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下颈椎后路三种内固定稳定性的生物力学测试和评价

王捷;郭志辉;潘子毅

关键词:生物力学, 下颈椎, 后路内固定
摘要:目的:评价下颈椎椎板减压后应用经关节突钢丝植骨、侧块螺钉钢板、椎弓根螺钉钢板的稳定性,为临床选择恰当的内固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5具新鲜尸体的颈椎(C3~C7)为标本,于C4~C5行全椎板减压术,造成下颈椎不稳定模型.然后依次行经关节突钢丝植骨、侧块螺钉钢板、椎弓根螺钉钢板等三种内固定技术.在2.0Nm纯力矩下进行柔韧性实验,检测C4~C6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的运动范围(用位移表示),左右旋转8°的扭矩(计算出刚度).所得数据进行组间比较的T检验,评价三种内固定技术的稳定效果.结果:在前屈后伸方面,椎弓根螺钉和侧块螺钉钢板没有明显区别;椎弓根螺钉左右旋转的刚度强;经关节突钢丝植骨在侧弯方向和侧块螺钉没有明显差异,在其它方向的稳定性较差.结论:尽管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仍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其他两种内固定相比,其有较高的稳定性.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看,下颈椎不稳应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是恰当的选择.在椎板减压情况下,侧块螺钉固定可满足临床的需要.经关节突钢丝植骨的稳定性较差.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相关文献
  • 胶原酶溶核术后加硬膜外镇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

    胶原酶溶核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在国内开展近30年,已成为临床上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笔者于2000年~2006年间对CT或MRI确诊的腰椎间盘突症患者进行胶原酶溶核术后加硬膜外镇痛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震霖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浮肩损伤的手术治疗(附30例随访)

    同侧锁骨和肩胛颈同时骨折移位而造成肩关节复合体不稳称为浮肩损伤,是一种少见的严重的肩部损伤.我院自2002年8月至2006年5月共收治浮肩损伤患者37例,获得随访30例,获得较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志英;徐杰;张永进;杜英勋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创伤气性坏疽早期诊治体会

    创伤性气性坏疽是创外科严重的并发症,常因高能量、高速度暴力致皮肤、肌肉等软组织严重的开放性损伤及骨折引起的一种感染性急症.若早期不能及时诊断并进行有效的治疗,其伤侧肢体致残、毁损率高,病死率据报道可达20%~40%[1].我院近3年共收治5例,取得一定体会,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秦文;李国勇;曾月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寰枢关节错位引起眩晕的治疗体会

    眩晕在临床发病率越来越高,据相关研究发现50岁以上头晕患者中,约50%为颈性眩晕[1],70%以上的原因不明头晕与寰枢关节紊乱有关[2],不少临床工作者往往会忽略这一点.本文将对寰枢关节错位导致眩晕的36例的临床诊治作一浅表分析.

    作者:曹云;吴峻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独活寄生汤加减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3例

    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三步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3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53例:男85例,女68例;年龄27岁~75岁,平均46岁.病程短7d,长12年.

    作者:刘肖瑜;周肃陵;申运山;王正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整脊复位治疗脊源性胃脘痛疗效观察

    脊源性胃脘痛是指因脊椎侧弯侧凸、小关节紊乱及周围软组织损伤而引起的以胃脘痛为主症的一组综合征.近年来,笔者采用整脊复位手法与穴位点按治疗本病67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胡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可吸收螺钉治疗肱骨小头骨折伴肱骨滑车骨折

    使用金属内固定物治疗肘关节内骨折,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易引起关节内粘连,而影响关节功能,成为困扰当今骨科医师的一大难题.为避免肘关节内骨折二次手术治疗,我院从2004年1月~2006年10月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肱骨小头骨折伴肱骨滑车骨折18例,取得了满意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龙毅;胡高燎;张鹏;彭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第一腰椎体爆裂骨折并发胰腺损伤1例报告

    1病历资料某女,52岁,2006年8月30日从高处坠落,伤及腰部,后疼痛活动受限,双下肢麻木无力急诊入院.查体:腹胀,腹软,轻压痛,无反跳痛;胸腰段后突畸形,压痛,活动受限;双下肢感觉减退,肌力Ⅲ级.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正常,大小便常规检查正常.腹部B超正常.X光片:L1椎体爆裂骨折;CT:椎体后缘有骨片突入椎管至椎管狭窄.

    作者:袁瑞斌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从痛论治刍议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LIDH)为临床常见病,腰腿痛是该病患者寻求医学治疗的主要理由,积极消除疼痛症状是临床治疗的首要目标和共同任务,是进一步恢复腰椎功能的可行途径与必需阶段.

    作者:黄仕荣;石印玉;詹红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腰椎有限元模型的研究进展

    目前需要一种能全面、准确和真实反应正常和退变腰椎的内在应力变化的研究方法来代替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而有限元素分析法恰好符合了这种需求,本文就腰椎有限元模型的研究状况加以概述,并探讨腰椎有限元模型研究的思路.

    作者:杨学锋;张晓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诊治术后腰椎间盘炎的研究概况

    腰椎间盘炎是腰椎间盘及相邻软骨的感染性病变,是腰椎术后较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Milward于1936年先报道该病[1].其发生率为0.1%~4%[2].可以分成三类:成人原发性间盘炎、儿童原发性间盘炎和手术后椎间隙感染[3].

    作者:陈广林;马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骨折后骨质疏松性疼痛68例

    骨折后由于肢体运动量的明显减少,造成损伤肢体的骨矿物质丢失,引起骨质疏松,这是骨折后常见的并发症,即废用性的骨质疏松症.骨折后肢体被固定的范围越广,时间越长,骨质疏松就越严重.疼痛是骨质疏松症的特有临床表现[1].作者自2006年4月~2007年4月收治由骨折后导致的废用性骨质疏松疼痛患者68例,采用仙灵骨葆胶囊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爱国;金鸿宾;王志彬;谷福顺;张荣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顺粗隆间骨折

    自2002年3月~2006年6月采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股骨顺粗隆间骨折4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作者:谢美兆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药配合小针刀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观察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是骨科疾病中的疑难病症之一,治疗本病,目前西医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我们从2000年至2005年3月采用中药内服配合小针刀治疗股骨头坏死187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汇报如下.

    作者:孙国辉;董晓俊;覃剑;张朝阳;李耀京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12例

    目前,应用微创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主要有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后凸椎体成形术(PKP),后者因能更好地恢复椎体的高度、纠正后凸畸形和明显减少填充物的渗漏而越来越受到青睐,但因耗材价格较高而限制了其广泛应用[1-2].

    作者:苏寅;李荣;黄聪;邢海清;李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活血利咽汤治疗颈前路手术后咽痛症25例

    目前,颈椎前路手术已经成为颈椎病外科治疗的常用术式[1-3].由于颈椎前路手术时,局部的解剖比较复杂,涉及诸多重要结构,术中术后各种并发症常会出现.笔者自1992年3月至2006年10月采用自拟中药活血利咽汤治疗25例颈椎病及颈外伤行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手术后并发咽痛症的患者,并设对照组(23例)观察,结果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志军;邵先舫;熊辉;刘兆丰;段建辉;刘惠军;常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软骨修复研究进展

    随着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医学的飞速发展和应用,近年来干细胞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并于1999年及2000年连续两次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世界十大科学成果之一,已经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

    作者:周斌;樊粤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膝剥脱性骨软骨炎1例——6年随访报告

    成人型剥脱性骨软骨炎临床上并不多见,由于其病因不详,病情复杂多变,处理困难,受累关节面病变区表现出明显的不稳定倾向,容易松动,直至脱落形成游离体.我院曾经采用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治疗1例成人左膝关节剥脱性骨软骨炎,并且随访6年,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树柴;李晓初;王海洲;刘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Blount病1例报告

    Blount病是一种累及胫骨近端骨骺内侧引起胫内翻的发育性疾患.我们采取胫腓骨近端三维楔形截骨矫形术治疗Blount病1例,随访8个月,疗效满意.现将诊治过程报道如下:

    作者:许树柴;罗明辉;刘军;万豫饶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28例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一种新的微创介入技术,通过在椎体内形成一空腔,注入骨水泥,使骨折塌陷的椎体复位,后凸畸形得到矫正,从而可以增加椎体的强度和稳定性,迅速减轻椎体压缩骨折所致疼痛[1,2].我们于2005年12月至2006年4月对28例共32个椎体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进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近期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祁兆建;沈龙祥;方小林;董松林;王维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