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张文;李乔;赵体玉
目的 评价导管相关血行感染预防指南的质量差异,对各指南间的推荐建议进行一致性分析,为开展中心静脉导管血行感染预防工作及发展指南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2004~2014年导管相关血行感染预防指南,采用AGREEⅡ评价纳入指南的方法学质量,并用指南一致性评价工具对各指南推荐建议的内容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全球6个地区的10篇导管相关血行感染预防指南;采用AGREEⅡ评价得出推荐4篇,不同程度修改后推荐6篇;共对比19条推荐建议,其中一致1型8条,一致3型1条,一致4型2条,不一致A型2条,不一致B型1条,未能分析5条.结论 现有导管相关血行感染预防指南总体质量较高,但制定的方法学仍有待进一步规范;指南各条目一致性分析的灰色地带及未能分析出结果的条目仍需进一步研究及证据支持.
作者:周文华;李峥;史冬雷;李金平;徐德林;刘晓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护士利他水平状况及与大五人格特征的关系,为护士的人文素质培训、改善医院护理服务内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人性哲学修订量表和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版对186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人性哲学修订量袁总分9.31±14.50.大五人格的宜人性、神经质维度与护士利他水平显著相关,可独立解释护士利他水平总变异的29.2%.结论 护士群体利他水平较高,大五人格特征能有效预测护士的利他水平,临床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士人格特征的差异性,有针对地加强相关培训教育,提高护士利他水平.
作者:黄霞;黄雪花;宋小珍;黄丽娟;黄秀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早期活动对ICU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便利抽取162例ICU患者根据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85例和干预组7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活动干预,以床上主动锻炼为主,每日2次;制定早期活动安全准入指标和过程监测指标保障患者活动安全性.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入住ICU 24 h内和转出ICU时焦虑抑郁情绪发生情况.结果 入住ICU 24 h内两组焦虑抑郁得分及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转出ICU时干预组焦虑抑郁得分及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活动期间干预组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早期活动安全可行,能有效改善ICU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陈佳丽;管雨婷;朱晓玲;张琦;张艳;杜瑞芳;陆志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耳鸣患者院外声治疗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供参考.方法 连续方便抽取308例门诊耳鸣患者为调查对象,使用电话回访调查其声治疗现况及影响依从性的因素.结果 共有效回访156例,失访率49.35%.随访患者中,94例(60.26%)就诊医生未建议其进行声治疗;37例(23.72%)患者遵医嘱执行声治疗,其中28例(75.68%)坚持声治疗的时间未超过2个月;医生建议但患者未执行声治疗的原因为太麻烦10例(40.00%)、技术原因8例(32.00%)等;不同性别、年龄、耳鸣持续时间以及耳呜对生活影响程度的患者声治疗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声治疗在国内临床应用不多,且患者声治疗依从性不高;护理人员应提供院外护理干预使患者更有效接受声治疗.
作者:华玮;韩朝;钦苓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小儿肾盂输尿管成型术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肾积水患儿在机器人辅助下经腹腔镜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的手术配合情况,包括完善的术前准备、手术间布局、合理的体位安置、穿刺点定位、术中仪器设备连接、患儿体温管理以及高值耗材的管理等.结果 1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0~130 min,术后无一例患儿发生感染、输尿管狭窄等并发症,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正确的体位摆放、合理的手术间布局、有效的体温管理、熟练的机器人操作配合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陈红;张文;李乔;赵体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制作可自加液式胸腔闭式引流瓶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胸部肿瘤手术患者3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瓶,观察组采用可自加液式胸腔闭式引流瓶.结果 观察组护士为患者准备胸腔闭式引流瓶时锐器伤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准备耗时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可自加液式胸腔闭式引流瓶使用方便,可提高护士工作效率,避免护士锐器伤的发生.
作者:徐倩钰;何静婷;万佳;蔡丽丽;冯莉娟;王雅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社区护士工作适应情况及领悟社会支持现状,探讨二者相关性,为社区护理管理者实施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工作适应障碍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290名社区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社区护士工作适应障碍得分为20.85±5.18;领悟社会支持总分为64.25±10.32,其中家庭内支持20.01±3.58,家庭外支持42.57±6.86;社区护士工作适应障碍与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家庭内支持、家庭外支持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 社区护士工作适应情况普遍不良,领悟社会支持处于中等水平.社区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社区护士的社会支持度.以改善其工作适应不良,防止护理人才流失,提高社区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孟微;朴丽;杨蕊;胡洁蔓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对乳腺癌患者积极心理学的内涵、积极心理体验的测量方法及积极心理体验的干预措施进行总结,以指导临床护理人员心理护理实践,提高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曹笑柏;李峰;张旭;郭靖;赵明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护士的个人职业目标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引导护士个人职业目标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在KRIF绩效考核模式的基础上设计护士个人职业目标调查工具,对726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除学习本专业知识目标(74.8%)外,其他23个目标的选择率为0~36.1%.不同学历、科室、编制、职称、年龄、工龄护士的部分个人职业目标存在差异(P<0.05,P<0.01).结论 护士对个人职业目标的认识尚需提高,护理管理者应指导护士建立科学、合理的个人职业目标,关注护士的职业发展,促进护士成长和医院科室健康发展.
作者:向凤玲;田继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照顾者思维导图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通过微信平台对照顾者进行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得分及照顾者的相关知识和满意度.结果 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得分及照顾者相关知识知晓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应用思维导图指导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康复锻炼,可提高照顾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满意度,进而改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岳月娟;李爱琼;陈红涛;黄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总结文献报道的护理交接班形式,包括床旁交接班、集体口头交接班、书面交接班和录音交接班,分析不同形式交接班对交接班质量的作用,为护理人员提高护理交接班质量提供借鉴.
作者:曹文竹;席淑新;石美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骨科护士对卧床患者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4种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知识及态度,为减少卧床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对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预防与护理的知识、态度调查问卷对武汉市8所医院骨科的51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知识问卷总体得分率为71.4%,压疮及肺部感染得分率较低,分别为65.7%、66.2%;骨科护士对卧床患者并发症相关知识主要通过科内培训及院内培训获得;态度问卷得分率为98.1%~99.7%.结论 骨科护士对卧床患者并发症的态度较好,但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应加强针对性培训,以更好地实施护理预防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护士燕尾帽的细菌污染情况,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普通外科、消化内科、产科、儿科4个科室各5名护士,佩戴新燕尾帽,连续采集佩戴前及佩戴后第1、3、7天的样本,检测燕尾帽染菌量.结果 佩戴第3天燕尾帽染菌量超标率为45.0%,佩戴第7天超标率达100%;不同科室护士燕尾帽染菌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燕尾帽佩戴时间越长染菌量越多,染菌量与科室的种类无关,建议医院加强或改革对护士燕尾帽的管理.
作者:杨晨;罗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多功能评估工具尺在临床护理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纸质版护理评估单,观察组设计并制作多功能评估工具尺,对患者疼痛、压疮和深静脉血栓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评估耗时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92.31%护理人员愿意使用多功能评估工具尺,使用满意度得分率77.88%.结论 多功能评估工具尺受到护理人员的认可,可节省风险评估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张莉萍;方小萍;李雪阳;房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对转科压力的概念,ICU转科压力发生原因,转科压力评估工具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扩展ICU转科压力的研究深度,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ICU转科压力评估工具及干预策略提供参考.
作者:孙顺霞;甘秀妮;张传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发护理安全管理信息软件,提高临床护理安全管理水平.方法 依托医院信息化平台,研发护理安全管理软件,包括护理安全讯息、不良事件上报、高危险因素评估(压疮、跌倒、导管滑脱)、高危药品标识管理、护理人员安全教育及患者安全教育等8个模块,集数据采集、统计分析、质量反馈、决策预警和管理干预为一体.比较软件应用前后患者风险评估准确率、高风险患者预防措施落实到位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 应用护理安全管理软件后,患者风险评估准确率、高风险患者预防措施落实到位率及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应用前,不良事件发生率由0.31%下降至0.04 %(P<0.05,P<0.01).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软件可促进护理安全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和系统,实现高危患者及安全隐患全程监控的管理,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薛水兰;郭雅娇;黄荔红;陈建成;吴凌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饮食行为干预方案在血脂异常护士群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0名血脂异常护士按医院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名.对照组给予2次健康讲座,干预组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设计饮食行为干预方案并实施,共干预6个月.结果 干预4个月及6个月时,干预组护士的饮食行为倾向总分、膳食知识总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组护士腰围、BMI呈现持续下降趋势(P<0.05,P<0.01),对照组基本无变化(均P>0.05).结论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饮食行为干预方案有助于护士饮食行为的改善和膳食知识的掌握,并能有效控制腰围和BMI.
作者:贺育华;赵秋利;梁娜;王丽敏;赵静;侯赛宁;梁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正念在护士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对471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正念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均P<0.01);职业倦怠总分与主观幸福感总分及2个分量表得分呈负相关(均P<0.01);正念在护士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096,占总效应比例为34.2%;正念对护士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关系有调节作用(△R2 =0.033,P<0.01).结论 职业倦怠既可以直接又可通过正念间接影响护士的主观幸福感,正念能够缓冲职业倦怠对主观幸福感的负面影响,是护士主观幸福感的保护因素.
作者:曾巍;钱小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叙事教育在手术室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进入手术室实习的护理本科生130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进入手术室实习的护理本科生138人为观察组,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融入叙事教育法.在入科实习前、实习结束时应用职业认同量表、关爱能力评价量表、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对两组进行测量,并在实习结束时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结果 观察组实习结束时各量表评分与本组实习前及对照组实习结束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习结束时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叙事教育法有利于培养护理本科实习生的关爱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其职业认同感,有助于教学相长,促进理论和操作成绩的提高.
作者:黎湘艳;赵体玉;江莉;郭月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术前不同禁饮方案对眼科日间全麻手术患儿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眼科日间手术患儿18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60例.三组麻醉前均禁食8h,A组麻醉前禁饮6h;B、C组在常规禁饮基础上,麻醉前2h分别口服10%葡萄糖溶液及多维饮料(术能),剂量为5 mL/kg.结果 三组入手术室后镇静评分及诱导时面罩接受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两比较,均P<0.05;三组术后恶心呕吐程度及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A组(P<0.0125).结论 术前2h口服清饮可降低眼科日间全麻手术患儿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及程度,10%葡萄糖溶液与术能的效果是否存在差异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范小丽;贺伟忠;苏凡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