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刘素品

关键词:护理干预,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肺功能, 预后, 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诊治的9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临床症状改善和住院时间以及预后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肺功能及预后均具积极影响,同时还可以快速缓解患儿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银甲丸联合抗生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银甲丸联合抗生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观察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银甲丸联合抗生素)和对照组(抗生素),各25例,按疗程治疗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对照组有效率为8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银甲丸联合抗生素疗效优于单纯抗生素。

    作者:靳慧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综述了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包括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单方验方、实验研究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作者:张淑芳;吕树泉;苏秀海;李文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活血止痛汤加减治疗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

    目的:探讨活血止痛汤加减治疗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的疗效。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治疗组用活血止痛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口服伤科跌打胶囊和抬高患肢。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疼痛时间、肿胀程度和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止痛汤是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疼痛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作者:田跃军;徐彬;徐涛;贾小祥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项痹舒汤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项痹舒汤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88例,对照组86例。治疗组采用项痹舒汤配合牵引,对照组采用根痛平颗粒配合牵引,治疗4周后根据“田中靖久症状量化表”观察患者症状、体征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2%,对照组为75.6%,两组疗效比较,95%CI无重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行症状评分统计学比较,P值为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项痹舒汤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满意。

    作者:海渊;梁舒涵;毛书歌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针灸辅以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针灸辅以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26例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双氧芬酸钠缓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针灸辅以中药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3.4%)显著高于对照组(66.3%),P<0.05,观察组患者JOA积分为(27.85±3.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26±4.28),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0%)显著低于对照组(7.4%),P=0.000。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采用针灸辅以中药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疼痛,具有使用价值。

    作者:陈旭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补虚祛痰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补虚祛痰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万方,VIP, PubMed, Cochrane Library,MEDLINE,查以“补虚祛痰法治疗COPD稳定期”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13篇文献被纳入,包括1160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补虚祛痰法为主的各试验组的总有效率、肺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及血清免疫指标较常规治疗对照组明显改善,所有研究均未提及退出或失访。结论:由于所有纳入研究的文献的质量均不高,故此系统评价产生偏倚风险较高,合并分析的结果可靠程度均不高。因此,补虚祛痰法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仍需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验证。

    作者:周鹏;梁爱武;张惠敏;骆盅霖;韦筱园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心理护理干预联合芷辛方在减轻晚期肿瘤患者疼痛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联合芷辛方在减轻晚期肿瘤患者疼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方法,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结果: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联合芷辛方的疗效更理想。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联合芷辛方可以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缓解肿瘤患者的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玉;张冬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三仙健膝方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膝骨关节炎作为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的一类疾病,治疗方法多样,各有优缺点。重庆市沙坪坝区名中医杨昌国主任继承前辈经验,总结自身得失,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创制内服外敷三仙健膝方的方法治疗该病,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莫世祥;桂绍红;游彦雷;杨昌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雷公藤多甙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片对糖尿病肾病Ⅳ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中医院肾病科2015年1-10月门诊或住院的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0例予口服缬沙坦,治疗组20例加用口服雷公藤多甙片。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的变化,同时监测血常规及肝功能。结果:经治疗,治疗组、对照组24h尿蛋白定量均较前减少,血清白蛋白上升,血肌酐下降。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蛋白尿下降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雷公藤多甙联合缬沙坦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可以减少蛋白尿,提升血清白蛋白,保护肾功能。

    作者:徐彩;祁爱蓉;傅博;周厘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凋膜止崩方辅助RU486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前后ER和AR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凋膜止崩方辅助RU486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前后ER和AR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42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给予凋膜止崩方辅助RU486治疗,检测ER和AR表达及意义。结果: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治疗前ER和AR表达比正常增殖期子宫标本高,ER表达于腺体与间质细胞中,AR仅表达于间质细胞中;子宫内膜增生症治疗后ER表达低于治疗前,间质与腺体内AR表达高于治疗前。结论:凋膜止崩方辅助RU486治疗能抑制子宫内膜增生情况。

    作者:王鑫;姜齐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理中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理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47例脾胃虚寒慢性咳嗽患者服用理中汤加减,治疗两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47例患者中,治愈31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62%。结论:理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咳嗽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刘晓莉;谢守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撤机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回顾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撤机困难的原因,探讨应对策略。方法:对2013-2015年在我科接受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组分析,观察年龄、性别、撤机成功率、撤机困难率、心理因素和机械通气时间等相关因素的差异性。结果:行机械通气期间,40例患者中出现10例撤机困难,发生率为25%。经分析,气管插管管径、镇静程度、气道梗阻、机械通气时间长均为撤机困难的相关因素。结论:积极寻找导致患者撤机困难的原因,针对不同因素制定防治措施,可有效降低撤机困难的发生率。

    作者:马书娟;刘亚敏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针灸辅助治疗急性肾绞痛重度疼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辅助治疗急性肾绞痛重度疼痛的疗效。方法:将80名急性肾绞痛重度疼痛的患者随机编入单纯药物治疗组和针灸辅助药物治疗组。单纯药物治疗组采用杜冷丁镇痛,针灸辅助药物治疗组则用针灸辅助杜冷丁镇痛,观察疼痛缓解情况并通过VAS疼痛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分析对比两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针灸辅助药物治疗组对于急性肾绞痛重度疼痛的有效率为98.0%,显效率为77.5%,均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疼痛评分明显改善。结论:对于急性肾绞痛重度疼痛,针灸疗法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辅助治疗手段,可以加强镇痛效果,减少镇痛药物的用量。

    作者:黄文;刘明;李擎东;田馨怡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患者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将102例冠心病并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190mg/dL的老年患者(≥75岁)随机分为三组:阿托伐他汀钙组(组1),麝香保心丸组(组2),阿托伐他汀钙+麝香保心丸组(组3),每组34例。常规治疗基础上,组1服阿托伐他汀钙(立普妥,20mg/qn);组2服麝香保心丸(2粒/次,3次/d);组3服麝香保心丸(2粒/次,3次/d)和阿托伐他汀钙(10mg/qn),共服3个月。分别测定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和肝功能。结果:治疗前,分别比较三组患者LDL-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LDL-C水平比较:三组LDL-C均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组1与组3均优于组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1与组3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TC水平比较:组1与组3治疗后TC均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组2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三组治疗前后血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比较,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可降低冠心病患者血LDL-C水平,减少他汀类服用量,无肝损作用。

    作者:符少萍;洪俊;杨雪梅;陈焕清;陈玉成;张向葵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心血管急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

    随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其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威胁越来越大,防治显得尤为重要。伴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心血管疾病尤其是急症专业的理论和实践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急症的进展进行讨论,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看法。

    作者:张亚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循证护理对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把7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艳华;陈永凤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丹蛭胶囊治疗阿司匹林抵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丹蛭胶囊干预阿司匹林抵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筛查出的100例阿司匹林抵抗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加服丹蛭胶囊。比较两组患者2周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实验指标、心绞痛临床疗效、心绞痛持续时间、中医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结果:治疗组在干预以花生四烯酸(AA)为诱导剂检测血小板聚集的实验研究中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改善心绞痛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改善心绞痛持续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心电图疗效评价比较中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丹蛭胶囊能够缓解阿司匹林抵抗,加强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减少心绞痛次数及缩短持续时间。

    作者:齐锋;宋柏奇;邓悦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药结合常规西药治疗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究对于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中药结合常规西药的用药方案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前者的用药基础上联合中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心肌酶改善以及心电图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心电图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在两组治疗后心肌酶均改善的情况下,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明显高于另一组(P<0.05)。结论:在临床上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对该病进行治疗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在降低心肌酶水平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心电图有效率,并且有着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高亮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健脾化湿解毒方治疗尿酸刺激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纤维化的研究

    目的:研究健脾化湿解毒方含药血清对尿酸刺激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纤维化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①将肾小球系膜细胞株(GMC)加入含有UA300μmol/L的培养液中;②分别加入含有别嘌醇(西药对照组)及健脾化湿解毒方的含药血清(中药治疗组)于细胞中;③用Cell Counting Kit观察各组别细胞的活性;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蛋白中磷酸化细胞外蛋白调节激酶(p-ERK)的含量;用共聚焦及Real-Time PCR检测细胞中纤维粘连蛋白(FN)的表达及分布情况,观察健脾化湿解毒方对于尿酸刺激下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纤维化是否具有保护作用。结果:尿酸300μmol/L刺激GMC后,细胞活性(CCK8)明显下降,p-ERK通路表达明显升高,细胞中FN的表达升高;在加入含别嘌醇及健脾化湿解毒方的含药血清后,细胞活性(CCK8)被进一步遏制;p-ERK通路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并无明显差异。结论:健脾化湿解毒方的含药血清能降低经尿酸刺激后FN的分泌。

    作者:陈晓旭;茅建春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20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患者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辨识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患者的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分布及其相关性。方法:对20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评定及中医体质辨识。结果:①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体质有别于一般人群的体质;②风痰瘀阻证是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主要证型,痰湿质、湿热质和血瘀质是其主要体质。结论: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人体质以痰湿质、湿热质和血瘀质多,证型以风痰瘀阻多。根据体质可调理论,可以在中风发生之前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达到中医“治未病”的目的。

    作者:李柱;王清峰;吴银玲;倪进军;薛广团;孙会秀;刘作印;卢要强;马锋;李强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