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五苓散结合间歇性导尿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朱靖;马利中

关键词:五苓散, 间歇性导尿, 脊髓损伤, 尿潴留
摘要:脊髓损伤性尿潴留是骨伤科和外科常见的疾病,治疗比较棘手.目前临床尚无特殊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需要长期留置尿管排尿,极易造成尿路感染,甚至全身感染.Cutt-man [1]对脊髓损伤患者采用无菌性间歇导尿技术,使得膀胱规律性扩张与排空,接近生理状态,减少了感染的发生机会.因此间歇性导尿术目前已成为大家比较认同的治疗脊髓损伤尿潴留的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相关文献
  • 跟骨骨折手术切口愈合的临床分析

    跟骨骨折临床上较为多见,约占跗骨骨折的60%,其中跟骨关节内骨折多为高处坠落,跟骨着地所致,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如治疗不当,将影响足功能.

    作者:张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二种非手术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的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二种非手术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方法:对270例颈椎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A组)128例,男60例,女68例;观察组(B组)142例,男74例,女68例.对照组颈椎牵引,观察组使用干扰电治疗+颈椎牵引.对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以日本骨科学会(JOA)颈椎病疗效评定标准上肢的感觉评分+躯干感觉评分结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二组的疗效,对评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A组疗效评分与B组疗效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疗效优于A组.结论:干扰电+牵引治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优于牵引+药物疗法,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保守治疗宜先行干扰电治疗,然后再行颈椎牵引.

    作者:何杰民;彭焰;梁安靖;黄志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微创顺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复杂型肱骨干骨折26例

    肱骨干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上肢骨折,占全身骨折的1.0~1.5% [1].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普及,肱骨干骨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肱骨干骨折治疗方法包括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或石膏固定等,但容易造成桡神经损伤,骨折移位甚至骨不连发生 [2].

    作者:王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舒颈汤配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报告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尤以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发病多,治疗方法较多.我科于2005年10月~2008年8月,用舒颈汤配合手法按摩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忠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血府逐瘀胶囊及玻璃酸钠联合用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及玻璃酸钠联合应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2例给予血府逐瘀胶囊及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对照组64例仅用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膝关节无痛率79.2%、功能优良率97.2%、临床综合有效率97.2%;对照组治疗后膝关节无痛率40.6%、功能优良率71.8%、临床综合有效率84.3%;两组3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胶囊及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白建兰;张殿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药对软骨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进展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不仅是临床常见的关节疾病,也是引起中老年人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现代医学认为:软骨细胞的凋亡与关节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研究中药对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将有助于OA的防治.本文就近年来中药对软骨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雒焕生;李楠;王和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鹿茸多肽对兔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的影响

    目的:观察鹿茸多肽对兔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的影响.方法:参考Hulth法建立骨性关节炎模型,给予不同浓度的鹿茸多肤进行干预,分别进行MTT法检测、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获得鹿茸多肽对软骨细胞作用.结果:鹿茸多肽对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有一定的增殖作用,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直接分泌到胞外的基质金属蛋白酶含量变化不明显,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核酸中金属蛋白酶有一定表达.结论: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在正常分化及增殖发生改变过程中,其软骨基质的降解是金属蛋白酶与其它因子协同作用的结果;鹿茸多肽有促进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增殖作用,并可抑制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中金属蛋白酶的过度表达,可能对治疗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赵文海;赵长伟;闻辉;周秋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综合治疗60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退变与损伤导致髓核脱出于纤维环之外,刺激或压迫腰脊神经根而引起腰腿痛的一种病症.LDH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本病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临床医师多数认为应慎重考虑手术治疗,首先积极采用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卧床休息、牵引、推拿按摩、药物、功能锻炼等治疗方法,约80%~90%的患者经治疗病情好转或治愈.

    作者:马天洪;刘亮;何洪阳;邓友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垫腰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0例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临床对比观察研究,比较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使用推拿治疗或加配合垫腰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推拿手法配合垫腰法,对照组仅用推拿手法.治疗10~20 d,随诊3~6个月,记录和比较两组腰臀及下肢症状的改善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有效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时间也明显少于对照组,而且在改善症状、体征的速度上快于对照组.结论:推拿治疗配合垫腰法治疗腰椎闻盘突出症比单一的推拿治疗作用快,且疗效更确切,在疗程上比对照组短,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跃斌;丁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伸秦颗粒加味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和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伸秦颗粒加味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和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观察.方法:将确诊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和高尿酸血症,血尿酸≥416umol/L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疗程均为3周,治疗前后检测血尿酸(UA),血沉(ESR),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等指标,并记录临床症状变化,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在治疗后UA,ESR,WBC,N%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伸秦颗粒加味对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和高尿酸血症疗效肯定,安全性较好,患者容易接受.

    作者:薛莎;凌家艳;李雪松;朱琼洁;马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锁骨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32例

    锁骨骨折是全身常见的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4%,主要发生在锁骨中1/3(占76%~82%) [1].既往大多采用非手术治疗,经闭合复位外固定后很难维持复位,骨折通常会按照原始移位方向畸形愈合.我科自2004年8月~2007年8月采用锁骨钢板内固定并中药内服治疗成人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花双林;黄夕斌;钱文亮;梁爱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透明质酸钠治疗肘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创伤性肘关节炎是肘关节创伤后的继发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肘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肘关节是人体关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能精细地协调双上肢的活动.因此肘关节损伤后的修复效果直接影响患者的双上肢功能和生活质量.随着交通和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肘部损伤使创伤性骨关节炎发病率逐年增加.为了探讨透明质酸钠对肘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的疗效,我们对2005年6月~2007年6月收治的44名肘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自国;王寿强;谢小平;谢明芬;张力;邓侃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非侵入性外固定材料在骨科中的研究应用进展

    伴随着当前建筑工业和交通业的发展已使高能量的四肢、脊柱创伤发病率高达30%.目前对创伤急诊病人的运输往往采用木板、夹板等简易工具固定,往往由于其固定不牢靠,不能有效稳定骨折,在转运的过程中容易导致出血增多,应用不当甚至可导致骨筋膜室综合症等严重并发症,造成患者肢体残废.许多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后仍需要辅助一定程度的外固定来达到矫形和维持保护内固定的作用.

    作者:林海龙;练克俭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同期双膝关节置换早期规范化功能康复锻炼的探讨

    同期双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疾患具有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术后康复困难较小等特点,但因其适应症严格,外科技术要求高,护理难度大,易出现并发症.科学的早期康复训练对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治疗效果.2007年5月~2008年12月对我院104例同期双膝关节置换病人进行早期规范化康复训练,大大缩短康复周期,均获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素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药熏蒸结合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结合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1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8例)采用中药熏蒸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1(30例),采用单纯针灸治疗;对照组2(33例)采用中药熏蒸治疗,3组均治疗3周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1总有效率为70.0%,对照组2总有效率为57.6%,治疗组与两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熏蒸结合针灸的综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优于单一治疗.

    作者:廖志刚;费兰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骨科中成药不合理应用的分析与对策

    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上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疗效.随着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日益增多,中药使用的安全性已不容忽视.临床不合理用药是导致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成因之一.天津市天津医院是以骨科为特色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收治的病人以骨科疾病的患者为主,故临床上骨科中成药的使用较多.

    作者:周永梅;房德敏;潘雪梅;高颖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改良靠背椅复位法治疗肩关节脱位的临床研究

    肩关节脱位是创伤骨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损伤,占全身四大关节脱位的40.1%,是临床常见的关节脱位之一.靠背椅复位法早记载于唐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现代人们仍有沿用;但因其操作中复位较粗暴,极易造成医源性损伤.为了克服这一疗法的缺点和提高疗效,我们对其进行了改良,并用之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文龙;王尧才;郭振平;孙文革;崔建峰;张红昌;马会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微创配合中药治疗股骨颈骨折52例疗效分析

    股骨颈骨折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人群,但以50岁以上老年人为多见,这些患者常伴有骨质疏松症,股骨颈骨折后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已成为导致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或死亡的主要威胁之一.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较多,由于骨折局部的解剖和血供等问题,在临床治疗中治疗较难并存在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我院自2000年2月~2008年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颈骨折52例,具有创伤小、显效快、远期疗效可靠等优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中兴;张庚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无创兔颈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目的:设计一种无创颈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并验证其可行性,为防治颈椎病研究提供动物模型和实验依据.方法:2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模型组采用特制的固定布套将兔颈部固定于屈曲60°位,4 h/d;对照组兔戴上布套,允许其颈椎自由活动.在造模后3月,每组10只大耳白兔,麻醉及处死后行:①X线观察放射影像学变化;②光镜、电镜下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比较组间的差异性.结果:模型组颈椎间盘间隙稍狭窄、椎体边缘有骨质增生,出现软骨细胞变性、坏死,髓核皱缩,纤维环胶原纤维变性、排列紊乱等组织形态学改变;时照组颈椎间盘组织形态无明显变化.结论:本造模法符合人椎间盘退变的客观规律,操作简便易行,造模效果确切(较长时间处于异常应力环境下能使兔颈椎间盘组织形态、基质生化成分发生明显退行性改变),且对所观察椎间盘无直接干扰,有利于对椎间盘退变的防治进行深入研究.

    作者:熊勇;夏数数;彭锐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DHS和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2种常用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住院部收治的患者147例,分别应用DHS及抗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愈合时间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等指标.结果:2组患者在手术内固定的过程中均没有并发症发生,术后拍摄X线片复查,骨折复位良好,固定牢固,随访3~36个月,147例骨折全部愈合,与PFNA手术方法比较,DHS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增加、Hari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DHS,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固定可靠,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老年患者的股骨粗隆间骨折.

    作者:王皓;高骏;姜新;杨成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