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拇指指端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58例临床探讨

于书友

关键词:拇指指端缺损, 显微外科修复, 个体化
摘要:目的:探讨拇指指端缺损的修复方法及其结果,总结经验教训.方法:2010年1月~ 2013年1月,我们应用皮瓣移植、踇甲瓣移植等方法治疗58例拇指指端缺损病例,根据情况综合考虑后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手段.结果:58例患者中,伤口愈合良好,皮瓣及踇甲瓣均成活良好,随访6个月~2年,患者对治疗效果均满意.结论:拇指指端缺损的治疗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法,效果良好.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8例肾淀粉样变性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肾淀粉样变性疾病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及治疗后的转归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 2014年2月我院接收的8例肾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统计其MP化疗后的转归情况.结果:本研究中8例肾损害患者均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且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损害,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及小管间质病变,通过MP化疗后,病人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结论:肾脏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应依据其病理检查结果急性针对性的治疗,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余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哌拉西林与头孢他啶用于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讨论研究哌拉西林与头孢他啶分别用于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呼吸科小儿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组为A、B两组,各50例.其中A组患者使用哌拉西林进行治疗;B组应用头孢他啶.比较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及症状缓解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显示一个疗程服药后哌拉西林组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头孢他啶组;应用哌拉西林总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头孢他啶92%(P<0.05).结论:临床应用哌拉西林治疗小儿肺炎具有毒性小,起效快、抗菌谱广泛及耐酶等优势.能够有效提高疾病治疗效率.细菌清除率高,对肝、肾功能不造成影响,可在短时间内缓解患儿各类不适症状,加快疾病治疗速度,改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袁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喘息型支气管炎患儿予以健康教育护理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喘息型支气管炎患儿予以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观察其对于患儿病情的影响.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7月~201 3年7月本院治疗的喘息型支气管炎患儿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健康教育护理,分析健康教育护理是对患儿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儿家属的喘息型支气管炎健康知识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有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护理后的两组患儿病情的痊愈、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有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予以喘息型支气管炎患儿健康教育护理,能够使患儿家属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照顾患儿病情,使患儿更快地恢复健康减少复发.

    作者:杨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哮喘71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后患者症状的变化情况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71例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5例为治疗组,另36例对照组.以7天一个疗程,对照组每日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组在吸入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之前,吸入一个疗程的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雾化液.其他药品使用情况,两组均相同.结果:第4,8d症状评分显示,治疗组的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但第14天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在见效时间上,吸入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雾化液有明显的优势,为门诊轻、中度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提供了首选药品.

    作者:吴艳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孙虹教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经验介绍

    孙虹教授临床20余载,遣方用药必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对各类常见及疑难性皮肤病见解独到,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主张尽量避免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支持纯中医中药疗法,理法方药特色鲜明,前期以凉血活血为要,后期以健脾益气为本,临床随症加减,行药谨慎、灵活,攻邪与固本并举,在保证疗效、预防复发、保护肾脏等方面每获佳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彬彬;孙虹;杨双瑞;王利杰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汤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两组共7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57.14% (20/35),观察组有效率为88.57% (31/35),两组有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多汗、体倦乏力、食少纳呆、大便异常等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可延长两次呼吸道感染发作时间.结论:补中益气汤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患儿症状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贺辉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根管治疗术后疼痛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导致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的原因,进一步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方法:对口腔科门诊70颗患牙根管治疗后发生疼痛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发生疼痛的原因有操作不规范.牙髓未拔干净,遗漏根管,根尖炎症状消失等.结论:根管治疗要规范化操作,可避免或减少疼痛的发生.

    作者:李志高;陈园园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中医分期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分期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12期间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患者5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分期辨证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0%,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相比较,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过敏性紫癜患者皮肤紫癜、腹痛、关节疼痛的改善效果方面比较,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情况以及紫癜性肾病的发病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分期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复发率低,紫癜性肾病的发病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雷锡山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丹参多酚酸盐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SOD、MDA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SOD、MDA的影响.方法:将血压正常的9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控制血糖、糖尿病教育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每日1次,静脉注射,每次100mg,均治疗两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SOD、MDA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结果:经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血清MDA水平及尿微量白蛋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 SOD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能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改善氧化应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张桢;李克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中医辨证论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归属中医学“痹症”范畴,发病率与致残率较高,目前西医治疗疗效欠佳,中医辨证施治,效果良好.本文主要介绍了该病的发病原因,综述了辨证分型论治、中成药旭痹片、寒湿痹颗粒、寒湿痹片等药物治疗、经验方治疗等各种疗法.以期缓解患者疼痛、降低不良反应概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郑继宇;张文涛;李为理;王世杰;周书繁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膀胱灌注化疗应用于术后膀胱癌病患的护理研究

    目的:分析膀胱灌注化疗应用于术后膀胱癌病患的护理方法和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201 3年5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35例纳入本研究,均接受膀胱灌注化疗,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经过3个月到6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生存率及并发症、心理状态.结果:患者在术后半年生存率上为91.4%(32/35).其中2例患者出现病情复发,包括1例表浅性复发以及1例浸润性复发.治疗后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膀胱癌患者术后应用膀胱灌注化疗,并辅以针对性护理,有利于提高其生存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并能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意义重大.

    作者:王静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丹蒌汤治疗2型糖尿病性脂肪肝64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丹蒌汤治疗2型糖尿病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性脂肪肝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水飞蓟素胶囊每次140mg,每日2次.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丹蒌汤水冲200ml早晚分服,日一剂.连续治疗30天进行疗效分析.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显效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C、TG、ALT指标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TC、TG、ALT指标的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蒌汤治疗2型糖尿病性脂肪肝疗效明显,用药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齐吉忠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中医医院档案管理今后的发展途径探析

    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化时代,中医医院管理朝着科学性、现代性及标准性的方向发展,档案管理为中医医院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必须迎接新的挑战,加大医院档案管理的工作力度,完成医院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本文就中医医院档案管理的困境与现状等方面探究中医医院今后的发展途径.

    作者:郭桂玲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中药联合宫腹腔镜治疗H-HSP60抗体阳性输卵管炎性不孕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对输卵管炎性不孕患者宫腹腔镜术后HSP-60抗体、TNF-α浓度变化以及对患者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4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实验组21例,给予盆炎康合剂+助孕丸口服;对照组19例,给予输卵管通液+助孕丸口服;若在治疗期间妊娠,则终止治疗方案,改为安胎治疗;均连续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随访至术后6月.治疗后测定患者血清HSP-60抗体、TNF-α的水平,记录两组患者宫内妊娠、异位妊娠的情况.结果:妊娠率、宫内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实验组分别为61.9%、38.1%、23.8%,对照组分别为52.6%、21.1%、31.6%;实验组妊娠率、宫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异位妊娠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SP-60抗体IgG、TNF-α浓度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实验组治疗后血清两指标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炎康合剂可以降低输卵管炎性不孕患者体内血清HSP-60抗体、TNF-α浓度,平衡和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中药联合宫腹腔镜手术治疗治疗H-HSP60抗体阳性输卵管炎性不孕患者可提高患者妊娠率及宫内妊娠率.

    作者:李莉;刘耿华;卢如玲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益胃丸系列药品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模型干预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益胃丸1号(温中益胃丸)、2号(舒肝益胃丸)药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作用机理.方法:设正常组、模型组、维酶素组以及益胃丸1号、2号大、小剂量治疗组,采用100μ g/ml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2%水杨酸钠和30%酒精等综合方法进行模型复制,3个月制成大鼠CAG模型.观察各组大鼠模型治疗后胃酸、胃蛋白酶活性及血清胃泌素(Gas)含量.结果:治疗30d后,益胃丸高剂量组及维酶素组均不同程度的升高大鼠模型胃酸、提高胃蛋白酶活性、增加血清胃泌素含量(P<0.05或P<0.01).结论:益胃丸1号、2号对CAG的干预机理可能是通过升高胃酸、提高胃蛋白酶活性、增加血清胃泌素含量来实现.

    作者:孙林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胶囊内镜在慢性腹泻中的临床应用

    慢性腹泻为慢性消化道疾病症状之一,国外统计其发生率为3% ~5%.小肠疾患所致慢性腹泻传统检查诊断率低.胶囊内镜的出现,使小肠疾病的诊断率明显提高.作者用M2A胶囊内镜对胃肠镜及X线消化道钡透阴性慢性腹泻患者检查并与健康体检者比较,证明胶囊内镜在慢性腹泻中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志彪;高春雷;刘美丽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莱菔硫烷抑制氧化应激下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

    目的:观察仅莱菔硫烷(SFN)对外源性H2O2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系ARPE-19细胞,用12.5mmol/L外源性过氧化氢(H2O2)作用30min后,再加入不同浓度SFN作用不同时间.流式细胞术检测ARPE-19细胞凋亡,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HO-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同时分别采用HO-1的激动剂CoPP和抑制剂ZnPP处理细胞,观察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SFN处理ARPE-19细胞后,可显著诱导其表达HO-1 mRNA和蛋白,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同时,H2O2处理后能显著诱导ARPE-19细胞产生ROS,而经不同浓度SFN处理后,ROS产生显著降低.结论:α-硫辛酸诱导氧化应激下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表达HO-1,从而抑制ROS的过度产生.

    作者:谭娟;王翠兰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黄连阿胶汤百合地黄汤半夏秫术汤治疗顽固性失眠56例

    采用黄连阿胶汤百合地黄汤半夏秫术汤三方组成基本方,从门诊病人中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56例顽固性失眠患者进行加减治疗,1周为一疗程,1~5个疗程后按“疗效标准”评判.结果,治愈44例,好转8例,无效4例,总有效92.86%.

    作者:张先茂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中药预防大隐静脉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作用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应用于大隐静脉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 2013年9月收治的80例行大隐静脉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观察组使用中药进行血栓预防,对两组患者的血栓发生率和术后引流、血栓发生时间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疼痛、下肢肿胀和创口瘀血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PT、APTT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中医中药进行大隐静脉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显著,能改善大隐静脉术后的高凝血状态,能提高安全性.

    作者:夏传周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应用中药熏洗坐浴改善肛肠科常规术后疼痛水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坐浴治疗法在肛肠科常规手术后疼痛水肿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2月来我院肛肠科接受手术治疗后出现疼痛、水肿的患者6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中药熏洗坐浴治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温水坐浴治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第一疗程和第二疗程的疼痛评分和水肿评分,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第一疗程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水肿积分无显著性差异,P >0.05;第二疗程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水肿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药熏洗坐浴治疗法可快速改善肛肠科手术后患者局部的疼痛感,且长期治疗可有效改善肛肠科手术后患者的疼痛、水肿程度,对于提高肛肠科手术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国荣 刊期: 2014年第18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