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晓洁;吴沛霞;席淑新
目的 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弹力绷带卫生状况,为改进弹力绷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由2名护士采用自行设计的弹力绷带查检表对11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弹力绷带(共220件)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220件弹力绷带中,绷带清洁程度合格率为56.4%;女性患者弹力绷带清洁程度显著高于男性(P<0.05).动脉穿刺点压迫的弹力绷带血渍污染率48.2%,显著高于静脉穿刺点压迫的弹力绷带血渍污染率(19.1%)(P<0.01).患者弹力绷带血渍沾染率达33.6%,且未经规范的防感染处理.46.4%的患者从未清洗过弹力绷带,大部分患者52~104周更换弹力绷带,短24周、长4年.结论 MHD患者弹力绷带管理不到位,对其清洁、消毒及更换应做好细节管理,同时健康教育指导应明确,可操作性强.
作者:王艳梅;徐海燕;李海玉;于选卿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降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堵管的发生.方法 将植入静脉输液港的36例患儿分为两组各18例,在输液间歇期,对照组使用脉冲式正压封管;观察组使用360°旋转式冲封管.比较两组输液间歇期堵管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输液间歇期发生6次堵管,堵管率4.8%;对照组发生15次堵管,堵管率1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360°旋转式冲封管可降低患儿输液间歇期堵管发生率.
作者:乔丽娟;付仲霞;金斐斐;杨月东;张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白噪声干预缓解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54例新生儿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纽27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新生儿足跟采血时实施体位安抚及白噪声干预,对照纽采用体位安抚.使用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IPS)和啼哭时间作为效果评价指标.结果 两组不同时点疼痛评分比较,混合效应线性模型结果显示,干预效应P<0.05,时点效应P<0.05,交互效应P>0.05.观察组足跟采血后啼哭时间为(34.5±25.6)s,与对照组(49.1±25.8)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噪声干预能有效缓解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可在新生儿疼痛管理中加以应用.
作者:段旭锋;赵艳;杨阿平;李小权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初步构建血液净化方向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并探讨其毕业后与高级实践护士认证衔接的具体条件.方法 在文献回顾、半结构访谈等方法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对27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 2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0%和100%,专家权威系数0.78~0.98.终形成4个一级指标(培养目标、培养过程、质量评价、衔接条件),16个二级指标和86个三级指标.结论 本研究专家积极性和权威程度高,构建的培养模式体现血液净化护理专科特点,衔接条件内容明确具体,可为我国血液净化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张学长;高玉芳;李琳;粘文君;杨琳琳;李正红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构建中医医院护理管理信息基本数据集,为中医医院护理管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数据交换、信息发布等提供统一规范的数据标准.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参考卫生信息相关数据(元)集标准相关标准和资料,权威教材与规范性文件,大型医院护理管理信息系统模块,初步形成中医医院护理管理信息基本数据集体系框架,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框架进行修改、完善;对85张优化护理表单数据集进行分析,归类整理数据项,构建中医医院护理管理领域信息模型.结果 初步构建了中医医院护理管理信息基本数据集体系框架,将中医医院护理管理信息划分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护理财力与物力资源管理、护理业务资源管理三大业务域,建立20个基本数据集,其中涵盖63个数据子集,共提取1 474个数据元、35个值域代码.结论 研制的中医医院护理管理信息基本数据集覆盖面广,彰显中医护理特色,提供统一的数据标准,将规范中医医疗机构数据的采集行为,提高数据采集质量.
作者:赵瑜;万长秀;周琼;刘继芬;徐倩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对34例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患者给予吸氧、利尿、扩血管和强心治疗,同时进行体外超滤,超滤期间2例发生心律失常、2例发生血流动力学波动、7例发生内环境失衡,无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经积极对症治疗后病情稳定.治疗后患者心悸、气促、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上升,体质量明显减轻;心排量、左室射血分数等心力衰竭指标改善.体外超滤治疗期间加强基础护理,监测心电活动、血流动力学变化、血气分析、活化凝血时间情况,加强心律失常、内环境失调、出凝血功能失常等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可保障超滤治疗顺利完成,稳定患者病情.
作者:严莉;魏光仪;李筠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同伴教育在护生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临床实习的80名中医药高等院校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人,进行为期3个月的13项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培训,对照组采用常规实习带教培训,观察组采用同伴教育进行培训.结果 观察组护生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护生自我概念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同伴教育有助于提高实习护生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培训的效果.
作者:陈红涛;高娟;王晴;何花;蒋谷芬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住院患者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及其与负性心理的关系,为心理护理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万法,抽取心内科首次确诊的冠心痛住院患者200例,使用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认知性情绪调节问卷(CERQ)和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状态评定量表(MSSNS)进行调查.结果 住院冠心病患者非适应性情绪调节分量表得分为44.03±4.82,适应性情绪调节分量表得分为52.37±4.90.55.50%的冠心病患者在首次住院期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医保类型、居住模式的患者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均P<0.01).患者焦虑、抑郁、孤独、愤怒与非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呈显著正相关,与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 女性、长期独居、文化水平低、自费、居住于农村地区的冠心病患者更倾向于采取非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住院冠心病患者习惯性采用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其负性心理有着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应早期识别习惯性采用非适应性情绪调节的患者,尽早、及时采取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以帮助患者在住院期间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作者:罗珠嘉;陈玉红;郑雪梅;刁祺祥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幸福PERMA模式的应用对艾滋病住院患者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53例艾滋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6)和干预组(n=27).对照组给予连续8次健康知识访谈.研究者围绕幸福PERMA模式对干预组连续进行8次积极心理学访谈.通过正负性情绪量表以及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简表于干预前、干预后及干预后1个月对两组进行评定.结果 除生存质量的生理领域和环境领域得分干预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外,两组积极率和生存质量其他各维度评分干预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积极率和生存质量评分存在显著的时间效应、交互效应(P<0.05,P<0.01).结论 幸福PERMA模式能改善艾滋病住院患者的情绪及生存质量.
作者:谷家仪;范小艳;高元芝;曾颖 刊期: 2017年第19期
评分者信度作为常用测量评价指标之一,有助于控制测量误差,提高主观变量测量的精确性,在护理研究中被广泛应用.本文对评分者信度测量的概念进行澄清,介绍常用的基于经典测量理论的几种评分者信度测量方法,如Pearson积差相关、Cronbach's α系数、Spearman相关、组内相关系数(ICC) 、Kappa系数、Kendall和谐系数,并对评分者信度测量的应用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护理人员在科学研究中正确应用评分者信度测量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史润泽;李永刚;康晓凤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留置胃管患者口腔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改良版Beck口腔评分表和流行病研究中心抑郁调查量表,对127例社区老年留置胃管患者及其主要照护者进行调查,并对患者口腔pH值进行测量.结果 社区老年留置胃管患者Beck口腔得分为(10.02±2.39)分,96.85%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口腔功能受损,71.65%患者口腔pH值呈酸性.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胃管留置时间、清洁口腔频率、口腔pH值,以及照护者与患者关系、刷牙频率、抑郁程度为老年留置胃管患者口腔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社区老年留置胃管患者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主要照护者应重视老年患者留置胃管的口腔清洁,家属和社区工作者应提供正确的指引并关爱照护者,培养其正确的刷牙习惯.
作者:毛惠娜;杨习兵;张杰彪;王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检测院间转运患者人工气道的气囊压力,并调查转诊护士对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管理现状,为规范院间转诊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气囊压力表对153例经院间转诊,且带人工气道的患者测量气囊内压力,并对142名转诊护士进行气囊管理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153例患者中,气囊压力控制在20~30 cmH2O占55.56%,压力小于20 cmH2O占30.07%,压力高于30 cmH2()占14.38%.不同医院级别及是否接受过相关培训的转诊护士气囊管理相关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94.37%医院未在救护车上配备气囊测压表进行气囊压力监测.结论 院间转诊患者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管理现状不容乐观.为减少因气囊压力改变而导致的危害,应将院间转诊患者气囊压力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应加强转诊护士关于院间转诊过程中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
作者:夏利华;张克标;古满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移动学习模式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护理本科专业2013级、2014级学生,将2013级学生列为对照班(133人),2014级学生列为试验班(136人),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班采用移动学习辅助传统课堂教学法.课程期末比较两班课程成绩、学业情绪及试验班对自主学习的评价.结果 试验班课程期末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班,学业情绪的积极高唤醒和积极低唤醒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班,学习自主性总分及自我导向和学习动机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班(均P<0.01).结论 移动学习辅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改善学生学业情绪和学习主动性,有利于提高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郭亚茹;何诗雯;晋溶辰;陈偶英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注射器死腔残留量是否影响给药剂量.方法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注射剂标示量、灌装剂量的要求以及注射剂装量检测方法.结果 注射剂灌装剂量大于其标示量,在选择对应体积的注射器和针头的情况下能够满足抽吸消耗,注射器活塞对应的刻度即为实际给药量.结论 注射器死腔残留量不影响实际给药剂量及治疗效果.
作者:谢欢;林惠明;陈英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综述近年来中医护理技术,包括针刺法、中药熏蒸、耳穴贴压、穴位按摩、灸法、中药离子导入、刮痧、中药超声雾化眼浴及混合式中医护理技术在视疲劳患者中的应用现状及效果,并对所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旨在拓宽视疲劳的护理干预思路,有效改善患者视疲劳症状.
作者:刘方芳;阚丽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急诊预检分诊系统用于改善医疗服务质量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1~2月及2016年1~2月急诊预检分诊各1000例患者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预检分诊方法,观察组采用基于法国预检分诊指南研发的急诊预检分诊系统进行预检分诊.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纽分诊准确率由91.6%上升为98.7%,平均分诊时间由(145.34±68.15)s缩短为(99.58±28.73)s,患者对病情分级、等待分诊时间、等待看诊时间满意率提高(均P<0.01).结论 急诊预检分诊系统的应用实现了临床信息共享,提高了急诊分诊准确率,缩短了分诊时间,有利于改善急诊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田钰;涂小朋;袁方剑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对健身气功干预糖尿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进行再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CNKI、CBM、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收集健身气功(八段锦、太极、五禽戏等)干预糖尿病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分别采用AMSTAR量表及GRADE系统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和证据等级评价.结果 终纳入7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AMSTAR评价结果显示,仅3篇文献为高质量.GRADE证据质量评价显示,仅4个结局指标证据质量为中,其余均为低或极低.其中2篇系统评价显示健身气功安全性好,无不良反应.结论 目前健身气功对糖尿病患者干预效果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总体不高,结论的证据水平普遍较低.健身气功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可作为糖尿病患者临床辅助治疗措施,但其有效性仍需要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探讨.
作者:张树光;严杰;陈璇;李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编制适用于脑卒中患者的跌倒风险认知和行为意向问卷.方法 依据健康行为过程取向(HAPA)理论和文献分析,运用德尔菲(Delphi)法拟定问卷条目池,通过小样本预试验形成脑卒中患者跌倒风险认知和行为意向问卷测试版.利用测试版对221例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并确定问卷信效度.结果 经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10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5.17%,提取的公因子与预先根据理论框架设计的结构假设相符,组成量表整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934,问卷内部一致性良好.终版问卷包括58个条目,6个理论因素(风险认知、结果预期、任务自我效能、行为意向、执行意向、应对自我效能),可归入10个变量.结论 编制的脑卒中跌倒风险认知和行为意向问卷有良好的信效度且与假设理论框架相一致,为评估患者预防跌倒的健康行为提供测评工具.
作者:宋园园;谷岩梅;董环;李萍;胡洁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Bobath技术协助失能老年患者体位转移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失能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Bobath技术协助失能老年患者体位转移,对照组采用常规搬运法.比较采用两种方法协助失能老年患者体位转移时,护士的转移技能、体位转移强度、舒适感以及患者的舒适感、安全感.结果 试验组护士的转移技能、舒适感优于对照组,体位转移强度低于对照组(P<0.05,P<0.01).试验组患者接受Bobath技术转移时的舒适感和安全得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Bobath技术运用于失能老年患者体位转移时,可以提高护士转移技能及转移效果,提高患者的舒适感.
作者:兰红珍;何华英;高旭东;李婉玲;陈曦;孔婵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集束化干预措施对综合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控制的效果.方法 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人员对ICU医护人员进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干预措施专题培训,并督导集束化干预的实施,比较实施前(2013年、2014年)与实施后(2015年、2016年)使用呼吸机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 2013、2014、2015及2016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分别为24.60‰、19.74‰、17.28‰及15.09‰,呈逐年减少趋势.结论 集束化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作者:高芳;吴艳艳;邹俊宁;范允舟;朱明;黄海燕;熊莉娟 刊期: 201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