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定期视频反馈学习法对急诊护士岗位胜任力的影响

杨剑;赵剡;田钰;张其红;陈杰

关键词:急诊护士, 岗位胜任力, 视频反馈学习, 护理管理, 急危重症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定期视频反馈学习法提高急诊护士岗位胜任力的效果.方法 以真实记录的抢救视频为载体,以提高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定期对40名急诊护士进行视频反馈学习.结果 定期视频反馈学习实施1年后,急诊护士工作态度、危重症理论知识、危重患者护理能力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定期视频反馈学习可有效提高急诊护士岗位胜任力.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计算机控制模拟人的仿真情景设计及在澳门护理本科生的实践

    目的 探讨运用计算机控制模拟人训练护生临床技能的情景设计,并了解护生对仿真模拟设计的看法.方法 运用计算机控制模拟人设计5个高度仿真模拟的情景,包括阑尾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胃肠道出血、心肌梗死及严重创伤.113名护理本科生(二年级77名,三年级36名)完成36个学时的模拟情景训练.结果 护生对学习场所、学习目标、学习安排、知识迁移以及决策技能等感到满意;认为仿真模拟学习是好的学习体验,希望有机会再次参加.但他们也指出模拟人对真实情况的模仿还不够逼真:没有面部和情绪反应,对问询的应答迟缓,呕吐物或痰的气味、颜色性质和量没有演示.结论 护生对仿真模拟学习满意,但情景的逼真度需改进.建议将标准化病人运用于仿真模拟情景设计,以模仿面部表情以及情感、心理社会的互动反应.

    作者:袁浩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新型体位辅助用具对早产儿早期神经行为发育影响的研究

    目的 评价新型体位辅助用具对早产儿体位支持的有效性及早期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71例胎龄<34周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与干预组3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体位护理方法,干预组应用自制新型体位辅助用具实行体位干预直至出院.于矫正胎龄34周、36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组生理性屈曲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大腿僵硬外展、手臂外展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突然滚动发生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干预组矫正胎龄36周时出现睡眠觉醒周期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头颅B超颅内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新型体位辅助用具有利于早产儿维持生理性屈曲,减少不良姿势和四肢突然外展(惊吓)等不良运动的发生,有利于早期神经行为发育.

    作者:汤晓丽;顾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定位及犯罪血管预判断模型的构建与教学应用

    目的 提高临床护士和护生快速识别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部位及判断犯罪血管的能力.方法 以传统心电图心肌梗死定位理论为基础,借助18导联心电图胸导联定位,逆向性建立“冠状动脉的解剖分支-18导联心电图-心电图定位犯罪血管”的思维模式,形成胸导联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定位及犯罪血管预判断(Delta教学模型)用于护士和护生培训.结果 培训后护士考试得分显著提高,应用Delta教学模型的观察组护生考试得分显著高于应用传统教学的对照组护生(P<0.05,P<0.01).结论 Delta教学模型可提高护士和护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部位定位及犯罪血管判断的能力.

    作者:谈莉萍;段霞;周意;庄英;王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痴呆照护筹划在老年痴呆照护中的应用进展

    痴呆照护筹划是一个高度结构化的观察系统,是实施以人为中心个性化痴呆照护模式的有效方式.本文对痴呆照护筹划的概念、理论基础、干预过程及应用效果进行阐述,旨在改善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和生活质量,减轻照护者的负担,并为痴呆患者的照护及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李智慧;韩嘉琪;相玮;李昆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支撑用具预防压力性损伤的研究现状

    压力性损伤是临床常见的重要并发症,支撑用具的合理运用可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本文就支撑用具预防压力性损伤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临床支撑用具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护理展望,以期为临床更好地预防压力性损伤提供参考.

    作者:黄秋霞;王建宁;汤利萍;王婧;周松;詹梦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护理人员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主动报告不良事件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57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护理人员主动报告不良事件的情况、相关因素及影响程度等.结果 92.2%的护士表示会主动上报自身护理不良事件;“错误发生,但没有对患者造成伤害”的不良事件,59.1%护士会主动报告.不同职称、工龄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担心受到批评、处罚”、“担心受到患者投诉”、“担心个人能力受到质疑”是影响护士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主要因素.结论 医院需建立网络化、非惩罚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强化对低年资护士的相关培训,以大限度地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刘丽艳;陆文佳;孙青;张雅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急性白血病患者CAR-T治疗的护理

    目的 总结CAR-T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护理配合要点,为确保临床应用效果、促进新技术推广提供参考.方法 对17例复发、难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CAR-T治疗,从细胞采集、回输、回输后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处理等各阶段实施密切有效的护理.结果 5例输注后发生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经对症护理后好转,其余患者未发生肿瘤溶解综合征、脱靶效应、过敏反应;14例患者获得随访,治疗后半年内骨髓均处于完全缓解.结论 CAR-T治疗是急性白血病治疗的新技术,护理人员加强细胞采集阶段护理,严格遵医嘱榆注和观察,早期观察及预防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肿瘤溶解综合征等并发症,可减轻患者痛苦,保障治疗效果.

    作者:张佳思;阮潜瑛;符刚;黎诗琦;陈洁平;钱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日临床护士对患者安全护理的自评比较

    目的 明确中日临床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确保患者安全的工作现状及其共性与差异性问题,为提出患者安全的保障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患者安全护理自评量表对中国1 646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与日本799名临床护士进行比较.结果 中日两国临床护士患者安全护理自评总分分别为188.37±14.12、149.60±20.67,得分率分别为94.2%、74.8%;“经常保持紧张感,提高安全意识”和“预测患者出现的异常或危险,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在两国自评得分排序均在前3位;“安全知识的学习”维度在中国排第1、日本为后.结论 两国护士患者安全意识较高,对患者不安全事件的评估和预测情况较好,都存在“带病工作”的现象;我国临床护士对安全知识的学习情况较好,对差错事件/事故的学习有待提高,而日本临床护士则相反.国家间应加强合作与交流,对于共性问题积极探讨并制定对策,对于特殊性问题相互借鉴学习.

    作者:王丽敏;赵秋利;赵静;侯赛宁;梁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护士临床警报知识、态度和行为问卷的编制与考评

    目的 编制评价护士临床警报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可靠工具.方法 以知信行模式和临床警报生命周期特点为理论基础,参考相关文献和通过质性访谈建立条目池,经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和调查450名临床护士确定问卷.结果 形成3个维度40个条目的问卷,知识维度12个条目、态度维度11个条目、行为维度17个条目;问卷Cronbach'sα系数0.884,折半信度0.933,重测信度0.876.条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I-CVI) 0.818~1.000,问卷水平内容效度指数(S-CVI)0.850;共提取8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为58.857%.结论 护士临床警报知识、态度和行为问卷信效度良好,可用于测评护士临床警报处理能力.

    作者:邹莎;岳丽青;方晚霞;李珍;李映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慢性病员工工作场所健康促进和锻炼行为的研究进展

    慢性病员工工作场所健康促进有着易组织、防控目的明确、预期效果明显等优势,在当前政府行动的积极背景下,势在必行.本文阐述了我国员工罹患慢性病状况及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的意义,慢性病人群锻炼概况及锻炼行为机制,并总结了工作场所慢性病员工锻炼促进的研究进展.建议后续研究可围绕慢性病员工锻炼行为的机制及我国工作场所如何恰当有效地开展实施“慢性病员工锻炼促进”项目而展开.

    作者:柴玲;童莺歌;陈佳佳;杨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基于物联网远程血压监测结合APP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基于物联网远程血压监测结合APP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自我护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12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采用门诊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远程血压监测结合APP管理.结果 干预4个月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幅度、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自我护理行为(除外情绪减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远程血压监测与APP管理有利于提高患者血压这标率和改善自我护理行为,是实施慢性病管理的有效方法.

    作者:夏炜妍;曹松梅;罗彩凤;沈俊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在职护理人员移动学习现况及需求调查

    目的 了解在职护理人员移动学习现状和需求,为移动学习引入在职护理继续教育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移动学习现状及需求问卷对1 052名在职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98.76%护理人员拥有智能手机,41.16%认为移动学习有很大的发展空间,88.78%赞同通过移动学习的方式完成在职培训,95.63%倾向于应用智能手机进行移动学习,84.41%倾向于通过视频学习,91.54%希望移动学习视频时长<30 min.结论 护理人员已经具备移动学习硬件,学习态度较好.护理管理者应考虑护理人员对移动设备的使用习惯和学习需求的特点,设计出针对性的移动学习平台,构建形式多样、短小精悍的移动学习内容,并建立反馈机制,有效监控和认可学习过程,促进移动学习在护理继续教育培训的应用.

    作者:刘于;李文奇;张文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全景式案例教学用于儿科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全景式案例教学在儿科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5年招收的72名新入职护士(对照组)和2016年招收的80名新入职护士(观察组)分别采取传统培训及全景式案例教学培训.结果 观察组考核成绩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全景式案例教学有利于新入职护士掌握相关专科知识和技能,提升其岗位胜任力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朱慧云;叶天惠;易永红;黄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尊严护理干预对晚期住院癌症患者尊严水平及焦虑抑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尊严护理干预对晚期住院癌症患者尊严水平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将2所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的100例住院晚期癌症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4周尊严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后两组尊严及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尊严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住院晚期癌症患者尊严水平,减轻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宁晓东;张永炼;张娟;杨春;李玲娟;文峰华;万恩桂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老年护理专家对老年专科护士认证观点的定性研究

    目的 了解老年护理专家对老年专科护士认证的观点.方法 自制访谈提纲,对14名老年护理专家进行一对一访谈.结果 14名专家认为应设置老年专科护士培训的基本准入条件,上岗前需要接受系统的老年护理学培训并通过资格认证考试,老年专科护士注册后需进行再认证,但在再认证周期上分歧较大.结论 老年护理专家对老年专科护士认证的观点较统一,建议设置老年专科护士培训准入条件,培训完成后由权威机构组织考试和认证,并对再认证时间进行界定.

    作者:刘墩秀;丁福;刘欣彤;何锡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十二指肠镜清洗方法改进与效果评价

    目的 改进十二指肠镜清洗方法,提高清洗消毒质量.方法 选取使用后污染的十二指肠镜516条,随机分为两组各258条.传统组按消毒规范常规五步清洗法清洗,改进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床旁预处理和先端部反复刷洗.结果 改进组细菌培养阳性率显著低于传统组,内镜清洗合格率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P<0.01).结论 在常规清洗消毒流程基础上增加床旁预处理和先端部反复刷洗,能提高十二指肠镜的清洗消毒质量.

    作者:陈莺;蔡筱蕾;陶怡菁;曹佳;徐雷鸣;张玉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八步评估法在重症医学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八步评估法在重症医学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重症医学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新护士按照时间顺序分组,2015年26名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培训;2016年26名设为观察组,采用八步评估法培训.两组培训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实践考核成绩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 观察组临床实践考核成绩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八步评估法教学能有效提高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提高其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赖天为;韦柳青;覃纲;梁丹;陆雪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社区高知老年人认知功能与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社区高知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为维持和提高高知老年人认知功能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400名高校社区的高知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社区高知老年人的认知功能评分(26.52±3.70)分,社会支持得分(34.46±8.17)分,社会支持与认知功能呈正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知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受社会支持、性别和文化程度的影响(P<0.05,P<0.01).结论 高水平的社会支持是高知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保护因素,有助于高知老年人维持认知功能状态,降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

    作者:叶志英;杨莹;肖强;毛靖;刘玥婷;李节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多感官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多感官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60例住院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口腔护理和体位护理等.观察组实施听觉、触觉、视觉和前庭的多感官干预.结果 观察组27例、对照组29例完成研究.观察组早产儿经口喂养过渡时间、鼻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多感官干预能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提高喂养效率.

    作者:乐琼;吴丽芬;张岚;周凤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以家庭为中心教育干预对癫痫患儿父母疾病认知及管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评价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干预对癫痫患儿父母疾病认知及疾病管理能力的效果.方法 选取北京市某三甲医院住院的55个癫痫患儿家庭,对照组(n=28)接受病房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n=27)由合作小组成员对父(母)进行6个月的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干预.出院前、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评估父(母)的疾病知识/态度、疾病管理能力.结果 干预组父母知识答对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父母对疾病的态度以及疾病管理能力得分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癫痫患儿父母的疾病认知水平;对改善父母对疾病的态度以及疾病管理能力效果不明显,需延长干预时间进一步观察.

    作者:王英杰;李杨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