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树林;陈福;杨本伍;刘海;刘畅
目的:探讨艾箱灸在含铂类药物化疗中止吐的疗效。方法:将169例使用含铂类药物化疗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4例采用盐酸托烷司琼止吐,观察组85例采用盐酸托烷司琼加艾箱灸止吐,按疗效标准评定两组的止吐效果。结果:对照组呕吐的完全控制率为36.9%、止吐的总有效率为72.6%,观察组呕吐的完全控制率为56.5%、止吐的总有效率为88.2%,观察组的疗效非常明显地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艾箱灸能显著提高使用含铂类药物化疗的晚期肿瘤患者的止吐效果。
作者:黎群足;钟妙文;叶慧青;唐荣德;谭秀玲;李瑞安;陈春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急慢性咽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自2010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慢性咽炎患者100例,通过随机分组方式,获得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案,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有效率分别为94%和66%,急性和慢性病患的治疗效果方面,无效率比较低,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在这个方面比较显示,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西药和中药的联合作用效果明显,安全性方面也表现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孙旭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脑梗塞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8月收治的71例脑梗塞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9例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的治疗,对照组32例患者仅选择西药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76.9%,治疗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46.9%,治疗有效率为78.13%。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选择患补阳还五汤的治疗,安全性高,能够促使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作者:武剑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医疗法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1例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1例给予西药艾司唑仑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9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安全有效。
作者:司瑞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复方当归妇炎灌肠剂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0年3月间来我中心门诊、住院病人确诊为盆腔炎性疾病患者198例。将其中100例患者按就诊时间依次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用自拟复方当归妇炎灌肠剂灌肠,对照组50例采用中药口服(与灌肠方组方相同);另将98例患者按就诊时间依次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给予上述中药方灌肠,对照组48例给予西药抗生素。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以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中:中药口服组总有效率(92%);西药抗生素组总有效率(56.2%)。治疗组中药灌肠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中药口服组及西药抗生素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当归妇炎灌肠剂治疗妇科盆腔炎性疾病疗效确切。
作者:赵萍霞;王玉珠;余晓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是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美托洛尔,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80%,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心率、血压与6min试验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 <0.05)。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各指标均有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美托洛尔改善心肌收缩功能,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作者:杨琼;张发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痔科洗液治疗肛肠手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肛肠手术后出现肛缘水肿的患者按照随机、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0.1%的新洁尔灭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痔科洗液治疗,疗程均为14d。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痔科洗液能够明显减轻肛肠手术后的肛缘水肿,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治疗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作者:冀二锋;闫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在行床旁血液滤过的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进行综合护理,包括行床旁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并且对血透置管的护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置换液的管理、并发症的预防等加强;对照组30例行常规处理。后,对采用不同护理方法的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22例好转,5例痊愈,3例死亡。对照组21例好转,3例痊愈,6例死亡。就两组患者病死率作比较,实验组病死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20%),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来说,加强对行床旁血液滤过的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对其的康复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作者:吴玲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缓解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缓解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n =40)和对照组(n =40)。对照组患者予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5.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65.0%(26/40)(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缓解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汤泓涵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血管病是当今威胁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心脏病及血管粥样硬化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已超过了copd和肿瘤、意外伤害,成为首位死亡原因。患肌心梗死(心梗)的平均年龄比前提前,而传统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和吸烟等有较强的预测作用,心肌梗死的治疗现状与临床指南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特别是基层医院,如较多的县市级医院,由于各医院的发展及硬件的差异,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相差较大。更多的基层医院采用传统的药物治疗加溶栓等,少数病人应用介入治疗。应用各种方法治疗,只要充分的和病人及家属沟通,让病人及家属采纳,充分尊重病人和家属的知情权,尊重病人和家属的选择权利,应该说都是合理的,临床治疗效果已较为满意。
作者:孔令刚;屈兴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单纯性肥胖症,指仅有肥胖而无任何其他器质性疾病的肥胖症。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现在临床上往往将毫针针刺与穴位埋线、电针、艾灸、推拿、穴位敷贴以及耳针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综合治疗。通过对近十年来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相关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并探讨其治疗方法及取穴规律,为广大针灸临床工作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选穴思路,以期更好的提高针灸减肥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兰杰;谢程;李晓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4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白细胞计数,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疗效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PaO2/FiO2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中的各项指标均比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aO2及PaO2/FiO2均较对照组高,且PaCO2及WBC计数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36% VS 68.18%);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病死率均较对照组的要低,且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使用乌司他丁,能显著改善ARDS患者的肺组织换气功能及预后。
作者:林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老年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证候特征,总结其分布特点,为中药干预治疗提高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12例诊断为代谢综合征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填写我院制定的《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临床调查表》,采集数据后进行SPSS研究分析。将11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行益气活血降浊法干预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西药二甲双胍肠溶片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脂、血糖水平变化。结果:112例患者中痰浊阻遏证43例(38.4%)、气阴两虚证35例(31.2%),痰瘀互结证21例(18.8%),阴虚热盛证13例(占11.6%)。研究组治疗后TC、TG、HDL-C和LDL-C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同期(P<0.01)。结论:老年代谢综合征早期以痰瘀互结证痰浊阻遏证居多,中晚期则肝肾阴虚证、脾虚湿盛证为主。益气活血降浊法干预治疗老年代谢综合征疗效确切,安全可行。
作者:崔彦如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特色健康教育对老年患者四肢骨折康复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2例四肢骨折的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取常规骨折护理的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特色健康教育。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骨折恢复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骨折术后4 d和7 d时治疗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治疗组的治愈率是88.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8.6%),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加用中医特色健康教育能够明显减轻四肢骨折老年患者的入院时负面情绪,能够增强对疼痛的耐受和加速骨折的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出现的概率。
作者:杜其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评价深刺下关穴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急性发作时的即时止痛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病例56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深刺下关穴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各留针30 min,出针后测定即时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疗效总有效率高达88.46%; VAS评分改善明显,前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刺下关穴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即时疗效显著,且该方法取穴精炼,操作简单,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光宪;黄瑞聪;冯而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与颈外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患者中的应用优势。方法:114例分别使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和颈外静脉留置套管针进行输液、输血等的患者,对两种置管方法操作时间、留置时间、成功例数、导管异位例数、主要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颈外静脉留置针组的操作时间与留置时间明显低于颈内静脉穿刺组(P<0.01),颈外静脉留置针组的成功率高于穿刺组,导管异位率低于颈内静脉穿刺组(P<0.05),颈外静脉留置针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颈内静脉穿刺组(P<0.05)。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相比,具有操作时间短、操作简单、成功率较高、导管异位率和并发症低的特点。颈外静脉留置针可为静脉穿刺困难患者建立血管通路,对患者生命的维持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张京津;魏琳;陈海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治疗温病湿热证的试验研究,并从多个角度分析温病湿热证。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温病湿热证患者100例,依据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比较两组中的治疗温病湿热证的疗效及患者恢复情况。结果:通过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相关数据及临床疗效,得出对照组ET、TNF、IL-1含量明显低于治疗组以及治疗组总有效率94%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结论:通过给患者采用清热解毒、凉血化瘀进行治疗,能有效提高药物的疗效并大程度减短患者病期,应当重视其临床治疗的实验研究。
作者:苏芳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改良隔姜灸治疗风寒湿型冻结肩的临床疗效及其护理优越性。方法:选取我院60例骨科门诊和病房的风寒湿型冻结肩患者,按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改良隔姜灸组30例,传统隔姜灸组30例,两组均采取阿是穴结合经络穴隔姜炙治疗,隔日一次,每次10~15分钟,7天为一疗程。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3个疗程后参照肩周炎疗效评定标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传统炙法中有8例退出,改良隔姜灸组30例总有效率达93.33%,传统隔姜灸组22例有效率达77.2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隔姜灸组疗效优于传统隔姜灸组,改良隔姜灸操作取材方便,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护理操作更具安全性,便于在社区医疗机构和家庭中推行,进一步改善风寒湿型冻结肩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程宁;陈艳;余晓云;周平;梁萍;赵莉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药分期论治联合米非司酮及氨甲蝶呤对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01月—2012年06月来自本院8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46例予中药分期论治联合氨甲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40例予米非司酮及氨甲蝶呤。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数值、包块大小、输卵管再通情况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血β-HCG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能提高保守成功率,明显缩小异位妊娠包块大小,在改善患者的输卵管再通、减轻化疗药物副作用等方面疗效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分期论治联合米非司酮及氨甲喋呤治疗异位妊娠,充分发挥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提高成功率,促进包块的消散,有利于输卵管再通、恢复功能,大限度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
作者:杨华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CT显像在老年恶性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选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所收治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均采取放射治疗,在对其进行治疗前后,采取CT扫描检查,以便对其肿瘤期别加以观察与判定。结果:11例患者依据CT扫描检查结果,更改治疗方案,即6例患者需由根治性放射治疗,改为姑息性放射治疗,5例由原先初定的姑息性放射治疗,更改为根治性放射治疗。结论:在治疗前对患者予以CT显像检查,可对病灶予以正确的判断,且对其肿瘤分期加以明确,以便能更好的对其进行治疗,提高治疗的效果。
作者:沙占国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