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节镜辅助治疗膝关节内骨折的临床应用

王君鳌;陈文治

关键词:关节镜, 膝关节, 骨折, 治疗
摘要:膝关节内骨折在临床中并不少见,临床中膝关节内骨折常包括胫骨髁间嵴骨折、胫骨平台骨折、股骨髁骨折、髌骨骨折、关节内骨软骨骨折等.严重者常并发关节内半月板、交叉韧带、软骨、脂肪垫的损伤.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相关文献
  • 关节镜辅助治疗膝关节内骨折的临床应用

    膝关节内骨折在临床中并不少见,临床中膝关节内骨折常包括胫骨髁间嵴骨折、胫骨平台骨折、股骨髁骨折、髌骨骨折、关节内骨软骨骨折等.严重者常并发关节内半月板、交叉韧带、软骨、脂肪垫的损伤.

    作者:王君鳌;陈文治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葛根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IL-4、IL-6、IL-10和雌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IL-4、IL-6、IL-10和雌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患者40例,放免测定血清标本中IL-4、IL-6、IL-10、雌激素的含量.结果:用药前与用药30d后患者血清中IL-4、IL-6、IL-10含量有差别.结论:葛根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治疗药物.

    作者:李俊华;潘子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骨质疏松的日益严重,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发生率逐年上升.我院自1999年3月至2006年2月共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45例,得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纪忠义;徐明雄;郝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药及其复方在治疗骨折过程中对骨髓基质细胞影响的研究现状

    中药治疗骨折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些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发育生物学的发展,已认识到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而高度有序的生理过程,涉及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的作用.

    作者:陈德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手法治疗波及跟距关节的跟骨骨折

    跟骨是大的跗骨,跟骨上面有三个关节面,这些关节面分别与距骨底面的关节面形成关节.跟骨的形态和位置对足弓形成和负重有极大影响.足通过跟距关节适应在不凹凸不平的道路上行走.

    作者:郑玉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近年来,笔者运用牵引配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0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莉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手法整复治疗棘上韧带炎136例临床报告

    目的:通过观察,探讨一种治疗棘上韧带炎的有效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有力依据.方法:将符合要求的病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理疗治疗,治疗组手法治疗,治疗10次为一个疗程,两组治疗观测结果通过卡方检验.结果:通过观测,两组显效率分别为:治疗组86.76%,对照组67.65%,χ2≈8.1781,P<0.05,有统计学意义.手法治疗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手法治疗棘上韧带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尹兰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102例治疗体会

    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以第3腰椎横突部明显压痛为特征的慢性腰痛[1].为腰腿痛中的常见病、多发病.1998年~2006年,作者采用手法、局部封闭、小针刀疗法分期治疗本病,收到满意疗效,现将收治病人中资料较完整的102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肖德平;张军;李先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小夹板固定病人的家庭康复指导

    小夹板固定是中医治疗四肢骨折的独特技术,在临床上广为使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且方法简单,痛苦小,患者易于接受.四肢骨折,特别是上肢和小腿骨折的病人,经整复及小夹板固定后不必住院治疗,可回家休养.

    作者:王永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改良钩型钢板治疗尺骨鹰嘴骨折

    尺骨鹰嘴骨折是肘部常见的损伤之一,多见于成人,常为间接暴力引起,系肱三头肌的急剧收缩时将尺骨鹰嘴撕脱造成骨折.由于解剖特点,肱一尺关节基本上只有屈伸运动,尺骨鹰嘴骨折大部分波及到半月切迹的关节内骨折,精确的骨折复位和牢固的固定是防止关节不稳及预防骨性关节炎以及其它并发症的有效措施,对恢复关节的功能起决定性的作用[1].

    作者:李华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微创撬拨复位加人工骨植入治疗跟骨骨折30例

    跟骨骨折是一较常见的骨折,尤以跟骨丘部骨折多见,占跟骨骨折90%左右,并常引起关节面严重碎裂和塌陷或伴有外侧骨皮质的移位骨折,其治疗主要决定于骨折良好复位和固定.我们采用撬拨复位加人工骨植入治疗30例、35个岁跟骨骨折,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汇报入下:

    作者:梅杰;覃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关节镜下探察清理术后外用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评价

    目的:对关节镜下探察清理术后,外用伤骨科Ⅱ号治疗36例42个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疗效评价.方法:对36例42个膝OA患者,关节镜下探察清理术后外用伤骨科Ⅱ号1~2个疗程,参考Ogilvie-harris标准,对治疗结果进行评分、总结.结果:优15个膝关节,占35.71%;良13个膝关节,占30.95%;中11个膝关节,占26.23%;差3个膝关节,占7.11%;本组膝OA的36例42个膝关节,优良率92.89%,明显高于文献报告的单纯关节镜下探察清理术,差者是中晚期膝OA患者.结论:关节镜下探察清理术后配合外用伤骨科Ⅱ号1~2个疗程治疗膝OA的疗效显著,尤其对早中期OA疗效更佳.

    作者:李春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近期疗效

    目的:评价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21例肱骨近端骨折,其中男13例,女8例.患者平均年龄67.6岁(57岁~82岁).按Neer分类法:二部分骨折3例;三部分骨折12例;四部分骨折6例.术后肩关节功能采用Neer评定系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随访3~10个月,平均6个月,21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按照Neer评分标准:11例优,7例满意,3例不满意;满意率85.7%.结论: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固定可靠、可提供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功能恢复满意,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吴连国;史晓林;陆建阳;黄俊俊;宋小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胫骨型髓内分叉钉设计的应用解剖及生物力学测试

    目的:对胫骨进行相关解剖测量及对胫骨型髓内分叉钉(TITN)进行生物力学测试,为TITN设计提供相关解剖及生物力学参数.方法:测量20根防腐湿及20根干燥成人胫骨的外部及髓内相关解剖学参数;用9套TITN固定胫骨干模拟骨折,测试其抗扭转、抗弯曲和抗轴向拉伸力学性能,与矩形钉、Ender钉比较研究.结果:测得部分参数值为:胫骨下段松质区长度81.2 mm,下端横径41.8 mm,下端矢状径36.5 mm,胫骨结节上缘距上关节面距离20.8 mm,髓腔狭部矢状径为12.5 mm,胫骨结节上方骨斜面倾斜角度为21.0°;TITN的抗扭、抗弯、抗轴向拉伸刚度优于矩形钉、Ender钉(P<0.05).结论:TITN设计符合并充分利用胫骨解剖特点,有较强的骨折固定作用和稳定性.

    作者:欧云生;李怀先;安洪;蒋电明;黄伟;权正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益骨汤含药血清对大鼠成骨细胞骨保护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骨汤含药血清对大鼠成骨细胞BMP-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益骨汤含药血清,取不同浓度剂量来干预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中BMP-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益骨汤含药血清能明显增加成骨细胞BMPmRNA的表达量.结论:益骨汤含药血清能促进成骨细胞表达BMP的作用,从而提高对骨吸收环节抑制作用.

    作者:姚新苗;陈于东;方芳;邵小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重建钢板手术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锁骨细长,部位表浅,易受暴力发生骨折,其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5.98%[1].我院2000年10月至2005年5月采用重建钢板手术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4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孙国昌;李文平;张青生;王小青;马万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组合式骨外固定器治疗小腿开放性、感染性骨折29例

    开放性、感染性骨折的治疗仍是目前创伤骨科中极为棘手的问题,如何治疗存在争论.小腿的解剖生理病理特点决定了小腿创伤后容易并发开放性、感染性骨折,我们应用夏氏组合式骨外固定器治疗或结合其它技术综合治疗小腿开放性、感染性骨折29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永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张氏手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髌骨软化症98例疗效观察

    髌骨软化症,又叫髌骨软骨病、髌骨软骨软化症,是骨伤科临床上的一种多发常见病.其发病原因不明,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疗法.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张涛主任医师在手法治疗膝关节软骨退行性疾病方面有极丰富的经验,效果显著.

    作者:朱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小针刀配合施沛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膝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发病时间长,其主要特征是关节软骨和骨质的退行性变和骨质增生,常见于膝关节.

    作者:陈选宁;彭运飞;谢添;张玉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跟骨脂肪瘤的诊治

    目的:跟骨脂肪瘤是一种少见的骨肿瘤,以往的文献以病例报告为主,通过本院治疗的1例双侧跟骨脂肪瘤结合文献回顾,总结跟骨脂肪瘤诊治的基本原则.方法:查阅Medline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国内外病例63例,分析跟骨脂肪瘤的发病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结果:发现跟骨脂肪瘤发病年龄集中于32~60岁之间,男性占2/3,临床表现非特异,影像学表现为跟骨内部骨质缺损区,95%发生于跟骨颈基底部,患者预后良好.结论:对于有症状之跟骨脂肪瘤建议行肿瘤刮除加植骨术,无症状者以随诊为主.

    作者:陈华;眭述平;罗从风;陆男吉;蒋建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