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树柴;李晓初;王海洲;刘军
创伤性气性坏疽是创外科严重的并发症,常因高能量、高速度暴力致皮肤、肌肉等软组织严重的开放性损伤及骨折引起的一种感染性急症.若早期不能及时诊断并进行有效的治疗,其伤侧肢体致残、毁损率高,病死率据报道可达20%~40%[1].我院近3年共收治5例,取得一定体会,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秦文;李国勇;曾月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影响.方法:将1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A组(红花注射液组)、B组(生理盐水组),每组6只.参照Zivin法建立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A组于腹主动脉夹闭前10min静脉注射红花注射液2.0ml/kg,B组采用等容量生理盐水代替.在缺血前、缺血后30min、再灌注后30min、1h、2h、3h、4h对动物行体感诱发电位(SEP)监测;于再灌注后1h、2h、4h对A、B组动物行功能评分.结果:在缺血(25.3±2.5)min时,B组电位消失,A组电位仍存在;在缺血及再灌注后各时相点A组的潜伏期明显短于B组(P<0.01),且波幅明显长于B组(P<0.01);再灌注1h、2h、4h,A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均高于B组(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具有减轻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保护神经功能作用.
作者:练克俭;林山;翟文亮;陈长青;蔡艺 刊期: 2007年第10期
Blount病是一种累及胫骨近端骨骺内侧引起胫内翻的发育性疾患.我们采取胫腓骨近端三维楔形截骨矫形术治疗Blount病1例,随访8个月,疗效满意.现将诊治过程报道如下:
作者:许树柴;罗明辉;刘军;万豫饶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脊源性胃脘痛是指因脊椎侧弯侧凸、小关节紊乱及周围软组织损伤而引起的以胃脘痛为主症的一组综合征.近年来,笔者采用整脊复位手法与穴位点按治疗本病67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胡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2003年2月~2006年9月,我院采用单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34例42椎,现将临床应用报告如下.
作者:乐军;吕建华;项东;彭亮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骨折后由于肢体运动量的明显减少,造成损伤肢体的骨矿物质丢失,引起骨质疏松,这是骨折后常见的并发症,即废用性的骨质疏松症.骨折后肢体被固定的范围越广,时间越长,骨质疏松就越严重.疼痛是骨质疏松症的特有临床表现[1].作者自2006年4月~2007年4月收治由骨折后导致的废用性骨质疏松疼痛患者68例,采用仙灵骨葆胶囊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爱国;金鸿宾;王志彬;谷福顺;张荣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LIDH)为临床常见病,腰腿痛是该病患者寻求医学治疗的主要理由,积极消除疼痛症状是临床治疗的首要目标和共同任务,是进一步恢复腰椎功能的可行途径与必需阶段.
作者:黄仕荣;石印玉;詹红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淫羊藿及有氧运动对去势Wister大鼠骨髓组织的FN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比较去势Wister大鼠经中药(淫羊藿)、有氧运动(游泳)以及两者联合作用后FN在腰椎骨髓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运动+灌药组(SM组)的腰椎骨髓组织细胞的FN表达呈阳性表达,但少见破骨样细胞呈阳性表达;(2)运动组(S组)及灌药组(M组)的腰椎骨髓组织中破骨样细胞的FN表达呈阳性;(3)病理组(OVX组)腰椎骨髓组织中破骨样细胞的FN表达呈强阳性.结论:FN主要分布于腰椎骨髓组织的细胞间质及破骨细胞样细胞的胞浆和胞膜上;淫羊藿及有氧运动使FN在去势Wister大鼠骨髓组织中的破骨样细胞中表达减弱.
作者:王松;沈霖;杨月琴;金丽;高凤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前需要一种能全面、准确和真实反应正常和退变腰椎的内在应力变化的研究方法来代替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而有限元素分析法恰好符合了这种需求,本文就腰椎有限元模型的研究状况加以概述,并探讨腰椎有限元模型研究的思路.
作者:杨学锋;张晓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胸肋多发骨折是临床常见疾病,疗效方法很多,胸肋多发骨折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气胸、血胸、胸腔积液积水等.要更好更快地治疗胸肋多发骨折,缩短疗程,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并发症,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是我们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作者:邱寿良;陈俊君;王雪芬;谈俊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损伤,自2003年8月以来,采用AO肱骨近端接骨板(locking proxinal humeral plate,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9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勇;黄天明;杨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腰椎间盘炎是腰椎间盘及相邻软骨的感染性病变,是腰椎术后较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Milward于1936年先报道该病[1].其发生率为0.1%~4%[2].可以分成三类:成人原发性间盘炎、儿童原发性间盘炎和手术后椎间隙感染[3].
作者:陈广林;马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使用金属内固定物治疗肘关节内骨折,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易引起关节内粘连,而影响关节功能,成为困扰当今骨科医师的一大难题.为避免肘关节内骨折二次手术治疗,我院从2004年1月~2006年10月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肱骨小头骨折伴肱骨滑车骨折18例,取得了满意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龙毅;胡高燎;张鹏;彭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随着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医学的飞速发展和应用,近年来干细胞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并于1999年及2000年连续两次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世界十大科学成果之一,已经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
作者:周斌;樊粤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骨错缝是中医骨伤科的传统病名,临床上报告较少,但并非罕见,而易被忽略,常未能即时作出诊断,我们近期应用点穴按摩并针刀治疗187例,报告如下:
作者:任志远;林宽;陈长春;杨京富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成人型剥脱性骨软骨炎临床上并不多见,由于其病因不详,病情复杂多变,处理困难,受累关节面病变区表现出明显的不稳定倾向,容易松动,直至脱落形成游离体.我院曾经采用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治疗1例成人左膝关节剥脱性骨软骨炎,并且随访6年,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树柴;李晓初;王海洲;刘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我科自1989年5月~2006年5月应用改良五点支撑法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425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治疗组
作者:黄曙昭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颈椎前路手术时因局部解剖比较复杂,术野较小且比邻重要器官,因此难度大,早期并发症多,发生率为13%~30%[1].我科自2003年1月~2005年12月共施行颈椎前路手术83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1例,发生率为13.2%.现将有关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王俊;宋敬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自2002年3月~2006年6月采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股骨顺粗隆间骨折4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作者:谢美兆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前,颈椎前路手术已经成为颈椎病外科治疗的常用术式[1-3].由于颈椎前路手术时,局部的解剖比较复杂,涉及诸多重要结构,术中术后各种并发症常会出现.笔者自1992年3月至2006年10月采用自拟中药活血利咽汤治疗25例颈椎病及颈外伤行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手术后并发咽痛症的患者,并设对照组(23例)观察,结果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志军;邵先舫;熊辉;刘兆丰;段建辉;刘惠军;常峥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