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动点定位旋扳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王少伟;李伟居;黄桂忠

关键词:正骨手法, 旋扳手法, 颈椎病, 神经根型, 治疗
摘要: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笔者采用动点定位旋扳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55例,并设对照组进行观察研究,总结如下: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根型颈椎病针刀治疗临床文献的评价

    目的:评价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研究质量和治疗效果.方法:通过联机检索,获取符合规定标准的CSR针刀治疗临床文献,考评文献的证据推荐级别和证据水平,评价对照研究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和针刀治疗CSR的效果.结果:纳入评价76篇文献:随机对照试验文献12篇,非随机对照试验文献8篇,病例回顾研究文献56篇.文献的证据推荐级别及其频数:B级12、C级8、D级56,证据水平及其频数2a级2,2b级10,4级8,5级56;20篇临床对照研究方法学质量等级及频数:诊断标准,13A、7B;纳入标准,5A、15C;排除标准,7A、13C;随机方法,7A、5B、8C;基线情况,9A、11C;随访,1A、19C;疗效标准,6A、13B;统计学方法,9A、11B;样本数估计、随机分配方案隐藏、盲法采用、失访均为20C.针刀治疗CSR的有效率为80%~100%;3个临床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针刀与针刺治疗CSR的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刀组优于针刺组;未观察到有神经血管损伤、晕针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CSR针刀治疗临床文献的证据推荐级别不高,证据水平较低;研究方法存在缺陷.针刀治疗CSR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但该证据有效性、可信性受到文献的低质量和方法学缺陷的影响.

    作者:刘向前;邓晋丰;林定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微调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微调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将69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微调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颈椎牵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功能评分及椎动脉供血情况.结果:采用自身及组间对照,治疗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前后通过经颅多普勒(TCD)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感兴趣侧椎动脉供血情况,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微调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优于颈椎牵引.

    作者:杨学义;洪定刚;王效柱;于小中;周建飞;容安;吴沅鸿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的周身性疾病.多发于青壮年男性,致残率较高.2003年以来,我们应用自拟利湿化瘀解毒汤联合柳氮磺吡啶(SASP)治疗AS,医护结合,疗效确切,报告如下.

    作者:李彩;牟莹;郑玉秀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机械传动碾轧所致漂浮肘损伤36例治疗分析

    漂浮肘损伤(Floating Elbow Injure)是指同侧肱骨干与尺桡骨或相邻的干骺端同时骨折,导致整个肘关节成连枷状的损伤.机械传动碾轧伤损伤所致漂浮肘损伤,伤情复杂,往往合并有复杂的血管、神经、肌肉、皮肤及肘关节的副韧带损伤,抢救生命、保肢和功能重建为本病的重点.

    作者:冯佐基;徐明雄;宋龙强;樊文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若干问题的质疑与反思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LIDH)是腰腿痛的重要原发病,各种非手术疗法是该病临床治疗的首选.但目前有关非手术临床治疗存在着较大片面性与随意性.

    作者:黄仕荣;石印玉;詹红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后交叉韧带替代型与保留型假体在关节置换中的差别

    全膝关节表面假体置换作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手段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是,面对目前种类繁多的假体类型,术者在选择时容易产生困惑.我院在行15例膝关节翻修时分别对于后交叉韧带保留型(CR)以及后交叉韧带替代型(PS)假体给予观察并总结其特点,现陈述以下.

    作者:尚延春;喻长纯;陈海龙;王战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应用仙灵骨葆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1 对象和方法设计:病例一对照随访观察.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干部病房对象:于2001年3月~2004年8月观察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就诊患者,选择绝经后妇女及68岁以上男性骨质疏松患者共60例.

    作者:杨成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假体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是临床常见的髋部骨折之一,好发于老年人,有资料统计其发病年龄较股骨颈骨折晚5~6年[1],其发病率占到全部骨折的3%~4%[2],占髋部骨折的35.7%[3].

    作者:张惠法;王培民;戴庆生;许建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联合顺次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客观评价联合顺次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第Ⅰ组为单纯透明质酸关节内注射;第Ⅱ组为关节镜术、透明质酸关节内注射;第Ⅲ组为关节镜术、透明质酸注射、中药离子导入联合顺次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5 d、30 d、随访180 d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对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组在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方面均有明显疗效(P<0.01),且第Ⅱ、第Ⅲ组明显优于第Ⅰ组(P<0.01).跟踪观察180 d统计:膝关节功能指数第Ⅱ组、第Ⅲ组明显优于第Ⅰ组(P<0.01);第Ⅲ组明显优于第Ⅱ组(P<0.05).结论:联合顺次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好、见效快、且疗效巩固持久.

    作者:陈建锋;熊昌源;陈大伟;梁平;万超;胡戈亮;李雄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拔伸肘压侧扳法治疗腰椎小关节错位142例

    腰椎小关节错位又称腰椎后关节紊乱症、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笔者采用拔伸肘压侧扳手法治疗腰椎小关节错位,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近5年来用此手法治疗该病142例报告如下:

    作者:何胜文;杨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80例体会

    腰腿痛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以中老年人发病较多.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患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早期应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并配合卧硬板床休息、腰椎牵引、药物等,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沈凌;武玉锦;刘垒;方建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王经通副主任医师治疗脑外伤后遗症经验总结

    脑外伤是临床常见危重疾病,早期常危及患者生命,后期常留有偏瘫、失语、癫痫、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存质量.

    作者:王策;王韬;田子军;王经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见于青壮年.随着人口老龄化,60岁以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逐步增多.由于老年腰椎退变明显,其病理特点与手术方式有别于青壮年患者.我院自1995年5月至2004年10月手术治疗60岁以上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5例,报道如下.

    作者:陈继平;何秉辉;杨六中;时超;黄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微型钢板内固定加中药熏洗治疗掌指骨骨折

    手外伤是骨伤科常见病,常为多发掌指骨骨折,以前多采用克氏针固定,固定时间较长,限制了早期功能锻炼.我院于2003年3月~2005年6月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加中药熏洗治疗掌骨骨折,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聪祥;林月明;支绍信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复方太子参颗粒对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复方太子参颗粒延缓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机制.方法:将失神经支配的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以复方太子参颗粒的生理盐水溶液及生理盐水灌胃.于术后2、4、6周用HE染色测定肌纤维直径;用TUNEL法染色检测萎缩骨骼肌的细胞凋亡;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Fas,Bcl-2的表达变化.结果:①大鼠萎缩骨骼肌的肌纤维直径实验组显著大于对照组.②正常骨骼肌TUNEL染色未见凋亡细胞.失神经支配骨骼肌中细胞凋亡现象明显,失神经时间越长,凋亡细胞越多.实验组凋亡细胞显著少于对照组.失神经支配后Fas高表达,Bcl-2低表达.实验组Fas表达显著减少,显著少于对照组;Bcl-2的表达显著增强,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①失神经支配后骨骼肌的萎缩与肌细胞凋亡有关,凋亡相关基因Fas的表达增加,Bcl-2的表达减少在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②复方太子参颗粒可以延缓失神经支配骨骼肌的萎缩,它可能是通过抑制失神经支配后骨骼肌萎缩时肌细胞的凋亡而实现的.

    作者:汪宝军;王竹风;王和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体会

    肱骨髁上骨折为儿童常见骨折之一.有明显移位,旋转者行手法复位外固定尚有相当部分患儿不能理想复位,继而影响日后肘关节功能.我们自1990年~2004年对闭合手法复位失败者,采用克氏针交义内固定,术后石膏托固定,中药湿敷综合疗法治疗46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立民;陈焕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治疗肩锁关节术后再脱位报道

    肩锁关节骨折脱位多采用手术方法治疗,术式较多,疗效各异,出现术后再脱位或内固定取出后再脱位的患者不少,我院1996年1月至2006年1月共对14例术后或拆除内固定后再脱位的患者和8例首次肩锁骨折脱位手术患者实施了钩钢板加植骨融合术.

    作者:吴俊华;杨洪昌;李灿章;亚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孙树椿诊治筋伤特点初探

    孙树椿主任医师是国内著名骨伤科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国家骨伤科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国家骨伤科学学术带头人,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伤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主任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作者:陈朝晖;唐东昕;王立恒;张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改良腓肠肌腱膜瓣修复陈旧性闭合性KuwadaⅣ型跟腱断裂

    闭合性跟腱断裂是临床常见的损伤,常因就诊较晚、误诊或保守治疗失败导致陈旧性损伤,临床治疗方法较多,疗效不一.我科2003年1月至2005年7月共收治闭合性、陈旧性Kuwada Ⅳ型跟腱断裂患者9名,共10例.随诊13个月至3年现将手术治疗方案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韦旭明;孙振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随着现代交通业的发展,胫腓骨骨折是常见的严重损伤.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手术切口小,组织损伤轻,固定牢固,术后不需要外固定;并对上下关节影响少,且有早期下床活动的优点[1].

    作者:宋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