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癌组织中E-cadherin和MMP-2、MMP-9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赵远;王永忠

关键词:胃癌, 上皮钙黏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
摘要:目的 探讨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60例原发性胃癌和1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E-cadherin和MMP-2、MMP-9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E-cadherin的阴性表达率为88.33%,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的20.00% (P<0.01).MMP-2和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39%和73.91%,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的31.54%和21.47%(P<0.01).E-cadherin的阴性表达率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临床分期无显著相关性;MMP-2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与E-cadherin的阴性表达率呈正相关(r=0.453和r=0.579,P<O.01).结论 胃癌组织高表达MMP-2和MMP-9,同时低表达E-cadherin,提示E-cadherin和MMP-2、MMP-9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江苏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塞莱昔布对急性白血病原代细胞增殖、凋亡及促血管新生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2 (COX-2)抑制剂塞莱昔布对急性白血病(AL)原代细胞增殖、凋亡及促血管新生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收集30例初诊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标本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加入浓度为20、40、60、80、100、120 μmol/L的塞莱昔布培养24、48、72 h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测定80μmol/L塞莱昔布作用48 h前后促血管新生因子(VEGF、b-FGF、TGF-β) mRNA的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塞莱昔布作用后,细胞增殖均受到明显抑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同一时点不同浓度和同一浓度不同时点的塞莱昔布对AL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的凋亡率(3.98±0.6)%相比,40、60、80 μmol/L塞莱昔布作用24h后凋亡率明显增高,分别为(8.1±0.9)%、(10.97±1.4)%、(19.78±2.3)%,呈剂量依赖性(P<0.01),VEGF、b-FGF和TGF-β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 塞莱昔布能有效抑制AL原代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可能与下调促血管新生因子表达以抑制血管新生有关.

    作者:张彦芳;阮林海;赵小强;王瑞丽;葛晓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鼻内镜下电凝吸引器治疗上颌窦囊肿

    上颌窦囊肿由于部位较为隐蔽,使用常规内镜鼻窦手术器械很难达到彻底清除效果.临床上常采用下鼻道开窗或经中鼻道联合及经上颌窦前壁切除上颌窦囊肿,手术损伤较大.我们在鼻内镜下经扩大的上颌窦自然开口应用电凝吸引器治疗囊肿,效果满意.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确诊为上颌窦囊肿于我院手术治疗的患者30例(33侧),男17例(19侧),女13例(14侧),年龄16-60岁,中位年龄34岁.均有头痛、面部闷胀、牙痛及鼻腔间断流黄水等临床症状.单纯性囊肿13例,鼻中隔偏曲伴囊肿5例,鼻息肉鼻窦炎伴囊肿12例.

    作者:周健;张磊;邹嘉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高龄危重手术患者应用双管喉罩通气全身麻醉的体会

    高龄患者实施下肢、泌尿外科和下腹部手术时,虽手术时间一般不太长,但麻醉处理有时十分困难.如长期服用抗凝药、合并严重的呼吸功能减退、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困难气道、心功能不全、缺血性心脏病、严重心律失常、心衰和肝肾功能减退等,常常使高龄手术患者既不适合采用椎管内麻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也有风险和顾虑.我们对高龄危重手术患者采用双管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蔡靓羽;王冬青;尹卫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miR-137对人喉癌细胞株Hep-2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研究miR-137对喉癌细胞株Hep-2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将Hep-2细胞分为转染miR-137寡聚核苷酸组(A组)、转染无义序列组(B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采用RT-PCR、MTT法、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技术评价各组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生物学特征.结果 转染miR-137寡聚核苷酸后,Hep-2细胞中miR-137表达显著增加.与C组相比,A组细胞增殖水平明显抑制,miR-137寡聚核苷酸能够有效诱导Hep-2细胞周期阻滞在G1/G0期;A组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表达水平明显下调,细胞周期调控因子蛋白CDK4及细胞周期素D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miR-137寡聚核苷酸能够显著抑制喉癌细胞Hep-2的增殖,miR-137是潜在的人喉癌细胞基因治疗的候选靶点.

    作者:曹影;王培蓓;马荧雪;谭长强;陈智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局部注射干扰素治疗成人复发性喉乳头状瘤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局部注射干扰素治疗成人复发性喉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 使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和肿瘤基底局部注射干扰素治疗成人复发性喉乳头状瘤5例.结果 5例患者均治愈,1例在2个月后失访,其余4例分别随访3个月、5个月、11个月和1年2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成人复发性喉乳头状瘤损伤小,出血少,联合肿瘤基底局部注射干扰素可以提高疗效.

    作者:于亚峰;吴文璎;刘济生;肖根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冠心病患者围术期网织血小板的检测

    目的 建立流式细胞术测定全血网织血小板(RP)的方法,并检测冠心病患者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0PCABG)围手术期RP的变化.方法 在OPCABG术前和术后第1、4、8天,采集20例冠心病患者的空腹静脉血,经噻唑橙孵育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P数量.结果 20例冠心病患者在OPCABG术前和术后第1、4、8天RP比例分别为0.35%(0.03%-0.60%)和0.60%(0.23%-0.68%)、1.05%(0.40%-1.78%)、0.30%(0.20%-0.80%);其中,OPCABG术后第4天RP比例较术前明显增加(P<0.01).结论 流式细胞术可有效测定全血中的RP.冠心病患者OPCAB3G术后第4天外周血RP数量显著增加,这可能是外科手术后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主要原因.

    作者:张锦英;龚晓璇;张秋;朱甜甜;王晓伟;王学忠;殷咏梅;李春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简化曲普瑞林激发试验评估女童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启动的价值

    目的 探讨简化曲普瑞林(triptorelin)激发试验评估女童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A)启动的价值.方法 生长发育异常女童108例(性早熟87例、矮小症13例和青春期预测终身高矮小8例)中,HPGA启动者79例,未启动者29例.所有患儿均行曲普瑞林激发试验.用免疫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促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结果 HPGA启动者和未启动者的LH峰值(PLH)分别为(20.24±15.39)和(2.56±1.03) IU/L,PLH/FSH峰值(PFSH)分别为(1.35±0.94)和(0.32±0.42) (P<0.01).曲普瑞林激发试验40 min LH(91/108例)、60 min LH(107/108例)、PLH(90/108例)诊断HPGA启动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0、0.982和0.990;当Youden指数大时,即40 min LH、60 min LH、PLH分别为≥4.09 IU/L、≥4.04 IU/L和≥4.22IU/L时,其诊断HPGA启动的灵敏度分别为93.9%、96.2%和96.9%,其对应的特异度均为100.0%;当40 min和60 min的LH≥4.22 IU/L时,其诊断HPGA启动的灵敏度分别为90.9%和96.2%,其对应的特异度均为100.0%.当PLH/PFSH≥0.47时,其诊断HPGA启动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1%和96.0%.结论 1h的曲普瑞林激发试验为评估女童HPGA启动的可靠实验室指标;其40 min或60 min单次血促性腺激素诊断价值与促性腺激素峰值接近.

    作者:卢隽滢;徐庄剑;马亚萍;王勍;张婷婷;赵金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心房钠尿肽、脑钠尿肽与心房颤动

    心房钠尿肽(ANP)、脑钠尿肽(BNP)是心肌细胞分泌的一种循环激素,正广泛应用于临床试验和心血管研究中,近年来研究发现其浓度变化与心房颤动(房颤)有着密切的联系,可能成为评价、预测房颤的指标之一.

    作者:甄福喜;邵永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

    目的 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直接贴壁法从脐带中分离UC-MSCs,取第3代细胞作流式细胞术鉴定其表型.用β-巯基乙醇、尼克酰胺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诱导UC-MSCs(诱导组),对照组在未添加任何诱导试剂的培养基中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UC-MSCs的形态学变化;取诱导后3周的细胞进行双硫腙染色,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胰岛素水平,RT-PCR检测胰岛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细胞高表达UC-MSCs相关抗原CD90、CD105和CD13,而低表达造血细胞相关抗原CD34、CD45和HLA-DR.UC-MSCs经诱导后细胞形态由梭形变为圆形或椭圆形,双硫腙染色为阳性.诱导组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0.305±0.065) μU/ml vs.(0.085±0.024)μU/ml](P<0.01).RT-PCR显示诱导后细胞表达胰岛细胞相关基因.结论 UC-MSCs具有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的潜能.

    作者:禹亚彬;陈维;储建;卞建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大鼠心肌组织的表达及缬沙坦的干预作用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在甲亢性心脏病(HHD)大鼠心室重构过程中的作用及缬沙坦对HHD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32只随机均分为4组:A、B、C组腹腔注射L-甲状腺素0.5 mg·kg-1·d-1×28 d建立甲亢模型,B、C组同时分别用缬沙坦10 mg·kg-1·d-1、30 mg·kg-1·d-1灌胃;D组不用药,作为空白对照组.造模前后分别采取静脉血,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水平;第28天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完成心脏超声检查后,解剖动物测定各组大鼠心肌肥厚指数(MCHI)、左心室心肌细胞直径和胶原容积分数(CVF)及免疫组化观察心肌VEGF的表达.结果 与D组比较,A、B、C三组血清T3和T4水平均明显升高,A组心肌VEGF表达明显增强,左室腔扩大,室壁增厚,MCHI、心肌细胞直径和CVF增大.而B、C组上述心室重构指标和VEGF表达的改变均比A组轻.结论 VEGF可能参与了HHD大鼠心肌重构过程;缬沙坦可抑制VEGF表达和心室重构,从而保护心功能.

    作者:施晶晶;李拜红;王晓彦;朱栋晓;魏喆强;金伟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千层纸素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凋亡的作用

    目的 探讨千层纸素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的凋亡诱导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终浓度分别为0、12.5、25、50、100、200和400 μmol/L的千层纸素处理MG-63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千层纸素对MG-6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透射电镜下观察千层纸素对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千层纸素对MG-63细胞凋亡率的影响,Western blot法分析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Caspase-9、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Bcl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水平.结果 千层纸素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地抑制MG-63细胞的增殖.电镜下可发现千层纸素能诱导细胞凋亡,表现为胞质内出现大量空泡,细胞核染色质固缩,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此外,千层纸素能剂量依赖性地诱导细胞凋亡,上调MG-63细胞中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pro-Caspase-3、pro-Caspase9和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 千层纸素可诱导人骨肉瘤细胞MG-63凋亡;这可能与升高Bax/Bcl-2比率、激活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有关.

    作者:徐强;李家祥;雷会宁;韩冬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再次应用三腔双囊管压迫止血的护理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所致的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势凶险,首次出血病死率高达50%.三腔双囊管压迫止血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首选方法.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所致的上消化道大出血6周内再出血发生率为17%,2年内再出血的发生率约80%[1].我科2006-2011年成功应用三腔双囊管压迫止血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27例.6例因出血复发而需要再次使用三腔双囊管压迫止血,其中3例患者拒绝应用,现对其拒绝原因和护理对策分析如下.

    作者:赵晓琴;吴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血细菌培养阴性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血细菌培养阴性的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57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7例中,血细菌培养阴性77例(49.0%),血培养阳性80例(51.0%);血培养阴性组较血培养阳性组更易检出巨大赘生物和发生栓塞并发症[(10.4% vs.5.0%和19.5% vs.8.8%)(P<0.05)].17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病死率为10.8%.血培养阴性77例中,手术治疗60例,住院期间死亡3例.两组患者预后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血细菌培养阴性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早期诊断、正确把握手术时机、药物与手术治疗相结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胡海波;郑翔翔;秦建伟;邵永丰;吴延虎;张石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三联条码追溯系统在手术供应室的应用及体会

    条形码是一种有效的识别工具,可容纳大量信息、方便快捷、数据精准、追溯性强[1].条形码追溯系统是现今医疗卫生系统跟踪有力依据[2].2009年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在全国已正式执行,要求每个手术器械包外都必须有条形码追溯系统标识,对植入性手术器械包还必须进行生物监测[3].我院从2012年1月开始,手供一体化洁净手术室器械按消毒供应中心新规范要求进行信息化管理,体现了三联条码在手术器械的追溯中的优势.

    作者:刘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树突状细胞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DC)在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对Th1/Th2细胞诱导分化的效应.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变应性鼻炎组(15例)、慢性鼻炎组(15例)及对照组(15例)患者外周血CD3-CD64+细胞和CD4+ CD3-CD11c-细胞.将培养成熟的两种细胞分别与CD4+ CD45RA+T细胞和抗CD3及抗CD28单抗共同培养,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IL-4、IL-5和IL-10的含量.结果 在变应性鼻炎组外周血中,以CD4+ CD3-CD11c-细胞百分率增高为特征,经IL-3和CD40L等细胞因子培养后分化成熟成淋巴样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2);而慢性鼻炎组外周血中以CD3-CD64+细胞占优势,经用粒细胞集落因子(GM-CSF)+CD40L培养后分化成熟成髓样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1).结论 变应性鼻炎组外周血中DC的前体细胞(pDC1)/(pDC2)的失衡可能是导致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Th1/Th2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与变应性鼻炎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吴文璎;张雁云;黄瑞;凌红阳;周慧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脂多糖对小鼠认知功能及海马促炎因子和淀粉样蛋白β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脂多糖(LPS)对C57BL/6J小鼠海马IL-1β、IL-6、TNF-α及淀粉样蛋白β(Aβ)的影响.方法 5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均分为五组,分别腹腔连续注射LPS 250μg/kg和生理盐水3 d(L3组和C3组)和7 d(L7组和C7组);N组作为空白对照组.末次注射后第4天将小鼠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随后处死,测定海马组织促炎细胞因子.结果 与C3和C7组比较,L3和L7组小鼠登台潜伏期显著延长,靶象限活动时间显著缩短,海马IL-1β、IL-6及TNF-α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L3组和C7组比较,L7组小鼠海马Aβ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 LPS可致小鼠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海马组织中促炎因子和Aβ表达上调有关.

    作者:朱滨;王大明;刘宁;丁良才;胡益民;沈江;洪涛;杨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52例流产绒毛细胞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自然流产绒毛标本染色体核型.方法 应用长期培养法对52例早期流产的胎儿绒毛组织进行绒毛细胞培养,对培养成功的绒毛细胞制备染色体及核型分析.结果 52例自然流产的绒毛组织中绒毛细胞培养成功47例(90.38%).其中,检出染色体异常22例(46.81%);异常核型中以染色体数目异常为主(86.36%),并以三体征常见(59.09%).结论 胚胎染色体异常是早期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对流产绒毛行染色体检查有利于查明流产原因,合理指导下次妊娠.

    作者:李欣;霍然;凌秀凤;赵纯;郭锡熔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氧驱动湿化液持续气道湿化法的临床效果

    合理的气道湿化可保持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润、稀释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临床上采用的持续气道湿化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方法湿化效果也存在差异[1].我科应用氧气驱动一次性湿化液气道持续湿化法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气道湿化,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徐锡明;董志霞;胡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人参皂甙Rg1对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拮抗作用

    目的 探讨人参皂甙Rg1对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正常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分为三组:A、B组用白细胞介素1β(IL-1β)10 ng/ml作用24 h,建立软骨细胞凋亡模型;B组事先加入10 μg/ml的人参皂甙Rg1保护2h;C组作为空白对照.TUNEL法检测人参皂甙Rg1对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人参皂甙Rg1对凋亡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A、B和C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7.30±4.05)%、(10.30±1.08)%和(2.20±1.93)%,B组胞凋亡率低于A组(P<0.05).与A组比较,B组软骨细胞TIMP-1的表达增加,MMP-13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 人参皂甙Rg1具有拮抗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吴东迎;惠宇坚;左强;范卫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原发性外耳道及中耳恶性肿瘤的治疗

    目的 探讨原发性外耳道及中耳恶性肿瘤的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29例外耳道和中耳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9例中,Ⅰ期病变8例,Ⅱ期5例,Ⅲ期4例,Ⅳ期12例.手术方法包括外耳道袖状切除、颞骨部分切除和颞骨次全切除,必要时联合颈淋巴结清扫术和腮腺切除术;对进展期病变辅助术后放射治疗.结果 总的5年生存率63.6%.其中,Ⅰ期和Ⅱ期病变5年生存率为85.7%,Ⅲ期和Ⅳ期病变5年生存率为25%.随访过程中4例患者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 早期颞骨恶性肿瘤,单纯的外耳道袖状切除或颞骨部分切除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对于Ⅲ、Ⅳ期病变,更为广泛的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放疗较为可取.

    作者:张义娟;陈智斌;周涵;赵晓埝;李芳丽;邢光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江苏医药杂志

江苏医药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