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内镜辅助下小骨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护理配合

肖亚飞;韩小云;潘霞

关键词:神经内镜, 辅助下, 小骨瓣, 外科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 急性脑血管病, 清除血肿术, 手术效果, 护理体会, 致残率, 微侵袭, 发病率, 创伤小, 病死率
摘要:高血压脑出血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在我国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1].近年来微侵袭清除血肿术因其创伤小而成为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重要手段[2-5].我院2009年9月-2010年9月施行神经内镜辅助下小骨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9例,手术效果显著,护理体会如下.
江苏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分析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35例CT检查为SAH患者,均行CTA和(或)DSA检查证实为动脉瘤并行动脉瘤夹闭术.于SAH后备时间段行TCD检测,动态检测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CA Vm)、阻力指数(RI)等血流动力学参数,计算同侧大脑中动脉与颅外段颈内动脉之比(LI)指数,分析血流频谱形态等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并且与SAH后7-10 d CTA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TCD检测显示,MCA Vm、LI指数于动脉瘤性SAH后3-6 d开始升高,7-9d达高峰,持续至13-16 d;以MCA Vm高于120 cm/s及LI指数>3作为判断脑血管痉挛(CVS)的标准,CVS发生率51.4% (18/35),且TCD与CTA检测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0.727).结论 TCD是判断动脉瘤性SAH后CVS的一项无创的检查手段,具有操作简便、可重复检测等优势.

    作者:颜燕红;惠品晶;王中;张世明;郭亮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指标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期才出现或发现的糖尿病.近年来,GDM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妊娠期常见的影响妊娠预后的重要合并症之一.健康教育是GDM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研究质量和教育效果的基础.

    作者:黄海燕;徐旭娟;张凤;沈美云;张玉泉;顾志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MCI)是介于正常老化及痴呆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痴呆不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早期发现、积极干预治疗MCI 对痴呆的防治至关重要.现对MCI流行病学、神经病理学、诊断技术及神经心理评估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郭李炜;陈伟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覆膜支架在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

    主动脉夹层临床上虽然少见,但其发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急性期病死率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主动脉夹层的治疗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住院死亡率不断下降;但远期疗效和预后仍不能令人满意.而外科治疗创伤大,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非常高,尤其对于伴有重要器官缺血者外科手术后死亡率高达50%以上[1].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与传统治疗相比,具有损伤小、安全性高、效果好等优点.我院自2004年9月开始应用覆膜支架共进行了14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取得成功.

    作者:虞桂平;王忠;黄斌;陈国强;吴松;沈凯;刘长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剖宫产切口瘢痕部位早期妊娠12例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CSP患者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CSP患者12例,占同期异位妊娠的0.92%.其中,2例行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术;1例药物治疗后清宫术时出血多,行子宫动脉栓塞;4例误诊为宫内妊娠,人流术中大量出血,行子宫动脉栓塞;1例人流术后持续阴道流血再次清宫术中大量出血行子宫动脉栓塞; 3例药物治疗成功;1例行子宫切除术.结论 超声检查是诊断CSP的可靠方法.CSP治疗方法应个体化,子宫动脉栓塞可快速止血,安全有效,切忌盲目清宫术.

    作者:焦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视频喉镜在OSAS患者全麻气管插管的应用效果

    目的 比较GlideScope视频喉镜和直接喉镜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全麻下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的OSAS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G组应用视频喉镜,D组应用直接喉镜.术前行改良Mallampati分级评估,静脉麻醉诱导并在视频喉镜或直接喉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前(T1)、诱导后1 mim(T2)、插管即刻(T3)以及插管后1 min(T4)的脉搏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计算SBP-HR的乘积(RPP).结果 G组气管插管中位时程60 (38-115)s,明显短于D组的83(42-165) s(P<0.05).与T2相比,两组T3、T4都有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变化(P<0.05);但T3时G组的SBP、DBP、HR和RPP均明显低于D组(P<0.05).视频喉镜能降低喉头分级.G组气管插管成功率为100.0%,明显高于D组的86.7%(P<0.05).结论 GlideScope视频喉镜可明显改善咽喉部暴露,特别适用于气道评估为Ⅲ-Ⅳ级的患者,应用于OSAS患者气管插管时操作简单,安全可行.

    作者:卜晓萱;周燕;李敏;张如锦;仇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靶向治疗与甲状腺疾病的研究进展

    靶向治疗药物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本文根据靶向治疗药物的分类,分别介绍中和抗体、同位素标记抗体以及小分子激酶抑制剂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对靶向治疗与甲状腺疾病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陈轼;刘敬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糖尿病足部慢性溃疡的临床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已明显提高;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因未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糖尿病足部慢性溃疡,局部组织霉烂坏死.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常常会延期不愈,严重者需采取截肢治疗方可保存生命,增加了患者的致残率,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我科对31例糖尿病足部慢性溃疡患者进行了分组治疗观察,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王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乙醇注射治疗兔肝VX2瘤

    目的 评估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乙醇注射治疗兔肝VX2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30只新西兰大白兔于肝脏上移植VX2瘤,2周后经超声造影确认肿瘤移植成功后,MW组(15只)和MP组(15只)分别接受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和微波消融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治疗结束后1周,将动物处死,取出肝脏观察消融范围.结果 种植VX2瘤后2周,MW组和MP组分别有13只和14只兔子成瘤.两组兔子均耐受治疗,MP组消融范围明显大于MW组(P<0.01).消融后大体标本显示,MP组形态欠规则.HE染色显示,两组病理组织无明显差异.结论 微波消融联合乙醇注射治疗兔肝VX2瘤安全、有效.

    作者:范伯强;袁涛;平国强;宋国新;束永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绝经后女性内源性雌激素水平与乳腺肿瘤的关系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内源性雌激素水平与乳腺肿瘤的关系.方法 绝经后女性患者308例分为乳腺癌组(107例)、乳腺良性肿瘤组(90例)和无乳腺疾病(对照)组(111例).检测并分析组间血雌二醇(E2)水平的差异,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E2水平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乳腺癌组血E2为(82.1±81.3) pmol/L,乳腺良性肿瘤组为(75.2±80.0)pmol/L,均高于对照组的(52.5±38.8)pmol/L(P<0.05).以对照组作为阴性对照,乳腺癌组及乳腺良性肿瘤组患者E2水平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4(95%可信区间0.561-0.708)和0.592 (95%可信区间0.514-0.671).结论 患有乳腺良、恶性肿瘤的绝经后女性患者,内源性E2水平明显高于无乳腺疾病者,但E2不能作为绝经后乳腺肿瘤的临床预测因素.

    作者:李丹丹;刘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氯吡格雷低反应性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关系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低反应性与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的关系,评估氯吡格雷剂量加倍后的疗效.方法 连续入选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支架内血栓患者为观察组,连续入选100例接受支架植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用光学血小板聚集仪检测花生四烯酸(AA)和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LAA和PLADP).将PLAA>20%、PLADP>40%分别定义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低反应性,对观察组氯吡格雷低反应者加倍剂量至150 mg/d,随访PLADP及临床事件.结果 观察组氯吡格雷低反应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100% vs.27%)(P<0.01);观察组PLAD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53.6±6.3)%vs.(31.9±14.0)%](P<0.01);观察组氯吡格雷剂量加倍后,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53.6±6.3)% vs.(37.0±10.9)%](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未检出阿司匹林低反应患者.结论 氯吡格雷低反应性是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氯吡格雷剂量加倍可显著降低残余血小板聚集率,可能减少支架内血栓形成事件的发生.

    作者:朱甜甜;李春坚;张秋;孔德玉;刘洁;陈波;贾恩志;陈磊磊;贾庆哲;陶正贤;张定国;戴振华;杨志健;曹克将;黄峻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Jagged1/Notch1信号通路介导丹酚酸B盐对纤维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丹酚酸B盐(SA-B)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的肾间质成纤维细胞活化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TGF-β1 2 ng/ml刺激肾间质成纤维细胞NRK-49F后,分为对照组(C组)和SA-B 0.5、1、2、4、8μmol/L组(A1、A2、A3、A4、A5组),分别孵育24、48 h,采用Western blot检测Notch1、Jagged1、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结果 与C组相比,不同浓度SA-B均能降低Notch1、Jagged1、FN蛋白表达;其中,A5组抑制效应为明显(P<0.01),24 h时Notch1、Jagged1、FN蛋白表达分别下降35.62%、34.39%、33.46%,48h时分别下降27.86%、30.79%、29.83%.结论 SA-B在体外可能通过下调Jagged1/Notch1信号通路,抑制TGF-β1诱导的成纤维细胞FN增加,从而防治肾间质纤维化.

    作者:唐玉林;俞香宝;邢昌赢;张波;张承宁;赵秀芬;钱军;孙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丝裂霉素C局部应用对SD大鼠坐骨神经组织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 观察局部应用丝裂霉素C(MMC)对大鼠坐骨神经组织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SD大鼠30只随机均分成6组.麻醉后暴露右侧坐骨神经,充分游离,分别以棉片浸透生理盐水(NS,B组)及不同浓度的MMC溶液0.1、0.3、0.5、0.7mg/ml(C、D、E、F组),包绕两侧坐骨神经5 min;对照(A组)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于敷后即刻、24、48、72 h用肉眼观察、光镜及电镜结果评估坐骨神经的形态学及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在用药72h内肉眼观察坐骨神经大体外观、组织形态学观察神经外膜、神经有髓纤维数量及超微结构观察髓鞘厚度、轴突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局部应用不同浓度MMC(浓度不大于0.7 mg/ml)对SD大鼠坐骨神经形态学及超微结构无明显影响.

    作者:杜世浩;张锦洪;曹晓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腹腔镜回肠直肠侧侧吻合分流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围手术期护理

    结肠慢传输性便秘是由于结肠蠕动减慢而导致的以腹胀、便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腹腔镜下回肠直肠侧侧吻合分流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解决了患者长期便秘的痛苦.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肛肠中心2010年4月2011年7月于腹腔镜下治疗便秘患者30例,男8例,平均年龄(67.0±3.5)岁;女22例,平均年龄(51.7±14.4)岁.患者病程(17.7±8.8)年,主要表现为大便排出困难,无便意,平均排便间隔5d以上;依赖泻剂或灌肠排便.

    作者:曹建葆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SNCG和Ki-67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

    目的 研究乳腺特异基因BCSG1( SNCG)和Ki-6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60例胃癌(A组)及20例正常胃黏膜石蜡(C组)标本中SNCG和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 A组SNCG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0%和73.3%,均显著高手C组的0和20.0% (P<0.01).SNCG和Ki-67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或P<0.01).且SNCG的表达和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SNCG和Ki-67在胃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与胃癌的浸润转移相关,可能共同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陈进;郭子健;谢智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困难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

    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可塑性,并能改变方向,同时可在插管径路上吸痰和血迹,是处理困难气道的重要工具[1,2].纤支镜引导插管时,特别是经鼻插管避免了直接喉镜显露声门时的上提力,免除对舌根、会厌和咽部肌肉深部感受器的机械性刺激,不会造成会厌部机械性损伤,更没有造成门齿损伤的顾虑.总结我院纤支镜引导经鼻困难气管插管的应用体会.

    作者:马赞双;杨小林;陈海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基于信息平台的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高血压病因其发病率高、致残和致死率高、知晓率低、治疗率及控制率低等特点已成为我国重点防治的慢性病之一.我们采用信息化平台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管理,2009年5月-2011年5月,通过建立社区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搭建信息平台,探索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

    作者:宋艳;耿桂灵;卢海霞;缪慧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神经内镜辅助下小骨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护理配合

    高血压脑出血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在我国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1].近年来微侵袭清除血肿术因其创伤小而成为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重要手段[2-5].我院2009年9月-2010年9月施行神经内镜辅助下小骨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9例,手术效果显著,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肖亚飞;韩小云;潘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FHL2在人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FHL2基因在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的功能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5例胆管癌组织、10例正常胆管黏膜组织中FHL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FHL2蛋白在胆管癌组织表达率为91.4%,显著高于正常胆管黏膜组织的10.0%(P<0.05);其阳性表达率随胆管癌的淋巴转移和周围组织浸润深度而增加(P<0.05).结论 FHL2蛋白在胆管癌的高表达,在预示肿瘤的发展与侵袭方面有重要作用.

    作者:田舍;张弛;孙跃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腹膜后入路托出式脾门淋巴结清扫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近端胃癌发生脾门淋巴结(No10)转移的比例高达10%- 25%[1],做好No10淋巴清扫对于根治性近端、全胃切除术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脾门位置深在、脾门血管蜿蜒易损、脾脏质脆出血难止、脾血管的后方更是难以显露,脾门淋巴清扫一直是胃癌淋巴清扫中的难点.我们在根治性全胃切除和近端胃切除术中应用腹膜后入路托出式脾门淋巴结清扫技术,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金留根;王卫理;杜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江苏医药杂志

江苏医药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