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璇;刘艳;杨继颖;张银萍;李珍珍;徐亚青
阐述了癌症患者延续护理的模式,包括出院计划模式、过渡期护理模式、个案管理模式和家庭医生协调模式.介绍了电话随访、家庭访视、建立病友会、设立护理门诊等癌症患者延续护理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我国癌症患者延续护理在组织、实施等方面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顾钰;郭瑜洁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非内分泌专科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现状.方法 收集249例非内分泌专科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般情况,入院后首次空腹静脉血糖、餐后2h静脉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情况及结果、血糖管理情况.结果 非内分泌专科糖尿病患者空腹静脉血糖、餐后2h静脉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率分别为100%、90.4%、89.6%,达标率分别为50.2%、42.5%、49.3%.空腹静脉血糖水平未达标组在住院期间调整降糖方案、接受内分泌专科会诊以及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比例显著高于达标组(P<0.05,P<0.01).结论 非内分泌专科对住院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不足,应建立糖尿病多学科管理团队,加强专科间合作,对患者实施有个体化的血糖管理.
作者:李蓓;赵雪;王丽萍;张艳;黄金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不同冲洗速度对无肝素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40例无肝素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将0.9%氯化钠注射液200 mL以250 mL/min的速度冲洗滤器及管路,对照组以100 mL/min的速度冲洗滤器及管路.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前后实验室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和滤器凝血情况及使用时间.结果 观察组滤器使用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凝血发生率及凝血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于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250 mL/min的冲洗流速可减少治疗中断时间,延长滤器使用时限.
作者:朱亭立;张渊;尤金芳;周薇;杜爱燕;黄琴红;潘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的自我体验,为制定容量管理干预措施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深度访谈法收集12例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自我体验资料,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采用类属分析法升华出3个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过程中的体验:容量管理知-信-行能力不理想,容量负荷监测和处理能力欠佳及期望得到家庭、社会的支持.结论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居家容量管理问题较多,需加强健康教育.
作者:许义;汪小华;杨益群;卢国元;李琳;庞建红;钮美娥;徐兰;王菲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调查湖南省养老机构痴呆照护单元以人为中心的照护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以提升以人为中心的照护服务水平.方法 采用中文版以人为中心的测评量表(P-CAT),对湖南省4个地市20家养老机构痴呆照护单元112名照护人员进行以人为中心的照护服务水平评估.结果 中文版P-CAT总分为45.24±10.10;其中机构支持维度得分低,条目均分为2.66±0.81;照护人员年龄、文化程度是养老机构痴呆照护单元以人为中心的照护服务水平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 湖南省养老机构痴呆照护单元以人为中心的照护水平亟需提高,应进一步优化照护人员年龄结构,提高照护人员文化水平,从而提高养老机构痴呆照护单元以人为中心的照护水平.
作者:毛盼;Lily DongxiaXiao;张孟喜;谢菲婷;冯辉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引导式教育半天流程课对脑性瘫痪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增加引导式教育半天流程课.于训练前、训练后6个月采用精细运动功能测试量表(FMFM)评定.结果 训练6个月后,观察组精细运动操作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评分及FMFM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引导式教育结合综合康复训练能提高脑性瘫痪患儿精细运动能力.
作者:莫艳玲;粟愿学;杨锦媚;杨春梅;冯艳;徐刚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巴林特小组培训对护士共情能力、情绪智力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3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以案例汇报及讨论、情境模拟及角色扮演等巴林特小组模式培训,共12次,并于结束前后用共情能力量表、情绪智力量表、护理临床沟通能力量表进行测评.结果 护士培训后情绪智力总分及情绪知觉、他人情绪管理、情绪利用维度得分,临床护理沟通能力总分及情感感知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P<0.01).结论 巴林特小组模式培训提升了护士的自身素质即情绪智力与护士沟通能力,而共情能力提高不明显.
作者:董建俐;沙丽艳;伊静;李丽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临床教师对教学发展培训的需求情况,为临床教师的教学培训设计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临床教师对教学发展培训的需求问卷,对161名临床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7.6%教师希望通过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62.1%教师希望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培训;59.6%教师选择在工作日参加培训;分别有34.1%教师选择课时管理和信息化管理这两种培训管理方式.结论 临床教师希望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应了解临床教师的培训需求并进行针对性培训.
作者:田玉凤;周军;柳琴;李丽;高雯琪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职业治疗对老年痴呆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63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应用药物治疗和老年精神科常规护理,研究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以小组形式实施职业治疗干预.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评价两组患者精神状况改善程度、社会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MMSE、NOSIE、ADL及BEHAVE-AD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职业治疗能有效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并稳定患者情绪,从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作者:虞祥娟;沈丽珍;姜俊香;唐玉平;钱维;顾曙光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减轻肿瘤患者患病期间的心理痛苦,使之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与死亡.方法 成立舒缓疗护中心,与专业心理咨询师合作采用神经语言程序技术对11例有心理咨询需求的中晚期肿瘤患者进行心理辅导,每次60~90 min,间隔1周1次.结果 11例患者经1~5次神经语言程序技术疗护,10例获得预期效果:2例达成愿望,在亲人的陪伴下安详离世;8例对待疾病的态度改变,积极配合治疗与保健,病情好转,遵医嘱出院继续门诊治疗.1例失败.结论 运用神经语言程序技术对肿瘤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可激发患者潜意识自动选择佳的能力,克服负性情绪,以积极平静的心态面对疾病与死亡.
作者:闻曲;成芳;郑婷方;彭昕;杜洺君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经验学习圈理论结合看图对话工具在非内分泌科护士胰岛素注射技术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名非内分泌科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人,对照组采用多媒体集中授课的方式进行胰岛素相关知识培训;观察组在经验学习圈理论指导下,结合“糖尿病看图对话”工具中“与胰岛素同在”一图,按照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念、积极实践4个循环过程实施胰岛素相关知识培训.结果 培训后即时、培训后3个月观察组胰岛素相关知识理论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对培训方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运用经验学习圈理论结合看图对话工具对非内分泌科护士进行胰岛素注射技术培训有利于提高其胰岛素相关知识水平.
作者:彭小春;李琼霞;周兴健;杨芳;王玲;周玉梅;王红丽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科学、可行的家属参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活动方案.方法 在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的基础上,基于互动式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理论框架,初步形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家属参与早期活动方案.通过19名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修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家属参与早期活动方案.结果 2轮专家咨询的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9.47%和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786和0.797.终形成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家属参与早期活动方案包括决策性参与、照护性参与、诉求性参与及安全保障方案4项一级指标,二级指标8项,三级指标29项.结论 患者家属参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活动方案的制订可提高家属对患者活动的关注与支持,对促进卒中患者康复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红丽;王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银川市三甲医院护士下肢静脉曲张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以减少护士的职业损伤,促进护士职业良性发展.方法 对银川市3所三甲医院909名临床科室护士进行下肢静脉曲张的评定和问卷调查.结果 31.9%护士患有下肢静脉曲张.不同职称、工龄、日班工作时间、轮值夜班情况及工作强度护理人员静脉曲张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工龄、工作强度为静脉曲张的重要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 三甲医院护士下肢静脉曲张的患病率高,工龄长、工作强度大的护士发生下肢静脉曲张的概率较大.应采用积极措施,以降低三甲医院护士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促进护士的健康.
作者:任洁琼;王秀兰;刘静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系统构建军医大学医学生死亡教育课程内容体系,进一步促进死亡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方法 在前期文献查阅、学生半结构质性访谈的基础上,初步拟定出军医大学医学生死亡教育课程核心内容体系,遴选25名来自医疗、护理、教育、哲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作为函询对象,利用Delphi法对本课程内容体系展开专家函询,并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目标内容体系的修订和排除.结果 2轮专家函询的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0%、96.0%,专家权威性系数分别为0.825、0.832,专家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87、0.327(均P<0.01),终确定一个由7个一级指标、39个二级指标构成的军校学生死亡教育课程内容体系.结论 该死亡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可为下一步的死亡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学生生命关怀能力的提升提供借鉴和指导.
作者:张慧兰;王丹;罗羽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癌症是我国居民的首要死亡原因,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移动健康为无缝隙癌症照护提供了发展平台.本文从癌症预防、院内治疗和院外追踪指导三个方面介绍移动健康服务在癌症健康照护中的应用,分析癌症患者移动健康服务发展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解决方案.
作者:胡文奕;楼妍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降低ICU多重耐药致病菌感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ICU多重耐药致病菌感染率高的原因,制定对策并应用PDCA循环方法进行改进.结果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率由活动前8.76%降低至活动后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品管圈管理方法可以有效降低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率.
作者:孙璇;刘艳;杨继颖;张银萍;李珍珍;徐亚青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脑瘫患儿家长积极与消极心理调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健康调查表(MHI 38)、中文版创伤后成长问卷(PTGI-C)对122名脑瘫患儿家长进行调查.结果 脑瘫患儿家长心理痛苦得分70.75±19.36,心理幸福感得分44.15±13.66,创伤后成长得分68.98±18.72;相关分析显示,创伤后成长与心理痛苦呈负相关,与心理幸福感呈正相关(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患儿的瘫痪程度是家长心理痛苦的影响因素,解释22.2%的变异量;患儿的瘫痪程度、家长文化程度、创伤后成长是家长心理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共解释42.7%的总变异.结论 脑瘫患儿家长心理痛苦与创伤后成长并存,且积极与消极心理调适具有不同的影响因素,医护人员需全面了解脑瘫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以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董超群;刘一苇;许秀军;周春聪;宋莹;陈婷婷;邵佳淼;肖盼盼 刊期: 2016年第21期
阐述了护士激活快速反应小组的激活标准不仅包括以患者正常生命体征改变为主的客观标准,还包括以护士“担忧”为主的主观标准.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护士态度、团队合作、科室文化、传统的管理患者模式和护士的临床判断能力等.提出应完善激活标准,增强支持性因素.
作者:李红芳;刘东玲;杨飒;王秀丽 刊期: 2016年第21期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主要照护模式分为居家照顾为主的模式和机构照顾为主的模式.发达国家老年居家照护模式日趋成熟,照护形式多样.我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居家护理仍将是主要护理形式.在精准医学大力发展和大数据时代兴起的背景下,可挖掘和利用网络共享资源,将电子信息化途径与患者照护相结合,形成以家庭为重心、社区为中心、医疗机构为支撑的现代化照护模式,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朱榕;张莉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 编制适合我国护生的护理信息能力量表,并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方法 以护理信息能力概念为指导,参考国外护理信息能力标准及文献、经过专家评议、小样本预调查形成初始量表.选取298名护生进行正式调查,采用内容效度、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各维度间及与总量表间的相关系数、Cronbach's α系数、折半信度等评价量表的信效度.结果 量表包括基本计算机知识与技能、临床信息知识与技能和临床信息态度3个维度共25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3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为67.868%,验证性因子分析各指标在理论允许范围之内,量表内容效度为0.827,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55,折半系数为0.821.结论 所编制的护生护理信息能力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能较好地测评护生的护理信息能力.
作者:何晓璐;李乐之;谭小燕;张勰;史佩昌 刊期: 2016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