%,死亡率为13.84%;微创组有效率89.39%,死亡率为6.0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能提高有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苏月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小青龙汤治喘辨治体会

    分析了小青龙汤证主因主证以及临床加减,认为伤寒论经方中单味药的取舍在对证治疗过程中意义重大,且经方在现代医疗工作中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写国斌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做好基础护理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基础护理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重要地位.方法:基础护理是各项护理工作的基础和核心,贯穿于临床工作的始终,做好基础护理工作是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的重要措施.结论:认真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可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同小利;荆丽蓝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消毒供应中心污染区院内感染控制探讨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消毒供应中心院内感染控制工作也是医院院院内感染控制工作的重点,消毒供应中心污染区也是消毒供应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污染区软硬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消毒供应中心院内感染的控制.

    作者:周绘勤;姚春萍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报告分析

    从2004年以来,我们开展了以处方点评,合理用药,药物不良反应检测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中,现将实际工作中几个特殊病例加以报道分析,供同行参考.1小儿使用复方地芬诺酯片引起中毒患儿4岁零6个月,女,患急性腹泻,家长给服了1片复方地芬诺酯.用药2-3h后未见异常,即上床睡觉.第2天,小孩表现出倦怠,目光呆滞,拒绝吃东西,还出现呕吐,嗜睡现象.

    作者:亢孝弟;冯锁民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与头颅CT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侯与头颅CT的关系,使中风病的中医辫证更直观、更完善,并能及早预测本病的预后.方法:对100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进行临床辫证,按Pullicion公式:长(cm)×宽(cm)×CT或MRI扫描阳性层数/2计算脑梗塞体积.结果: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梗塞部位多的在基底节区.梗塞体积与痰证、风证、火热证、气虚证有明显相关性(P<0.05).

    作者:高丽 刊期: 2011年第17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