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脱细胞猪角膜基质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护理

洪欢;薛朝华;刘乔容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炎, 脱细胞, 猪角膜, 护理
摘要:目的 总结脱细胞猪角膜基质(APCS)治疗临床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13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用APCS行板层角膜移植术,配合关怀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安全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眼部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指导及出院随访等措施.结果 13例患者术后眼部刺激症状得到缓解,角膜植片均在7d内全部上皮化且随术后时间推移逐渐变得透明;术后6个月,11例患者较术前视力提高了2行以上,2例视力保持不变;所有病例均无真菌感染复发征象.结论 精细的护理有利于促进APCS行板层角膜移植术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康复.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元量化指标评优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多元量化指标评优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13年73名实习护生为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评优,2014年78名护生为观察组,从护理部、班主任、科室三个层面,职业素质、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职业能力、人文素质及加减分项6个方面,进行多元量化指标考核,根据成绩依次排名,按比例评选优秀实习生,并推荐留院.结果 实施多元量化指标评优后,观察组护生基础与专科理论、操作成绩明显提高,发生差错缺陷的护生比例显著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多元量化指标评优激发了护生学习和工作的热情及竞争意识,有助于提升护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临床护理带教水平.

    作者:张军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全日制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对导师素质期望的质性研究

    目的 探讨全日制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对导师的素质期望,为相关部门及导师提供借鉴,进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方法 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山东、吉林、上海、福建、北京等地10所高校19名护理硕士生进行个别深度访谈,访谈资料以笔录和录音的方式记录,转换成文字的形式保存;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内容进行解析.结果 护理硕士生对导师素质期望提炼8大主题:道德品质、科研学术能力、专业知识和经验、科研与教学指导能力、事业心与责任感、团队协作、人际关系、关爱体贴.结论 导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管理部门需对导师进行严格选拔,以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作者:方秀新;张敏;马晓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成人心脏术后常用卧位下中心静脉压差异及压力零点位置研究

    目的 探讨成人心脏术后患者3种常用卧位(头高30°、头高30°左侧45°和右侧45°)测量中心静脉压(CVP)的差异及压力零点位置,为临床获取正确监测结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成人心脏术后患者100例,在同一时段分别采用头高30°、头高30°左侧45°和右侧45°三种常用卧位测得CVP,并与平卧位测量值进行比较;当侧卧位时沿标准零点位置上下移动传感器,标记与平卧位CVP值相同时的压力零点胸壁位置,同时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结果 头高30°卧位与平卧位时CVP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高30°左侧45°卧位较平卧位时CVP值低,与平卧位CVP值相同的压力零点位于右侧腋后线与第四肋间交点(-0.15±0.49)cm;头高30°右侧45°卧位较平卧位时CVP值高,与平卧位CVP值相同的压力零点位于右侧腋前线与第四肋间交点(0.18±0.54)cm.3种常用卧位与平卧位时的HR、MAP、R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心脏术后成人常用头高30°卧位下测得的CVP存在一定差异,且压力零点位置与平卧位不同.确定成人心脏术后患者临床3种常用卧位测量CVP的差异和压力零点位置的变化,有助于护理人员采取对应措施确保CVP测量值准确.

    作者:王臻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患儿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儿舌下含服免疫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对120例以尘螨过敏为主的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儿采用舌下含服免疫治疗,按治疗时间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按常规诊疗护理,观察组患儿接受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指导及定期随访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鼻部症状总体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变应性鼻炎患儿舌下免疫治疗期间,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显著性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改善其鼻部过敏症状,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李会琴;张庆玲;张晓岚;张惠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自我药疗行为与相关用药安全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自我药疗作为一种居民自我保健的方式和保健水平提高的标志,在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同时自我药疗行为也带来自我诊断错误、药物选择错误、忽略药品说明书、药物不合理使用等一系列用药安全问题.阐述了自我药疗的定义,重点分析了与自我药疗行为有关的用药安全问题,并结合国内外研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能够为未来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启发,更好地发挥自我医疗的益处.

    作者:沈志莹;丁四清;钟竹青;郑凤;段应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ICU患者及家属决策参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归纳当前国外决策参与相关的理论基础、临床决策参与模式、政策的指引,ICU决策参与的培训、评估、干预、效果评价,总结国内ICU患者家属决策参与的聚焦点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作者:方婷;庄一渝;张秀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运用知信行模式对护生进行护理人文关怀教学的研究

    目的 研究运用知信行模式对护生进行护理人文关怀教学的效果.方法 从知识、信念与行为三方面对136名护生进行为期4周的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比较培训前后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及患者对护士人文关怀满意度.结果 培训后护生人文关怀能力评分及住院患者对护生人文关怀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结论 知信行模式对护生进行人文关怀护理教学可提高护生人文关怀护理能力和患者对护生的人文关怀护理满意度,增加护生的工作成就感和自信心.

    作者:江霞;谭璇;刘义兰;鲁才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改良冰敷法在前牙引导骨组织再生同期种植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改良冰敷法在前牙引导骨组织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同期种植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82例前牙GBR同期种植的患者,按就诊单双号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清水冰袋以传统方法于术后24 h内根据术区肿痛、出血情况间断自行冰敷.干预组使用15%乙醇冰袋根据冰敷时间表进行冰敷.即术前给予自制15%乙醇冰袋术区冰敷15 min后再手术,手术后立即冰敷3h,并于术后第1、2、3天进行1h冰敷.对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出血、疼痛、面部肿胀度分级分别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第1天术区出血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干预组面部肿胀、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改良冰敷可以缩短前牙GBR同期种植患者的手术时间,减轻术后出血、疼痛、肿胀反应,对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娜;涂晓芸;黄滟淅;冷芸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FMEA在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术中的应用及成效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在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6~11月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手术患者60例设为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护理;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运用FMEA管理模式后的同类手术患者60例设为观察组,由FMEA小组对诺舒围术期诊疗流程进行失效模式与潜在风险原因分析,计算事先风险指数(RPN)值,找出高危因素,落实防范措施.比较观察组FMEA实施前后高危因素的RPN值,两组麻醉期间低氧血症发生率、术中仪器故障发生率及术后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实施FMEA后,高危因素的RPN值下降,患者低氧血症发生率、术中仪器故障发生率、术后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均有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应用FMEA对诺舒手术风险进行评估、干预,能有效规避风险,保障围术期安全.

    作者:韩清波;叶青;罗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造口伤口失禁专科实习护生培训实践与效果

    目的 探讨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造口伤口失禁专科实习护生的培训效果,并为临床专科护士的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胜任力模型为依据,对我院138名造口伤口失禁专科实习护生进行为期2个月的全脱产培训,并于培训前后分别完成理论考试、实践考核以及自我评价.结果 培训后,所有实习护生均通过了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培训后的自我评价满意率显著优于培训前.结论 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造口伤口失禁专科护士培训,能有效提高护生临床护理工作能力,满足医院对专业护理人才的要求.

    作者:韦迪;刘翔宇;张敏;谌永毅;林琴;李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呼气相配合旋转置管法应用于颅脑损伤患者鼻胃管置管

    目的 探讨呼气相配合旋转置管法在颅脑损伤鼻胃管置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胃管置入法,观察组采用呼气相配合旋转置管法.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置管并发症、心率及氧饱和度变化.结果 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首次置管耗时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置管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置管前后观察组心率、血氧饱和度波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呼气相配合旋转置管法应用于颅脑损伤手术患者鼻胃管置管优于常规置胃管法.

    作者:胡霞;葛伟艳;刘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喉癌术后住院期间患者及家属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深入了解喉癌患者喉切除术后住院期间患者及家属的真实体验.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分析12例喉切除术后患者及家属治疗期间的真实感受.结果 通过分析、整理和提炼,得出5个主题,分别为:无法接受的事实——丧失发音功能、术后各种不适、面临多重压力、社会退缩现象、疾病知识缺乏.结论 喉癌术后患者面临诸多不适与压力,护理人员应掌握喉癌术后患者的生理状况及心路历程,并提供有针对性的疾病相关健康知识,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马晶晶;姜燕;裘成莉;王雁飞;王静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133”新护士培训方案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建立“133”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探讨对新护士实施规范化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以2012年新进54名新护士作为培训对象,严格执行“133”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对培训完成情况及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新护士毕业后1年,岗前培训完成率、基础理论培训完成率、基本技能培训完成率、技能考核合格率、上岗能力评价合格率及综合评价合格率均为100%,三基理论考核合格率为98.2%;新护士轮科培训第2年、第3年专科理论考核合格率均为100%,专科技能考核合格率均为100%;轮科培训第2年科室评价平均得分为89.2分,轮科培训第3年科室评价平均得分为95.7分.结论 “133”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有效调动了新护士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其临床护理能力,有利于新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也提升了护理师资水平,是稳定护理队伍、提升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自娜;丁四清;毛平;钟竹青;谢建飞;段应龙;张秋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门诊患者对医院标识的认可度与需求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门诊患者对医院标识的认可度与需求状况,为标识的制作和摆放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320例门诊患者进行标识认可度与需求状况的调查.结果 15.3%的患者认为门诊标识不清楚;50.6%的患者认为容易看到的是地上标识;55.9%的患者希望医院标识为蓝底白字,35.0%为绿底白字;方位指引标识的需求为48.8%,其次为功能分区标识(39.4%);77.5%的患者希望标识离地面距离为140~160 cm;45.9%的患者建议完善地上标识.结论 门诊患者对医院标识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倾向性,管理者可依据患者需求制作和摆放,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陈丽;郭三兰;张庆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应用5A护理模式提高肺癌术后化疗患者自我效能

    目的 探讨应用5A护理模式提高肺癌术后化疗患者自我效能的作用.方法 选取肺癌术后进行化疗的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应用5A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干预,运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的情况.结果 采用5A护理模式干预3个月和6个月的肺癌术后化疗患者自我效能得分显著高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患者(均P<0.05).结论 基于5A护理模式的护理干预方法能提高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自我效能.

    作者:张国莉;张丽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引导骨组织再生同期种植体植入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提高引导骨组织再生同期种植体植入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质量,从而保障手术成功,降低手术并发症.方法 对65例引导骨组织再生同期种植体植入术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管理.结果 65例引导骨组织再生同期种植体植入术均成功,获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性;随访6个月,种植体周围骨组织与种植体均形成了紧密的骨性结合.结论 高质量的护理配合能有效提高手术效率及手术质量,降低手术并发症.

    作者:周国娟;李齐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垂直管理在护理岗位管理应用中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护理垂直管理应用过程中的阻碍因素和促进因素及应用效果,为垂直管理的实施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目的抽样法选取北京市10名经历过垂直管理改革的护理管理者进行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形成3个主干树节点,根据研究目的提炼主题9个.结论 护理垂直管理有利于强化护理部职能,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增加奖金分配方案的公平性和取得科主任支持是实施垂直管理的关键;建议通过取得院领导层的支持、采取措施提高组织公平感等,促进垂直管理的顺利实施.

    作者:周伟娇;谷水;尚少梅;骆金凯;张琳琪;万巧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肿瘤外科手术名称分级与编码管理现状及对策

    目的 了解肿瘤外科手术名称分级及编码管理的现状及弊端,分析原因并寻找对策.方法 统计2014年11月1日至2015年10月31日的19 473台次手术名称数据,筛选出未经系统进行手术分级和准确编码的手术条目并分析其原因.结果 共有52台次(0.27%)手术名称未进行手术分级,原因分别为手术名称字典库无可对应手术名称(24台次)、自编术式导致无法分级(12台次)、人工录入手术名称时输入错误(11台次)、系统乱码(5台次);共有52台次(0.27%)手术名称编码缺失,缺失原因分别为错录导致无对应编码30台次、因字典库无手术名称及编码21台次、系统乱码1台次;98台次(0.50%)手术名称编码错误.结论 肿瘤外科手术名称字典库尚不完善,肿瘤外科的手术名称分级和编码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临床应针对目前手术名称分级及编码管理的弊端采取相应对策,制定适合肿瘤外科的手术名称分级管理及编码系统,构建信息化手术名称分级管理模式、创新肿瘤外科手术名称编码,不断完善肿瘤外科手术名称分级与编码管理,实现医院手术分级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

    作者:魏永婷;吴秀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泌尿系肿瘤患者希望水平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泌尿系肿瘤(Tumors of the Urinary System,TUS)患者希望水平及应对方式现状,分析其相关性,为高效护理应对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Herth希望水平量表(HHI)及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147例TUS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TUS患者HHI得分(35.41±3.22)分,不同TUS患者总体HHI及各子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CMQ结果显示应对方式中采取面对的多(55.8%),采取屈服的少(12.9%),不同部位TUS患者间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总体HHI与“面对”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273,P<0.01),与“屈服”应对方式呈负相关(r=-0.352,P<0.01).结论 TUS患者希望水平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希望水平越高的患者越有可能采取面对的应对方式,希望水平越低的患者越有可能采取屈服的应对方式,不同部位TUS患者希望水平及应对方式无明显差异.对此类患者可采取同质化心理支持,以提高TUS患者的希望水平,促进其积极应对.

    作者:张爱英;王艳玲;付猛;孙柳;付凤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妊娠期糖尿病妇女产后血糖管理的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是常见的妊娠合并症,会增加孕妇产后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从妊娠期糖尿病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妊娠期糖尿病妇女产后血糖筛查现状及产后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发展为2型糖尿病提供依据.

    作者:张明;潘丽娟;谭诗亮;安力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