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专科护士在多学科讨论中的工作角色定位

甘露;张男;金玉翡;董晓晶;陈乐英;方琼

关键词:乳腺癌, 专科护士, 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 工作角色, 质性研究
摘要:目的 了解乳腺专科护士(SBN)在多学科讨论中的工作角色及功能定位.方法 通过立意抽样法抽取乳腺专科护士、医生、文员以及乳腺癌患者及家属,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 提炼出4个主题,即资料完善者、协调沟通者、患者的代言人、讨论结果的执行者和反馈者.结论 SBN的工作贯穿多学科讨论全过程,其工作对于多学科讨论的顺利开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管理者应重视乳腺专科护士专业及相关能力培养并提供支持.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粘贴电刀负极板法应用于新生儿腹部手术

    目的 探讨改良粘贴电刀负极板法在新生儿经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6例经腹部手术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粘贴电刀负极板,改良组采用改良粘贴电刀负极板.统计比较两组手术后单位面积下婴儿型患者回路负极板的有效接触面积.结果 改良组35例(81.40%)手术后婴儿型患者回路负极板的有效接触面积≥90%,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改良粘贴电刀负极板法可扩大手术后婴儿型患者回路负极板的有效接触面积,保证负极板有效粘贴散热面积,促进电外科安全.

    作者:陈春梅;王媛;龚静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优化骨科急症手术外来器械护理服务流程

    目的 优化骨科急症手术外来器械护理服务流程.方法 消毒供应中心为骨科急症手术外来器械开通“绿色通道”,有效沟通骨科手术主刀医生的手术需求,对原有外来器械接收、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监测、放行等处置流程进行优化.比较优化前后骨科急症手术外来器械全程处置时间及主刀医生满意度.结果 优化后消毒供应中心对骨科急症手术外来器械全程处置时间显著短于优化前(P<0.01),骨科主刀医生满意度显著高于优化前(P<0.01).结论 优化骨科急症手术外来器械护理服务流程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器械全程处置的工作效率及骨科主刀医生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服务满意度,保障患者手术安全.

    作者:刘启华;马云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半坐卧位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半坐卧位的定义以及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半坐卧位的临床意义,总结了国内外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半坐卧位的执行现状,探讨影响半坐卧位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李西娟;苗金红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对危重患者病情分级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在危重患者病情分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 000例急诊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预检分诊模式分诊;观察组采用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分诊.评价比较两组危重患者过检率、危重患者漏检率、危重患者分诊时间及危重患者分诊时间与期望分诊时间差.结果 观察组危重患者过检率、漏检率、分诊时间及分诊时间与期望分诊时间差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提高了危重患者病情分级的准确率和效率,符合危重患者的分诊时间期望,提高急诊分诊的满意度.

    作者:郑若菲;林羽;简钢仁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乳腺专科护士在多学科讨论中的工作角色定位

    目的 了解乳腺专科护士(SBN)在多学科讨论中的工作角色及功能定位.方法 通过立意抽样法抽取乳腺专科护士、医生、文员以及乳腺癌患者及家属,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 提炼出4个主题,即资料完善者、协调沟通者、患者的代言人、讨论结果的执行者和反馈者.结论 SBN的工作贯穿多学科讨论全过程,其工作对于多学科讨论的顺利开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管理者应重视乳腺专科护士专业及相关能力培养并提供支持.

    作者:甘露;张男;金玉翡;董晓晶;陈乐英;方琼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骨科护士站前移提升关怀护理服务质量

    目的 探讨骨科护士站前移对提升人文关怀护理服务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择护士站前移后收治的60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护士站前移的工作方式;护士站前移前收治的550例患者为对照组,使用传统护理方式.比较两组关怀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响铃次数、响铃后护理人员到达患者床旁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关怀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护士站前移后铃响次数显著减少,响铃后护理人员到达患者床旁的时间显著缩短(均P<0.01).结论 实施护士站前移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人文关怀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兵;王爱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全程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乳腺癌患者按照所住病房编号的奇偶分为对照组592例和观察组5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全程护理模式,患者在整个疾病期间由专人提供优质、全面的护理及康复指导工作.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患者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2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出院3个月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满意率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全 程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提升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提高患者满意率,促进康复进程.

    作者:韩玲;王蓓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垂体瘤患者生活质量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

    总结在国内外垂体瘤患者生活质量相关研究中常用且性能较好的特异性评估工具,并对国外几种特异性量表的发展、适用人群、测评内容、信效度、应用状况进行介绍;为国内研究者完善垂体瘤患者生活质量评价体系,选择正确的测评工具提供参考.

    作者:刘梦珠;刘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家属同步教育的延续性护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属同步教育的延续性护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出院后常规门诊复查和电话随访,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家属同步教育的延续性护理.评估并比较两组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两组家属对TKA疾病的认知水平.结果 出院3个月,干预组HSS总评分及各方面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组家属疾病认知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家属同步教育的延续性护理能够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关节功能,提高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作者:冷佳俐;高凤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吸入麻醉废气的危害及预防研究进展

    介绍麻醉废气的产生、对环境和工作人员的危害、排放标准与现状以及危险因素,从管理、技术、设备等方面总结预防麻醉废气暴露的措施.提出麻醉废气的危害还不完全确定,但应进行废气监测,使用综合且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控制废气浓度.

    作者:刘尚昆;王学仁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功能性单心室房室瓣置换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 总结功能性单心室合并重度房室瓣返流患者行瓣膜置换的护理配合.方法 对32例合并重度房室瓣重度返流的功能性单心室患者行房室瓣膜置换17例,房室瓣置换+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5例,房室瓣置换+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10例.术前参与复杂手术病例讨论,明确手术方案及步骤,提前备好手术常规及特殊用物,术中熟练配合外科医生,做好抢救及术式改变的配合,术后安全及时转运患者.结果 4例术后死亡,生存28例均接受随访(其中2例失访),随访0.9~9.3年,期间无死亡.结论 手术护士术前参与手术病例讨论,正确准备特殊器械和物品,术中沉着应变,默契配合,传递准确,做好各项应对措施是复杂手术配合的关键.

    作者:欧阳淑怡;谢庆;卢嫦青;梁嘉健;刘小民;谭玲玲;冯旭林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压疮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成效

    目的 探讨符合JCI评审标准的压疮管理体系,提升压疮管理水平,保障患者安全.方法 从2013年1月起,将流程管理与持续质量改进有机结合,实施规范化压疮管理,从高危压疮预警筛查、压疮告知制度、住院患者压疮网上上报制度及三级监控系统、压疮护理会诊等方面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形成一套符合评审标准的压疮管理体系.结果 住院患者的压疮现患率从2013年第1季度的0.18%下降至2015年第2季度的0,平均现患率为0.08%.结论 压疮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可降低住院患者压疮现患率,提高医护人员压疮预防和控制意识,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汤新辉;谌永毅;朱小妹;陈玉盘;郭威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限制抗生素使用患者预防手术感染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限制抗生素使用患者预防手术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 按住院时间将外科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1 192例和干预组1 058例,两组均限制抗生素使用,对照组按手术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即对1 058例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将抗生素合理使用纳入医院质量管理系统进行目标管理,评估患者术前护理高危因素,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组切口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手术切口感染率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 对于限制抗生素使用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术后感染,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作者:江燕;陈军华;徐敏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以提高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的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目的 探讨以提高护理专业本科生职业胜任力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效果.方法 将2011级护理专业本科生81人为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专业课程教学;2012级护理专业本科生110人为观察组,分别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进行以提高护生职业胜任力为核心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采用护士职业胜任力评价表、批判性思维能力测评表和医学教育环境测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实习前,观察组职业胜任力水平、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对医学教育环境的总体感受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可改善医学教育环境,有利于提高护理专业本科生的职业胜任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适应社会需求,受到学生认可.

    作者:丁淑贞;孙雪洁;高筱琪;田其濡;李世博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Norman电话问卷用于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判断效果的检测

    目的 检测Norman电话问卷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的判断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乳腺癌行腋窝淋巴清扫术患者82例,应用Norman电话问卷进行调查,采用连续上臂周径测量法作为淋巴水肿的判断标准,检验Norman电话问卷的判断效果.结果 Norman电话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75;以上臂周径测量法为标准,Norman电话问卷的灵敏度为0.56,特异度为0.61,准确度为0.66.在重复测量中,再次电话问卷测量与臂围测量优于首次测量.结论 电话问卷可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淋巴水肿的初步筛查,方法简便可行,但判定效果弱于原始量表.加强患者淋巴水肿症状和测量方面的健康教育,增加多种淋巴水肿症状的测评,可能有利于优化Norman电话问卷的判定准确性.

    作者:刘瑾;路潜;欧阳倩;侯晓婷;刘飞;史双;李春月;王影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新辅助治疗直肠癌患者心理弹性与健康行为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新辅助治疗直肠癌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健康行为现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方便取样法选取新辅助治疗原发直肠癌患者112例,使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以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对患者的心理弹性及健康行为进行调查,并分析两者的关系.结果 新辅助治疗直肠癌患者心理弹性评分(58.14±10.66)显著低于国内常模(P<0.01);健康行为评分为(115.99±15.79)分,其中人际关系得分高(21.69±3.60),健康责任(19.17±3.56)以及运动锻炼(14.87±3.81)得分较低;新辅助治疗直肠癌患者的心理弹性与健康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r=0.695,P<0.01);坚韧、医疗付费方式、自强正向预测健康行为,可解释总变异的54.5%.结论 新辅助治疗直肠癌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相对较低,健康行为处于一般水平.公费医疗、具备较高心理弹性的患者倾向于采取良好的健康行为.

    作者:王丹倩;杨富国;李桂秀;梁瑶;袁玉燕;曹立楠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ICU相关记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探讨ICU患者对ICU经历的记忆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与ICU期间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ICU记忆评估工具(ICUMT)和Richards-Campbell睡眠量表(RCSQ)对492例转出ICU 1周内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60例(12.2%)患者忘记接受过特别监护,338例(68.7%)记得入住ICU期间发生的一切;452例(91.9%)有事实记忆,358例(72.8%)有情感记忆,143例(29.1%)有妄想性记忆;睡眠质量是情感记忆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ICU停留天数是妄想性记忆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睡眠质量差者对声音、灯光、不舒服、焦虑/惊恐、疼痛及噩梦记忆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睡眠质量良好者(P<0.05,P<0.01).结论 睡眠质量差、ICU停留天数多的患者其ICU不良记忆发生率较高.临床工作者应重视评估、改善患者在ICU期间的睡眠质量,以减少患者不适体验和不良记忆的发生,从而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黄丽;罗利;胡蓉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微信公众平台在护士继续教育中的应用及评价

    目的 探讨微信公众平台在临床护士继续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成立护士继续教育微信公众平台项目小组,登陆微信公众平台官网注册订阅号,申请认证并设置功能模块,向订阅护士定期推送学习内容.运用后台分析功能进行数据分析,向随机抽取的165名参与微信公众平台继续教育的院内护士发放调查问卷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该平台关注人数累计增至3 046人,覆盖全国各地,其中本院775人,外院2 271人,使用中文2 811人(92.3%),繁体中文40人(1.3%),英文58人(1.9%);图文页阅读、原文页阅读、分享转发和微信收藏的总访问量分别为71 484、574和5 210人次.护士继续教育微信公众平台评价问卷平均分从高到低依次是平台环境4.23±0.79、学习内容3.85±0.83、活跃度3.78±0.90、参与度3.65±0.90和归属感3.47±0.92.护士对推送内容的频率、实用性、新颖性、学习时间长度和图文编辑形式的满意度均在70%以上.结论 护士继续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提升了护士的学习体验和对内容的满意度,成为传统护士继续教育的辅助工具.

    作者:张景春;吴燕;徐建鸣;仲骏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基于互联网的手术信息平台的建立及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方法 将手术室2014年10月13~24日择期手术1 034台次作为对照组,采用原手术室信息系统实施管理.将手术室2015年4月13~24日择期手术1 234台次作为观察组,采用互联网手术信息平台实施管理,手术人员通过手机登录身份确认查阅手术基本资料、手术进展及次日手术安排情况;短信提醒接台手术医生.结果 观察组首台手术准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连台手术间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每间手术间日均手术多0.96台次.结论 基于互联网的手术信息平台能有效增加单位时间手术量,有效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

    作者:张秀平;卫锦薇;刘婕婷;廖珊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改良半截石卧位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半截石卧位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牵引床摆放患侧下肢伸直中立位实施手术,观察组采用普通电动手术床改良半截石卧位进行手术.比较两组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患者术中皮肤受压情况,了解观察组手术医生对手术体位的评价.结果 观察组手术体位摆放时间及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受压部位皮肤压红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医生均表示改良半截石卧位方便、满意.结论 改良半截石卧位可提高手术效率,保护患者皮肤,令手术医生满意.

    作者:于娟;黄维健;曲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