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拥挤度预警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陈岚;吴孙莹;郑寒;李冰冰;刘欢

关键词:急诊科, 急诊拥挤度预警系统, 有序救治, 滞留时间, 就医环境
摘要:目的 提高急诊科救治患者的有序性,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方法 在原有急诊预检、叫号及就诊系统基础上,参照急诊拥挤度评估指标开发出急诊拥挤度预警系统,实时显示各区就诊量;实况可在医院信息系统中查询.结果 急诊拥挤度预警系统应用后,急诊患者抢救室滞留时间显著短于应用前(P<0.01);泰发生意外事件及外院转运患者因等待而转向情况.结论 急诊拥挤度预警系统的应用可使急诊患者获得有序救治,缩短急诊科滞留时间.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的认知及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的认知及行为现状,为针对性培训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的认知及行为问卷,对494名临床责任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认知得分6.24±0.72,行为得分30.75±6.91;不同学历、生育状况责任护士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的整体认知及行为处于中等偏高水平,护理管理者应针对认知、行为较弱的项目及人员重点培训,从而全面提高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认知和行为水平.

    作者:何细飞;郑娜;王霞;高亚宁;付秀根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中老年人慢病状态对抑郁症状影响的路径分析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慢病个数、疼痛状态、睡眠时长及健康感知对抑郁症状的影响,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库中1 6 654名中老年人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基于心理应激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路径分析.结果 32.2%中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慢病个数、疼痛、睡眠时长及健康感知直接导致抑郁症状的产生,慢病个数、疼痛状态还通过健康感知及睡眠时长间接影响抑郁.结论 应加强中老年人的抑郁症状评估,积极治疗慢病、加强疼痛管理、改善睡眠状态和健康感知,以减轻其抑郁情绪.

    作者:张泽宇;龚桂兰;毛靖;叶志英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急诊拥挤度预警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目的 提高急诊科救治患者的有序性,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方法 在原有急诊预检、叫号及就诊系统基础上,参照急诊拥挤度评估指标开发出急诊拥挤度预警系统,实时显示各区就诊量;实况可在医院信息系统中查询.结果 急诊拥挤度预警系统应用后,急诊患者抢救室滞留时间显著短于应用前(P<0.01);泰发生意外事件及外院转运患者因等待而转向情况.结论 急诊拥挤度预警系统的应用可使急诊患者获得有序救治,缩短急诊科滞留时间.

    作者:陈岚;吴孙莹;郑寒;李冰冰;刘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出血性膀胱炎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目的 归纳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出血性膀胱炎的危险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收集关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出血性膀胱炎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21篇文献共计3 894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其中并发出血性膀胱炎609例;男性、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不全相合、移植时高危状态、白消安及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异基因移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及≥Ⅱ度、巨细胞病毒感染是并发出血性膀胱炎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出血性膀胱炎与上述9项危险因素有关,应对具有该类危险因素的患者加强针对性预防护理,以降低和避免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

    作者:潘小容;莫霖;黄先巧;张世群;郭小利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急诊科护理人员格林模式手卫生管理实践

    目的 提高急诊科护理人员手卫生执行效率.方法 以格林模式为理论框架,对22名急诊科护理人员通过现场观察和访谈法,对影响其手卫生行为的倾向、强化及促成因素进行分析,并实施针对性的培训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 实施后,护理人员手卫生总体执行率及5个环节执行率、3个环节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P<0.01);快速手消毒剂每床日使用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 将格林模式应用于急诊科手卫生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执行效率,为防范医院感染奠定基础.

    作者:程晶;刘雪晴;陈珍妮;谭昆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耳穴贴压对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影响的系统评价

    目的 评价髋膝关节置换术后行耳穴贴压的镇痛效果,为中医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自建库至2018年2月发表的关于耳穴贴压缓解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文献.依据Cochrane手册进行质量评价及提取文献,使用ReviewManager5.3.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14篇RCT,共计974例患者(耳穴贴压组490例,对照组484例).膝关节置换术后6、12及24 h VAS评分耳穴贴压组显著低于对照组,髋关节置换术后24、48及72 h VAS评分耳穴贴压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48 h内镇痛药物使用量耳穴贴压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耳穴贴压可显著减轻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用量.

    作者:张千坤;谷斌;姚芳;吴谐;张丽娟;施琴英;杜世正;俞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终末期患者家庭会议实施过程的研究进展

    家庭会议是一种医护人员向患者和家属传递信息,讨论照护目标和照护策略并达成共识的有效方法,举行家庭会议被认为是为终末期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医护人员必备的技能.本文综述了为终末期患者实施家庭会议的过程,提出了对我国临床工作的启示,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

    作者:赵文娟;黄喆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的多学科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目的 探讨多学科加速康复外科在肺癌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围手术期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行VATS下肺癌根治术的121例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59例,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62例为观察组,采用多学科加速康复外科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h、6h、12h及24 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术后肛门排气、下床活动、胸管留置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未发生肺不张及静脉血栓栓塞.结论 多学科加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肺癌VATS术后患者疼痛,防范术后并发症,加速患者康复.

    作者:蔡秋霞;张立君;朱伟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COPD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COPD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出院准备度量表和出院指导质量量表对115例COPD患者于出院当天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出院准备度条目均分7.40±1.34,患者出院指导质量条目均分8.16±1.54,两者呈正相关(r=0.451,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居所至医院距离及出院指导质量总分为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调整R2 =0.436).结论 COPD患者出院准备度呈中等水平,出院指导质量较高;医护人员还需充实患者出院指导内容,针对高龄、病程较短、居所至医院距离较远患者强化出院指导,以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

    作者:周不畏;张红梅;刘春慧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青少年户外活动对近视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综述户外活动与近视相关的研究进展,认为户外活动是近视的保护因素之一,光照可延缓近视进展;干预效果存在人群差异,其原因和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提出智能“云夹”可能成为未来近视防控研究工具;对近视基因变异、表观遗传、环境因素对青少年近视发生、发展有影响及机制进行更多更有成效的研究,以为个体提供有效的近视防治方案.

    作者:常笑;秦蕾;蒋丹丹;陈燕燕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与身体意象及性调节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与身体意象及性调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及中文版乳腺癌患者性调节和身体意象量表对148例乳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得分69.40±17.59、身体意象得分18.65±4.83、性调节得分24.41±4.25.身体意象和性调节与创伤后成长呈正相关(均P<0.01).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身体意象和乳房重要性维度得分对创伤后成长总分有预测作用(调整R2=0.235,P<0.01).结论 乳腺癌患者良好的身体意象和性调节有助于提高其创伤后成长水平.

    作者:苏怡;方桂珍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规范化培训期间护士心理资本与职业成长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规范化培训期间护士心理资本和职业成长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规范化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护士心理资本问卷和护士职业成长量表对正在接受规范化培训的21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心理资本条目总均分4.60±0.08,职业成长条目总均分3.74±0.59;护士心理资本和职业成长各维度呈正相关(均P<0.01);学历、工作时间、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及希望维度是影响规范化培训护士职业成长的主要因素(R2 =0.584),控制一般资料后,自我效能及希望维度能独立解释职业成长变化的38.3%.结论 在规范化培训过程中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心理资本提升培训策略,以促进护士的职业成长,从而提升护士素质,稳定护理队伍.

    作者:王洪梅;黄霞;王静远;沈霞;王斌;吴莹玉;王美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女性狼疮患者生活质量与家庭婚姻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女性狼疮患者家庭婚姻功能与生活质量现状及其相关性,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223例门诊就诊的女性狼疮患者,采用狼疮生活质量量表、家庭婚姻功能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生活质量总分504.46±153.05,得分率63.06%;家庭婚姻功能总分36.04±6.57,得分率70.67%;家庭婚姻功能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P<0.01).结论 女性狼疮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家庭婚姻功能水平均偏低,医护人员应重视家庭婚姻功能的评估并进行针对性干预,以提高其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梦越;李晶;刘春娜;蒋师;李乐之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三通管用于PET/CT检查患者18F-FDG注射

    目的 提高PET/CT检查患者注射18F-FDG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 将70例受检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采用注射器直接注射18F-FDG;观察组35例采用三通管连接注射器与头皮针间接注射18F-FDG.结果 两组均一次检查成功;观察组注射18 F-FDG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一次注射成功率相对高于对照组,放射性药物渗漏率相对少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注射器材残余放射性活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三通管间接注射法可缩短18F-FDG注射操作时间,从而减少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其残余放射性活度不影响显像;一次注射成功率及药物渗漏降低度还有待大样本证实.

    作者:李小霞;徐梅;王跃涛;牛荣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AECOPD机械通气患者膈肌超声监测下吸气肌锻炼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AECOPD)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前膈肌超声监测下吸气肌锻炼效果.方法 将呼吸重症监护室74例AECOPD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机械通气护理,逐渐降低呼吸机压力值和PEEP值,按经验撤机;观察组由医护团队按计划每日调整呼吸机吸气触发灵敏度,配合使用沙袋加压锻炼吸气肌,行床旁右侧膈肌超声监测.结果 观察组吸气末膈肌厚度、膈肌增厚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未发生吸气肌锻炼相关不良事件.结论 对AECOPD机械通气患者,在膈肌超声监测下行吸气肌锻炼,效果较好,安全.

    作者:刘敏;王兆;笪苗;金秋霞;姚萍丽;钱彩华;周庆;沈旭慧;华锋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护理专业小组模式培训提高临床护士核心能力研究

    目的 对护理专业小组进行规范化培训,以提高全院护士核心能力.方法 将原7个护理专业小组共428人,扩充至15个小组共747人;构建临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对小组成员开展理论、技能培训及临床实践;对小组成员适时调整.实施2年后评价效果.结果 护士核心能力7个维度得分、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显著提高(均P<0.01);开设了伤口造口、糖尿病、骨科、儿科、管道、腹膜透析专科护理门诊,年门诊量达2 437~3 545例次;护士离职率显著下降,患者满意度显著上升(均P<0.01);护士科研能力明显提高,学会任职人数增加.结论 扩展护理专业小组并进行规范化培训,以骨干带动整体,促进了全院护士核心能力、职业成就感和患者满意度的提高.

    作者:张玉莲;王丹;惠蓉;李婷;马运苗;吴红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心力衰竭患者液体限制治疗的研究进展

    综述国内外心力衰竭患者液体限制治疗的研究现状,包括液体作用机制、液体限制疗法现状、国内外新指南建议及临床研究,以期为医护人员对心力衰竭患者液体摄入的指导提供信息支持,达到使患者在病情改善基础上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高丽红;王丹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鼻胃管分步置入法在胸中下段食管癌切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提高胸中下段食管癌切除术患者鼻胃管置入效率及安全性.方法 将拟实施胸中下段食管癌切除术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一步置入法,即胃食管吻合结束后从左侧鼻孔插入鼻胃管;观察组采用分步置入法,第1步于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借助视频喉镜和气管插管钳将鼻胃管送至食管肿瘤近端预定位置,然后在胃食管吻合结束后推送鼻胃管入胃.结果 观察组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时间、黏膜损伤出血及鼻胃管弯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鼻胃管分步置入法用于胸中下段食管癌切除术患者提高了置管效率和安全性.

    作者:王健;陈伟;任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重要性早期预警评分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者心脏骤停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重要性早期预警评分(ViEWS)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发生心脏骤停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取发生心脏骤停的164例ACS患者为病例组,未发生心脏骤停的521例ACS患者为对照组.统计心脏骤停发生前24 h各时间点ViEWS得分,比较其差异及变化趋势.结果 病例组心脏骤停发生前24 h、16 h、8h、1h及30 min ViEWS得分呈持续上升趋势,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病例组ViEWS危险分层越接近心脏骤停的发生,高危组所占比重越大(从9.8%增加至41.2%),对照组近70%患者一直处于低危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ViEWS评分可预测ACS患者心脏骤停的发生,对高危和低危患者的鉴别力较好.

    作者:吴婷婷;刘培昌;李红;穆艳;陈媛;肖丽萍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不同生育情况护士的工作家庭冲突及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生育期临床护士的工作家庭冲突情况及与工作压力、社会支持的关系,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2所三甲综合医院的416名内外科病房护士,采用工作家庭冲突问卷、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工作家庭冲突总分52.98±13.16,其中工作-家庭冲突得分显著高于家庭-工作冲突得分(P<0.01);护士工作压力源总分74.76±15.31,护士社会支持总分42.44±6.14;未生育、生育1孩及生育2孩三组护士3种问卷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工作家庭冲突呈正相关(均P<0.01),社会支持与工作-家庭冲突呈负相关(P<0.05).结论 护士的工作家庭冲突呈中等偏高水平,其更多地感受到工作对家庭的影响;已生育护士的工作家庭冲突、工作压力及社会支持度更高;其工作压力正向影响工作家庭冲突.社会支持可减缓工作干扰家庭程度.建议加大对已生育护士的社会支持,减缓其工作压力和工作家庭冲突.

    作者:郭谊楠;许乐;王萍兰;邹丽丽;包少少 刊期: 2018年第19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