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娟;范玲
目的 探讨基于肺通气功能状态的护理方案对肺通气功能障碍患者肺功能状态、运动耐力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肺通气功能障碍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肺通气功能评定结果实施功能状态相关护理方案.在入院当天和出院当天评价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状态、活动耐力和心理状态.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通气功能障碍分级、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状况与呼吸困难问卷评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状况与呼吸困难问卷评分、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6分钟步行距离显著长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基于肺通气功能状态实施护理方案可促进患者肺功能状态的恢复,增强患者的运动耐力,减轻焦虑抑郁心理.
作者:王乐;刘扣英;顾则娟;朱金星;陈长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护理临终肿瘤患者护士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28名护理临终肿瘤患者护士分为CBT组和对照组,各14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CBT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均干预13周.干预前后对两组护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前,两组SCL-90、SAS、SDS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SCL-90、SAS、SDS及PSQI评分均有所下降,CBT组四个方面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除PSQI外,其他3项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P<0.01).结论 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对护理临终肿瘤患者护士进行心理干预,可帮助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情绪和行为上的负性感受,培养个体正确和良好的应对方式,缓解工作中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睡眠质量.
作者:马慧珍;李丹;李倩;雷琰;何慧娟;魏丽丽;王宗烨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介绍纽曼系统模式中有关精神变量的基本内容,目前在国内外护理领域的应用情况.指出该变量能为当代精神护理的实施提供理论指导,有利于我国护理工作者更好地为服务对象提供整体化、个体化、人性化的精神护理服务,推动整体护理的发展.
作者:施敏敏;曹梅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药外敷联合穴位按揉对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后腹胀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方法 将100例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后腹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外敷联合常规腹胀护理,联合组采用中药外敷联合穴位按揉护理.结果 联合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施护1周后胃肠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腹围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中药外敷联合穴位按揉对应用无创呼吸机后腹胀患者效果显著,安全.
作者:黄瑾;高雯;熊晖雯;姚丽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简要介绍了护理质量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概念,从以数字化为基础的过程管理与实时控制和护理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等方面具体阐述信息化护理质量管理的研究进展,指出在护理信息标准化的基础上构建区域协同护理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将是护理质量管理科学化、现代化发展的新方向.
作者:邓娟;范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简便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容量状况评分表,为CRRT患者容量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循证查阅容量监测相关文献,初步拟定评价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对8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筛选指标,并基于头脑风暴法对无循证支持的指标进行量化、评分.结果 2轮问卷回收率均为87.5%,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和0.90;CRRT容量状况评分表包含常规血流动力学监测、PiCCO容量相关指标、血管活性药物、临床症状4个维度、15个监测指标,并对每个指标进行量化和评分.结论 CRRT容量状况评分表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权威性,可指导临床医务人员对CRRT患者进行容量管理.
作者:陈菁菁;李红;石松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心理状况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接受IVF-ET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IVF-ET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内容包括IVF-ET治疗周期的心理护理、相关知识宣教、各项常规护理等;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IVF-ET治疗不同阶段施以中医护理干预,包括情志调适、耳穴贴疗、中药口服、中医药膳.于移植后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进行测评,观察比较两组心理状况及临床结局.结果 干预组患者心理状况优于对照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IVF-ET治疗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作者:黄雄芬;民黎君;黄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脑卒中患者进食方面的相关体验.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JBI循证护理中心图书馆、Medline、OVID、EMbase、Web of Knowledge、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关于脑卒中患者进食体验的文献.由2名研究人员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并提取相关资料.结果 共纳入6篇文献,从患者的角度描述了脑卒中后不同时期的进食体验.通过Meta分析得出心理影响和重建正常的进食方式2个结果.结论 脑卒中患者进食障碍对其产生不良心理影响,患者希望重建正常的进食方式.应建立多专业学科的团队,促进患者在进食方面的独立性、增强患者和家庭以及社会的接触,并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目标,以提高患者进食质量.
作者:汪婷;蒋红;王君俏;刘景芳;王亮;Albert Westergren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睡眠状况及风险因素.方法 便利抽取COPD患者和健康体检对照人群各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睡眠信念与态度量表(DBAS)、焦虑自评量表(SAS)、呼吸困难量表(MMRC)、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进行调查,采集一般资料、行肺功能等检查.结果 COPD组和对照组睡眠障碍发生率分别为72.92%和4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组的PSQ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睡眠障碍组患者与无睡眠障碍组患者在年龄、夜间治疗、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呼吸困难分级、SAS评分、SGRQ评分及DBAS评分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呼吸困难分级、DBAS、SGRQ是影响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P<0.05,P<0.01).结论 COPD患者睡眠质量较差.呼吸困难程度、睡眠认知、躯体症状、心理状况等是影响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呼吸功能和躯体症状,建立有效的睡眠认知是提高睡眠质量的关键.
作者:赵春玲;叶利军;王晓东;王静;姚孟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研制一套养老机构老人入住评估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文献综述法、深度访谈法以及德尔菲法对养老机构老人入住评估指标体系进行筛选,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 2轮咨询表的有效回收率为82.60%、86.84%,专家的熟悉系数为0.79、0.81,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3、0.85.拟定出包括老人基本信息、身体状况、心理因素、生活习惯、家庭支持系统、照护需求6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和62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养老机构老人入住评估指标体系.结论 研制的养老机构老人入住评估指标体系科学可靠,对各类养老机构实施老人入住评估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童立纺;赵庆华;肖明朝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现况,为优化流程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患者满意度问卷对在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就诊的200例患者进行调查;对4名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现场观察与访谈了解工作现况.结果 患者满意度总体均分为(4.21±0.49)分,6个维度评分(3.45±0.78)~(4.36±o.64)分;专科门诊护理内容包括健康教育、胰岛素笔使用、检测血糖等13项,每个工作日实施0~48.00次;患者等待就诊时间(14.69±8.00)min.专科护理访谈提炼出工作职责不明确、工作时间未建立预约制、门诊导诊护士配合欠佳及患者健康档案登记欠全面4个主题.结论 患者对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就诊流程和就诊时间等方面满意度较低,专科护士健康教育工作受到影响,应改进流程,以促进健康教育的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程俊亚;张锦辉;孟朝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SBAR式交接表在急诊科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急诊转运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交接,观察组采用自制SBAR式交接表规范患者转出交接流程.结果 观察组交接不良导致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管路脱出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交接医护人员对交接工作的各项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SBAR式交接表的应用规范了急诊患者交接流程,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促进了患者安全与团队合作.
作者:蒋国娥;范志红;赵辉;严芳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人工气道喷药转换器在人工气道患者气管套管内用药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8例使用气管套管的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19例和转换器组19例.常规组直接用喷药剂喷口对准气管套管口给药,转换器组使用人工气道喷药转换器连接喷药剂喷口给药,定时记录两组患者痰液量及性状、肺部啰音情况.结果 转换器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使用人工气道喷药剂转换器治疗呼吸道感染和肺部感染,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爱丽;袁琳;李玲;贡亦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新入职护士卫生法律法规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及其需求,为新护士入职培训提供更加明确、合理的指引,促进新入职护士更好地适应工作和学习.方法 采用自编的基本情况问卷、新入职护士法律知识认知程度与需求问卷对287名新入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 85.4%的新入职护士表示其毕业学校有开设卫生法律法规知识课程,且75.5%认为课程种类单一;多数护士表示会主动了解和学习卫生法律法规知识,而且学校课程是他们法律知识的主要获取来源,并且坚定法律的重要性;新入职护士法律素质得分2~9(7.03±1.37)分;99.7%表示需要获得法律知识,且51.9%希望的途径是案例教学法.结论 新入职护士的法律素质亟待加强.医学院校应重视医学生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医疗机构也应加大法律知识的培训力度,以提高新入职护士的法律素质.
作者:盛丽娟;孙欣;彭德珍;汪健健;徐莉莉;赵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AIDET沟通模式在新护土岗前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新入院的46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并开展为期2周的岗前培训,沟通技巧培训时间为2d,通过AIDET沟通程序及标准用语的理论授课、案例分析、临床情景模拟等,比较培训前后新护士护患沟通能力.结果 新护士经过AIDET培训后,护患沟通技能考核合格率从培训前的52.17%升至培训后的97.83%,模拟患者对临床情景模拟的评价分值培训后比培训前有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新护土岗前护患沟通培训中应用AIDET沟通模式,可有效提高新护士的护患沟通能力,以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
作者:凌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系统评价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的疗效,为失眠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IP)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等数据库中有关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文献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4年9月.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篇RCT,合计939例受试者.根据干预时间和对照组的干预方案进行亚组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以干预时间为亚组分析:干预2周,耳穴贴压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10.66,95%CI(5.23,21.74),P<0.01];干预1个月,耳穴贴压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4.54,95 %CI(2.28,9.01),P<0.01].②以对照组治疗方案为亚组分析:与针刺组相比,耳穴贴压组总有效率高于针刺组[OR=7.70,95%CI(3.05,19.48),P<0.01];与药物组相比,耳穴贴压组总有效率高于药物组[OR=7.76,95 %CI(4.61,13.08),P<0.01].结论 耳穴贴压治疗失眠有一定疗效,可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但由于本次纳入文献差异性较大,故研究结果需谨慎对待,还需大样本、高质量的文献进一步证实其临床疗效.
作者:杨媛媛;王燕;李文文;马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优化卒中溶栓流程,减少院内延误,缩短卒中溶栓患者入院后至启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时间.方法 组建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项目团队,根据HFMEA模式优化溶栓流程并对流程进行失效模式及延误因素分析,找出失效模式及原因,成立卒中应急小组,实施应对措施.结果 实施HFMEA管理后卒中溶栓流程各步骤所需时间及入院至溶栓时间显著缩短(均P<0.01);急诊科医生、护士对实施HFMEA管理肯定率达92.86%~100%.结论 运用HFMEA评估并改进可优化卒中溶栓流程,缩短患者入院至溶栓时间,减少院内延误.
作者:王宁;姜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Bobath护理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进食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进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Bobath护理,主要包括姿势控制、治疗性体位保持、手眼协调训练、ADL指导等.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ADL评分有一定程度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餐时间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Bobath护理可有效维持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正确的治疗性体位,促进进食功能,提高患儿ADL能力,减轻家长的喂养负担.
作者:陈雨;吴姣妍;姜明霞;历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药熏蒸结合离子导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120例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导入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熏蒸组给予中药熏蒸治疗,结合组给予中药熏蒸结合离子导入治疗,干预时间为15 d.分别于患者入院第1天和第15天时评价患者JOA评分和腰腿疼痛情况.结果 四组患者干预前后JOA及疼痛评分(VAS)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干预后组间比较,JOA及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中药熏蒸结合离子导入法有利于改善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部疼痛状况,促进临床康复.
作者:郭闯;李艳秋;李芳;徐乃伟;王丽芹;王淑荣;王玲姝;边祥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对20例重症绿脓杆菌感染患儿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炎滴油及黄柏液浸润纱布条填塞皮肤损伤处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对3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儿给予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治疗,疗程为3~7 d;13例肠穿孔患儿给予手术切除坏死肠组织,行肠造瘘术.结果 20例重症绿脓杆菌感染患儿住院15~50 d好转出院,随访6个月,患儿皮肤损伤处愈合良好,脏器功能正常.提出在重症绿脓杆菌感染患儿的护理工作中应重视消毒隔离、基础护理和营养支持,积极治疗并发症.可采用炎滴油及黄柏液护理皮肤损伤,促进感染溃烂组织在短期内愈合,提高患儿治愈后生存质量.
作者:杨佳;贺琳晰;杨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