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或分泌减少或组织利用不足导致的全身代谢减退综合征.甲减患者除伴有严重并发症需住院治疗外,一般均在门诊就诊,口服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永久起搏器对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如何减少起搏器并发症发生、提高起搏器疗效已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关注.总结我院安装的永久起搏器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以期探讨防治并发症的措施.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延长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初次THA患者143例,摄标准骨盆平片,测量患肢和对侧肢体长度,取得患肢的延长值,并对患髋进行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根据下肢长度的差值(LLD),将患者分成四组:等长组(LLD≤5 mm),A组(5 mm20mm),分析各组间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患者满意率.结果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等长组39例(27.2%),A组77例(53.8%),B组20例(14.0%),C组7例(4.9%).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等长组高于B、C组,B组高于C组(P<0.05).等长组、A组、B组和c组的满意率分别为94.9%、88.3%、60.0%和14.2%.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下肢延长是较普遍的现象,患肢延长超过1 cm对髋关节功能有一定影响.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胃代食管术在治疗晚期自发性食管破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胃代食管术治疗的晚期自发性食管破裂5例,3例行胃代食管术,2例行胃代食管+胸腔病灶清除术.结果 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胃代食管术术式相对简单,术后恢复快,是治疗晚期自发性食管破裂的可靠方法 .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测定β-内啡肽和B型利钠肽在新生儿呼吸困难病因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6例新生儿呼吸困难患儿(心源性组11例,肺源性组13例,中枢神经组12例)β-内啡肽和B型利钠肽含量.并与15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心源性组B型利钠肽含量为(512.36±189.45)pg/ml,显著高于肺源性组的(78.62±26.41)pg/ml、中枢神经组的(65.57±22.87)pg/ml及对照组的(66.41±19.01)pg/ml(P<0.01).中枢神经组β_内啡肽含量为(187.34±21.31)pg/ml,显著高于心源性组的(72.48±14.36)pg/ml、肺源性组的(63.23±12.87)pg/ml及对照组的(70.52±13.96)pg/ml(P<0.01).肺源性组±内啡肽、B型利钠肽与对照组差异尢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β-内啡肽联合B型利钠肽的测定有助于早期鉴别新生儿呼吸困难病因.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弱视是较为常见的儿童眼病,仅发生在视觉尚未发育成熟的幼儿期.屈光参差是影响双眼单视,导致儿童弱视的常见原因之一.为了观察综合治疗法对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治疗效果,现对我院收治的30例(52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脊柱手术前后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量60例脊柱手术患者术前、术后每天的CRP和ESR,记录术后所有合并感染患者的ESR、CRP.结果 8例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术后77%患者出现CRP峰值,47%患者出现ESR峰值.多元回归分析确定具有统计学差异的预测术后更高峰值的因素有术前CRP水平、椎体固定数和脊柱手术部位(P<0.01),峰值后CRP半衰期为2.6(P<0.01),ESR没有该趋势.峰值后4 d,CRP预测术后感染并发症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及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81%、46%、43%和87%.结论 术后早期检测CRP具有实用性、敏感性和预测性,较ESR更有诊断价值,其第二次升高或不降可作为诊断感染的敏感指标.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高糖应激早期对H9c2细胞存活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 高糖培养H9c2细胞24 h后,收集细胞进行细胞活力和凋亡的测定,用Western blot方法 测定蛋白激酶(Akt)的磷酸化水平和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NG)组相比,高糖培养(HG)组H9c2细胞活力改善,凋亡减少,而P13K抑制剂LY294002预处理和NOS抑制剂L-NAME处理均抑制短期高糖培养对H9c2细胞的保护作用.与NG组相比,HG组早期Akt磷酸化水平升高,eNOS蛋白表达增加,结论 在高糖应激早期(24 h内),高糖通过活化P13K/Akt/eNOS信号通路,改善H9c2细胞的活力,减少其凋亡.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比腹腔镜下冷循环射频消融(LCRFA)治疗肾癌前后的病理及分子生物学改变,探讨其临床有效性.方法 对23例(肿瘤大径<4.0 cm)的肾癌患者选择性实施LCRFA治疗,术中于射频消融前后分别取肿瘤组织活检,通过肿瘤标本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Bcl-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TUNEL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对比LCRFA处理肿瘤前后肿瘤细胞的病理及分子生物学改变.结果 LCRFA后肿瘤细胞凋亡检测阴性,Bcl-2、VEGF完全不表达,肿瘤细胞蛋白质、核酸变性凝固.结论 、LCRFA的热损伤可使细胞蛋白质、核酸变性凝固,肿瘤细胞坏死,达到灭活肿瘤细胞的目的 .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首发和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眼动改变.方法 应用眼动检测仪对首发(首发组)和慢性(慢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检查,同时设正常对照组;用凝视点数(NEF)值和反应性探索评分(RSS)值作为探究性眼动观察值,并在三组间及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前NEF和RSS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经8周抗精神病药使用后,慢性组NEF仍低于正常对照组;首发组和慢性组的RSS评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比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加明显,且更难通过治疗而得到显著改善.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和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与提高,羊水过少检出率不断提高,对围产儿产生的不良影响也愈来愈受到产科工作者的重视.因此,及时发现并处理羊水过少对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提高围生儿质量有很大意义.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组织中耐药相关基因MGMT、erbB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法对42例脑胶质瘤标本中MGMT、erbB2 mRNA进行测定.结果 MGMT和erbB2在脑胶质瘤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2%和61.9%,两者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 MGMT和erbB2在脑胶质瘤中均有较高表达,对合理选择胶质瘤化疗药物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在下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下咽癌患者50例(A组)和对照组10例(B组)uPAR蛋白表达,分析其与下咽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A组uPAR表达阳性率68%,明显高于B组的10%(P<0.01).uPAR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而与临床分期、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 uPAR蛋白在下咽癌中阳性表达明显上调,且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相关,可作为下咽癌诊断和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我院1996~2009年妇产科经腹、经阴道腹腔镜手术中发生泌尿道损伤13例.对其发生部位、原因、处理、预后等几方面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新生儿硬肿症又称寒冷损伤综合征,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微循环障碍和凝血机制异常是致死的关键原因.我们用微量肝素治疗30例新生儿硬肝症,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60岁以上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63例60岁以后发病的RA患者(A组)和65例中青年发病患者(B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与B组相比,A组急性起病者多(79.4%vs.55.4%,P<0.01),肩和膝等大关节作为首发关节者多(41.3%vs.13.8%,P<0.05),关节压痛数多(P<0.01),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高(P<0.05),关节功能受影响程度重(P<0.05),并发骨关节炎或干燥综合征者多(P<0.05),治疗后关节功能改善1级以上者居多(79.2%vs.56.8%,P(0.05).A组RA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CP)的敏感性为90.5%.结论 A组患者在发病形式、首发受累关节均与B组不同,且关节症状重于B组,但预后较好,ACCP有助于早期诊断.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体检也越来越普遍.总结我院体检中心2008年接受的江苏省级机关工作人员12887例体检资料,将其结果和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复方乳酸钠(LR)血液稀释时在体内的容量动力学特征.方法 20例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Ⅰ组行高容血液稀释(HVHD),30 min内恒速输注LR 30 ml/kg,继续观察60min后进行全麻诱导.Ⅱ组行等容血液稀释(NVHD),先行采血10 ml/kg,后按Ⅰ组方法 输注LR.输液前及输液开始后的90min内,每5分钟测定血红蛋白(Hb)及细胞压积(Hct), 并记录总尿量及血流动力学数据.用容量动力学数学模型和物质守恒定律处理数据.结果 B组容量增加和容量扩张效力显著大于Ⅰ组(P<0.05).Ⅰ组输注结束时的液体保留率只有38%,明显低于Ⅱ组的60%(P<0.05).一级容量动力学分析结果 :Ⅰ组的目标容积(V)、清除率(K_r)明显比Ⅱ组大(P<0.05).二级容量动力学分析结果 :Ⅰ组的中央室目标容量(V_1)、周边室目标容量(K_r)和液体转移系数(K_1)也明显比Ⅱ组大(P<0.05).结论 与HVHD比较,NVHD容量扩张效力高.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水平以及与HCV RNA载量的关系.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HCV RNA载量,基因芯片检测HCV基因型.结果 CHC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水平较健康人明显上调,与HCV RNA和ALT无相关性.结论 PD-L1在CD4~+T细胞和CD8~+T细胞表面的高表达,抑制免疫细胞清除HCV的能力,导致感染的慢性化.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浆内脏脂肪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PCOS患者53例,正常对照(C)组27例.检测空腹血糖(FBC)、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胆同醇(TC)、血浆内脏脂肪素,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将PCOS患者分为胰岛素抵抗(A1)组和非胰岛抵抗(A2)组与C组比较,再将PCOS患者分为肥胖(B1)组和非肥胖(B2)组与C组比较.结果 A1、A2、B1和B2组血浆内脏脂肪素水平均明显高于C组(P<0.05);PCOS患者血浆内脏脂肪素与FIns、IRI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血浆内脏脂肪素在PCOS患者血浆中明显升高,与胰岛素抵抗、肥胖、糖尿病和脂代谢异常等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