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探讨

司瑞超

关键词:中医疗法, 顽固性失眠, 血府逐瘀汤加减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疗法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1例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1例给予西药艾司唑仑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9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安全有效。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房工作质量对中医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房工作质量对中医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我院中药房的工作质量进行分析,对工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与中医临床疗效的影响关系。结果:在对中医药材进行服用时,首先需要核准药物的品种,对药材进行选择加工,切制成适合的药片,对中药进行科学化管理,选择适合的中药剂量、服用方式。结论:中药房工作质量对患者进行中医临床疗效具有显著的影响,一般可以从中医鉴定、药物炮制方式、中药管理、药物调剂、服用方式等方面加强管理,可以显著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作者:王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益气活血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益气活血法在病毒性心肌炎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所收治的6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而在此基础之上,对观察组患者予以益气活血法加以治疗,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有效率(96.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1.3%),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予以益气活血法进行治疗,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玉庆;刘平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LEEP刀手术治疗重度宫颈糜烂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LEEP手术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运用LEEP手术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患者100例,将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宫颈糜烂手术治疗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术中干预、饮食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中反应发生率,分析其异同。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发生下腹坠痛等术中反应的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应用LEEP手术治疗重度宫颈糜烂时,运用综合护理,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平均出血量,还可以有效降低术中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肖文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在急慢性咽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急慢性咽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自2010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慢性咽炎患者100例,通过随机分组方式,获得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案,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有效率分别为94%和66%,急性和慢性病患的治疗效果方面,无效率比较低,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在这个方面比较显示,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西药和中药的联合作用效果明显,安全性方面也表现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孙旭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复方当归妇炎灌肠剂治疗盆腔炎性疾病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当归妇炎灌肠剂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0年3月间来我中心门诊、住院病人确诊为盆腔炎性疾病患者198例。将其中100例患者按就诊时间依次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用自拟复方当归妇炎灌肠剂灌肠,对照组50例采用中药口服(与灌肠方组方相同);另将98例患者按就诊时间依次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给予上述中药方灌肠,对照组48例给予西药抗生素。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以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中:中药口服组总有效率(92%);西药抗生素组总有效率(56.2%)。治疗组中药灌肠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中药口服组及西药抗生素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当归妇炎灌肠剂治疗妇科盆腔炎性疾病疗效确切。

    作者:赵萍霞;王玉珠;余晓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西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急性进展期40例观察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急性进展期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40例类风湿关节炎急性进展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0例患者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20例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关节肿痛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理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陆孝成;邓柳兰;杨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小针刀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对运动员脊柱侧弯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针刀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对运动员脊柱侧弯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7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脊柱侧弯运动员2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资料,均采用小针刀结合综合康复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其治疗前后的Cobb's角的变化情况,VAS疼痛评分情况、功能变化ODI评分状况。结果:治疗之后该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ODI评分、功能评分和Cobb's角等变化情况,均明显优于治疗之前,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运动员脊柱侧弯症时采用小针刀联合综合康复治疗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的疼痛状况,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因此非常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景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穴位埋线结合心理干预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结合心理干预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穴位埋线组、穴位埋线加心理干预组。比较三组及组间的临床症状以及心理评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67%,优于埋线组的80%(P﹤0.05)和对照组的66.67%(P﹤0.01)。结论:穴位埋线结合心理干预治疗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栗丽丽;师强华;梁淑芬;李明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补脾益肾、化瘀降浊法治疗肾性蛋白尿验案举隅

    肾性蛋白尿以肺、脾、肾三脏亏虚为本,湿、热、瘀、浊等邪气致病为标,脾肾亏虚是其病机的关键。中医治疗肾性蛋白尿从整体出发,以补脾益肾、化瘀降浊为治疗大法,疗效显著。

    作者:任婕;翟志光;张振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脑中风后遗症64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在治疗脑中风后遗症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在2012年6月—2014年6月共收治960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本次研究选取其中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使用补阳还五汤与针灸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4周的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30例(93.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23(71.87%),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组患者并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使用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在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中,治疗效果优异,无不良反应,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吴秀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顺尔宁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50例疗效评估

    目的:探讨为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应用顺尔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09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100例,按硬币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病例应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吸入治疗,实验组病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顺尔宁治疗,比较疗效。结果:实验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疾病治疗有效率为92.0%,咳喘缓解时间为(48.21±5.21)h,哮鸣音消失时间为(60.15±7.51)h,住院时间为(5.95±0.46) d,以上数据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应用顺尔宁治疗,效果满意,顺尔宁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勇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产后康复干预措施对产后康复的促进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产后中医康复干预措施对产后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产妇中选取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中医康复干预,观察两组产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情况及泌乳时间。结果:护理后观察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48h内泌乳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患者康复护理中,采取中医康复干预措施,能有效促进子宫恢复,缓解不良情绪,预防产后抑郁,同时能有效缩短泌乳时间,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王燕萍;谷秀芹;古丽玲;李兰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药口腔护理液在口腔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观察中药口腔护理液在临床口腔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方法:随机将98例需行口腔护理的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49例,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液与中药护理液护理,并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后,口腔清洁情况均得到一定改善,其中,乙组有效率高达95.9%,显著高于甲组的71.4%(P<0.05),而且甲组患者的清洁感、不适感与依从性同乙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口腔护理液的应用,可明显提升患者口腔清洁度,效果显著。

    作者:吴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探讨

    目的:探讨中医疗法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1例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1例给予西药艾司唑仑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9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安全有效。

    作者:司瑞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全麻剖宫产病例分析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对剖宫产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2年6月—2014年5月在本院行剖宫产手术分娩的95例孕产妇,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将其中接受椎管内麻醉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全身麻醉者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孕产妇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开始哺乳时间、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10 min时Apgar评分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孕产妇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开始哺乳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10 min时Apgar评分,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高危产妇可选择全身麻醉,不会对新生儿产生呼吸抑制等不利影响,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作者:沈凤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对四肢骨折老年患者康复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中医药特色健康教育对老年患者四肢骨折康复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2例四肢骨折的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取常规骨折护理的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特色健康教育。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骨折恢复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骨折术后4 d和7 d时治疗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治疗组的治愈率是88.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8.6%),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加用中医特色健康教育能够明显减轻四肢骨折老年患者的入院时负面情绪,能够增强对疼痛的耐受和加速骨折的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出现的概率。

    作者:杜其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解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分析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缓解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缓解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n =40)和对照组(n =40)。对照组患者予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5.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65.0%(26/40)(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缓解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汤泓涵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特征及中药干预疗效评价的初步分析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老年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证候特征,总结其分布特点,为中药干预治疗提高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12例诊断为代谢综合征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填写我院制定的《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临床调查表》,采集数据后进行SPSS研究分析。将11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行益气活血降浊法干预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西药二甲双胍肠溶片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脂、血糖水平变化。结果:112例患者中痰浊阻遏证43例(38.4%)、气阴两虚证35例(31.2%),痰瘀互结证21例(18.8%),阴虚热盛证13例(占11.6%)。研究组治疗后TC、TG、HDL-C和LDL-C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同期(P<0.01)。结论:老年代谢综合征早期以痰瘀互结证痰浊阻遏证居多,中晚期则肝肾阴虚证、脾虚湿盛证为主。益气活血降浊法干预治疗老年代谢综合征疗效确切,安全可行。

    作者:崔彦如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冬病夏治内外同治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冬病夏治内外同治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方式,观察组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冬病夏治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内服颗粒剂的方式,三个月之后,进行总有效率对比和肺功能等级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要远远高于对照组62.5%,且肺功能明显改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冬病夏治内外同治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祁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医疏肝法在胃炎治疗中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中医疏肝法在胃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间收治的74例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病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铋钾、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疏肝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有36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有30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1.08%。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有1例不良反应病例,发生率为2.70%。对照组有6例不良反应病例,发生率为16.2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疏肝法在胃炎治疗中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可促进其疾病症状的改善,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志虎;徐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