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患者日周期类型对血糖控制与抑郁的影响

王洁;肖凌凤;付增瑞;姜艳鑫;任鹏

关键词:2型糖尿病, 日周期类型,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血糖控制, 抑郁
摘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日周期类型对血糖控制与抑郁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清晨型-夜晚型量表(MEQ)、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对20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对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进行测定.结果 根据MEQ得分将患者分为清晨型76例、中间型95例、夜晚型37例.与清晨型组患者相比,夜晚型组患者年龄小、CE&D得分高、HbA1c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PG、MEQ得分和使用胰岛素治疗是HbA1c的影响因素,性别与MEQ得分是CES-D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夜晚型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存在不利影响,并影响其心理健康,临床医护工作者应重视对2型糖尿病患者日周期类型的管理.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系统医院感染培训对口腔专业研究生职业暴露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系统医院感染相关培训对口腔专业研究生职业暴露防护的影响.方法 根据进入临床实习的时间将口腔系在校研究生分为对照组32人、观察组34人,对照组由医院感染部门按相关要求进行医院感染相关教育每年1次.观察组采用系统化的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及跟踪式干预.结果 观察组理论和操作技能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职业暴露防护技能掌握率显著高于干预前(均P<0.01);对照组发生职业暴露7人次,观察组未发生职业暴露.结论 对口腔专业研究生开展系统化培训能有效提高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及技能,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

    作者:郭三兰;李倩;尹作姣;钱媛;陈丽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放松训练对肺癌化疗患者疲乏症状及睡眠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放松训练对肺癌化疗患者疲乏症状及睡眠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放松组和常规组,常规组(66例)采用常规的化疗护理,放松组(68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放松训练进行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1、2、3周后应用修订版疲乏量表(RPF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疲乏症状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组间效应、时间效应以及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睡眠质量方面,放松组干预1~3周后的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得分和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3周后的催眠药物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放松训练能有效缓解肺癌化疗患者的疲乏症状,并提高其睡眠质量.

    作者:高亚娜;栗彦伟;胡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双心护理联合放松训练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双心护理联合放松训练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8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双心护理联合放松训练.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8周末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引入双心护理联合放松训练有助于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朱萍;杨承健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危重症住院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预防及护理的佳证据总结

    目的 检索分析并总结成人危重症住院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预防及护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护理人员对失禁相关性皮炎展开规范化预防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针对成人危重症住院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提出问题,并检索近10年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相关研究,检索数据库依次为:Best practice、美国指南网(NGC)、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JBI)证据总结数据库、Cochrane数据库,并补充了原始文献数据库PubMed、CINAHL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采用英国2012年更新的《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系统》(AGREEⅡ)、JBI的文献质量评价工具对各类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证据级别评定.结果 总结出在特定临床情景下具备可行性及适宜性的证据18条,包括失禁相关性皮炎的识别与评估、大小便收集产品的选择、失禁相关性皮炎皮肤护理方法等方面.结论 建议临床科室在对证据进行应用时,需要评估所在医疗机构的临床环境/条件、医务人员应用证据的促进因素及阻碍因素、患者意愿及偏好等有针对性地选择证据.同时,由于佳证据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更新,应用者还需持续对证据进行更新,应用佳证据.

    作者:黄海燕;米元元;喻姣花;周英凤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养老机构糖尿病老人同伴教育的实施

    目的 探讨同伴教育在养老机构糖尿病老人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及疾病控制中的效果,为养老机构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将入住南通市社会福利中心的糖尿病老人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定期健康讲堂方式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健康讲堂加同伴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结果 两组干预不同阶段糖化血红蛋白比较,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均P<0.01,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养老机构开展糖尿病健康讲堂结合同伴教育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糖尿病健康教育效果,提升糖尿病老年人自我管理水平,保障血糖控制效果.

    作者:吉海燕;宋健美;彭婷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中文版护士对老年患者活动能力低下预防性护理评价量表的信效度研究

    目的 汉化并检验护士对老年患者活动能力低下预防性护理评价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基于跨文化翻译的方法将日文版护士对老年患者活动能力低下预防性护理评价量表进行翻译、回译及文化调适后形成中文版护士对老年患者活动能力低下预防性护理评价量表,共8个维度46个条目.选取261名护士进行调查,检验中文版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 中文版量袁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834;共析出8个公因子,总贡献率为69.049%,各条目对相应公因子的载荷值为0.516~0.795;各条目间以及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r值为0.306~0.658,0.579~0.836(均P<0.01).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45,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675~0.856;重测信度r值为0.712~0.880.结论 中文版护士对老年患者活动能力低下预防性护理评价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我国护士对老年患者活动能力低下实施预防性护理的能力或质量评价.

    作者:芦鸿雁;宋晓琳;王晓娟;胡宁宁;高若碹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形成性评价在省级心血管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形成性评价对省级心血管专科护士培训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级和2015级心血管专科护士学员共32名为研究对象,2014级15名学员设为对照组,2015级17名学员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方式,观察组采用典型案例随堂评价、读书报告会展示、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等形成性评价方式.培训结束后,采用统一的心血管专业知识试卷、护理人员实践能力评定表和自主学习能力评定量表分别评价学员的专业理论成绩、临床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结果 观察组理论成绩、实践能力考核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在心血管专科护士培训中采用形成性评价可提高学员的理论学习成绩、临床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钱海兰;季秋虹;吴娟;顾冬梅;郁艳梅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应用口腔护理液治疗放疗后口腔溃疡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口腔护理药液治疗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中西医结合口腔护理药液,对照组使用锡类散行口腔护理.结果 干预1周后,观察组口腔溃疡严重程度和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口腔护理药液对放疗性口腔溃疡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严凌花;朱霆;陈星;徐芳;朱菊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新疆护理人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所致缺勤的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新疆二、三级医院护理人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患病现状,分析WMSDs引起缺勤的状况,为职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医疗卫生管理部门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新疆70家医院的10 665名护理人员,采用WMSDs调查问卷调查WMSDs患病率以及WMSDs引起的缺勤状况.结果 护理人员三个时间层面WMSDs患病率为67.92%(曾患病率)、61.20%(年患病率)、28.98%(周患病率);近1年因WMSDs请假的缺勤率为6.81%,因腰部WMSDs缺勤率占比高(5.32%);不同年龄、工龄、婚姻及生育状况、工作科室的护士近1年因WMSDs所致缺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新疆护理人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患病率较高,因WMSDs缺勤率低于一般职业人群,可能与重视程度不高、数据上报保守等有关.建议管理者及护理人员提高对WMSDs的重视程度,做好职业防护.

    作者:颜萍;张莉;杨益;王亚南;何娟;姚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强化营养联合抗阻运动对老年肌少症患者躯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强化营养联合抗阻运动对老年肌少症患者躯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肌少症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强化组和普通组,每组20例.普通组仅予肌少症营养和运动宣教;强化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每日增加蛋白粉联合抗阻运动训练(相同运动每周3次,共24周).24周后,收集患者的握力、身体活动功能评分以及ADL评分.结果 24周后强化组握力、身体活动功能得分及ADL评分显著改善,与普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强化营养联合抗阻运动训练能改善老年肌少症患者躯体功能和生活质量.

    作者:陈姝;盛云露;齐婷;盛小梅;金晓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干预映射用于老年患者预防跌倒自我管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 提高老年患者预防跌倒自我管理行为.方法 将258例老年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防跌倒护理,观察组采用干预映射方法拟订老年患者预防跌倒自我管理健康教育项目并实施.于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评价老年患者预防跌倒自我管理行为得分.结果 干预4周后,观察组跌倒预防自我管理行为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干预映射方法设计老年患者预防跌倒自我管理健康教育项目并实施,能提高老年患者预防跌倒自我管理行为的能力.

    作者:汪春华;黄艳;臧晓鹭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支气管哮喘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 构建支气管哮喘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以“结构过程-结果”框架为理论依据,采用文献回顾法、临床调研、德尔菲专家函询法的质性研究及层次分析法的量性研究相结合,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支气管哮喘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Cr值分别为0.845、0.865,协调系数W值分别为0.252、0.286 (P<0.01).形成了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69个三级指标的哮喘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确立了各层级指标权重系数,均通过了一致性检验(CR<0.1).结论 该指标体系层次分明,评价指标明确,权重分配合理,具有科学性,为进一步验证打好了基础.

    作者:景阳;潘岁月;孙志琴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理论对PICC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 构建PICC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评判PICC护理质量优劣提供可行方法,从而科学评定PICC护理结果并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方法 以Donabedian提出的三维质量结构“要素-环节-终末”模型搭建PICC护理质量评价指标逻辑关系,结合2016年INS发布的《输液治疗实践标准》,初步构建PICC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条目,采用Delphi法对30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结果 两轮专家咨询应答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程度系数为0.947.终构建包括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61个三级指标的PICC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PICC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指标较全面,操作性强,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于PICC护理质量评价.

    作者:刘名君;吴丹;吴德全;魏曾曾;张淼;于晓玲;朱琴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初诊高血压病青年患者疾病认知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探讨初诊高血压病青年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体验,为目标人群提供满足个体需求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3例初诊高血压病青年患者进行半结构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受访者对疾病的认知主题包括对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认知模糊,认为长期服用西药危害大且期待中医疗法2个;疾病体验主题包括有改善血压状况的意愿、缺少高血压自我管理的激励因素、缺乏行为改变的长效监督和需要专业指导与帮助4个.结论 初诊高血压病青年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体验反映了此类患者缺乏疾病相关知识,获得的医疗支持较少;要加强该类人群的健康管理,注重患者的实际需求,促使患者形成并保持良好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陆舒婷;张丽娟;张雪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居家腹膜透析患儿父母照顾负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居家腹膜透析患儿父母所承受的照顾负担及其影响因素,为建立照顾者培训体系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科专科医院腹膜透析中心的110名居家腹膜透析患儿父母进行调查.结果 居家腹膜透析患儿父母照顾者负担呈重度水平(42.11±15.01).患儿父母获得的社会支持评分处于中等水平(38.68±9.68),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患儿年龄、腹透时间及患儿父母的疾病知识知晓程度是父母照顾负担的预测因素,可解释照顾负担30.6%的变异量.结论 腹膜透析患儿父母的照顾负担较重,获得社会支持水平处于中等水平,患儿年龄、腹透时间长短以及患儿父母对疾病知识的知晓度影响照顾者负担,建议临床透析管理人员对在居家治疗初期的患儿父母以及低龄患儿父母给予更多技术支持和情感支持,多渠道提高和强化患儿父母的居家治疗护理知识,协助患儿父母优质化管理腹透患儿的居家治疗.

    作者:陈婷婷;张玉侠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西藏护理引进人才的跨文化照护遭遇现状分析

    对西藏护理引进人才与藏族患者间存在的跨文化照护遭遇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护理引进人才需加强多元文化学习,了解西藏民俗特点,使尽快适应西藏文化特点;尊重患者权利,注重护患间经历管理,以切实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以避免跨文化照护遭遇.

    作者:白姆;包已男;姜茹鑫;曹笑柏;李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末梢血糖监测穿刺部位轮换方案在糖尿病强化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末梢血糖监测部位轮换方案在糖尿病强化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行末梢血糖监测的强化治疗糖尿病患者60例按病室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随机选择末梢血糖监测部位,观察组实施有序的末梢血糖监测部位轮换方案,评价两组手指皮下淤血点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指皮下淤血点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末梢血糖监测穿刺部位轮换方案减少了患者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所致的皮下出血.

    作者:安冉冉;刘莉;安新荣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转变体位护理对新生儿肺炎患儿的影响

    目的 探讨转变体位护理对新生儿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新生儿肺炎患儿6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体位及气道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转变体位护理,即按照头高脚低斜坡卧位30 min、仰卧位或自由体位3h、30°头低脚高的左侧卧位30 min、仰卧位或自由体位3h、30°头低脚高的右侧卧位30 min、仰卧位或自由体位3h、头低脚高俯卧位30 min、仰卧位或自由体位3h的顺序轮换体位.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入院1d、3d、7d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显著改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采用转变体位护理能促进新生儿肺炎患儿痰液排出,改善患儿肺功能,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柯欢;殷苑琴;肖云红;曾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管路固定指导图谱和实操手册在非计划性拔管专项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管路固定指导图谱联合实操手册用于护士非计划性拔管专项管理的效果.方法 成立预防非计划性拔管专项管理小组,编制“临床常见管路固定指导图谱”,制作“导管固定实操手册”,并对全院低年资护士实施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培训和管理,比较实施专项管理前后护士管路固定合格率及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 实施专项管理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显著降低,护士管道固定合格率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 管路固定指导图谱联合导管固定实操手册应用于临床护士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管理,能有效提高护士管道固定合格率,降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黄丽红;徐玉林;何细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思维导图在肝硬化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在肝硬化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44倒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以肝硬化为中心主题的思维导图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应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出院时评价两组健康教育满意度及肝硬化患者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知识掌握评分及健康教育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护士对思维导图健康教育的体验好于常规健康教育.结论 思维导图应用于肝硬化患者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肝硬化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健康教育满意度,而且改善护士健康教育的体验.

    作者:饶声隆;刘英;林琼;高增荧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