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去甲肾上腺素两种换泵方式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压的影响

刘金榜;周润奭;孙建华;庞成;李尊柱;郭海凌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 去甲肾上腺素, 注射泵, 换泵
摘要:目的 评价去甲肾上腺素两种换泵方式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使用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同一患者均使用两种换泵方式分别换泵1次,其中30例第1次采用双泵双通路(双通路组)换泵法,第2次采用双泵单通路(单通路组)换泵法,另30例换泵顺序反之.两种换泵方式各60例次.结果 单通路组换泵后血压波动大幅度及血压波动时间显著低于双通路组(均P<0.01).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在换泵时采取双泵单通路换泵法对血压波动的影响较小.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生理盐水导引腔内心电图辅助PICC尖端定位

    目的 探讨利用生理盐水作为介质导引腔内心电图辅助PICC尖端定位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PICC置管的501例患者行生理盐水导引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导管尖端位置的确定依据心电图Ⅱ导联P波的变化,导管固定后行X线检查(胸部正位片)确定导管尖端佳位置,记录生理盐水导引腔内心电图显示的导管终尖端位置、是否调管及调整长度等.结果501例患者通过生理盐水介导,均能获得腔内心电图,到位率为100%,稳定率为97.4%,准确率为98.6%;心电图定位导管放置长度与体表测量长度一致者49.3%,导管放置长度与体表测量长度不一致50.7%,波动在±3.0 cm.导管置入欠佳者均调管至佳位置.结论 生理盐水导引腔内心电图辅助PICC尖端定位,能有效提高腔内心电图定位效率及准确性,杜绝导管异位发生,保障患者PICC置管的安全.

    作者:鲍爱琴;闻曲;成芳;徐文洁;陈莎;刘为红;桂琳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脑梗死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注意力训练

    目的 探讨综合注意力训练在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各51例.对照组按常规行规范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干预组在常规基础上实施注意力训练,包括10组训练操、家属助练、每天记录成绩等,连续15d后评价效果.结果 干预组认知评分及认知康复训练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综合注意力训练有利于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

    作者:李秀霞;卢双顺;安雅臣;王大力;张江;李秀芝;张瑞凤;李晓军;刘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肾病综合征相关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目的 总结7例肾病综合征相关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综合征(RPLS)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7例患者强化癫痫发作急救护理、减轻脑水肿、病情观察、控制原发病、营养支持及心理护理,做好并发症护理、避免诱发因素及出院随访.结果 6例RPLS治愈、肾病综合征症状缓解出院,随访12~58个月,未见RPLS复发;1例自动出院后死亡.结论 针对性的系统护理有助于肾病综合征相关RPLS患者RPLS的治愈及防止复发.

    作者:刘芳;黄力;程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精密输液器180度翻转过滤盘排气法效果探讨

    目的 提高精密过滤输液器一次性排气成功率及减少排气失液量.方法 对57例静脉输液患者,每天按随机法分为过滤圆盘180度翻转排气组(翻转组)、过滤圆盘平行排气组(平行组)、过滤圆盘U型排气组(U型组)各62例次;准备输液过程中分别采用各组方法排气.结果 翻转组一次性排气成功率显著高于另两组(均P<0.0167),失液量显著少于另两组,平行组显著少于U型组(均P<0.05).结论 180度翻转过滤圆盘排气法可提高一次性排气成功率、减少药液浪费;在静脉输液操作中不建议采用过滤圆盘U型排气法,以免影响工作效率、浪费药液.

    作者:高敬;张秀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护理人员组织沉默行为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组织沉默行为的真实体验,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对12名临床护理人员采用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法获取其沉默行为体验资料,采用现象学方法分析资料.结果 提练出护理人员组织沉默行为体验主题4个,即负面情绪体验;缺乏组织归属感;权衡利弊,选择沉默;能力不足,选择沉默.结论 护理人员沉默行为对组织、对自身发展及情绪带来负面影响,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组织环境,降低护理人员组织沉默,提高护理队伍凝集力,促进护士队伍和谐发展.

    作者:殷彬燕;张军花;蔡文智;张春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静脉输液对同侧肢体毛细血管血糖测量值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对同侧肢体毛细血管血糖值的影响.方法 选取入住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96例危重患者,采用自身配对法,于一侧肢体输液末使用快速血糖仪测量患者两侧肢体毛细血管血糖.结果两侧肢体毛细血管血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回归分析显示,R2 =0.968,β=1.036(P=0.000).结论 静脉输液对同侧毛细血管血糖值无统计学影响,临床护理中可选择输液侧肢体检测血糖.

    作者:潘露;吴洪超;尹璨;张露;龚小妹;黄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去甲肾上腺素两种换泵方式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压的影响

    目的 评价去甲肾上腺素两种换泵方式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使用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同一患者均使用两种换泵方式分别换泵1次,其中30例第1次采用双泵双通路(双通路组)换泵法,第2次采用双泵单通路(单通路组)换泵法,另30例换泵顺序反之.两种换泵方式各60例次.结果 单通路组换泵后血压波动大幅度及血压波动时间显著低于双通路组(均P<0.01).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在换泵时采取双泵单通路换泵法对血压波动的影响较小.

    作者:刘金榜;周润奭;孙建华;庞成;李尊柱;郭海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无关供者真实感受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和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无关供者的真实心理感受,为捐献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10例造血于细胞移植无关供者进行面对面深度访谈,采用现象学分析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提炼出加入中华骨髓库时无明确认知、配型成功后高兴与担忧并存、自我价值认可、主动了解骨髓捐献知识及承受术后不适、不希望被媒体报道及关心受者6个主题.结论 供者骨髓捐献知识缺乏,配型成功即无偿履行捐献义务,认知正向,关心受者.相关部门应加强捐献骨髓的宣传与保障,让更多的人参与捐献.

    作者:赵小明;刘丽;李红芹;彭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老年群体心理健康危机评价指标的构建

    目的 构建合理适用的老年群体心理健康危机评价指标,为针对性干预提供有效测评工具.方法 采用文献查阅、大样本调查、专家咨询法确立评价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结果 构建成包含5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专家的积极度分别94.4%、100%,熟悉度均分4.7,评价指标的CR=0.037.结论 本评价指标内容、结构及权重合理,可初步用于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测评.

    作者:董毅;郭继志;胡善菊;庄立辉;张涵;王瑞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总结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介入治疗护理经验,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23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全程注重预防继发感染、对症护理,术前加强心理支持及并发症预防,术后做好交接及并发症防范,做好恢复期指导.结果 23例患儿住院7~14 d病情好转出院.复诊8周至9个月,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肺功能改善或正常;18例分泌物阻塞患儿未遗留并发症,5例合并支气管闭塞患儿遗留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结论 对重症支原体肺炎病例及时行肺泡灌洗或球囊扩张治疗,实施个体化针对性护理,有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对分泌物阻塞患儿可避免遗留并发症,合并支气管闭塞患儿还应进一步治疗与追踪.

    作者:尹子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德国医院静脉治疗护理管理介绍

    介绍德国汉堡大学医院静脉治疗护理管理模式与方法,包括严格静脉治疗人员的资质认证,运用信息化的静脉治疗质控管理,严格遵守静脉输液治疗指南,注重静脉治疗中的人文关怀等.反思我国在开展静脉治疗护理方面的困惑,提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需注重静脉治疗护士职业规划,充实静脉治疗培训资源,实现静脉治疗管理规范化.

    作者:冯丽娟;童瑾;汪晖;刘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HIV感染父母对子女告知病情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目的 探讨影响HIV感染父母对子女告知病情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0例HIV感染父母进行深入访谈,以Colaizzi现象学研究方法分析资料.结果 提炼出羞耻感及担心子女受歧视、担心增加子女压力、担心子女的负性反应、不知道如何告知、告知意愿5个主题.结论 影响HIV感染父母对子女告知病情的主要原因为自我感知的羞耻感、担心社会歧视及不知如何告知,医护人员应关注该人群的心理社会需求,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病情告知干预指南,以减轻HIV感染者病情告知压力与困扰.

    作者:孙美艳;张林;张晶;董文静;卢洪洲;鲍美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养老机构中老年人尊严的研究进展

    综述尊严的起源、概念,总结归纳养老机构老年人尊严的测量工具、影响因素,维护尊严的措施,以及对我国养老机构维护老年人尊严的启示,希望能够增加医务人员对尊严概念的了解,将相关概念应用于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护中,维护老年人的尊严,提高其生活质量,有尊严地安享晚年.

    作者:刘璐;张云霞;杨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实施护理专案降低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部位渗血发生率

    目的 通过护理专案改善活动降低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部位渗血发生率.方法 成立护理专案小组,通过对160例患者的现况分析,确立“降低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部位渗血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对现况进行要因分析,确定问题,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及组织实施于150例患者.结果 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部位渗血发生率由专案改善活动前的8.8%降低至2.0%,护理缺漏率由专案改善活动前的9.1%降低至2.7%(均P<0.01).结论 针对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部位渗血问题采取护理专案活动,有效降低了渗血率,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覃芳红;梁贤;卜秀群;潘燕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血液净化中心工作模式与护士工作生活质量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血液净化中心不同护理工作模式对护士工作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基本资料问卷及护理工作生活质量量表对血液净化中心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组(30人,参与24 h待命)和非CRRT组(30人,不参与24 h待命)进行调查.结果 60名护士工作生活质量总分160.02±20.12;工作生活质量总分及另3个维度得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工作家庭维度得分CRRT组显著低于非CRRT组(P<0.05).1年内离职率CRRT组显著高于非CRRT组(P<0.05);是否加入CRRT组影响工作家庭维度得分(β'=-0.281,P<0.05).结论 血液净化中心护士工作生活质量偏低,CRRT组工作模式影响护士工作家庭平衡,频繁轮值夜班可导致其离职;建议管理者高度重视此类问题,改进工作机制,从而改善血液净化中心护士的工作生活质量.

    作者:符霞;宋利;陈新红;全梓林;陈诚;周攸;彭银燕;崔冬梅;黄惠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腹内压测量的研究进展

    从腹内压概述、腹内压测量技术、腹内压测量的影响因素、腹内压测量的护理四方面对腹内压测量进行综述.提出护理人员要根据现有的循证证据了解与腹内压相关的理论知识,规范操作技能,动态监测,以及早发现和治疗腹内高压,确保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

    作者:白琳;史颜梅;周雅婷;张淑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康复阶梯图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提高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及效果.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按照康复阶梯图实施康复训练.连续4周后评价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CSS评分、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及Barthel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康复阶梯图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从而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作者:郭静;李冉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放松训练对肺癌患者顺铂致急性及延迟性恶心呕吐的影响

    目的 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肺癌患者顺铂所致急性和延迟性恶心呕吐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72例肺癌顺铂化疗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6例,两组均按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增加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连续7d后评价效果.结果 急性期两组呕吐频次、恶心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呕吐例次干预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延迟期干预组呕吐频次、恶心程度、呕吐例次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可有效降低顺铂所致的延迟期呕吐频次及恶心程度,对急性期恶心呕吐的缓解作用较弱.

    作者:罗丹;王雨薇;刘华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护理本科新生老年护理职业认知与就业意愿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新生老年护理职业认知水平及其与老年护理就业意愿的相关性,为老年护理专科人才培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表和对老年人态度量表对某高等医学院校2014级240名护理本科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生对老年人态度得分为133.68±20.16;对老年护理职业认知总分及工作认知、现状认知维度得分为27.71±5.19、14.53±2.83及13.18±2.47.40.8%的护生表示非常或比较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65.0%首选公立性养老机构.对老年人态度、老年护理职业认知总分、老年护理工作认知、老年护理现状认知与老年护理就业意愿相关(r=-0.169~0.197,均P<0.05).结论 护理新生老年护理职业认知水平及就业意愿偏低,就业意愿与其老年护理职业认知水平相关;应进行针对性教育以提高其认知水平和老年护理就业意愿.

    作者:吴炜炜;吴文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儿童昏迷评分量表的研制及信效度检验

    目的 研制中文版儿童昏迷评分量表,为更好地评估昏迷儿童神经系统提供测评工具.方法 引进简化全面无反应性量表(FOUR),通过翻译、回译,结合本院儿科重症监护室患儿及我国儿童生理特征进行修订、文化调适,形成儿童昏迷评分量表,抽取119例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患儿进行测评,对量表进行信度、效度及可行性评价.结果 方差贡献率为78.031%,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905;内容效度指数(CVI)为1.00,量表各维度间相关系数为0.641~0.819.结论 儿童昏迷评分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和一定的可行性,可初步用于PICU患儿神经系统状况测定.

    作者:黄岩;周艳;陈亚飞;刘文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