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股骨近端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粗隆骨折16例

杨青;孙凯;游浩;刘洋

关键词:股骨近端钉, 股骨干骨折, 股骨粗隆骨折
摘要:股骨多段骨折多由严重的创伤导致,其病情严重,对患者的身体各项机能影响较大.特别是涉及到股骨粗隆骨折的股骨多段骨折,应用传统的一般髓内钉、DHS钉等内固定难以获得良好稳定的固定,不利于骨折的愈合.我院自2007年9月~2010年9月,应用股骨近端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粗隆骨折16例,获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相关文献
  • 骨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18例临床观察

    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传统的外科手术方法为骨折切开复位钉板内固定或髓内固定术.但对于存在椎管内或全身麻醉禁忌、身体状况差的患者,传统手术则显得风险很大,往往只能行保守治疗,如骨牵引、皮牵引.而闭合复位、局部麻醉下行微创经皮闭合穿针行骨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可明显减轻手术、麻醉的风险.我科应用此法治疗1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胜文;游浩;张建章;刘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浓缩自体骨髓移植配合中药治疗骨不连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自体浓缩骨髓移植结合中药骨愈康对骨不连治疗的效果.方法:浓缩自体骨髓移植阳中药组(A组)采用局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结合中药内服治疗骨不连患者25例,另设浓缩自体骨髓移植组(B组)采用单纯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患者25例,观察X线所示骨痂形成情况和临床体征,评价2组在治疗前后的骨折愈合情况.结果:A组25例患者骨折终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8个月.B组22例患者骨折终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4个月.2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骨髓移植结合中药骨愈康可以改善成骨能力,促进骨折愈合.

    作者:尹世昌;焦振华;王功国;汉吉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尾骨切除术治疗慢性尾骨痛27例

    目的:评价尾骨全切术治疗慢性尾骨痛的疗效.方法:2006年3月~2010年1月采用尾骨全切术治疗慢性尾骨痛27例.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有3例出现中度骶尾部疼痛,1例切口浅表皮肤感染,无1例出现主要血管神经损伤、直肠刺激症状等并发症.27例病人,治疗成功率88.9%.结论:利用尾骨全切术治疗慢性尾骨痛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方法,能有效地治疗慢性尾骨痛并避免患者长期非手术治疗带来的痛苦,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林忠勤;王伟;程少文;陈庆玉;寇冬权;张伟;彭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自行手法按摩合仙灵骨葆治疗膝骨关节炎30例

    膝骨关节炎(OA)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是以膝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关节间隙狭窄,滑膜炎症性增生以及关节边缘骨质增生为主要病理变化,以膝关节疼痛、僵硬、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常见疾病[1].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笔者采用口服仙灵骨葆加用自行手法按摩功能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并与单纯口服仙灵骨葆作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斌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佛手通瘀汤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佛手通瘀汤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确切性及其安全性.方法:将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符合研究标准的218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108例和西药治疗组110例.分别给予佛手通瘀汤及低分子肝素钙进行预防性治疗,观测其DVT的发生情况、血液流变学、血浆D-二聚体(D-Dimer,DD)、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伤口引流量指标变化的差异.结果:中药治疗组中共有32例发生DVT,总发生率29.63%,西药治疗组中共有26例发生DVT,总发生率23.64%.2组患者治疗前后自身APTT、PT和DD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d 2组患者APTT、PT、DD和伤口引流量差异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佛手通瘀汤对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魏国俊;董林;王久夏;邢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骨痛膏局部外敷对膝关节炎家兔的骨内压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制荆骨痛膏局部外敷对膝关节炎家兔的骨内压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作用,为中药临床治疗骨性关节炎(OA)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日本大耳白兔,32只,体重2~2.5kg左右,随机分为正常组、造模组、骨痛膏组(用药组)、天和骨通膏组(对照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均在无菌条件下,行右侧股静脉结扎,建立免骨性关节炎模型.正常组与造模组不予处理.8周后,骨痛膏组用骨痛膏行右膝关节外敷,3天1次,共3周.天和骨通膏组用天和骨通膏行右膝关节外敷,3天1次.共3周.后用BL-410生物机能系统测量兔双膝关节骨内压,然后取骨髓血测量血液流变学,骨内压测量结果采用配对资料均数的t检验进行分析,骨髓血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采用q检验进行分析.结果:造模组兔右膝关节发生了类似于临床早期OA的病理改变:骨内压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骨髓血血液流变学状态较正常组有明显改变(P<0.01).经过3周的治疗,用药组的骨内压和血液流变学等各项指标均趋于正常(P>0.05),而对照组的骨内压和血液流变学等各项指标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骨痛膏外敷能有效降低膝关节家免骨内高压,明显改善骨髓血血液流变学状态,并可使其恢复至正常水平,从而起到延缓关节软骨的退变,有利于软骨修复的作用.

    作者:曾俊华;张方建;白书臣;李浩;戴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伤科黄药外敷在闭合性骨折早期的临床应用

    闭合性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骨折早期因患部的肿胀、疼痛、功能受限,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我院自2008年6月~2010年12月,应用伤科黄药湿敷,配合电脑骨折治疗仪治疗各类闭合性骨折15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鹏;张云飞;宋振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接骨散含药血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与成骨性分化影响

    目的:研究接骨散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s)增殖与成骨性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高、中、低剂量灌服大鼠制得接骨散含药血清,以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制得对照血清;采用贴壁筛选法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以3种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干预第二代rBMSCs.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于干预后的第3天、6天、9天和12天分别测定细胞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碱性磷酸酶阳性克隆数(CFU-FALP)、钙盐沉积量以及钙化结节数,并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中剂量接骨散含药血清强烈刺激细胞增殖活性并显著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性分化,表现在该组的ALP活性、CFU-FALP、钙盐沉积量和钙化结节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接骨散含药血清具有促进rBMSCs增殖和成骨性分化活性.

    作者:谢兴文;宋敏;金成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药外敷结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囊炎的临床观察

    膝关节创伤性滑囊炎是骨科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直接受到外力作用或间接受力造成的膝关节扭伤、长期负重慢性劳损或肢体本身力学紊乱及关节退行性变、手术刺激等都可造成膝关节滑囊损伤[1].自2009年6月以来,我院用中药外敷结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囊炎1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施立奇;江相保;陆小尖;祁青;张里援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密固达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观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对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认识和理解也逐渐增多.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典型的临床表现.

    作者:周丕琪;沈霖;杨艳萍;谢晶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电针对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性激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针对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性激素及IGF-1的影响.方法:50只雌性未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雌激素组、电针组,采用双侧卵巢摘除术复制骨质疏松模型,造模成功后,治疗3个疗程,检测大鼠骨密度、E2、LH、FSH及IGF-1变化.结果: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BMD)和骨矿含量(BMC)明显降低,E2水平明显降低,LH、FSH明显增加,IGF-1显著降低,与正常组大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激素组、电针组大鼠BMD、BMC及血清中E,水平、IGF-1含量明显增加,LH、FSH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与雌激素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以通过提高E2水平,调节内分泌失衡状况,促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表达,达到改善骨质疏松的效果,其作用与雌激素作用相近.

    作者:张英;王小云;郭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股骨近端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粗隆骨折16例

    股骨多段骨折多由严重的创伤导致,其病情严重,对患者的身体各项机能影响较大.特别是涉及到股骨粗隆骨折的股骨多段骨折,应用传统的一般髓内钉、DHS钉等内固定难以获得良好稳定的固定,不利于骨折的愈合.我院自2007年9月~2010年9月,应用股骨近端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粗隆骨折16例,获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青;孙凯;游浩;刘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三步复合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缝132例

    骶髂关节错缝临床常见,祖国医学称之为胂肋骨移位,临床报道较多,其治疗手法多样[1-6].但到目前为止,还缺乏一些容易被同道所共识的快速诊断方法及疗效评定标准.自2005年5月~2009年12月,笔者应用三步复合手法整复骶髂关节错缝1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学昌;肖红恩;王西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电针刺配合隔物炙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膝骨性关节炎是临床多见于中老年人的退行性关节软骨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弹响及活动受限等,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目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方法很多,本文笔者自2008年1月~2010年3月采用电针刺及隔物炙治疗膝骨性关节炎7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惠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粉碎骨折23例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上肢骨折,对于移位外科颈骨折传统的治疗方法存在很多缺点,尤其骨折愈合后出现的功能障碍在所难免,笔者对本院自2005年1月~2009年1月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外科颈三、四部分骨折2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波;陈芳;余东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针刀术为主治疗颈性眩晕48例

    颈性眩晕是指颈椎及有关软组织,如关节囊、韧带、神经、血管、肌肉等,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变化所引起的眩晕,亦称Barre-Lieon综合症.目前比较普遍的方法有西医手术疗法及中医保守疗法.笔者于2008年7月~2011年2月,以针刀术为主,配合整脊、水针内固定及固护的综合疗法,对湖北省中医院针灸及康复科门诊及住院部的48例颈性眩晕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菲;蒋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端颈旋转法加针刺治疗落枕的体会

    自2009年8~2010年9月,笔者采取端颈旋转手法加针刺后溪穴治疗落枕24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4例,男13例,女11例.年龄18~32岁,平均25岁.因睡眠姿势不良导致者16例,突然转头引起者8例.X线片示颈椎曲度有不同程度变直,本组均无骨质增生.

    作者:周奎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药外治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新研究进展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以膝关节软骨变性和丢失及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骨质再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炎疾病.该病的始发部位在软骨,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

    作者:姚志城;彭力平;林松青;温清波;谢增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髌股关节不稳两种治疗方法比较

    髌股关节不稳是骨科临床常见疾患.回顾我院近年来治疗髌股关节不稳、临床资料完整病例39例(45膝).分别采用传统的Krogius开放式手术和膝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紧缩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手术,两种术式比较,后者损伤小,并发症少,具有明显优势.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振文;李盛华;孔令俊;柴喜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六味地黄丸对原发性疏松症(肾阴虚型)骨密度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原发性疏松症(肾阴虚型)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将60例原发性疏松症(肾阴虚型)患者随机分为钙尔奇组(对照组)30例,六味地黄丸组(治疗组)30例,比较治疗12个月后BMD的变化情况及骨代谢相关生化检查结果.结果:治疗组腰椎BMD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部位BMD无明显差异.治疗组腰椎、股骨颈骨、Ward's三角BMD变化率分别为8.45%,4.39%,4.0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明显(P<0.01).治疗12个月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P<0.01),治疗组尿Ca/Cr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六味地黄丸能有效提高原发性疏松症(肾阴虚型)患者的BMD,尤其是腰椎的BMD,降低尿Ca/Cr值.

    作者:张宏波;李程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