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眭述平;罗从风;陆男吉;蒋建新
膝关节外伤性滑膜炎传统的治疗方法较多,收效不一[1].笔者自2000年以来,采用小针刀疗法,治疗慢性膝关节外伤性滑膜炎2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施洪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单纯下尺桡关节损伤少见,多合并其他骨折和脱位一起出现.下尺桡关节脱位约占全身关节脱位的14.4%[1],以青壮年多见.由于其少见的发生率以及其独有的特性,临床工作中常被忽视漏诊,影响其治疗效果.现对1994年5月~2004年8月间我院收治下尺桡关节脱位的16例病例进行回顾,并结合临床对该损伤的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从而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邹妙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开放性、感染性骨折的治疗仍是目前创伤骨科中极为棘手的问题,如何治疗存在争论.小腿的解剖生理病理特点决定了小腿创伤后容易并发开放性、感染性骨折,我们应用夏氏组合式骨外固定器治疗或结合其它技术综合治疗小腿开放性、感染性骨折29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永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骨质疏松的日益严重,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发生率逐年上升.我院自1999年3月至2006年2月共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45例,得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纪忠义;徐明雄;郝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跟骨脂肪瘤是一种少见的骨肿瘤,以往的文献以病例报告为主,通过本院治疗的1例双侧跟骨脂肪瘤结合文献回顾,总结跟骨脂肪瘤诊治的基本原则.方法:查阅Medline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国内外病例63例,分析跟骨脂肪瘤的发病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结果:发现跟骨脂肪瘤发病年龄集中于32~60岁之间,男性占2/3,临床表现非特异,影像学表现为跟骨内部骨质缺损区,95%发生于跟骨颈基底部,患者预后良好.结论:对于有症状之跟骨脂肪瘤建议行肿瘤刮除加植骨术,无症状者以随诊为主.
作者:陈华;眭述平;罗从风;陆男吉;蒋建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锁骨细长,部位表浅,易受暴力发生骨折,其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5.98%[1].我院2000年10月至2005年5月采用重建钢板手术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4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孙国昌;李文平;张青生;王小青;马万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以第3腰椎横突部明显压痛为特征的慢性腰痛[1].为腰腿痛中的常见病、多发病.1998年~2006年,作者采用手法、局部封闭、小针刀疗法分期治疗本病,收到满意疗效,现将收治病人中资料较完整的102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肖德平;张军;李先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建立一种稳定的细胞分化体系.方法:取3月龄大耳白兔骨髓3ml~4m1,采用贴壁法获取骨髓间质干细胞,取2代细胞按1×104个/孔接种于24孔培养板内,绘制生长曲线.将传代2代细胞按3×103个·cm-2,接种于6孔板内,并加入条件培养液(地塞米松10-7mo·L-1,β甘油磷酸钠10 ml·L,50 mg·L-1抗环血酸),ALP-钙化染色鉴定,将传代2代细胞按3×10.个·cm.接种于6孔板内,并加入条件培养液(TGF-β15 ng·ml-1,地塞米松10-7m01·L-1或多聚赖氨酸10μg·ml_-1),阿新兰染色鉴定.结果:原代生长的细胞呈梭形,7d后形成多个集落,并逐渐溶合或片铺满瓶底,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细胞增殖能力增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不同条件培养液下可向成骨细胞或软骨细胞分化,ALP-钙染色及阿新兰染色阳性.结论:在本培养体系下,骨髓问质干细胞生长良好,可分化为成骨细胞及软骨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作者:李文革;陈雷;张杰;吴朝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IL-4、IL-6、IL-10和雌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患者40例,放免测定血清标本中IL-4、IL-6、IL-10、雌激素的含量.结果:用药前与用药30d后患者血清中IL-4、IL-6、IL-10含量有差别.结论:葛根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治疗药物.
作者:李俊华;潘子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有选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或石膏外固定,骨牵引或者手术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作者发现单纯小夹板外固定或骨牵引不能使重叠错位的骨折断端有效维持在复位状态,特别在患肢肿胀逐渐减轻过程中骨断端容易再移位或重叠.
作者:汪玉中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肱骨干骨折特别是中下1/3骨折由于其特殊的解剖关系或手术操作等原因,常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需二次甚至多次手术,给临床医师及患者带来诸多烦恼.根据《实用骨科学》对四肢骨干骨折骨不连的分析,其发生率在10%~15%.
作者:胡能平;胡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综合分析腰椎间盘造影术在椎间盘源性疼痛所致下腰痛诊断中的研究进展,以期对进一步的研究有所启示.
作者:冯其金;夏群;张继东;苗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膝关节镜手术是一种用于膝关节内疾病检查、诊断和治疗的骨科微创手术,它具有关节腔损伤小、切口小、术后反应轻、诊断明确、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郭莉;张云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断指再植术后患指屈曲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于2002年12月至2005年12月间,对我院骨外科断指再植成功的56例(71指)均于术中关闭伤口前将几丁糖注射液注射到鞘管内及喷涂于肌腱缝合口周围,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其中我们选取30例(39指)作为治疗组,在术后3周开始运用骨洗方(我院协定中药外用方)对患指进行中药外用熏洗治疗,连续使用4周;另外26例(32指)患者未使用中药熏洗,其余治疗过程相同,以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于术后6个月获得随访,并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部肌腱修复后评定标准,按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法,对患指屈曲功能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共56例患者均获得半年以上随访,随访率100%.治疗组39指,疗效优良者34指,优良率为87.2%;对照组32指,疗效优良者21指,优良率为65.6%.统计学显示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药熏洗疗法(骨洗方)可明显改善断指再植术后患指的屈曲活动功能,显著促进手功能的康复.
作者:范全;梁胜根;陈忠羡;卢永开;邝冠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小夹板固定是中医治疗四肢骨折的独特技术,在临床上广为使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且方法简单,痛苦小,患者易于接受.四肢骨折,特别是上肢和小腿骨折的病人,经整复及小夹板固定后不必住院治疗,可回家休养.
作者:王永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跟骨骨折是一较常见的骨折,尤以跟骨丘部骨折多见,占跟骨骨折90%左右,并常引起关节面严重碎裂和塌陷或伴有外侧骨皮质的移位骨折,其治疗主要决定于骨折良好复位和固定.我们采用撬拨复位加人工骨植入治疗30例、35个岁跟骨骨折,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汇报入下:
作者:梅杰;覃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膝关节内骨折在临床中并不少见,临床中膝关节内骨折常包括胫骨髁间嵴骨折、胫骨平台骨折、股骨髁骨折、髌骨骨折、关节内骨软骨骨折等.严重者常并发关节内半月板、交叉韧带、软骨、脂肪垫的损伤.
作者:王君鳌;陈文治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中药治疗骨折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些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发育生物学的发展,已认识到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而高度有序的生理过程,涉及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的作用.
作者:陈德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桡骨远端骨折严重累及关节面时,如果手法复位或复位难以维持时,那么应可以考虑手术[1].2003年3月~2005年10月我院采用AO支撑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11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尤逸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对关节镜下探察清理术后,外用伤骨科Ⅱ号治疗36例42个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疗效评价.方法:对36例42个膝OA患者,关节镜下探察清理术后外用伤骨科Ⅱ号1~2个疗程,参考Ogilvie-harris标准,对治疗结果进行评分、总结.结果:优15个膝关节,占35.71%;良13个膝关节,占30.95%;中11个膝关节,占26.23%;差3个膝关节,占7.11%;本组膝OA的36例42个膝关节,优良率92.89%,明显高于文献报告的单纯关节镜下探察清理术,差者是中晚期膝OA患者.结论:关节镜下探察清理术后配合外用伤骨科Ⅱ号1~2个疗程治疗膝OA的疗效显著,尤其对早中期OA疗效更佳.
作者:李春雯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