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珊珊;陈立;彩虹;刘延迪;李菲
总结1例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甲醇中毒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病情监测、日常生活护理、靶器官功能监测及护理,并加强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经积极治疗、精心护理,患者住院8d后病情好转、血糖控制平稳出院.
作者:华珊珊;陈立;彩虹;刘延迪;李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社区失智老人照顾者积极感受现况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案提供指导.方法 应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对80名社区失智老人照顾者进行测评.结果 80名社区失智老人照顾者积极感受得分(28.53±5.37)分,得分率63.40%;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失智老人患病严重程度及是否患有其他慢性疾病是影响照顾者积极感受的主要因素(均P<0.01).结论 社区失智老人照顾者积极感受水平中等,生活展望态度不佳.建议完善失智症患者的社区医疗服务,减轻失智症家庭的疾病负担,同时可开展社区失智症照顾指导干预,提高社区失智老人照顾者应对失智症的信心,提升居家照顾者的积极感受.
作者:刘霞;江长缨;陈利群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疼痛情况及与依恋心理的关系,为提高老年疼痛患者临床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对254例老年慢性疼痛患者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中文版、简明疼痛评估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疼痛程度得分23~45(32.01±10.34)分,对日常生活影响得分为18~62(45.84±10.27)分;依恋焦虑得分为(3.50±0.71)分,依恋回避为(2.94±0.69)分,其中安全型依恋达36.22%,冷漠型和恐惧型分别为24.01%和20.87%,专注型占18.90%.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与疼痛程度和疼痛影响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疼痛程度多中度偏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非安全型依恋占较高的比例,应加强对老年疼痛患者非安全型依恋的筛查和护理干预,以降低患者疼痛程度.
作者:王娅楠;葛兆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介绍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Wexner医学中心护理质量与患者安全的管理网络架构,护理质量与患者安全管理特色,总结其对国内护理质量与患者安全管理的启示.提出应加强护士支持系统建设,完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强化多学科协作,研发护理风险预警预控用具等,以加强患者安全管理.
作者:曾莉;姜金霞;施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照顾者家庭坚韧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家庭坚韧性量表和亲职压力简表对189例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照顾者家庭坚韧力量表总分为(39.28±6.03)分.家庭坚韧力量表得分与亲职压力简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P<0.05,P<0.01);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亲子愁苦、困难儿童、疾病程度和亲子互动关系失调因子可预测家庭坚韧力54.8%的变异量.结论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照顾者家庭坚韧力量表得分处于较低水平,医护人员应在关注患儿疾病的同时,通过心理咨询和提供亲子互动空间缓解患儿照顾者的亲职压力水平,积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家庭应激能力和坚韧力.
作者:徐玉英;刘桂华;李国凯;欧萍;钱沁芳;杨式薇;王章琼;钱小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提高炎症性肠病患者生存质量.方法 将124例炎症性肠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每周1次,每次30 min集体健康讲座,共12次,分3个月完成;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分别于每次集体授课后分小组采用目标设定策略进行健康教育.于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质量测评.结果 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本组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P<0.01).结论 目标设定健康教育可提高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郜琳娜;陆丽娟;陶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本科护生实习初期角色模糊和临床实践能力状况,为进行相关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行为表现自评量表、角色模糊量表对安徽省某教学医院护理专业处于实习初期的本科护生275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科护生临床实践能力总分为159.96±20.61;角色模糊总均分14.77±4.83,各条目得分均<3分.角色模糊与临床实践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呈正相关(均P<0.01).回归分析显示角色模糊会影响护生临床实践能力(P<0.01).结论 护理本科生实习初期角色模糊呈中高水平,临床实践各能力发展不均衡.角色模糊是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提示护理教育者应及时采取措施,大限度降低护生的角色模糊水平,提高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保证护生后期实习的顺利进行.
作者:李伦兰;李贞;刘安琪;查婷婷;倪秀梅;戴晴;王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基于APP的体质量管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和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MH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按血液透析常规护理,同时以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管理指导手册进行体质量管理,干预组增加基于APP的体质量管理,于干预前及干预第1、第2、第3个月评价患者体质量增长值(IDWG)、体质量增长率(PIDWG)和液体摄入依从性.结果 两组干预后IDWG、PIDWG的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IDWG的组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干预时间延长,干预组液体摄入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基于APP的体质量管理能够有效降低MHD患者的IDWG与PIDWG,提高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
作者:董永泽;乔建歌;王婷;徐岭;杨青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设计手机APP的护理继续医学教育(CME)管理程序,并运用于招生、课程及评价管理全过程,以全面提升CME教学双方的使用效益.方法 采用基于Ruby on Rails及Html+CSS+Javascript的WEB开发技术,设计护理助手APP,应用于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眼耳鼻喉科护理新进展学习班),评价教学双方使用满意度.结果 学习班59名学员均对护理助手APP使用满意度评价较高(均>3分),教学人员满意率达90%以上.结论 护理助手APP用于护理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快速便捷,提高了教学双方的满意度.
作者:归纯漪;傅瑾;席淑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基于Kano模型改进老年科护理服务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住院的186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的190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老年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基于Kano模式调查老年患者的服务需求,根据服务需求改进护理服务.结果 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基于Kano模型能准确地了解老年患者的需求,根据需求改进老年科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田媛;李凌;胡莉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人工鼻与热加湿器对机械通气患者影响的差异.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ENTRAL、EMbase、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查找人工鼻与热加湿器对机械通气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5年10月.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1篇文献,共3 147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人工鼻与热加湿器对机械通气患者影响比较,两者气道阻塞率RR=1.59,95%CI(1.00,2.51),P=0.05;在病死率及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人工鼻与热加湿器治疗机械通气患者均取得较好的效果.人工鼻可减少每日吸痰次数,但是否会增加气道阻塞发生概率需进一步探讨,且本研究纳入文献质量偏低,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研究来进一步论证.
作者:汪诚;朱小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综述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工具及预防护理措施,包括高危人群的护理评估和观察,体位护理和功能锻炼,静脉保护和机械性预防等,为临床护理人员实施针对性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干预提供参考.
作者:徐姝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心理一致感在老年患者睡眠障碍与心理健康的中介效应,为改善老年患者睡眠障碍、促进其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锦州、大连、沈阳市6所三级甲等医院的住院老年患者650例,采用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心理健康指数量表(WHO-10)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患者睡眠障碍得分为7.25±3.74,心理一致感得分为67.17±7.30,心理健康得分为13.28±3.09,老年患者睡眠障碍与心理一致感、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心理一致感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P<0.01),心理一致感在住院老年患者睡眠障碍与心理健康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心理一致感是睡眠障碍和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可降低睡眠障碍对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提高住院老年患者的心理一致感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从而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
作者:黄丽洁;刘永闯;郭丽娜;刘堃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介绍Teach-back的概念和在患者健康教育中实施过程、国内外应用现状、影响因素分析和应对策略,提出应用Teach-back健康教育方式能够提高患者对于医疗信息和护理技术的理解和运用,促进患者的健康结局,可为我国患者的健康教育提供指导.
作者:阮婷婷;易巧云;李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养老机构患者安全文化现状,为养老机构患者安全文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养老机构患者安全文化调查表(NHSPSC)对重庆市5所养老机构的237名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76.37%被调查者对所在养老机构患者安全文化的评级为“优秀”或“好”.养老机构患者安全文化总评分为3.84±1.18,正向同意率为61.69%;非惩罚性反应维度正向同意率低(42.57%),团队维度高(82.23%).其中,团队观念与协作、安全意识、安全隐患处理、入住者安全管理等9个条目正向同意率>75%,为优势条目;而工作流程、人员配置、不良事件上报、入住者信息沟通、员工培训等11个条目正向同意率<50%,为待改进条目.结论 重庆市养老机构有积极的患者安全文化,但因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还存在人力资源不足,护理人员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缺乏标准规范的工作流程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员工培训,加强团队建设,完善机构内部信息交接制度,积极营造非惩罚性氖围,不断提高管理者和员工安全意识,共同推进养老机构患者安全文化建设.
作者:谢燕;喻秀丽;甘霈;童立纺;何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总结1例1型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瘙痒的护理,饮食管理,用药护理,疲乏的护理,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等.患儿住院10 d,病情稳定出院.
作者:陈潇;张玉侠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赋能教育在PICC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首次行PICC置管治疗的101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51)和赋能组(n=50),分别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和赋能教育,干预后比较两组自我效能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赋能组干预后自我效能总分及自我减压、正性态度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P<0.01);PICC自我管理能力及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P<0.01);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结论 赋能教育较常规健康教育更有助于患者掌握PICC相关知识,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能力,减少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欧阳静;江华容;陈大春;杨亭;杨英;万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结核病专科医院静脉治疗现状,为规范静脉治疗技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所结核病专科医院665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565例(84.96%)患者使用头皮钢针进行输液治疗,其中451例(79.82%)穿刺部位在手背.留置针主要的穿刺部位是前臂(44.12%)和腕关节(29.41%),输液连接工具88.24%为肝素帽.PICC有14例(66.67%)患者使用无针接头.35例(35.00%)患者敷贴标签无日期签名.26例(38.24%)患者留置针胶布覆盖穿刺点.结论 结核病专科医院静脉治疗现况不尽人意,管理人员应强化护理人员静脉治疗理论和技术培训,加强静脉治疗质量监控,加快培养静脉治疗专科护士,以保证患者输液安全.
作者:罗卉;李亚琴;任航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促进癌症患者赋权是帮助癌症患者管理与应对疾病,加强医护人员与患者沟通合作的有效手段.赋权量表是评价患者赋权水平、赋权干预效果,制定个体化医疗照护方案的重要辅助工具.目前国内尚缺乏专门针对癌症患者的赋权评估工具.介绍国外现有癌症患者赋权量表,以期为探讨适合中国社会文化背景的癌症患者赋权评估工具提供参考.
作者:胡月;宋永霞;刘晶晶;吕晓晴;洪静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三甲医院护生临床学习环境评价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临床学习环境评价量表、职业期望量表对长沙市10所三甲医院450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三甲医院实习护生临床学习环境评价得分为126.28±22.76,处于中等水平.职业期望与临床学习环境评价呈正相关(r=0.197,P<0.01),对就业前景的看法、临床实习满意程度、职业期望是临床学习环境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R2=0.108,F=6.916,P<0.01).结论 三甲医院实习护生临床学习环境评价处于中等水平,职业期望越高的个体,临床学习环境评价越好.实习护生应合理自我定位,制定科学的职业期望.护理管理者应针对不同特征的实习护生提供适宜的临床带教,提高实习护生临床学习环境评价,从而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王冬华;蒋语;肖泽梅;唐杰;龚艳琳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