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成梅
目的 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工作,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2012年制定并实施“冬梅护理”人文关怀与细节服务举措,要求护士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全过程,严格按照“冬梅护理”人文关怀与细节服务标准、规范、流程等实施护理.结果 2015年门急诊患者、住院患者、病房主管医生、护士长、责任护士、实习及进修生满意率分别为97.0%、98.1%、98.5%、95.0%、97.9%、98.0%.结论 实施“冬梅护理”人文关怀与细节服务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苏冬梅;余利娜;苏静;赵辉;董丽兰;熊珊;柳君君;陈洁;范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介绍了患者护理难度的相关概念和影响因素,重点概括了患者护理难度常用评估工具的评估内容、优缺点等,以期为国内开展患者护理难度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常晓梅;熊莉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PET/CT检查经留置针和头皮钎注射18F-2-氟2脱氧-D-葡萄糖(18F-FDG)的差异,探讨预置留置针用于PET/CT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将120例行PET/CT检查患者按检查时间段分为对照组、模型1组和模型2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采用头皮针注射18 F-FDG,模型1组和模型2组采用留置针注射18 F-FDG,注射前生理盐水冲洗量均为3 mL,注射后分别为5 mL、5mL、10 mL,比较三组残留放射性活度;同期选择45例已预置留置针的患者为实验组,采用留置针注射并不拔除留置针,注射前后生理盐水冲冼量分别为5 mL、10 mL,与对照组比较放射性浓聚、药物污染、受辐射时间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放射性浓聚及药物污染发生率、受辐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1组残留放射性活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ET/CT检查可经预置留置针注射18F-FDG,使用时须增加冲洗管道的生理盐水量.
作者:沈赛娟;丁有玲;吴佳佳;潘博;谢吉奎;展凤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逐级30°半卧位用于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将101例断指再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绝对平卧位,观察组术后6h生命体征平稳时开始采用逐级30°半卧位.结果 观察组体位变化前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再植指体血运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腹胀、腰背部不适、开塞露干预率降低,排便时间提前,舒适度增高,焦虑程度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逐级30°半卧位对再植指体血运影响较小,可增加患者舒适度,减少不适反应.
作者:王小艳;彭爱萍;陈晓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耳穴埋籽治疗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尿潴留的效果.方法 将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发生尿潴留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腹部按摩、热敷诱导等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常规措施的基础上采用耳穴埋籽治疗.结果 观察组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首次排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耳穴埋籽能有效缓解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尿潴留,缩短首次排尿时间.
作者:祝晓娟;柏慧华;金玉娟;刘玲;张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综述生活质量的含义与发展概况,慢性创面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工具及慢性创面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慢性创面生活质量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及思考,旨在为临床相关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提高慢性创面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丹;李善玲;余茴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构建贯穿循证理念的《护理研究》课程并评价教学效果.方法 在本科护理教育课程《护理研究》中融入循证知识和理念,采用“序贯式科研方案构建”的教学策略对232名本科护生开展教学.结果 护生课程成绩为(83.23±7.33)分;教学后护生循证知识得分显著高于教学前(均P<0.01);除“教学内容难度适中”外(得分3.85分),护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得分均>4分.结论 贯穿循证理念的《护理研究》课程及序贯式科研方案构建的教学模式能够同步培养护生的科研能力和循证理念.
作者:杜世正;金胜姬;何贵蓉;张姮;陈丽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甘肃省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评价2010-2014年甘肃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方法 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特点将甘肃省下辖的14个地级市(州)划分为5个片区,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和泰尔指数对甘肃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公平性进行分析.结果 甘肃省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为1.74人,低于全国同期水平(2.20人);陇中片区、河西片区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高于全国同期水平(分别为2.33人和2.21人),其他3个片区低于全国同期水平.片区之间泰尔指数由2010年的0.0546递减至2014年的0.0256,片区内部差异贡献率由2010年的55.38%增加至2014年的63.18%.结论 甘肃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配置公平性有待改善,片区内部差异是造成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公平的主要因素.应合理制定护理事业发展规划,加强护理队伍建设,优化护理人力资源内部结构,提升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作者:毛强;刘兴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早期康复对ICU患者病情预后与转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ICU早期康复的相关概念及意义、评价工具、康复模式及实践现状,为临床医护人员重视ICU患者早期康复以及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杨富;方芳;陈兰;贾峥;周兴梅;孙菊芳;张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路径化管理对骨科四肢骨折患者疼痛控制的效果.方法 将136例四肢骨折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疼痛教育及护理;观察组根据四肢骨折患者疼痛管理团队制定的疼痛护理路径,对患者实施路径化疼痛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程度、患者术后2周时的康复效果及疼痛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疼痛评分及功能独立性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对疼痛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四肢骨折患者采用路径化疼痛管理能够及时控制患者疼痛,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晶晶;史玲美;褚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基于认知学徒制的高职护患沟通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方法 将2014级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2个班级设为对照组(94人),《护患沟通》课程采用传统授课方式;2015级2个班级设为观察组(103人),以认知学徒制理论为指导实施《护患沟通》课程教学.结果 观察组护生护患沟通技能考核成绩、自评沟通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对教学改革评价得分(4.26±0.93)~(4.53±0.67)分.结论 实施基于认知学徒制的高职护患沟通课程教学改革,有助于培养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和沟通技能,提高护理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徐志平;夏立平;朱蓓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ICU患者转出时家属的内心体验,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即将转出ICU患者的直系家属12名,进行个人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提炼出4个主题:转出期望与应激压力并存,因意识到患者依然危重而焦虑,感知到治疗环境及护理模式的转变,照顾能力自我效能感水平低.结论 患者转出ICU时,家属有较大的心理压力,与治疗环境改变、照护知识缺乏有关.ICU医护人员应提高对家属的关注度,及时给予评估并干预,以维持家属对患者的良好照护能力.
作者:孙顺霞;甘秀妮;张传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为培养应用型社区护理人才,推动我国基本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国内社区护理教育者积极探索,通过多种方法开展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并取得一定效果.本文回顾国内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的研究进展,总结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带教管理和评价方法,以期为社区护理教育者开展实践教学提供参考,推动社区护理发展.
作者:高维杰;王汕珊;庞晓丽;张铁玲;王红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评估社区失能老人的健康问题.方法 方便抽取82名社区失能老人,运用奥马哈系统进行评估,同时收集失能老人对健康问题的自评.结果 专业评估共发现30个健康问题,自评发现17个健康问题.两种评估发生率≥50.0%的健康问题为精神健康、个人照顾和神经肌肉-骨骼功能.结论 社区失能老人并存多种健康问题,专业评估与自评结果有异同,需重点关注发生率较高的精神健康、个人照顾和神经肌肉-骨骼功能.
作者:蔡冰琳;朱雪娇;牛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自制三用(遮光、保暖、测量高度)鹅颈灯灯罩在皮瓣移植及断指再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皮瓣移植及断指再植术患者设为对照组,使用传统鹅颈灯照射;将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皮瓣移植及断指再植术患者设为观察组,鹅颈灯照射时加用自制“三用”灯罩.结果 两组皮瓣及再植指体成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舒适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护士调节鹅颈灯护理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自制鹅颈灯灯罩用于皮瓣移植及断指再植术后烤灯照射,能减少光照干扰,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及舒适程度,而且方便护士测量烤灯到治疗部位的高度,减少护理工作量.
作者:戴巧艳;何冬华;马琴;黄小芬;何翠环;刘回芬;黄天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渐进式徒手上翻包皮法治疗先天性包茎患儿的效果.方法 对90例先天性包茎患儿采用渐进式徒手上翻包皮法治疗包茎,同时加强健康指导.结果 90例患儿均治疗有效,55例患儿包皮可上翻至龟头中部,部分阴茎头部可外露;33例患儿包皮可上翻至冠状沟边缘,大部分龟头可外露;2例患儿包皮可完全上翻露出冠状沟,全部龟头可外露.治疗期间患儿未发生包皮龟头炎、包皮裂伤及包皮嵌顿等情况.结论 渐进式徒手上翻包皮法治疗先天性包茎患儿治疗效果好,是较为符合生理的一种治疗措施,加强健康指导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杨红伟;姜志红;韩青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提高人流吸引管清洗后干燥效果.方法 将妇产科使用过的810根人流吸引管预处理后按时间顺序分为三组,使用全自动清洗机进行清洗.对照1组(304根)采用常规清洗筐斜放,对照2组(254根)采用常规清洗筐平放,观察组(252根)采用新制作的清洗干燥筐竖放.常规干燥后通过目测法观察三组的干燥效果.结果 三组干燥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燥合格率显著高于另外2组(均P<0.0125).结论 制作清洗干燥筐竖放人流吸引管,可提高干燥效果.
作者:苏驳;高淑红;吴清秀;杨青;班华艳;黎忠萍;林昌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出院计划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97倒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9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实施骨科常规护理指导,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出院计划服务.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并于干预前、出院后1个月及3个月时评价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髋关节功能.结果 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出院后1个月及3个月时,干预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及牛津髋关节功能量表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出院计划护理模式可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髋关节功能,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郑利仙;徐小芳;李阳;叶志仙;徐杭超;金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腕关节镜的手术护理配合经验.方法 对24例腕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行腕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前做好手术患者评估和特殊物品准备,术中熟练配合医生安装、使用腕关节镜手术器械,术后做好器械保养等.结果 24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2~4 h,术后随访2~3个月,患者腕关节疼痛明显缓解,腕关节活动无明显受限.结论 术前精心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及针对性护理,熟练掌握器械安装、使用和维护,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因素.
作者:刘秀琳;齐芳;汪惠利;陈丹;肖向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ASK综合评估体系在护理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提高临床实习质量.方法 选择400名实习护生按照实习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实习带教,观察组设计ASK综合评估表用于临床实习带教,包含职业态度、临床技能与日常服务表现、知识,并增设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 两组护生出科理论与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ASK综合评估能提高临床实习教学效果.
作者:尤兴翠;常希斌;周尉玺;张先华;李红;王文艳;魏玉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