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华;李峥;史冬雷;李金平;徐德林;刘晓颖
目的 了解我国二、三级医院慢病延续性护理开展现状,为完善延续性护理服务内容、促进医院社区联动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全国28个省、直辖市的44所二、三级医院相关负责人,对其延续性护理的认知情况及所在医院慢病延续性护理开展内容、开展频率及服务内容与形式进行调查.结果 44所医院中,4所二级医院未开展延续性护理,主要原因为医院领导不重视和医护人员延续性护理意识不强.开展延续性护理的40所医院中,39所(97.5%)医院的负责人认为开展延续性护理非常重要,但是仅有4所(10.0%)二级医院表示目前延续性护理开展较好.慢病延续性护理在制定出院计划、出院前健康教育、出院后病情跟踪随访三方面开展较好,在成立多学科团队、设立慢病专门转诊协调员、建立质量评价指标方面开展较差.医院与患者之间延续性护理内容主要为健康教育与咨询、病情随访与监测,形式以电话随访、健康讲座和门诊随访为主.结论 二、三级医院慢病延续性护理开展较普遍,但在服务内容、形式、规范体系及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医院应该进一步完善各项延续性护理项目,加强管理,形成规范体系,为有效开展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护理模式奠定基础.
作者:王莉;孙晓;吴茜;张寸;施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照顾者思维导图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通过微信平台对照顾者进行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得分及照顾者的相关知识和满意度.结果 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得分及照顾者相关知识知晓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应用思维导图指导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康复锻炼,可提高照顾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满意度,进而改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岳月娟;李爱琼;陈红涛;黄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放疗俱乐部的创办方法及实践效果.方法 将200例宫颈癌根治术后放疗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放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参与“心心相依”俱乐部活动,连续干预5周.采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中的婚姻满意度、夫妻交流及性生活3个因子,健康调查简表(SF-36)及中文版Herth希望量表,于放疗前及疗程结束时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婚姻质量3个因子得分、生活质量及希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创办“心心相依”宫颈癌放疗俱乐部并开展活动,有利于改善宫颈癌根治术后放疗患者生活质量和婚姻质量,提高其希望水平.
作者:姚璎芝;韦榕飒;廖金莲;汤秋明;孙爱平;潘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观看亲子视频对幼儿麻醉诱导配合程度及焦虑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1~3岁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术前访视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术前访视时录制亲子视频,术日患儿接入手术室后观看亲子视频,在观看的过程中进行静脉麻醉诱导.记录术前1d访视时(T0)、麻醉诱导时(T1)、手术切皮时(T2)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同时采用麻醉诱导期合作量表(ICC)和改良耶鲁术前焦虑量表(mYPAS)评估患儿配合程度及焦虑.结果 T1时,干预组MAP和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ICC及mYP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观看亲子视频可有效减少患儿麻醉诱导期的焦虑和不配合程度,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作者:肖建明;戴晓娟;赵龙德;郭媛媛;李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早期活动对ICU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便利抽取162例ICU患者根据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85例和干预组7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活动干预,以床上主动锻炼为主,每日2次;制定早期活动安全准入指标和过程监测指标保障患者活动安全性.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入住ICU 24 h内和转出ICU时焦虑抑郁情绪发生情况.结果 入住ICU 24 h内两组焦虑抑郁得分及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转出ICU时干预组焦虑抑郁得分及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活动期间干预组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早期活动安全可行,能有效改善ICU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陈佳丽;管雨婷;朱晓玲;张琦;张艳;杜瑞芳;陆志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发护理安全管理信息软件,提高临床护理安全管理水平.方法 依托医院信息化平台,研发护理安全管理软件,包括护理安全讯息、不良事件上报、高危险因素评估(压疮、跌倒、导管滑脱)、高危药品标识管理、护理人员安全教育及患者安全教育等8个模块,集数据采集、统计分析、质量反馈、决策预警和管理干预为一体.比较软件应用前后患者风险评估准确率、高风险患者预防措施落实到位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 应用护理安全管理软件后,患者风险评估准确率、高风险患者预防措施落实到位率及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应用前,不良事件发生率由0.31%下降至0.04 %(P<0.05,P<0.01).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软件可促进护理安全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和系统,实现高危患者及安全隐患全程监控的管理,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薛水兰;郭雅娇;黄荔红;陈建成;吴凌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制适用于我国护士的循证护理能力评定量表.方法 以循证护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24个三级指标为奈目编制循证护理能力评定量表,对21名专家进行咨询及对656名接受过循证护理培训的护士进行调查,评价量表的信效度.结果 评定者间一致性系数为0.702,量表水平内容效度为0.987;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3个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2.891%,各条目在所属因子上载荷为0.484~0.784;验证性因子分析分为2个分量表建模,理想模型与实际数据适配良好;4个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55~0.916,总量表Cronbach's a系数为0.951,重测信度0.900.终确定循证护理能力评定量表包含证据检索及评价、证据整合、证据传播、情境评估及证据应用4个维度共计23个条目.结论 循证护理能力评定量表具备较好信效度,可用于评价我国护士的循证护理能力.
作者:王旖磊;胡雁;周英凤;邢唯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患者智谋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便利抽取湖南省3所医院214例鼻咽癌放疗患者,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智谋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鼻咽癌放疗患者智谋总均分为(2.71±0.67)分,个人智谋均分(2.75±0.76)高于社会智谋(2.65±0.73);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是患者智谋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鼻咽癌放疗患者智谋处于中等水平,应关注老年、文化程度低、非经商患者的智谋水平.
作者:黄丽芳;蒋睿;汪点;谭杏;孙彩霞;孙娟;朱小霞;曾谷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对乳腺癌患者积极心理学的内涵、积极心理体验的测量方法及积极心理体验的干预措施进行总结,以指导临床护理人员心理护理实践,提高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曹笑柏;李峰;张旭;郭靖;赵明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导管相关血行感染预防指南的质量差异,对各指南间的推荐建议进行一致性分析,为开展中心静脉导管血行感染预防工作及发展指南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2004~2014年导管相关血行感染预防指南,采用AGREEⅡ评价纳入指南的方法学质量,并用指南一致性评价工具对各指南推荐建议的内容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全球6个地区的10篇导管相关血行感染预防指南;采用AGREEⅡ评价得出推荐4篇,不同程度修改后推荐6篇;共对比19条推荐建议,其中一致1型8条,一致3型1条,一致4型2条,不一致A型2条,不一致B型1条,未能分析5条.结论 现有导管相关血行感染预防指南总体质量较高,但制定的方法学仍有待进一步规范;指南各条目一致性分析的灰色地带及未能分析出结果的条目仍需进一步研究及证据支持.
作者:周文华;李峥;史冬雷;李金平;徐德林;刘晓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乳腺癌患者对治疗诱导的围绝经期症状的应对方法,为围绝经期症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124例术后辅助化疗和/或抗雌激素治疗并伴中重度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乳腺癌门诊随诊患者进行访谈,了解治疗诱导的围绝经期症状对患者生活的影响及患者的应对方法.结果 93.5%的患者认为围绝经期症状对其生活有影响,自诉影响生活的4个主要症状依次为体力及精力感觉非常疲乏、关节肌肉不适、潮热、睡眠障碍;59.7%的患者曾采取措施来缓解症状,但仅38.8%认为有效;服用中药是患者采用多的方式(43.2%);71.8%的患者表示应对围绝经期症状存在困难,其中不知道如何寻求帮助是大的困难(57.3%).结论 乳腺癌患者认为治疗诱导的围绝经期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应对措施整体有效率较低;乳腺癌患者围绝经期症状需要规范管理.
作者:郑丹萍;王晓晶;李丽;李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饮食行为干预方案在血脂异常护士群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0名血脂异常护士按医院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名.对照组给予2次健康讲座,干预组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设计饮食行为干预方案并实施,共干预6个月.结果 干预4个月及6个月时,干预组护士的饮食行为倾向总分、膳食知识总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组护士腰围、BMI呈现持续下降趋势(P<0.05,P<0.01),对照组基本无变化(均P>0.05).结论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饮食行为干预方案有助于护士饮食行为的改善和膳食知识的掌握,并能有效控制腰围和BMI.
作者:贺育华;赵秋利;梁娜;王丽敏;赵静;侯赛宁;梁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化疗相关认知障碍发生情况及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中文版癌症治疗功能评估 认知功能量表(FACT-Cog)、健康促进策略量表(SUPPH)对10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前后进行调查.结果 化疗前患者认知障碍得分为92.18±17.09,显著低于化疗后(得分101.02±24.58,P<0.01);化疗前认知障碍发生率为68.9%,化疗后为92.5%;化疗前自我效能得分为82.79±26.64,化疗后为73.08±1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后自我效能与认知障碍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r=-0.232~-0.533,P<0.05,P<0.01).结论 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高,且与自我效能呈负相关.护理人员可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水平,从而减轻化疗相关认知障碍,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曾雅力;曾燕华;谭创;刘骞;赵赛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微课程教学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2~2015年手术室新入职护士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培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专科基础操作项目采用微课程教学.结果 培训后观察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微课程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室新护士培训效果,是传统临床带教的重要补充.
作者:高菊玲;陈秋霞;肖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护士利他水平状况及与大五人格特征的关系,为护士的人文素质培训、改善医院护理服务内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人性哲学修订量表和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版对186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人性哲学修订量袁总分9.31±14.50.大五人格的宜人性、神经质维度与护士利他水平显著相关,可独立解释护士利他水平总变异的29.2%.结论 护士群体利他水平较高,大五人格特征能有效预测护士的利他水平,临床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士人格特征的差异性,有针对地加强相关培训教育,提高护士利他水平.
作者:黄霞;黄雪花;宋小珍;黄丽娟;黄秀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护士的个人职业目标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引导护士个人职业目标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在KRIF绩效考核模式的基础上设计护士个人职业目标调查工具,对726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除学习本专业知识目标(74.8%)外,其他23个目标的选择率为0~36.1%.不同学历、科室、编制、职称、年龄、工龄护士的部分个人职业目标存在差异(P<0.05,P<0.01).结论 护士对个人职业目标的认识尚需提高,护理管理者应指导护士建立科学、合理的个人职业目标,关注护士的职业发展,促进护士成长和医院科室健康发展.
作者:向凤玲;田继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多功能评估工具尺在临床护理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纸质版护理评估单,观察组设计并制作多功能评估工具尺,对患者疼痛、压疮和深静脉血栓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评估耗时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92.31%护理人员愿意使用多功能评估工具尺,使用满意度得分率77.88%.结论 多功能评估工具尺受到护理人员的认可,可节省风险评估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张莉萍;方小萍;李雪阳;房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神经外科重症病房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前瞻性监测神经外科重症病房患者600例,收集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情况.结果 43例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为7.17%;共检测72株鲍曼不动杆菌,以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痰液标本多,占44.44%;急诊、留置引流管、有脑脊液漏、手术次数、术中失血量、有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使用3种抗生素时间≥14 d,可增加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P<0.05,P<0.01).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神经外科重症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引起气管切开下呼吸道感染.需加强对易感人群如急诊、留置引流管、有脑脊液漏及基础疾病患者防护,尽可能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抗生素使用种类与时间,以减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发生.
作者:邹玉珍;余艳芳;龚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总结文献报道的护理交接班形式,包括床旁交接班、集体口头交接班、书面交接班和录音交接班,分析不同形式交接班对交接班质量的作用,为护理人员提高护理交接班质量提供借鉴.
作者:曹文竹;席淑新;石美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制作可自加液式胸腔闭式引流瓶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胸部肿瘤手术患者3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瓶,观察组采用可自加液式胸腔闭式引流瓶.结果 观察组护士为患者准备胸腔闭式引流瓶时锐器伤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准备耗时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可自加液式胸腔闭式引流瓶使用方便,可提高护士工作效率,避免护士锐器伤的发生.
作者:徐倩钰;何静婷;万佳;蔡丽丽;冯莉娟;王雅琴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