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峥;白姣姣;李敏;王蓓蓉;秦雯
目的 了解本科护生应变能力现状及评判性思维能力与应变能力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加利福尼亚评判性思维倾向问卷(CTDI-CV)和应变能力测试问卷,对409名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为290.18±24.86,应变能力得分为82.92±16.43,其中70.90%的本科护生应变能力较强.不同性别、年级本科护生的应变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本科护生的应变能力与评判性思维能力呈正相关(P<0.01).结论 本科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整体较强,年级、性别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可影响本科护生的应变能力.
作者:宁艳花;张琳;刘国莲;史慧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的科学方法.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进行品管圈知识培训,选定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器械包出现缺陷的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结果 实施前手术器械包发生缺陷41个,实施后降为9个,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开展QCC活动对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包装质量进行持续改进,可有效降低缺陷率,以提高临床满意度.
作者:严立群;胡碧霞;彭爱珍;高奇志;范秋连;何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贝克认知疗法在骨科恶性肿瘤保肢术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86例恶性骨肿瘤保肢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围术期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心理护理基础上进行贝克认知疗法,干预前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患者心理状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HAMD和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贝克认知疗法能够降低恶性骨肿瘤保肢术患者围术期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有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作者:吴艳;田薇;吴丽;吴明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提高本科护生的科研能力.方法 建立矩阵式临床综合素质团队(MCQ)教育模式,培养本科护生科研意识;以临床科室为基础平台,早期接触临床,培养临床科研素质;加强科研梯队培养.结果 MCQ教育模式使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得到较大提升.结论 采取MCQ教育模式对本科护生科研能力进行培养有明显的正性作用,可提高其科研能力.
作者:黄明君;张静;何凌霄;汪晓东;李卡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对于长期卧床、无自主活动能力的患者压疮发生率比较高,其中骶尾部和足跟的压疮发生率高[1].足跟部的压疮易被护理人员忽视,而一旦发生压疮,较骶尾部更难愈合[2-3].据调查,脑卒中患者的照顾者大部分是配偶,其年龄大、体力差、缺乏照顾能力,由于护理器具的缺乏,患者出院后皮肤的保护措施难以实施[4].为解决这一临床护理问题,笔者设计制作了足跟减压垫,以期降低足跟处压疮发生的风险.
作者:王峥;白姣姣;李敏;王蓓蓉;秦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神经外科ICU患者身体约束使用特征,并分析影响非计划拔管的身体约束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身体约束与管路情况记录单,对106例使用身体约束的患者进行非计划拔管情况调查,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身体约束相关的非计划拔管的影响因素.结果 106例患者入住神经外科ICU期间身体约束162例次,以约束上肢为主(99例次);身体约束时间2.5~677.0 (143.96±138.02) h;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约束执行时患者的意识状态、约束时间及部位是非计划拔管的预测因素(P<0.05,P<0.01).结论 神经外科ICU患者身体约束使用时间较长,患者的意识状态、约束时长及约束部位是非计划拔管的影响因素.护士应正确判断约束时机、约束部位,提高约束的有效性,以降低非计划拔管.
作者:庄晓艳;许勤;朱姝芹;童孜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批伤员院内救护的规范化组织与管理的成效.方法 对2008年5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批次224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伤员在院内救护过程中进行规范化的组织与管理,即启动应急预案流程、成立应急救护组织、妥善分流伤员、病房救护规范化等.结果 224例伤员中,141例病情稳定的伤员当日离院;83例重危伤员经过门诊紧急处理生命体征基本平稳后,由专人负责迅速护送至手术室、ICU及应急救治病房接受治疗,全部康复出院,无一例死亡,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救护过程紧张有序.结论 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成批伤员,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实施规范的组织管理流程,可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梁晓燕;李娟;陆皓;颜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降低术后患者床边监护仪报警失效,保障患者安全.方法 根据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方法,成立床边监护仪报警HFMEA小组,对床边监护仪报警流程及规范进行失效模式及潜在风险原因分析,计算优先风险指数(RPN);找出失效模式及相关原因;对需优先解决的问题进行改进.结果 实施HFMEA管理后,术后患者床边监护仪报警未开启率及报警参数设置错误率显著低于管理前(均P<0.01);80.95%~100%外科护士对HFMEA管理持肯定态度.结论 运用HFMEA评估并改进床边监护仪报警流程,可以降低术后患者床边监护仪报警失效,提高术后患者监护安全.
作者:张立;安利群;戴焕;华芳;张慧;沙鸣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留职意愿和职业疲溃感相关性,为护理管理者制定留职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护士留职意愿问卷和职业疲溃感量表对大连市3所综合性医院的458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临床护士留职意愿总分22.12±4.41;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得分分别为27.80±11.44、8.05±6.40和35.81±8.24;临床护士留职意愿与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个人成就感呈显著正相关(P<0.01);职务、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以及个人成就感是护士留职意愿的主要预测因素(P<0.05,P<0.01).结论 临床护士留职意愿受职业疲溃感的影响,管理人员应通过降低护士职业疲溃感来强化其留职意愿,以促进护理团队的稳健发展.
作者:王京;丁淑贞;高筱琪;李珊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护士照顾临终患者态度及其个人死亡态度现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4所三甲医院护士148名,应用照顾临终患者态度问卷和死亡态度描绘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照顾临终患者态度总均分为3.58±0.33;死亡态度的死亡恐惧得分为2.92±0.69,死亡逃避为2.45士0.71,自然接受为4.15±0.57,趋近接受为2.56±0.67,逃离接受为2.69±0.72.护士照顾临终患者态度与死亡恐惧、死亡逃避和趋近接受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与自然接受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护士照顾临终患者态度较为积极,对死亡持有一种自然接受的状态.护士个人死亡态度影响着他们照顾临终患者的态度.需加强护士的死亡教育,帮助护士正视死亡,有助于帮助护士建立积极的照顾临终患者态度,提高临终关怀服务质量.
作者:孟召霞;李艳琳;支彩霞;高亮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针对医学美容就医者心理需求开展规范的评估和护理干预.方法 分析医学美容就医者的心理类型,运用心理诊断谈话指南和医护会商办法对1 052例围术期美容就医者心理进行评估和干预.结果 1052例美容就医者中,术前心理素质好者736例,按计划实施手术;差者316例均进行了心理干预,实施手术310例,放弃手术6例.对手术效果满意967例,较满意75例,不满意4例,后经多次沟通,表示理解,未发生医疗纠纷.结论 心理评估和护理干预是美容手术必要的辅助手段,同时也是提高术后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的有效措施.
作者:焦荣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对喉癌带气管导管患者施以身心康复训练,评价其效果以及家居生活的满意度.方法 对21例喉癌带人工气管导管患者进行有计划的身心康复训练,包括沟通能力训练、人工气道的自护训练、主动排痰能力训练;专业的心理疏导,包括缓解焦虑情绪的放松训练以及个案心理咨询.结果 21例患者训练后人工气道自护能力、沟通能力、主动排痰能力较训练前显著提高(P<0.05,P<0.01);患者焦虑测评(SAS)出院时较入院时显著降低(P<0.01);出院后1周患者生活满意度评分较入院时显著提升(P<0.05).结论 对喉癌术后带人工气管导管患者施以身心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自理能力,缓解焦虑情绪,提高家居生活满意度,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徐永琼;吴敏;梅艳;陈涛;李宵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患儿术前经导尿管甘油灌肠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将需要行术前清洁灌肠的50例泌尿外科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观察组经导尿管给予甘油灌肠,对照组经肛管给予生理盐水灌肠.比较两组灌肠效果、患儿配合程度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肠道清洁程度、患儿配合程度以及家属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对泌尿外科术前患儿经导尿管甘油灌肠效果好,患儿配合程度高.
作者:蔡丽玲;张莹;王芳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首次化疗不同阶段癌因性疲乏的变化特点.方法 方便抽取首次化疗的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62例,运用Piper疲乏修正量表中文版(RPFS-C)分别于患者得知自己被确诊为恶性肿瘤当天、化疗进行的第2~3天、化疗结束出院后第7天进行疲乏状况的测量.结果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疲乏评分3.76±1.18,化疗中为4.11±0.91,化疗后为3.09±0.81.情感维度在化疗前达重度疲乏,躯体维度在化疗中突出,行为维度在化疗中达到中度疲乏,认知维度在整个化疗阶段得分低.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首次化疗不同阶段疲乏总体情况呈“山峰和山谷”型的变化模式,其中情感维度呈“下斜坡”型的变化模式.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首次化疗不同阶段癌因性疲乏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劳菲婕;顾敏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对节拍器引导胸外按压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其引导胸外按压频率对心肺复苏质量的影响进行综述,探讨其可行性及价值,以期对临床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胸外按压及提高心肺复苏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陈园园;黄素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以满足现代人阅读方式转变的需求,延伸围术期健康教育服务区域,实现健康教育“床边化”.方法 应用移动阅读平台制作围术期教育模块;将200例围术期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移动阅读平台构建的健康教育模式.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移动阅读平台构建的健康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围术期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王丽华;丁爱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有效的延伸护理模式,以帮助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改善尿频、尿急等症状.方法 将100例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相同的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出院后对照组接受常规的电话随访,观察组采用行为转变理论进行延伸护理.结果 干预3个月、6个月后,两组排尿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将行为转变理论应用于对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延伸护理中,可显著改善其膀胱症状,促进排尿功能恢复.
作者:张莹;曾俊;蔡丽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建立人工气道是保证患者通气功能的主要途径,一般采取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人工气道的建立可致患者语言沟通障碍,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不适和想法,常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不稳定和孤独无助等[1].为满足此类患者的沟通需求,我们设计了危重患者生理需求图,自2011年3月应用至今收到良好效果.1材料与制作生理需求图采用PC泡沫板,形状为椭圆形,根据马斯洛人类基本需要[2]、患者需求及心理,总结具有代表性的患者生理需求,包括进食、饮水、大便、小便、疼痛、翻身、胸闷、床头抬起、联系家属、热、冷、难入眠.将所有生理需求内容设计整合在一张版面,采用正反两面设计,设计图片人物场景为彩色,形象生动,图片下面附有文字·图片文字大小适中.
作者:李婷;李黎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对24例造口置于切口上并发切口感染患者创面的处理中,准确评估创面情况,联合应用藻酸盐敷料、溃疡贴及防漏膏等新型换药材料等.结果11例创面感染严重者,处理后5~12 d创面渗液逐渐减少至消失,肉芽转为红润,造口底板无渗漏发生,18~30 d创面全部愈合;其余13例患者9~18 d创面逐渐愈合.提出在造口、切口的护理中应用湿性愈合理论,熟练掌握各种先进敷料和换药材料的使用方法,可有效促进造口、切口愈合.
作者:朱丽;赵梅珍;唐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阐述了世界各国及世界卫生组织积极倡导和完善的灾害管理5项原则,即综合性管理原则、多部门或跨部门综合管理原则、多灾种管理原则、社会动员管理原则、灾害风险管理原则,并探讨国际护士会建立的灾害护理能力、角色框架.提出参与防灾、减灾、备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是每位护士义不容辞的责任,需尽快加强灾害护理专业体系的建设及灾害护理教育的发展,以提高护士灾害护理知识及能力.
作者:李斯俭 刊期: 2014年第02期